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景观察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景论文,指标体系论文,城市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处于最高层次,集中了远远超出常规比例的国际商品、资本、信息、技术、人员等要素和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活动,能够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挥全球性影响的国际城市。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进入城市国际化进程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正在努力建设体现人文、科技、绿色特征的新型世界城市。2010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国际化研究基地课题组承担北京市重点决策咨询课题“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指标体系和努力方向研究”。① 如何客观准确地判断世界城市建设的应有内涵,基于全景观察提出世界城市指标体系,为课题研究必须突破的基础性命题。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建设世界城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城市的集散力和影响力超出国界,从相邻区域到洲际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作用,方能成为世界城市(或称全球性城市)。全球公认的世界城市只有三个:纽约、伦敦、东京。分析国内外学者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②,我们发现,要建立反映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规律的指标体系,必须把握世界城市的三大特征,将共性特征、阶段性特征和个性特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其内在逻辑联系,方能构建一个基于全景观察的科学的指标框架。
(一)世界城市具有辐射世界、服务全球的共性特征
世界城市首先是个经济概念,具有为全球生产性要素服务的本质特征。世界城市是全球范围内商品、资本、信息、技术、人员等生产性要素流动的集散地。要素聚集程度越高,流量越大,城市就越繁荣,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力。
从20世纪初,盖德斯最早提出世界城市概念,并定义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务活动聚集的城市。到20世纪后期,弗里德曼提出“世界城市假说”理论[1],萨森提出世界城市是特殊的生产基地的观点[2],卡斯特尔进行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研究[3]。世界城市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金融商业资本运动的节点和国际移民的集散地,其辐射世界、服务全球的功能和特性具体表现在:(1)高度开放和国际接轨,在全球体系中的优势地位明显,能够从全球经济中获得巨大利益;(2)政府行政权受到较大制约,要素在国际上自由流动,能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3)是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最重要的空间节点,形成对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影响与控制;(4)拥有先导型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链中处于上游;(5)国际金融机构、跨国公司等总部和国际性组织聚集,国际活动频繁;(6)重要的国际移民集散地,城市文化价值的趋同性与多元化并存;(7)地区一体化进程中的首位城市,有广阔的腹地支撑。
世界城市的共性特征表明,世界城市建设首先应该考虑其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对全球经济的服务性和引领性功能,指标体系设计应分析辐射世界、服务全球的功能应有之要素流量、体量、规模,观察其在全球体系中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贡献度,关注满足核心要素合理流动的城市环境和基础条件。
(二)反映当今世界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和发展理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主要城市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纷纷从制造业中心和有形产品集散地转向以知识产出为标志的非物质产品生产中心,社会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与工业社会不同的诸多新特征,呈现出后工业社会③ 形态特征,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包括:(1)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资源依赖、环境依赖转化为知识依赖、人才依赖、创新依赖;(2)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以高科技型、高附加值、高创意型经济组织为主,金融、信息、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成为主要组成部分;(3)企业管理从指挥命令型转向激发创新型,产权意识、品牌意识、低排放意识、文化意识、国际竞争意识明显增强;(4)社会结构由生产型逐步向消费型和可持续发展型过渡,知识分子地位上升,学习型、创新型社会建立;(5)政府组织职能从指挥型转向服务型,公民意识增强,各类社会组织的地位上升,强调运用技术平台解决全球性和复杂性社会问题;(6)文化创意成为社会生活的本质组成部分,凸显区域、民族、多元、开放和大众参与等特点。
世界城市正在努力成为解决工业社会遗留问题的榜样城市。在当前条件下研究世界城市评价指标,必须体现城市文明发展新的阶段性要求,从关注资本转向“以人为本”,分析适应后工业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要素、新特点、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和社会文化环境。
