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屋面的防水施工尤为重要,屋面的防水施工技术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现阶段我国投入使用的建筑物屋面使用情况来看,很多屋面均出现了湿度过高,渗漏,缝隙等现象,这些情况的发生往往与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相关,因此要想将屋面防水施工过好,那么科技工艺仍然需要创新,建筑施工内的各种环节都需要优化。
关键词:城建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质量对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一旦建筑屋面出现渗漏的情况,不仅会造成施工单位经济的损失,还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屋面防水施工的技术也就成为了建筑行业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城建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1目前城建工程中屋面防水现状分析
我国的建筑技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发展体系,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特征,包括大跨度、轻型与高层建筑方式等,在屋面的结构设计上出现了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在房屋设计元素中出现了停车场、运动场与花园等多种设计元素,有效拓展了房屋的使用功能,与此同时在房屋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重点项目是提升房屋设计的防水性,避免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出现渗透现象。
各部位中最为严重的表现是发生屋面渗漏,这是房屋建筑上层结构中构件,在运行过程中直接面对阳光的照射与雨、雪、风及霜等的作用,面临较大的气温变化与自然因素的变化等。
因此在对房屋上层进行设计时要求具有较高的技术性,提升屋面设计的坚固性,在使用过程中应能抵御降雨、降雪与大火等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建筑的内部能够建立有效的循环使用体系。
按照形式来划分,屋面设计过程具有平屋面与坡屋面两种形式。其中平屋面指的是坡度比较平缓的屋面,具有上人屋面与不上人屋面两种形态;坡屋面指的是坡度比较大的屋面,而这些坡面之间具有相似的倾斜面弧度,具有卷棚式、单坡式、硬山式、单坡式以及悬山式等多种形态。除了这2种类型以外还具有其他多种房屋类型样式,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同样需要考虑防水性能的问题。
2目前城建施工中屋面防水施工工艺分析
2.1分格缝设置方式与施工方式
为了加强屋面防水性能的达成,在建筑房屋顶部设置分格缝,具体设置在屋面板支的承端位置处,对屋面的转角处以防水层级比较突出的交接位置处应与屋面的板缝对齐,屋面漏水现象发生的影响因素有混凝土干缩结构的变形与温差因素等的综合影响,最终导致在防水层位置处出现防水层的裂缝现象,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建筑质量。设置合理的分隔缝间距,不能设置过大,也不能设置过小,同时在防水层的厚度中间位置处贯穿分隔缝的深度。在进行设置过程中要求充分考虑排气道作用的实现,为此需要将分隔缝的位置进行适当加宽,以满足排气道的工作需要。同时合理设置排气孔的位置,在设置屋面防水层材料过程中充分运用石油、沥青与油毡等建筑材料,尽量选择具有防水性能的建筑材料,同时在分隔缝中设置油毡,一般选择200~300mm宽度的油毡。将油膏嵌填在分隔缝之中,同时运用沥青胶进行单边点贴操作。
2.2屋面找平层施工
为了提升屋面的防水性能,进行屋面找平层施工操作,主要选择的方式是进行建筑找坡结合结构找坡的操作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是在施工过程中按照3%的循环结构角度进行操作,在结构层找坡过程中充分运用1∶6的水泥炉渣与水泥膨胀混凝土石进行操作,同时在平层的操作过程中运用1∶2.5水泥砂浆进行操作,其中要求其中的厚度约为25mm。由此在建筑找坡过程中,应充分分析出泛水的坡度,首先观察其中水流的方向,以鱼线的操作方式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位置处充分拉直处理、打点等操作,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把泄水口中的厚度控制在30mm以上。在进行浇砌施工中,要求能够符合施工操作过程中的密实度指标要求,同时充分运用尺寸滚与滚筒等操作方式进行相应的压实操作。
2.3屋面隔离层施工
面隔离层施工操作过程中能有效提升其防水性能,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要求充分结合施工过程中的真实具体情况,运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操作,在刚性层与平层中间位置处设置良好的二布三油卷材防水层,如此在实现比较良好的隔离层效果的同时还能减少太阳的暴晒对屋顶造成的不良影响作用,避免油脂老化现象,最终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同时,在卷材防水层制作铺装施工中,须关注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在屋顶的基层上充分涂抹基层处理剂,在进行涂抹的过程中要求能进行均匀地涂抹,将涂抹的厚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过薄也不能过厚,在保证其充分干燥后,对其进行充分的检查,确定其已不再粘手的情况下再铺贴卷材。
3钢筋网片的运用与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施工操作
在屋顶建筑中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双向200mm×200mm的冷拔钢筋网片作为施工材料,在分隔缝的位置处设置断开位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提升防水层的刚度指标与板块的整体性。在这一操作环节之中钢筋网片的布置位置要求尽可能地偏上设计,这是基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包括屋顶位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差因素的影响变化而最终在防水层的表面位置出现一定的裂缝现象,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建筑表面碳化作用的出现对钢筋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同时在这一环节的设置过程中要求对钢筋网片保护层的厚度控制在10mm以上。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在运用过程中对强度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强度等级在C25以上,在进行振捣与搅拌环节之中采用机械化的操作方式,要求混凝土的水灰比例低于0.55,同时针对水泥强度的判断要求在425号标准之上。同时对混凝土厚度的设置上要求高于40mm,这是设置的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在混凝土的厚度处于较低时,会导致混凝土中出现比较大的失水率,最终难以充分实现水泥水化,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降低了工程施工质量。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要求充分重视对防水表层的相应处理,在运行过程中要求具有相同的面板厚度指标,在相关操作要求的指标之下设置相应的排水坡的坡度情况,最终在充分完成混凝土的收水工作之后进行二次压光操作,充分分析并处理使用的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情况,主要是针对混凝土中的出现的毛细管,对其进行封闭与切断操作,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在混凝土养护初期阶段主要应禁止出现施工踩踏等现象,如果缺乏对其的充分养护工作,会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早期脱水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升,同时还会由于干缩现象的出现,而导致最终出现裂缝与起砂等现象,对屋面防水层的保护与维护起到了非常不良的影响作用,降低了屋面防水层的抗渗能力。
4结束语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由此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但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渗漏水的现象,对工程建筑施工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应当对此充分重视,充分分析渗漏水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研究过程中从多个角度促进了屋面防漏水现象的发生,对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乔天顺.基于城建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05):52-53.
[2]宋中午,张彩彩.基于城建工程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18-19.
论文作者:郭诚,李建新,杜金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屋面论文; 防水层论文; 过程中论文; 操作论文; 混凝土论文; 现象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