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掘进过程中事故发生频率在众多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占比达了三分之一,属于特别关注的安全问题。近些年来有关煤矿井下掘进课题时总结出三个重点,分别是煤矿井下巷道爆破钻孔施工技术、煤矿巷道支护技术和煤矿巷道掘进中的顶板保护问题,这三点在煤矿巷道掘进中最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也是导致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鉴于此,文章围绕煤矿井下巷道掘进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矿井;巷道掘进;安全措施
1 井下巷道爆破钻孔施工技术
1.1 井下巷道爆破钻孔施工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目前国内正在推行使用掘进凿岩台车、全液压凿岩台车等。但是当前煤矿井下巷道大部分观感质量都不是很好,因为在巷道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有爆破钻孔的施工不规范、各工种不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对于新型设备、设施的性能不了解,操作设备不熟练,往往钻孔的实际位置与爆破设计的偏差比较大、实际施工效率低等原因。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钻机常常在土质比较疏松的地方容易打偏,在岩石比较坚硬的地方速度会放缓,有时还会被迫改变钻孔的方向。再比如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利影响,在掘进过程中钻孔放的不是很准确,造成钻机和钻孔的位置不在一条直线上,再有就是开孔时钻杆过长,直接影响到钻机的平稳性。最后机具使用不当导致钻杆容易出现极度弯曲,会严重破坏钻孔。以上问题是煤矿井下爆破钻孔精准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造成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顶板事故等问题,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1.2井下巷道爆破钻孔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
井下爆破钻孔施工技术的改进主要从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做起,只有做到内外相结合才能使煤矿井下巷道爆破钻孔的质量更好。巷道设计之初尽量避开受地质条件影响的区域,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加强井下操作人员的实操培训和安全培训,提高钻孔机械设备水平。要不断总结爆破钻孔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经验,根据现场实践再对设备设施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优。
2煤矿巷道支护技术
2.1煤矿巷道支护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矿井安全生产需要通过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来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以便于为作业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但在当前矿井掘进作业过程中,大多数选择的支护方式都没有进行矿压参数测量,没有根据巷道布置层位岩性质和深度变化来对支护方式进行调整,同时对支护对象处理修补措施也不到位,这必然会导致巷道支护投入增加,甚至会影响巷道的支护人用,一旦围岩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2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完善措施
无论是煤矿的开采还是煤的运输都要考虑到周围岩石的性质,通过研究周围岩石的性质可以大大降低在施工时遇到的问题,在实际运用时,煤矿掘进巷道锚杆技术主要支柱就是岩石壁,在掘进的过程中,巷道的参数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要及时的搜集相关的数据并且把参数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是保障巷道安全的必要条件。支护的设计也很重要,采取相应的设计思路,选择合适的设计方式,是加强支护承载力的关键。煤矿开采过程中,巷道的位置常常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掘进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一般要选择柔韧性较好的结构,以此来解决掘进过程中变形的问题。一般来说木支架主要用于地压小、断面不大、服务年限不长的采区巷道或掘进时的临时支护,U形刚可塑性金属拱形支架,适用于地压大、地压不稳、围岩变形较大的巷道。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矿支护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煤矿掘进中的顶板保护问题
3.1煤矿掘进中的顶板保护安全问题
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对周围岩体自身的力学性能带来较大的影响,使其自身强度减弱,岩体会出现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还会崩溃甚至发生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工作面冒顶事故,则会导致重大伤亡及经济损失发生。冒顶事故主要以大型冒顶和局部冒顶为主,依据塌垮受力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漏垮、推垮和压垮冒顶等三种形式。在冒顶事故发生时,任何一种类型的冒顶事故在发生前都会具有明显的征兆,如出现掉渣或是相应的声响,有时还会出现裂缝或是脱层情况。
3.2煤矿掘进中的顶板保护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煤矿掘进中顶板保护首要措施就是加强技术设备的准备,提升巷道顶板的承载能力,根据煤矿观测资料,选择与煤矿井下巷道施工现场最合适的施工方式,同时针对重点部分要预先制定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掘进的操作过程。顶板支护的稳定性是施工方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掘进的过程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要使岩石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得到保护,同时还要有利于巷道的完整性得到保持,增强巷道肢体的强度。最后还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投入力度,尽量探索和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实现施工工艺的自动化,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综上所述,煤矿巷井的顶板支护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准确无误的安装顶板支护才能保障安全事故不在发生,保证巷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4采掘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4.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对煤矿采掘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过程中,需要对采掘队伍的职责进行明确,进一步建立健全各分项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快向下层传达质量管理制度,重视安全考核工作。通过对在岗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细划分,一旦出现事故能够直接追究到个人,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事故相互推诿情况的发生。通过一层一层划分安全管理责任目标,可能效的降低实际执行的难度,达到预期的重审目标。同时完善各个分项操作工艺流程,并将其在一些具体的巷道维修、爆破安全等细节工作中进行落实,明确划分各个环节安全考核政策落实情况,并制定具体的奖惩规定,以此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2重视煤矿井下采掘技术和设备的革新
面对国内煤矿资源过度开采的现状,政府也专门制定了相应的调整制定。在政府制度的指导下关闭了一大批技术落后、设备落后的小煤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内也出现了一批规模大、设备先进的煤矿企业。这些企业不仅煤矿产量高,而且煤矿井下井上环境非常好。良好的工作环境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频率。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后,对煤矿井下的环境和地质情况实现了非常精确的监控,因此能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4.3推进安全预警评价
通过建立健全煤矿井下掘进作业安全预警评价系统,可以有效的指导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实际工作中,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护,并将掘进环境和开采技术作为掘进单元评价的基点,同时对掘进顺序和掘进整体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警评估,及时对一些缺陷进行修正,进一步调控掘进工作工艺流程和掘进方案,为掘进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煤矿企业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这也使其安全事故频发,不仅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因此对于煤矿井下掘进作业工作,需要强化其安全管理水平,通过对煤矿井下采掘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不断改时,全面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煤矿井下掘进作业的安全性,保证煤矿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为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锦.浅析煤矿采掘安全评价和检查重点[J].大科技,2012(16).
[2]王宝库.谈煤矿采掘安全检查与评价[J].科技风,2011(13).
论文作者:田海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巷道论文; 煤矿论文; 井下论文; 钻孔论文; 顶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