(三)体现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的独特性要求
建设世界城市有利于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主动位置,配置战略资源,获得极大的潜在利益,同时,也应该反映一座城市能够承担世界城市功能的自然禀赋、基础条件和国际品质,以及市民和所在区域民众的利益和诉求,满足三大利益主体的需求。
1.国家需求
世界城市虽然充当着国际资本流动的节点和人员流动的集散地,有超越国家利益的倾向,但国际社会中所有城市之间的竞争,背后实质仍然是国家的竞争。三大世界城市都位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至今没有出现过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应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必须考虑世界城市对所在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重要战略资源、具有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事务协调力的意义。
2.地区需求
建设世界城市,离不开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和空间布局。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的进程,自然形成了世界城市与周边广大腹地之间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关系。所在区域越发达,地区合作基础越牢固,本地区的国际化水平也比较高,该地区首位城市的影响力就越大。建设世界城市必须考虑到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形成相互借力、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
3.市民和城市发展需求
建设世界城市要服务并服从于全体市民的利益,指标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特点和民众诉求可能使城市具备的发展能力和品质。使生活更美好、更便利、更环保、更宜居、更和谐是城市发展的本质追求。必须充分认识到建设世界城市的潜在风险和可能付出的成本代价,做到服务全球和服务本地居民的有机结合。
指标体系设计既要反映一座城市承担世界城市功能的一般性特征和阶段性特征,也要反映城市的基础条件、特色优势和独特性要求。我们提出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特别关注共性和阶段性特征,力图建立一个覆盖世界城市全部要素的可持续评价体系,观察国际化进程中相对前位的31个样本城市的特征,为国内城市建设世界城市或提升国际水平提供国际比较依据和理论参考。
二、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主要内容
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应是一种用于评价城市在实现世界城市或国际化目标的不同阶段国际化水平的理论参考,也应该成为一种公众及决策机构人员认识、考量城市国际化程度和建设世界城市进展情况的评价依据。
(一)世界城市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第一,系统性观察和突出本质原则。
建设世界城市是城市在国际化进程这样一个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各种资源、力量的有机组合,相应的测评指标体系要注重对世界城市本质特征的把握,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不能过于庞杂。从世界城市的共性特征出发,研究实现这一功能所需具备的规模、结构、资源、设施、运行能力和城市品质风格,把握世界城市应有之特征、发展水平与趋势。
第二,可比性、可靠性原则。
统计指标口径的可比性和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决定着指标研究的可信性与可用性,各类统计指标具有可比性便于国内城市与世界城市体系中处于前列的各类城市进行比较,尽可能与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评价标准接轨,有利于国际比较。使用数据来源以国际组织及各国政府的统计出版物为主。
第三,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
理论上设计一个完美的指标体系往往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数据缺失或实际部门难以实现的难题。所使用的测评指标力求含义明确,出处集中,数据资料容易获得,计算方法简明易懂,并充分考虑现实可能,兼顾资料数据的可行性。
第四,质化标准、发展目标与测评指标相结合。
城市国际化水平不仅体现在城市的国际服务功能、规模、基础条件、能力等显性、可量化指标上,也体现在城市的国际品质、形象、魅力以及协调发展程度等软性质化标准方面,是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反映,指标研究要注意质化标准、发展目标与测评指标相结合。
基于全景观察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是一个基于世界城市一般规律、阶段性特征和内在发展动力需求研究的有着内在有机联系的指标体系,而不是一系列指标的简单罗列。
(二)世界城市指标体系构成内容
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功能指标(流量)
即反映世界城市共性特征的指标,既要包含一般城市的基本功能性内涵,更要标明世界城市区别于其他类型城市的国际性功能特质,即实现服务世界、影响全球的城市功能。
从现代城市的一般功能看,就是对各种要素的集聚和扩散,进而吸引和辐射的“流”的概念。现代城市,正是商品流、资金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的节点。各种流量中,经济流是基础,经济流速度、规模、范围上的差异,形成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层级类别的城市,如地区中心型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全球性国际城市(世界城市)等。从这一点来看,世界城市的经济流量应该是全球范围的,其特质就是服务世界、影响全球。
2.规模指标(体量)
即为完成服务世界、影响全球的城市功能,必须具备的经济规模、经济流量和城市承载力。
