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的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应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视野清晰,手术精确彻底,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较好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内窥镜;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262-02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头痛、鼻漏、鼻出血,嗅觉障碍等,影响鼻腔、鼻窦生理功能,并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在综合治疗中,手术治疗是重要手段,目前较常采取包括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矫正术及成形术等[1]。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共收治鼻中隔偏曲患者154例,均采用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其中,男123例,女31例;年龄l8~5l岁,平均(35.3±6.4)岁,病程4个月~31年,平均(16.3±10.3)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鼻出血、头痛及脓涕等;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鼻窦冠状位CT及常规鼻内镜检查:其中“s”型偏曲39例、“c”型偏曲32例、棘突26例、嵴突40例、高位偏曲17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鼻塞;58例合并鼻窦炎、鼻息肉,60例伴有中鼻甲肥大和(或)下鼻甲肥大,25例伴头痛,30例伴脓涕,32例伴连续性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变态反应症状,13例伴有1次或多次鼻出血。
1.2 方法
154例患者全部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整个手术过程均在0℃鼻内镜直视下完成,常规鼻科手术术前准备,鼻粘膜表面麻醉加鼻中隔双侧粘(软)骨膜下浸润麻醉。取左侧Killan切口,使用带有吸引器的黏骨膜剥离器剥离粘骨膜,边剥离边吸引,充分暴露手术视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处理嵴突或棘突,因该处粘膜张力较大,可先分离对侧黏(软)骨膜,使之大部分剥离后,平凿轻凿离断底部,使嵴突或棘突部分松解,减张后再小心剥离嵴突或棘突最突出处黏膜,尽量勿破损穿孔。而在处理鼻中隔后段梨骨或高位筛骨垂直板的偏曲者,在分离双侧黏软骨膜时不超过偏曲的突起部分,可先去除已剥离的软骨,在内窥镜直视下由前向后边剥离边咬除,可顺利剥离至后端,避免黏膜损伤,至矫正满意。复位中隔粘膜,缝合或不缝合切口均可,双侧鼻腔填塞膨胀海绵压迫止血,48~72h后取出。对58例合并有鼻窦炎,鼻息肉者同时行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术后予抗生素、止血、消肿治疗、膨胀海绵填塞至完全取出、鼻腔冲洗等处理。
2.结果
154例患者均得到一次性矫正,疗效满意,术后鼻腔每周换药至少四次,随访半年以上,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鼻塞154例,鼻塞症状消失 142例,明显减轻12例;25例头痛患者中,23例头痛消失,2例明显减轻;30例伴脓涕患者中,27例明显减轻,3例好转;32例伴变态反应症状患者中,21例症状明显减轻,11例好转;合并鼻出血13例,未再出血;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58例中,痊愈55例,好转3例。
3.讨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具有照明良好,术野清晰,手术全过程在直视下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完全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提高手术质量,深部操作也直视易行[2]。手术在直视下进行,边剥离边吸引出术腔血液,视野清晰,精确地在软骨膜和骨膜下进行剥离,准确处理鼻中隔软骨与软骨、骨与骨之间错茬交接和纤维粘连,避免黏膜剥破,及时发现、避免加重损伤。特别对鼻中隔棘、嵴突处粘骨膜的剥离更具优越性,即便有单侧粘骨膜剥破,也能及时发现,改变剥离方向,防止更大的撕裂[3]。还可进行边咬除偏曲的鼻中隔边剥离粘膜,这样就避免以前需剥离粘软骨膜和粘骨膜到一定范围后才能切除偏曲的鼻中隔。这样就缩短手术时间,又减少术中出血,总体上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对偏曲较深的软骨,梨骨及筛骨垂直板能在明视下精确操作至完全被矫正,这必定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本组17例高位偏曲及39例“s”型偏曲均完全矫正。
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鼻内窥镜亮度大,具有放大作用,使操作更精准。在直视下操作,使得粘骨膜不易剥破,能完整剥离粘骨膜。即使有单侧粘骨膜剥破,也可以及时发现,从而降低了鼻中隔穿孔和出血过多的机会,提高了手术的效率。本组154例无一例发生鼻中隔穿孔。
可同时完成鼻窦手术:近年研究认为,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的发生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鼻中隔后段、高位偏曲可导致中鼻道狭窄、阻塞,窦口鼻道复合体发生病变,鼻窦引流不畅,进而发生炎症性改变[4]。随着鼻窦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普遍开展及鼻中隔偏曲对鼻窦引流影响的深入研究,对于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病变的治疗已显得非常重要,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同时完成手术,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费用。再次体现了该手术的优越性。需要强调的是,为了给鼻窦手术提供良好的术野、开阔的操作空间,利于鼻窦引流,防止黏膜粘连,有些患者没有鼻中隔偏曲的典型症状,仍需先行鼻中隔矫正术,即所谓的后段、高位的鼻中隔偏曲。在具备良好术野和空间后,行鼻窦内窥镜手术。便可极大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嗅觉,有效减少鼻腔粘连的发生,并减少了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本组58例同期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且鼻腔和鼻窦的通气引流均取得满意的效果[5]。
适应证广:青少年面部尚未完善发育,不能进行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但此术式切除的鼻中隔软骨少,不会妨碍外鼻和颌面部的发育,不影响外观,所以非常适合青少年。
手术损伤小:该术恰当去除软骨偏曲部分或软骨划痕仅去除偏曲的骨质部分,凿除棘突,保留较多的鼻中隔软骨和骨质,保持了鼻中隔的厚度和硬度,近鼻梁处更是如此,有效防止鼻梁塌陷,维持鼻中隔的正常形态,达到矫正鼻中隔偏曲、通畅鼻窦引流,但不能盲目要求鼻中隔的绝对解剖直立。要注意的是任何外力都有可能影响鼻中隔软骨的生长方向,所以术后填塞时要调整好方向和力度[6]。在处理60例伴有中鼻甲肥大和(或)下鼻甲肥大的手术中除矫正偏曲外,根据黏膜肥厚的程度,切除鼻腔狭窄侧下鼻甲的1/4至1/3,切除鼻腔宽侧下鼻甲的1/3至1/2,必要时可切除部分下鼻甲骨,或者骨折外移下鼻甲,其鼻腔总容积要明显大于单做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鼻塞症状可明显改善。
总之,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有视野清晰、矫正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患者痛苦小等优点,而且可同时完成鼻内窥镜手术,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晶,沈国伟.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827.
[2]姜粱,胡晓艳.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52例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11,13(6):982-983.
[3]范书锋,程国印.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3):118-119.
[4]樊建华.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62-62.
[5]张恩琴,李红艳.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200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408.
[6]黄艳杰.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J].吉林医学,2011,32(14):2804.
论文作者:张佩方,刘佑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鼻中隔论文; 鼻窦论文; 手术论文; 骨膜论文; 软骨论文; 鼻甲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