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十年发展论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十年论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2-0035-10
1984年4月13日,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有条件的还可培养研究生。当年批准南开大学、西南师范学院(现西南大学)等12所院校首批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生计划总数为360人;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0年发展历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前行变化,经历了不寻常的历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对此进行回顾总结,对于做好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寻常的发展经历
基于党和国家1984年以来颁布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的线索分析,30年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不平凡过程。
(一)起步探索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84年4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决定在12所院校首批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33。以此为标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步入科学化的起步探索发展阶段。同年6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钢铁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大连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首批进行试点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也在这一月,为了培养提高高等学校现有的一批已具有高层次专科学历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1987年9月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意见》,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列入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并批准10所高校于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这些举措,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起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阶段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1984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行动指南,是培养学生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理论基础。把马列主义理论课作为必修课,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重要标志。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认真学好这门课程。”[2]94“任何把马列主义理论课看成是‘可有可无’,把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同学习专业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95提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改革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课程;加强教学的各个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改善他们的政治待遇和工作条件;加强对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领导。同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就对大学生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作出了若干规定。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54,对中小学生、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对大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同时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1986年3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贯彻《通知》的意见,要求从1986年起用三到五年时间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85方案”,规定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课程。同年9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要求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教育。由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类课程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法律基础”等“思想教育”类课程、简称“两课”的格局。1987年,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大学生“思想教育”类课程开设五门,其中《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为选修课,各校可选择性开设。
这一阶段对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部署。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广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立志振兴中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多方面的原因,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还需作很大努力。全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健康、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把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3]1410《决定》提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加强:有的放矢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把发扬民主与加强法制纪律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积极疏导;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认真培养学生骨干队伍;加强和改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等。
(二)提高改革阶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的颁布为标志,迈入了巩固、提高、深入改革、稳步发展的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需要,国家教育委员会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九年、办学层次、规模、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巩固、提高、深入改革、稳步发展的方针,继续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强调在高等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是一项开创性工作。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且必须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总的规格要求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面,熟悉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必备的各种技能,体魄健全,德智体全面发展。”[1]186这就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撑。
这一阶段整体规划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共25条,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2]151这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995年11月23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德育实施等,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指导和规范全体教职工教育思想与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学校德育实行科学管理与检查评估的根据。执行《大纲》,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全方位德育格局,形成全员德育意识,增强德育整体效果,提高德育水平,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德育体系。
这一阶段深入改革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1993年以来,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大学生的“两课”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95年10月24日,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学改革,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两课”改革要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作出科学的分析;要正确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两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2]158。1996年3月,国家教委在广州召开“全国高校‘两课’管理工作座谈会”,研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强化“两课”声音、深化“两课”改革、加强“两课”管理,使“两课”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会后形成了《关于落实“两课”教学改革〈若干意见〉几项重要工作的实施计划》。1996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强调《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着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形势,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182同时,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解决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大任务,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这是继“85方案”之后的一次重大改革举措。
(三)创新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标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创新发展的阶段。
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加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要组织编写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和文学等学科的教材,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了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与改进的实践创新。
这一阶段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了全面部署。2004年8月26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全面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意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强调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为配合《意见》的贯彻落实,相关部门下发了系列配套文件,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4年11月17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育部、共青团中央2004年12月20日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12月28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月13日,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同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2005年1月14日,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200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等,都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作了安排和部署。
这一阶段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意见》提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2]213要依据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抓紧组织编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切实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之后,围绕落实《意见》精神,推进教材建设、队伍建设等工作,相关部门下发了系列文件,如2005年3月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即05方案,就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课程设置、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实施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时间安排、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学科建设等作出了周详而明确的规定。200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发出了《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同年4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管理、规范教材使用的通知》。200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决定:有计划地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研修,以高质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2008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全面实施,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自1984年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主要任务的更加明晰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担任的工作、担负的责任是不一样的。30年的实践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更加明晰。
1986年5月29日,为了与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总任务相适应,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和结合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把全体师生员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正确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上来,努力培养出一代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知识分子。这一任务是面向全体师生员工的,并没有专门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此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共识。高等学校把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1]100到了1995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指出,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217,这是在学校德育的总体框架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要求。
真正从完整意义上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是在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203-204至此,以“四以”为主要表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得到进一步明晰,使之更加科学全面,富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主渠道建设的持续性
从1984年教育部决定在部分高等学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发展成为由主阵地、主渠道两部分构成,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形态的思想理论教育,其中主渠道建设日臻完善。
