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趋势与学校对策_高考论文

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趋势与学校对策_高考论文

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趋势及学校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前我国论文,趋势论文,应对策略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在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最为社会各界关注的就是高考改革,因为无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何深化推进,高考始终是我国科学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而且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更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点是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教育改革政策时必须要达成的共识。

      高考作为学生12年基础教育的出口,其改革将直接引领高中课程改革。目前,改革已经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成为一种新常态,学校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步伐。那么,面对不断变革的高考制度,中学该如何来应对?笔者认为,当下的中学对高考改革做到知己知彼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所谓“知彼”,就是要把握高考改革方向和高校人才选拔方向。所谓“知己”,就是学校要明确自身教育教学的优势有哪些、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及如何真正做到把高考改革的核心价值和精神落在实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真正把握学校发展的方向,面向未来,以终为始,从起始年级开始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三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对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趋势及学校应对策略等作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当前我国高考改革及人才选拔趋势

      高考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紧密相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考制度也进行了多次改革。而每一次高考改革都会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对中学的影响更为显现。高考改革会对中学的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和结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中学只有深刻理解高考改革精神、把握其改革方向,才能对教育教学作出合理的调整,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高考改革更具综合性,国家对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方针是明确和一贯的

      回顾20多年来我国高考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几十次改革,总体来说,其改革呈现出强调综合性、关注多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为:“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1]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标:“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2]同时,《实施意见》指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

      从《教育规划纲要》到《实施意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方向,强调综合性,关注学生多元发展、全面发展已成趋势。以北京市为例,2015—2016年,其高考改革更具综合性——考试命题改革与招生录取改革同时进行,通过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动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当然,不管高考政策如何演变,国家对高考改革的目标和方针是明确和一贯的,既坚持高考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制度和主体地位,又坚持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中不合理、不科学的部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教育和社会公平、推动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二)自主招生将成为高校探索自主选拔录取人才的重要途径

      当前,为推动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形成的高校自主招生到底是收紧了还是在探索中前进并将成为高校探索自主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2015年,教育部自主招生政策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高校自主招生的计划数收紧,探索了13年的自主招生似乎有倒退保守的趋势。这一从表象带来的认识上的混乱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发展规划和中学课程改革。这里,笔者从历史的角度简要梳理自主招生的来龙去脉,以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主招生的趋势和方向。

      为增加高校在招生录取方面的自主权,2003年教育部在部分部属高校启动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学校自主选拔录取、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服务,社会有效监督的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机制”[3]。其目标就是推动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和建立完善的优秀人才选拔机制。由此,我国高校增加了自主选拔录取、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棋牌特长生等特殊类招生,开始探索多元化招生录取途径,打破了大一统的高考招生录取模式。其中,自主选拔占主要部分,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确实为高校招生注入了活力。

      10多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围绕国家战略,立足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2010年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2015年已改为“博雅人才培养计划”,取消了以往的推荐学校限制和推荐名额限制,完全由学生自愿报名),首次把中学校长的推荐意见列入考察范围,其创新之处在于试图使中学校长对学生的长期的过程性评价成为高校选拔录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依据。由中学校长推荐的学生,不需要参加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笔试,仅通过面试就可获得在高考中享受北京大学在当地一批控制线下降3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自主选拔录取是一整套系统,包括体育特长生、艺术特长生等多种类别,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进入理想大学的途径,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应试教育”的不利倾向,推进了中学素质教育的开展。

      随着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规模的扩大,特别是2009年以来部分试点高校形成自主选拔录取考试联盟,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裹挟进去,大家都想要争取这一机会。“连参加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成为对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最大的指责,一些人认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更加突出。这使得自主选拔录取政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关注并逐步陷入尴尬的境地。实际上,最初高校开始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时并没有笔试,只有面试。随着参加的学生人数的增多,各高校普遍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且主要是通过笔试来筛选学生。它最大的弊端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考录取的选拔方式,仍是用一次笔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尤其是“笔试联盟”,使得为推动多元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而形成的自主招生屡屡被社会质疑为“小高考”“掐尖儿”。同时,由于各高校普遍采用了在高考前先期选拔、高考后加分的模式,自主选拔录取逐步异化为各高校提前圈定甚至争夺生源的工具,背离了政策实施的初衷。

      于是,从2015年开始,国家自主招生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对此政策作出以下调整:一是对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作出限制,各高校自主招生计划收紧,降分幅度明确;二是取消“学校推荐”这一报名方式,报名入口向所有学生开放;三是“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成为各校自主招生的关键词;四是对自主招生的笔试科目做了限制,“如需笔试,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五是高校可创新选拔形式或可量身定制;六是自主招生时间改到高考后,在本科第一批次之前单独设立自主招生志愿批次,“模拟投档线”取代“录取线”;七是全面公示公开,防范招生腐败。[4]