流量的形成,发生于城市的体量,即城市的经济规模。流量与体量的关系,流量是因,体量是果,一般来说,城市的体量越大,流量也就越大;而流量越大、越广、越快,城市体量也必然随之膨胀。违背城市发展规律也可能人为把一座城市搞得体量很大,这种体量由于没有流量的支撑,很难持续,可能最终导致城市的悲剧;但流量的扩张如果没有体量的保障,就会严重制约流量,从而影响城市向高端进一步升级。一座城市要完成服务世界、影响全球的城市功能,必须具备与经济流量相适应的经济体量。所以,经济体量是我们观察一座城市是否具备世界城市功能的第二大类别的指标。
3.基础指标(容量)
即为由于服务世界、影响全球的特大经济流量而出现的巨大经济体量提供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高效的城市运行能力和先进的城市管理水平。
芒福德曾把城市说成“无非就是一个容纳各种容器的一个巨型容器”[4](P38)。城市的这种基础性“容器功能”,对于认识现代城市“流量功能”同样有着重要的启发。“容器”的容量,决定着城市的体量和流量。要承载经济流量所需的经济体量,就要具备相应的城市承载能力,也可以称为城市容量。
4.禀赋指标(储量)
即承载世界城市所必须具备的资源禀赋,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地和能源供给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性不同,后工业社会知识、技术、教育等智力资源成为重要的城市发展资源。
城市容量,可以通过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加以扩容,但扩容既要利用城市可资利用的资源,又不得不在既定资源的约束下行事。承载城市国际化功能的资源禀赋,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资源、土地和能源供给等有形资源,也包括文化、传统、教育、智力资源等历史积淀下来的城市发展可以依赖的无形力量。储量不同于容量,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只能去适应,而不能随意滥用。资源的枯竭,意味着城市的重大危机。
5.品质指标(能量)
即对世界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城市能量,表现为城市的内在品质和个性特征,包括人文、科技、绿色以及民生、安全等方面的深刻内涵。
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活力,活力来自于动力,即一座城市的能量。品质指标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同类型城市的个性指标。品质指标分析往往反映不同城市的价值追求和深刻的魅力所在。北京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首都,要建成世界城市,也必然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城市的特有品质。
(三)5类指标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5类指标,是一个内在联系非常紧密、逻辑关系十分清晰的体系,反映了世界城市建设的全景。
图1 世界城市指标体系框架图
5类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功能(流量)指标是实质,达不到功能指标,就难以称之为世界城市。规模(体量)指标是关键,体量指标是功能指标实现的前提。虽然一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环境,但服务世界、影响全球功能必然发生于城市体量的形成。所以体量指标既是功能指标的要求,也是功能实现的条件。基础(容量)指标是体量指标所要求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是功能指标实现的硬条件。禀赋(储量)指标,既是前两项指标存在的基础,也是其增长和扩张不可逾越的约束和制约。品质(能量)指标,是保证功能指标实现的软条件,同时,由于它是城市内在的品质指标,其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和城市居民来说,远比体量指标更为重要。很多城市不是世界城市,但生活质量和居民满意度都远远高于世界城市。后工业社会要建立的世界城市,不仅要有一流的体量,而且要有一流的品质,超越现有的世界城市,是新型文明形态的世界城市。
三、指标体系的构成与评价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由5大类别26个分项指标构成的基于全景观察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指标名称、量纲与数据来源详见表1。
(一)评价方法
第一,为了将世界城市评价置于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化水平比较,综合借鉴权威国际组织及研究机构通行的指数评价法或打分法,采用四级量表制给出样本城市具体评价。如表1所示,每个分项指标分值为4档,最高分为5分,由高到低,大致对应全球性国际化标准(5分)、洲际性国际化标准(3分)、区域性国际化标准(1分),0分则视为该项指标值在区域性国际化标准以下④。
第二,根据指标体系5类26项指标评价分析,单个样本城市总计为130分,得分大于95分,符合全球性国际化城市标准;得分在65分(含65分)与95分之间,符合洲际性国际化城市标准;得分低于65分,则表明该城市总体国际影响力仅限于相邻区域。
第三,依照前述四级量表有关全球性、洲际性、区域性国际化标准意义和相应评分标准,观察在全球城市GDP排名中居前31位城市⑤,通过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拥有洲际影响力的洲际性国际城市以及在相邻区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三个层次的比较⑥,析分出区域性、洲际性和全球性国际城市(世界城市)在不同层级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共性要求,为北京确立建设世界城市的评价指标和努力目标提供测评依据。
第四,通过三个层次的比较,分析不同层级城市国际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共性要求,有利于突破当前已有研究中多以个别城市发展水平与路径作为国内城市建设世界城市或提升国际化水平参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建立一个覆盖世界城市全要素的可持续评价体系,描述样本城市在当前国际化进程中所处的相对地位及优劣势,从而有助于城市确立其国际化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指标说明⑦