自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起,到1986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通知的意见,提出在高校逐步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课程,1987年3月和10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再次发文,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和思想教育课程建设提出具体意见,至此,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即“两课”课程,成为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保证。1993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学校的本质特征之一”[2]147-148。并就“两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少而精”、“要管用”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提出具体要求。之后,各级党政教育部门和高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改革“两课”内容和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998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通知,强调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高校“两课”课程设置进行了新的调整,要求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本科思想品德课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这一调整,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再次强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年3月,印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的实施方案,指出本科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这一新的方案,把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合并为一门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使大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合并为一门课,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性,使大学生能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时,增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满足大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需求,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三)教育队伍建设的规范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30年间呈现的又一时代特征是,基于战略考虑,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工作力量在不断壮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组织保证。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队伍建设。早在198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又红又专的人才。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高等学校必须建设一支精干有力的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86年4月,国家教育委员会作出决定,选配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解决程度不同存在的人员短缺、后继乏人等问题。同年5月和12月,国家教育委员会要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由精干的专职人员与较多的兼职人员组成。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思想性、政策性很强的科学,必须有专职人员作为骨干,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兼职人员,可以从政治品质好,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组织活动能力的教师、干部及品学兼优的研究生、高年级大学生中选拔。不仅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发(1986)14号]指出:“高等学校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是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他们的水平、能力和实际贡献聘任为相应的教师或研究人员职务。”[1]95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建设一支坚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1993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发文,指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人员和兼职教学、科研工作的党务、政工干部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是办好高校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要培养一批又红又专的党务和政工干部骨干,保证和促进骨干队伍的巩固和提高。2000年7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支精干、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制定并落实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从制度上解决好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职务和待遇等问题。
从各方面完整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是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及其以后的配套文件。《意见》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1]381。其中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根据学科和课程的内容、特点,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在后来的2005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6年7月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强调了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等。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规定十分明确,队伍在不断加强,有力地强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基础,确保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四)专业学科支撑的保障性
实践证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长进步,离不开专业学科的支撑。新中国成立初期,沿袭旧制,全国高等学校只设院系,不设专业。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习苏联经验,开始设置专业,高等学校大多设置了政治教育专业。1953年教育部根据高等师范学校所设政治系科较少、无法满足中等学校政治教师需要的情况,决定大力发展政治系科,创造条件尽快设立政治系科,有力地推动了政治教育专业发展。尤其是1984年4月教育部决定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的方法培养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的支撑下前行发展。
1984年6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6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以培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同时决定在部分高校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以培养和提高已具有高层专科毕业学历的专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士学位班和本科班的举办,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夯实了良好的队伍基础,对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0所院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水平,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1997年专业目录调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并建立了博士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清华大学等院校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自1997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至此,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培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备学科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作出“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决定,新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5个二级学科,2008年4月又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逐步形成研究对象明确、功能定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2006年7月,教育部发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通知,要求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以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目前,21个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正实施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着力培养和造就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国内影响的专家。2008年3月,教育部决定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2008年先行试点,之后逐步扩大规模。按照“计划专用、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招生录取,旨在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水平。为更好地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支撑平台,2008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独立的、专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1]533。照此要求,各高校纷纷组建了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命名的教学科研机构。至此,支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学科平台得以完整建构和充分保障。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发展实践提供的重要启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伴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30年的发展进程,始终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发展新变化、高等教育改革新实践、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新发展,开展了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思想的新变化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30年以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表明,只有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的新变化开展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教育目标。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受改革开放环境影响,大学生对大量涌入的国外社会思潮认识模糊,对国内各方面的改革举措理解不清,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困惑。为此,高校开展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开展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教育,为大学生拨开了思想迷雾,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维护了高校的稳定。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同时,由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且多数时间在学校渡过,社会现实生活经历较少,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面临困难挫折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大学生的这一变化,党和国家提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的变化,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1984年以来,适应于经济体制等改革的需要,高等学校实行了招生和就业制度、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人才培养以及内部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与此相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教育,开展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开展了献身科学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推动了高校各项事业发展进步。从1992年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时期,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学校内部管理、高校后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高等教育的改革对大学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办学体制改革教育费用的分担,使大学生追求学业经济回报的动机日益凸显;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实施,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后勤社会化改革,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学习、交往出现了新趋向;等等。适应于高等教育改革深化的新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内容、改进方法、改善手段,开展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开辟园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完善“奖、贷、勤、资、补”工作体系,解决大学生的经济困难;积极做好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深受欢迎。
(三)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开展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设置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的又一重要启示。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样做的。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顺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适应这一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需要确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通过教育,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实现了经济战线、思想战线和教育战线的社会主义转变。进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适应于这一时代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牢固树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极大地解放了人们思想,破除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姓资姓社”问题,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围绕这一实践,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等,坚定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重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决定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和办学宗旨,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根本标志之一。一直以来,高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学习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广大学生加深了对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革命斗争的认识,加深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来之不易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卓越贡献,更加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教学,推进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使广大学生认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增强了广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的发展成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理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帮助大学生懂得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加深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4]57,立志为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
标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教育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