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策略探讨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策略探讨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策略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情境论文,创造力论文,小学数学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情境,来源于创造,创造思维寓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创造的活动过程,进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那么,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其创造力呢?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条路径。

      一、情境引入:让学生想创造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选取典型的感知材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把他们引进“乐学”的大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数学情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让他们想创造。

      (一)巧用悬念情境引入

      在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新课时,教师如果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愤”“绯”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促使他们自觉地去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情知交融。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分数的相互改写”时,笔者在米黄板上写下分数“13/16”,并问学生这个分数是否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学生思考后说:“老师,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接着,笔者请每个学生写一个分数,先自己算一算看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然后再来考考老师:每个学生报一个分数,看老师不通过计算是否能迅速判断出哪些分数可以转化为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室里的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都想来考考老师。但是,笔者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学生所报的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感到很好奇。接着,笔者问学生:“你们不用计算,能否准确地判断出一个分数是否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学生摇摇头,都被笔者这一问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为学生的最大愿望,他们思维的闸门也随之打开。

      (二)妙用迁移情境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能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和发展创造力的基础。巧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依托迁移情境导入新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一课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以下生活情境:小明家的书房是一个长180厘米、宽120厘米的长方形。小明的爸爸准备装修书房,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板砖,要选边长为多少厘米(整数)的地板砖,才能不用锯分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呢?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共得出四种不同的方案。接着,笔者追问,小明的爸爸要想铺得快一点,应选用哪一种铺法呢?教师在教学中妙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就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再通过设疑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初步的知识体验。迁移情境的引入能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真正做到“启”而有“发”。

      (三)善用操作情境引入

      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教学伊始,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形等学具,“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操作、探究等活动中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使他们乐学”[1]。

      例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笔者先出示一个三角形,问学生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面积。班上的学生坐着一言不发。这时,笔者启发他们说:“能不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剪、拼、移等方法将其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呢?”接着,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动手操作。在这一情境中,有些学生发生了争执,但笔者并没有干涉,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将其转变成长方形,有的将其转变成平行四边形等,但他们最终都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学生通过学具操作,积极探索,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富有创造性的见解。

      二、民主教学:让学生敢创造

      只有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敢说、敢做、敢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数学情境,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求新知的愿望,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促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研究、互相启迪。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这节内容时,笔者在课刚开始时请学生拿出字典查“循”字,看看“循环”是什么意思。在数学课上查字典,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查到“循”字。查完的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一步阐明其含义,如钟表上指针的转动是一圈又一圈地重复,每年总是从1月到12月不断地重复,它们都是循环的。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被激发。有的学生认为“循环是不断重复的意思”,有的学生还发现“重复是有规律的,顺序是不变的”,还有的学生知道了“循环是永不停止的”。至此,学生对“循环”一词有了全面透彻的理解,顺利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教学中,教师通过抓住重点理解“循环”的含义,以字典为线索,用设疑抢答的形式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了探究“循环小数”的效果。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情境下,学生才能产生巧妙的解答。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将得到培养,创造能力也随之得到加强。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好奇心强、遇事好问为什么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创设质疑、问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遇见问题敢想、敢问。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学生通过猜想、验证、感知、理解、研究和探索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后,知道了已知圆锥底面半径(或直径或周长)和高就可以求圆锥的体积,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学生提出“如何求近似于圆锥形状的野营帐篷空间”“怎样求圆锥形沙堆的体积”等问题。在计算时,学生遇到了圆锥没有底面圆心标志、没有现成的底面半径(或直径或周长)和高的问题,他们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借用一些测量工具在实践中动手操作来获得所需的条件,由此把静态的数学知识运用在动态的思考与探究之中。教师把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组织学习材料。这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伴随着已有问题的解决,将会产生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这些新问题把学生不断引上探索之路、创新之路,促使学生树立起创造的自信。

      三、训练思维:让学生会创造

      想象是创造的核心,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而想象是思维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数学又是思维的体操。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具有巨大的空间,数学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变换角度,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对变化的情况觉察得快、应变能力强,对不同的环境适应快,能够迅速熟练地解决问题,灵活有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善于用新的观点解决问题。它与发散思维强调的多解和求异是一致的。”[2]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圆柱体的油桶,它的侧面积是62.8平方米,底面半径是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解答为:62.8÷(2×2×3.14)=5(米),3.14×2×2×5=62.8(立方米)。为引导学生打破这一常规思路,笔者问学生:“能不能把这个圆柱体切开,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立即齐声说:“能。”笔者接着又说:“能不能利用这个长方体求出圆柱体的体积呢?”学生分小组讨论,通过讨论,一些学生得出如下解法:62.8÷2×2=62.8(立方米)。这种对问题的多角度思考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反常规的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巧妙对比,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以及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通过现象和外部联系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的深刻性是思维品质诸多特性中基础的且较为本质的要素,对其他品质特性具有统摄和联动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巧用对比方法,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之后,部分学生对百分数和分数这两个概念混淆不清,为了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巧用对比,分析了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相同点(即两者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如意义、写法、能否化简、应用等方面的不同)。通过分析和对比,学生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一步加深了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三)挖掘教材,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思维批判性品质是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作用的结果。其特征在于有能力评价解题思路选择是否正确以及对这种思路可能导致的结果加以判断。”[3]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和理解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智力因素,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以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首先,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必须精心设计恰当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联系现实生活去思考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去分析问题,并能引发出新的问题。同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解答。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加以引导;对积极参与问题解答、富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其次,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倡导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对于那些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他们创造参与的机会和情境,热情、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辅导和训练,使独立思考、善于作为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最后,结合教材练习,为学生提供多元展示的平台。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例题、思考题、“试一试”“练一练”等题目,教师要巧用这些丰富的题型,通过自主预习、大胆尝试、讨论交流、上台板演、语言梳理、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促使其提升创造力。

      四、体验成功:让学生爱创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体验过成功的喜悦,直接影响其学习动力和情感体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体验成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愿望,使学生不仅会创造,而且爱创造。

      研究表明,学生需要来自教师的赞赏,教师适宜的赞美会使学生产生新的动力,促使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亮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上,某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主动举手回答了一个问题。虽然他回答错了,但笔者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抓住这次机会来引导他。首先,笔者对他友善地微笑了一下,然后说:“这个问题你虽然答错了,但是你离正确答案已经很近了,再思考一下,你就成功了。”在笔者的引导下,他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后,笔者又不失时机地找他谈话并鼓励他好好学习。从此,这位学生的确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还经常与教师探讨问题,逐步提升了自身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总之,创造无处不在,创造不论大小。教师在数学情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使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活动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增长新技能。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标签:;  ;  ;  ;  ;  ;  ;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策略探讨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