1.功能性流量指标构成
理想指标:应能突出反映城市间人口、劳务、商品、资本、信息等要素在国际往来层面上的流动强度和流动方向,最佳分项指标如股市市场总值、外商直接投资额等可反映资金流状况,国际资本流量、银行总部、国际组织总部与办事机构、国际移民对城市贡献力等可以直接反映所在城市的支配影响力,间接地也能体现资金、技术、人员、信息流载体作用。
实际选取指标:受数据可得性的影响,实际选取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航空港货邮吞吐量、航空港旅客吞吐量、入境旅游人数、全球500强企业总部数、举办国际会议数等六个分项指标综合考虑流量经济所达致的城市服务能力及影响力。其中,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包含了证券化水平、可交易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量与市场价值等信息,以及众多金融服务相关企业集聚于某一金融中心所能产生的资金聚集效应等;航空港货邮吞吐量可以突出反映商品流状况;航空港旅客吞吐量和入境旅游人数能反映城市枢纽作用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吸引力;全球500强企业总部数和举办国际会议数则可综合反映城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事务等方面的支配影响力。
2.规模性体量指标构成
理想指标:通过GDP总量及其世界排名反映城市的经济规模与绝对经济实力,财政总收入用以反映城市政府的经济掌控力和支配力,外贸进出口总额反映城市参与国际经济程度和国际贸易地位,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创意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用户数等指标作为结构型指标考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服务产业的内部结构,从而反映后工业化社会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新经济体量特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体现市场活跃和商业中心地位,体现需求对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实际选取指标:基于数据约束,不得不使用政府财政支出作为备选指标替代先前首选的财政总收入指标,用以反映城市政府经济掌控力;GDP总量反映城市经济实力;外贸进出口总额反映国际贸易地位;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等3项指标考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活力,反映后工业化社会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新经济体量特征。此外,借助全球商业枢纽研究指数替代不可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考察市场活跃情况和商业中心地位,体现需求对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3.基础性容量指标构成
理想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能源系统设施是实现城市整体效应和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此外,城市信息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现代化活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也是城市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据此曾设想用地下空间利用率、公交出行率来反映交通设施条件及城市公共服务组织能力。以供电能力或进口能源依赖性(逆向指标)反映能源的自立供应、调节补充能力,以互联网用户普及率反映通信及信息的畅达,以应急避难场所数体现城市防灾减灾应急系统及能力,以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方面的指标来体现可持续的绿色基础设施状况等,但这些方面均由于样本城市多且统计口径严重不一致,大部分指标值缺省。
实际选取指标:最终采用城市基础设施指数、轨道交通里程、每十万人拥有医生数、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逆向指标)等四项指标来反映上述方面信息。
4.禀赋性储量指标构成
理想指标:选取自然区位便利度、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口密集度等指标来反映城市的自然区位优劣条件,世界文化遗产、市民创新能力和城市文明程度反映在城市文化传统与地缘环境约束下的文化资源和城市创新能力,考察城市是否追求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道德完善的和谐统一,是否具有创新意识,从而印证其是否具备可持续的经济社会财富创造能力。
实际选取指标:基于数据约束,样本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比较数据不全,最终选取自然区位便利度、人口密集度等指标来反映城市的自然区位优劣条件,其中人口密集度指标可以体现城市良好生存环境下对人口要素的聚集及经济繁荣度,也能反映该分项指标所覆盖的土地天然供给的人均拥有信息。选取世界文化遗产、专利申请数量反映城市可获得的文化资源和创新能力。
5.品质性能量指标构成
理想指标:为避免与先前相关指标出现信息重复,着重突出城市代表居民对富裕生活和生活质量追求的满足,多样性文化财富等对国际交往的吸引,等等。选取人均GDP高低观察市民财富及相应城市经济活力状况,常住人口中外国人占总人口比例体现劳务跨国流动和劳动力要素移动所带来的文化、信息和技术影响,亦即源自经济活力、社会活力的城市聚集力体现;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考察包含城市生活条件和品质性能的信息;博物馆、图书馆数量和利用率指标体现文化财富占有;使用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通勤时间这两项逆向指标来集中体现城市安全和出行便利与否。
