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与健身——两种不同的体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可持续发展”一语,到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界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校系统阐述“可持续发展”思想,至今,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认同并致力实践的国际化潮流。无疑,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观念的根本转变,也要求对人类各项具体社会活动的发展,予以重新审视,认真检讨,果敢修正。用系统、科学的健身体育观,取代近代体育和现代体育(1945—1987)传统的强身体育观。迅速兴起和发展的、以全民性和终身性为特征的当代社会体育,正是世界体育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次彻底的观念更新和重大的方向调整。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的发展走上了当代社会体育的发展轨道,为了使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贯彻更加富有实效,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强身体育观与健身体育观进行理论区分,以澄清认识上与实践中的混乱,是十分必要的。
一、强身体育观
强身体育观集中反映了人类注重、显示体表形态的生物本性与开发、利用体能资源的社会欲求。它具有以下特征:
1.单纯的生物体育模式。强身体育观,基于“生命在于运动”的朴素认识,信奉“用进废退”的生物进化法则。在体育运动中,人的器官、系统怎样地被经常利用,就怎样地被发展;人的运动能力怎样地被经常耗费,就怎样地被强化。如欲强壮人的形态和强化人的生理机能,就必须采用或建构一定的运动形式,使被强壮的身体部位在运动中能充分地运用,使被强化的人体机能在运动中能充分地发挥。因此,强身体育观所导向的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是一种依据物质进化原理进行的生物体育模式。毫无疑问,重视体育的生物学基础是应充分肯定的。但是,体育运动对人的改造,怎样才是合理的?怎么才是科学的?这不仅是一个生物学问题,更是一个严肃、复杂的社会问题。单纯的生物体育模式,重人的生理机制,轻人的心理因素;重人的生物性,轻人的社会性。重人被改造的客观性,轻人自主改造的主体性。
2.外在的功利性目的。强身体育观,十分强调对人自身体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把这种开发与利用自觉不自觉地同某种社会功效直接相关联,构成一种“特定”的功能关系,从而使这种开发与利用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目的。诚然,体育与人的其它活动有较广的联系,表现出较多的社会功能。但是,不能因之把体育的发展隶属于为谋求或突出某一特定社会功能的单向扩张。否则,就会在事实上破坏体育作为人类一项独立社会活动存在的完备性和发展的自洽性,使其直接成为或变相沦为人的其它社会活动实践的手段与工具。
无论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力或是军队战斗力,也无论是为了民族振兴、强种强国,或是守家护院、除暴安良,而进行身体锻炼,体育强身,都具有明显的外在功利性目的。但就世界体育发展的一般而论,强身体育观的功利性目的,在近代体育主要集中在军事性,这以“军国民主义”为代表,体育服从并服务于军事。在现代体育中则主要反映在政治性方面。以体育竞技为焦点,体育服从并服务于政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出现了东、西对峙的格局和“冷战”的时代,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政治环境和全球的活动空间。现代体育不仅在各国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占有着日益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国际复杂的政治风云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现代体育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各国的友好关系,发挥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不同社会制度或存在利益冲突的国家和地区,把运动场所作为一种特殊的战场,借助或通过体育竞技开展政治较量与外交斗争。也正是由于以国家为单位参与体育竞技所具有的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使现代体育的发展获得了极为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十分惊人的发展速度。
3.落伍的思想基础与偏执的科学精神。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具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却始于近代体育。同样,强身的体育意识,虽早已流行于古代体育,但作为一种较完整的体育观念,却形成于近代体育。14世纪以后,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决定性胜利,为强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完成而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又为强身体育观的完善注入了科学精神。无疑,强身体育观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现世幸福的人文主义思想,不畏天命、不断进取、坚持“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精神,对打碎封建“禁欲主义”的桎梏,使体育冲破学校狭小封闭的圈子,进入军队,走向社会,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遏止的发展势头,具有不争的历史进步意义和时代合理性。但是,从当代世界的发展现状来看,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来衡量,强身体育观已呈现出明显的落伍与偏执。伴随着工业文明造就的人与大自然(身外自然)的对立和人对大自然的掠取性征服,强身体育观也驱动着体育走向了人与自身自然的对立和人对自身自然的片面性开发。具体地说,强身体育观过分追求对人自然能力的超越和生理限制的突破,过分注重体育竞技的表现形式和激烈程度,过分强调运动训练过程中量的累加和意志支撑。高度、远度、力度、速度等,成为评价体育的国际通用尺度。越分越细的运动项目使体育强身的整体性被肢解与割裂,直接地表现为与运动技术融为一体的专项运动能力。如果说在强身观形成的初期,强身与健身有较多的共同之处,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那么在今天,由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所导致的工具理性扩张、运动技术至上和人的物化改造,使强身与健身已相去甚远,格格不入,必须予以严格地区分。直言之:强身之道的实质,是以不损害或不明显损害人体的健康为前提,对人自身自然进行片面和极度开发。这种开发所造成的身体各部分发展不均衡和各种能力素质增长不平衡,不是科学训练过程控制不当而发生的不良后果,恰恰相反,它是体育竞技无限制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发展的自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二、健身体育观
