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122000
阅读不仅能让人获得知识、积累知识,更主要的是开阔人们的视野,丰富想象力,改善思维品质,提升创造能力;阅读不仅开启人们的心灵之窗,塑造灵魂,引导人们积极向上,涵养精神;阅读可以丰富情感,让人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把对课文的欣赏和感悟用抑扬顿挫的朗读表现出来,使文字的喜怒哀乐形于色、吐于口。站在新的高度审视阅读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学生以人性,教师要用朗诵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沟通教师、作者、学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和启迪。
一、从阅读兴趣入手,注重培养和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据有关调查资料,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比如,指导学生阅读《鸿门宴》一文时,我利用学生们好奇的年龄特点,准备了一首描写项羽的诗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其中的名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让学生探究原因,猜猜“项羽都做了什么”,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从而调动了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急于想阅读课文。
二、从书中插图入手,注重利用和引导
插图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教材内容的补充材料,丰富了课文内涵,使语文更加形象生动。新版《语文》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图,有关于课文内容的名画,有与课文内容相关被拍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的剧照,有作者的照片或画像,有作者亲手书写的书法手迹或作品手稿,有作者作品集子的封面,有与作者有关的事件的图片,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笔者把这些插图分为三类:作者材料插图、课文内容插图、自然风光插图。这些插图紧扣主题,内容翔实丰富,体现着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和新变化。实践证明,图画带给大脑的刺激远远比单纯的文字叙述要直观,所以,语文教师不要让现成的教育资源流失,研究利用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文中的插图,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思维大多以直观思维为主,对抽象思维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加以辅助,而语文教材中插图丰富,画面形象、鲜明,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巧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给了蔡元培先生正面的半身像,整齐的头发,有些秃顶,瘦削的脸型,端正的五官透出了校长之威;戴着一副眼镜,富有学者之气;眼光正视,看出了改革学校的决心。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讲出作者的事迹,增加对课文的体会,悟出先生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三、从阅读方法入手,注重指导和训练
在学生对阅读已有所爱好的基础上,要加强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的形式应多样化,如范读、领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对于一篇文章也应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不应拘泥于一种方法,如果采用的形式过于单一,往往会抑制学生们的创造力、表现力,但是,也不是每篇文章朗读的形式越多越好,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朗读教学,以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朗读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才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再别康桥》一课时指导朗读分四步走:
1.激情铺垫。让学生听送别的歌曲,看送别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搅起”了人之常情中的离别情绪,让每一个学生想象离别亲人或离别祖国、家乡时的情景,回忆在离别中积累下来的感情和感受。
2.读情蓄势。让学生高声朗读,在抑扬顿挫的吟咏氛围中熏陶情感,在激情澎湃的旋律中体验作者离别康桥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3.萌情爆发。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欣赏配乐、配画面的名家朗读,经过教师的赏析,品位语言表达与情感内容的微妙关系,使学生感悟、深思、陶醉、沉浸,让自己的内心进入作品所描写的意境,萌动自己的情愫。
4.感情升华。让学生悟透、悟出作者惆怅忧郁的离情,自己受到陶冶,以至于萌生了自己的细腻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和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经历和感情经历糅合在一起扩大、补充,最后升华为自己的一种普通的感情。这是一种超越作品本身的感情,也是读者“创造”出来一种新的情感历练。
这四步中,先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情绪,让其入“境”;再朗读体验,激起学生感情,让其入“情”;接着利用美丽的动画画面加上配乐朗读,让学生在欣赏配乐的朗读中受到熏陶,加重感情理解的深度,让其纳“情”;最后,让其生“情”,即渗入自己的主观感情,创造出超越于作品的新的感情。这才是真正地读懂了和悟透了作品的感情意义。
语文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终身需要,应该永不停止的意义,并逐步养成持之以恒的阅读品质,这几乎可以说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是导航者,要让学生有着良好的阅读能力,只有教师去悉心指导,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体验到作品内容的无穷魅力。
论文作者:李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学生论文; 插图论文; 自己的论文; 感情论文; 兴趣论文; 课文论文; 作者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