实际选取指标:因博物馆数量这一旨在体现文化财富的指标在跨国多样本城市中难以搜寻,我们使用25岁以上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占比来表现市民素质状况;人均GDP高低观察市民财富及相应城市经济活力状况,常住人口中外国人占比体现劳务跨国流动和劳动力要素移动所带来的文化、信息和技术影响;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通勤时间指标体现城市安全和出行便利与否。城市生活质量指数指标则包含城市生活条件和品质性能10个类别的信息,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医疗和卫生条件、学校和教育条件、公共服务和交通运输、休闲娱乐、消费品、住房、自然环境等。
(三)样本城市总体国际化水平分析
限于篇幅,略去分析过程和5类指标的分项比较,运用基于全景观察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对全球城市体系中GDP排名前31位城市进行总体比较。如表2所示,依照前述有关全球性、洲际性、区域性3个层级的国际化标准划分和相应评分标准,对样本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判断如下:
第一层级——世界城市。总体得分在95分以上,全球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枢纽,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只有纽约、东京和伦敦三大都市,这与目前国际社会所公认的结果一致。
第二层级——洲际性国际城市。得分在65分(含65分)至95分之间,拥有洲际影响力,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新加坡、巴黎、香港、马德里、芝加哥、首尔、洛杉矶、悉尼等8个城市处于第二层级,可以被称为洲际性国际城市。
第三层级——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从总体发展水平判断,属于能够在相邻区域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得分在30分(含30分)至65分之间。多伦多、华盛顿、旧金山、波士顿、费城、大阪、北京、上海、西雅图、亚特兰大、迈阿密、休斯敦、达拉斯、莫斯科、孟买、底特律、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墨西哥城、圣保罗等20个城市处于国际化进程的第三层级。
如表2所示,我们运用基于全景观察的世界城市指标体系,列出样本城市国际化水平分级比较评价表。北京总体排名第18位,属于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之列,具备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性条件。另外如图2、图3所示,可以将要素分项指标所表征的差距分解,与洲际性国际城市、全球型国际城市(世界城市)进行比较,在明晰差距的基础上分步推进世界城市建设,争取在21世纪中叶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世界城市。
图2 北京与洲际影响力国际城市各分项表现的比较
图3 北京与纽约、东京和伦敦三大世界城市各分项表现的比较
注释:
① 该课题为2010年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0BaZH170),课题组主要成员有:文魁、段霞、赵文、吕淑然、张贵祥、张智新、王玺等。
② 研究成果在课题组前期研究中有详细整理,参见段霞主编:《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③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一书中提出在30~50年内将会出现“后工业社会”。他从经济部门(从产品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社会主导地位)、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社会创新与政策制定的中心地位)、未来方向(技术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一切领域造成巨大变革)、决策制定(创造新的“智能技术”解决复杂性问题)等五大变化分析西方社会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此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不断外迁印证了贝尔的观察,这些国家几乎所有的城市都经历了后工业化的洗礼。
④ 世界城市之所以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因为它体现了城市国际化的最高水平。城市在其不断国际化进程中集散力和影响力超出国界,从国内→相邻区域→洲际→全球范围,方能成为世界城市(Global City或World City),课题组据此给出样本城市具体评价分值。
⑤ 根据普华永道(PWC)发布的2008年世界城市GDP排行榜确立测评城市。详见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 UK Economic Outlook November 2009,http://www.pwc.co.uk/annual report 09/people.html。
⑥ 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第三层级城市是否属于国际城市有较大分歧,提法不一,我们将第三层级城市定义为能够在相邻区域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包括区域性国际城市和一些正在迅速国际化、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而第一层级全球性国际城市(世界城市)和第二层级洲际性国际城市则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参见段霞主编:《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⑦ 由于研究样本比较范围较广,城市所在国相关统计内容、口径及量纲不一致情形严重,且部分数据陈旧,因而指标体系构建在分项指标方面选择了一些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如金融中心指数、全球商业枢纽研究指数、城市基础设施指数、城市生活质量指数等;对于样本范围个别城市在相关复合指数中因排序靠后而具体指数得分未知的情形,在寻找尽可能多的参照数据基础上,通过统计推断给出城市指数值并获得具体的评分。在后续研究中,还将继续完善。
标签:世界城市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际人才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