健身体育观,是一种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体育观。健身体育观,一方面要求实践主体的全民性,使体育成为人类的一种具有最广泛社会意义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求实践行为的终身性,并融生存、享受、发展需要为一体,使体育相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最大的持续性。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综合的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模式。健身体育观,崇尚自然,追求和谐。这里的“自然”,既包括人类更加重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自然界,也包括人类从生活上、心理上趋向自然的返朴归真,还包括文化氛围、审美情趣、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自然取向(注:柳承宏《未来世界的六大特征》新华文摘,1993(4):17),更包括人体自然生长、发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新陈代谢、自我调整的生命活动。因此,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不单是一种生物学过程,还应该充分重视人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重新诠释,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注:转引自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国家体委群众体育司组织编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131),为体育由单纯的生物体育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种新型的体育模式中,追求和谐是其基本思想。人的系统存在,是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的统一,身体与心灵的统一,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所以,和谐就是“内外合一”、“身心合一”和“天人合一”。具体地说,在健身的实践中,必然坚持外修其身,内养其心的健身系统性,克服对肌肉力量、筋骨强壮和意志磨练的片面追求;必须注重均衡、对称、协调的全面发展,解构对人体单项机能挖潜与单一能力强化的训练体系;必须强调生物学指标(遗传指标)、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医学指标对健身的综合评价,改变用外部行为反映或衡量身体素质与活动能力的传统习惯。在活动过程中,不压抑个性而合乎天性,重个体投入的内在需要,重自我满足的情绪体验,重个性独立的人格完善,重人际交往的宽松自由,是健身体育观的必然要求。必须指出,要使健身体育观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全民自觉的行为并贯穿生命始终,仅靠社会的宣传、鼓动和激励(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体育活动本身具有吸引力,即娱乐性。健身的体育观虽不一味追求娱乐,但其指导下的体育实践应该是一种娱乐的体育。无论采取何种体育活动方法,都无一例外地要使身心获得满足。健身的体育观决不以牺牲娱心为代价,而是以娱心为条件。活动过程的娱心与活动目的的健身有机地统一,是生物——心理——社会体育模式的一大特点。
2.活动的内源性目的。健身的体育观,明确提出体育以健身为目的,为人对自身自然的改造确立了唯一正确的方向。人类任何一类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都应该有活动固有属性所决定的自我目的取向,从而使其存在具有完备性,发展具有自洽性。按理,体育以健身作为内源性目的,是不言而喻,毋容置疑的。但是,健身成为一种全民的广泛体育实践,不仅有赖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提供经济基础,还有赖先进的社会制度提供政治保证。在尚未解决温饱的社会或缺少民主自由的国家,侈谈全民健身是不切实际的。虽然,出于某种政治或军事需要,通过强硬的政策手段和强大的舆论宣传,在短期内能够形成一种声势浩荡的全国性体育热潮,但决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深入。因此,体育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实际发展中,由于不能脱离或超越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阶段,其行为的目的指向也就自觉不自觉地与健身相偏离(如强身体育观),甚至与健身背离或反动(如欧洲中世纪对身体的禁锢)。这是其一。其二,人的自身自然是人存在的物质形态,是人与其它社会活动赖以发生关系的生物性基础。这就决定了对人自身自然实施改造的体育活动,与人的其它活动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从积极的方面说,体育有较多的社会功能;从不利的方面看,体育又十分容易地被其它活动所“利用”,使之成为其附属或达到其目的的手段。这势必在整体上破坏人自身自然存在的和谐与发展的均衡。健身体育观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当代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体育的时代要求;另一方面,厘清了体育与其它社会活动的联系,是一种“泛目的”的彼此相关,而不是“唯目的”的直接从属。它标志着体育的发展,在理论上以人为本的重新定位和在实践中对其本来意义的真正回归,由此走上了相对独立、完备和相对稳定、自洽的正常发展轨道。强调体育健身的内源性目的,决不是否定体育对于其它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而是否定体育仅为任何一种社会活动服务而存在的附属关系和发展局限。体育作为一项人类的社会活动,只有自我存在越独立,发展越充分,所起的社会作用越巨大。因此,应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理解当代体育的全民健身运动。
3.超前的社会意识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健身体育观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具有超前的社会意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的社会存在与大自然(身外自然或生态环境)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人的个体存在与自身自然的关系。人口增长、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世界性问题,使人类认识到,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再也不能是一种强力征服和无度索取,而应是一种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互补关系,使生态环境系统的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与人类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相适应,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动态平衡。同样,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不能再视为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应尽量丰富其文化内涵,体现一种社会的人文关怀;不能再陷入狭隘的功利实用主义,而应尽量扩充其生活意义,体现一种个体的生命价值。在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下,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以健康为目的,崇尚自然,追求和谐,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充实,这就是健身体育观的基本思想。它要求现代体育由社会功用性目的驱动的身体开发向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自足和谐转化;由追求外在强身的一种“客体”为中心的对象性改造向以“主体”为中心健身为目的的优化发展转化;由意志和毅力支撑的一种生物学过程向文化心理丰满的一种社会化发展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