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经济推动下,我国电力产业突飞猛进,电网建设作为电力产业当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正在逐步走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运营轨道上。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下,在科技力量的带动下,传统的电网运营模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需求和经济需要,因此如何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能,进一步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就成为了电网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人口众多,供电需求也在逐年上升,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的各项功能效率。因此,本文对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一体化运维模式
在当前运用网格化分区规划的方式进行电网规划的过程中,我国的电网运营企业逐渐趋向于信息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很多企业也都致力于建立经济性和效率都比较高的电网运营模式。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即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其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用电单位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配电自动化设备
目前,我国的10KV配网一次网架主要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这两种网架各自使用的配网自动化设备也是不同的。就目前而言,配电自动化终端主要是指架空配电终端(FTU)、环网柜配电终端(DTU)、配变检测终端(TTU)等。为减少使用配电自动化后期产生巨大的维护工作量,因此要求配电自动化设备在设计和选型时均应考虑设备的免维护、少调试特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1一次设备免维护
前文已经说到,配电网络之所以面临许多的困难,主要还是10KV配电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其网络节点多而且大多地理位置分布较为分散,因此,我们要考虑尽量地免除后期维护。比如:开关等一次设备应选用可靠性高、原理简单、便于操作的设备,以一次高压开关为例,应尽可能选取结构密封、悬挂式安装的柱上负荷开关,避免使用座式开关。为了方便后期自动化设备维护或者设备安装,在进行自动化配电网络改建时注意留一些自动化设备接口。另外,还可以考虑从线路接线方式入手进一步减少后期的维护。例如:可以设计合适的线路如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等接线方式,使设备的检修可以在不停电的状态下进行,避免因设备检修造成用户经济损失。
1.2二次设备免维护
二次设备一般情况下是配电设备自动化的终端设备,其承接的任务通常是一次开关设备以及配电自动化的连接,其任务相对来说比较重要。所以在对二次设备进行设计和选型时,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考虑,不仅要遵守一些产业化的设计原理和思想,使设备的原理以及设备结构要能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连接,使系统保持较好的安全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能,同时也具有免维护性。
1.3采用成套设备
在选取一二次设备时,在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外,尽量使用成套设备,因为成套设备是在设备出厂前就已经完成设备的调试,并完全密封安装在密封性良好的外壳中。这样在进行后期安装时,即便是遇到雨雪等极端天气,也能保证设备的密封性,同时,还可以避免后期进行设备安装时一些不必要的调试和后期维护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4选择后备电源很重要
我国当前的配电自动化后备电源基本上选择的是储能电容以及蓄电池。通常情况下,在户外设备的应用中一般是选择蓄电池当做工作电源,但是这样的话在后期免维护以及适应户外环境等方面就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导致后期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因此,选择储能电容是当前配电自动化的一个趋势,当然采用一些低功率电动操作机也比较划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0kV配电自动化系统运维管理的现状
2.1运维人员工作量大
在10kV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方面,有些地区的厂家很多,这些厂家对电的使用量很大,但在总额度一定的情况下,不能同时去满足每个厂家都能在同一时间段进行满负载的生产。自动化配电系统只能按照不同的配额对各个厂家的用电量进行分配,但是由于这些厂家的用电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厂家使用的只是面板和维护平台都不是统一的,这就造成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的工作人员工作量大。
2.2没有专门的运维部门
由于10kV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许多地方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这就会使配电自动化系统没有专人去做一定的运维工作,这对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来说显然是不利的。现在有一些配电自动化系统规模小的地方,出现类似问题的话还能够通过人员的兼职进行解决,而一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模不断增大,兼职的工作人员无法的完成大量的工作内容,这就会使配电自动化系统得不到良好的运维保证,使整个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一体化运维模式分析
我国目前的一体化运维模式也非常多,主要由于电网运营的企业也遍地开花。在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会应用到许多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体制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维护很有必要,从目前的体制发展和技术上讲,电气企业已经具备了一体化运维体制的条件。本文就对10kV配电自动化系统维护的其中一种方法进行分析。
在供电公司的维护方法中,其主要是运维技术管理人员机械能线路终端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其一,运维技术人员的出勤有制度、有保障,且可以随时全天候待命。其二,其发生事件后,响应非常迅速,且有关运维技术人员对于线路以及设备都比较熟悉。其三,运维技术人员对于工作的流程以及业务技能能够达标,且在沟通方面没有障碍。但这种运维管理模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有自动化人员的配备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很多管理人员也运维技术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虽然一些供电公司增加了一些人手,但是这种问题仍然得不到彻底的解决,其维修工具的老化以及维护的工作量偏大等各种问题还是层出不穷。
对于配网自动化设备的许多特点,可以进行一体化模式工作,其运维一体化的组织模式主要是一体化运维中心下面,主要分管三个部门,为管理职能部门和系统运行维护部门,以及设备运行维护部门。其中,管理职能部门是作为运维管理模式的中心,对配电自动化设备起到全面管理的作用。其他两个部门主要是对系统和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这种一体化运维模式的管理,在管理职能的全面协调下,通过系统自动化的后台以及设备现场的维护和联动,实行了一体式的管理和维护。其具有较多的优点,主要是管运实现了分开,符合有关电网企业在设备等方面的管运分开的原则,且对各部门的职责做了清晰化和负责制。其次,在层次上比较分明,使得哥哥们的职责和任务比较明确,在运维管理界面中非常清晰和明白,使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最后,在资源的利用率上非常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相应的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束语:
总之,实行一体化运维模式,可以对配电网自动化设备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处理,解决了传统运维模式技术人员不够的难题,有效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所以在自动化配电网建设中实行一体化运维模式是我国将来配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对实行配电网自动化有着极大助力。
参考文献:
[1]陈勇.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J].通讯世界,2016,(11)
[2]张莺.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5
[3]许广琦.对10kV配电自动化设备与一体化运维模式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
[4]卢健.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
论文作者:黄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设备论文; 自动化设备论文; 模式论文; 电网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后期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