      2015年和2016年,尽管国家在各高校自主招生选拔政策上表现出回收和压缩的态势,但同时教育部又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提供了特殊政策,以便于它们继续探索、改革自主招生的模式。回顾13年的自主招生选拔探索之路,再展望2017年后将在全国逐步铺开的高中新课改,我们可以预见,未来高考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唯一依据将进一步弱化。尤其是在高考改革背景下,试题难度和区分度下降,分数扁平化带来高分扎堆,高校完全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依据显然有“一刀切”的弊端,因为不同高校发展定位不同、对人才选拔的标准不同,分数高的学生不一定是最适合的,尤其是对国内一流大学来说。例如,2016年北京高考678分是北京大学的录取线,而678分有43人,以至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参考语文成绩来筛选同等分数的学生的现象。笔者认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对自主招生选拔模式探索的引领下,随着新高考方案在全国的实施,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将会进一步扩大。但是,高校如何用好这一自主权来确立自身独具特色的人才选拔标准,国家如何建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都将是稳妥推进、由实验到推广逐步展开的过程,这对处于探索中的国内名校来说更是一种考验和挑战。

      笔者相信,从2017年上海和浙江两个改革试验区的高考和高校录取方案中,将更清晰地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在探索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方面的扩大程度。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每年各类自主招生录取的总数基本上占当年全国计划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可以预见,随着2014年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推进,2017年自主招生选拔将成为国内名校的选拔重心,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参考因素之一。2017年在改革试验区上海和浙江,这些高校的自主招生录取比例是占招生计划数的二分之一还是三分之二,我们拭目以待。

      二、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一)高考改革“倒逼”教学改革

      2014年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在明确的时间节点向全国范围内铺开,今后几年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

      以北京市为例,2015年和2016年北京高考试题呈现稳而“不变”、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特征。稳而“不变”是指试题的育人导向、命题依据、学科赋分、试题难度保持不变,不变的是基于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稳中“求变”是指试题立意多元、学段融通,重灵活度,由“淘汰”到“展示”,考查学生12年的积累;稳中“求新”是指试题的情境素材、呈现方式、试卷面貌。表面上,从2013年以来北京高考试题最直观的变化是“难度下降”,题目“容易了”,但经历了2014年、2015年后,到2016年学生和教师都不再轻易说“容易”。因为虽然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难度降低了,但是却加强了对学生学科知识应用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如对学科内容的考查从深和难到宽和活,从考查学科知识熟化转变为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从考查解题能力到考查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唯教材转变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所以,死读书、刷题、大量重复训练可能使考生在面对从未见过的新情境及新考查视角时手足无措、无从下笔。

      这一系列变化要求中学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管理水平,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高考虽然体现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上,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基础却是在高一高二甚至是初中三年打下的,高考成绩从来都不是高三一年所谓的“应试教育”的结果。因此,高考改革“倒逼”教学改革,对中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蕴含其中。那么,在新高考改革方案背景下,如何通过六年课程设置或高中三年课程设置层层推进、有序衔接,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将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重点。随之而来,由于学生有了更多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权,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新的探索点,实行完全走班制或部分学科分层走班成为上海和浙江新高考方案试验区主要的管理模式。到底哪一种模式更好?笔者认为,这需要结合学校校情和已有的传统优势取长补短,鼓励多元化探索。一般而言,适合学生发展和学校定位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单纯模仿欧美的完全走班的小班教学模式或仍固守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都是不可取的。

      (二)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高考改革和高校人才选拔的认识与把握,目前中学以课程改革为龙头的教学改革应该以终为始、守正创新、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平台,真正将改革理念落到实处。那么,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如何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首先,重新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坚持守正创新。如何做到守正创新?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入手。一是学校各级领导管理层面(不仅包括校级领导层,还包括中级教学层面和中级管理层面),要结合校情制订明确的发展规划,要经常沟通反思,适时调整和完善规划,达成学校发展目标的共识。二是课程设置层面,要以高考改革和高校人才选拔方向为依据,立足于校情和学校发展目标,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创新,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三是教学改革层面,重在学科高考方向的把握和落实,明确如何将其渗透在每堂课、每一次作业乃至每一次测试中。教学层面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在学科课堂上(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热情,继而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潜能和学科特长,为高校人才选拔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学过程管理和动态把握需要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用教师职业的标准促使其实现自律和反思。四是学生层面,重点还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意识,彻底打破“唯分数论”,使教育回归本质。高中起始年级学生的学业规划指导将越来越重要,如何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发展潜能来定位成为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重点。在这方面,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实现家校合作,挖掘最广泛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发展潜能的平台。

      其次,中学教育更要在使学生“学会做人”方面下工夫,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校应该通过课程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进行有创造力的思考、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终身阅读和学习的习惯,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发展自己兴趣和特长的平台,真正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只有实现这些目标,中学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自然也承担着向国家各个工作岗位输送优秀人才的任务。在笔者看来,这里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能只是会考试、拿高分、平庸而高效的人,而应该是乐观、进取、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能够带动整个行业进步甚至人类进步的人。这样的领军人才不仅要有学科潜能和特长,更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具体来说,这样的人才要具有以下特质:一是有家国人文情怀,有实现梦想的决心以及直面困难的勇气;二是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发现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突破点;三是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重视体育锻炼,能高效地工作;四是勇于创新,不能安于现状;五是有一种为实现梦想而坚持努力的精神,因为突破和创新总是寂寞的。

      人才培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有挑战性的事业。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成效需要数十年或更长才能显现,基础教育更需要不忘初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真正立足于人的成长去开展扎扎实实的教学改革。要把一个人真正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的努力,还取决于外部一些复杂的、不可测的因素。教育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更要坚守“以人为本”。

标签:;  ;  ;  ;  ;  ;  ;  ;  ;  ;  ;  

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趋势与学校对策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