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问题和技术支持论文_周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问题和技术支持论文_周鹏

身份证:34082319900303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使建筑行业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混凝土项目施工在建筑企业的实际施工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却通常会发生裂缝等现象,这将对施工质量的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将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项目问题与技术支持进行讨论,为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起到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项目施工;技术支持

前言:大体积混凝土对于建筑企业的项目工程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企业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从而使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即是从体积的大小上来与一般的混凝土项目施工进行区分,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实体几何尺寸最小都不会超过1m。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中,通常会存在因为大体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水化而导致混凝土收缩从而出现裂缝的现象。这将对于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在如今的建筑物中应用的十分常见,具体可以将大体积混凝土应用于水利或大坝、大型建筑以及高层基础等施工中。而这类的混凝土项目都存在有共同的技术难题,这些技术难题是否可以得到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二、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一)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及变形

为了可以有效的控制水泥的水化热变形,因此应当在配置大体积混凝土时尽量选用低水化热的材料。并且在配置混凝土时也应当充分的利用到混凝土的强度,尽量的减少单位体积内配置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在单位体积内每减少10kg的水泥,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便会降低1度。在选择配置混凝土材料时,也应当尽量的选择粒径较大且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对于砂石中的含沙量也要尽可能的进行控制,为了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也可以在水泥中加入粉煤灰以及减水剂和缓凝剂等材料,来减少水泥的用量。在无筋或是少筋的混凝土材料中,也可以通过加入石块的方式来达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目的。但是也要注意加入石块的总量不应超过20%。

(二)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

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度差的方式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控制,因此便应当选择在适宜的天气条件下来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尽量避免在炎热的天气环境下施工。在夏季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可以用低温水或是冰水来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对骨料也可以通过喷冷气的方式来进行预冷操作,通过这种方式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到混凝土的表面,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在混凝土浇筑的区域搭建避阳设施。在进行混凝土入模工作时,也应加做好混凝土内的通风工作,使混凝土模具内的热量可以快速的散发。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在结束了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后,也需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使混凝土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下缓慢的降低温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适应力。在夏季对混凝土进行施工时也应注意做好混凝土的保湿工作;而冬季时则应做好混凝土的保温工作,防止大型混凝土的施工项目内外温差过大。并且在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工作时,也应当尽量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可以尽量的控制在25ºC之内。同时也要合理的对施工程序进行安排,防止混凝土的拌合物会过多的堆积。在混凝土混合完成后也要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回填,防止混凝土的侧面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一)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的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和掺合料等是决定水泥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工程中应对原材料进行更好的管理,这是保证混凝土特别是水泥和关键骨料质量的关键。同时,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需要格外注意对放热速率和水化热的控制,精确施工过程中各材料的混合比。这对于提升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也起到了一定的保障。

(二)内外温差引起的裂缝问题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量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很难适应传统低效率的浇灌方法。如何泵送大体积混凝土将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在计算泵送混凝土的百分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时,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天气和湿度条件增加用水量,其中大多数水分将用于运输混凝土上。而剩余的水分应当确保在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完成后可以满足混凝土的水化,防止混凝土会因为干裂而产生裂缝。现阶段,我国的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工程经验和施工方法,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方法还不够完善,这也会导致由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裂缝的问题。

(三)收缩变形问题

混凝土会由于过度失水而发生硬化时,就会使由于失水而出现裂缝的现象,而这一现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水蒸发会较内部快很多,这就会导致完全硬化的混凝土无法承受相应的应力,从而由于产生了一些有害的裂缝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

四、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温度问题

在开始大批量浇筑混凝土之前,混凝土浇筑所需的热值和冷却能力是在严格计算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便需要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案来对温度进行控制。此外,通过安装温度传感器来对混凝土的参数与硬度进行了解,以便实时跟踪和记录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从工程经验看,混凝土最高温度通常发生在注水结束后72小时内出现,在之后的一周后逐渐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峰值温度前后,应当将冷却水全部开启,并适当增加水流量,以提高冷却效果。还应注意的是,冷却措施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企业也应当充分考虑到浇筑期间的天气条件。

(二)原料组成

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应当在使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可以得到满足的同时,通过选用高强度的水泥与低热等适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确保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可以满足工程各阶段的要求。除了选择高质量和合适的原材料外,在混凝土质量混合系数的计算中还可以增加水灰比,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同时,可以特别注意某些种类原材料的使用细节,如使用适当的减水剂、冷却后加水混合等。

(三)浇筑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是使混凝土质量可以得到保障的重要施工技术,此外还应当注意混凝土的类型和混凝土的浇筑量,防止混凝土在硬化的早期阶段出现裂缝。这就要求施工部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技能,培养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施工人员。同时,需要建设单位加强工程监理,对建筑企业的施工行为进行限制,使建筑企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障。

总结:通过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与技术支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原材料的质量问题与内外的温差问题而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便需要建筑企业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积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元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重点探讨[J].科技资讯,2012(4):65.

[2]李爱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商品混凝土,2013(9).

[3]任天字.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分析[J].门窗,2018(1):100-101.

论文作者:周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项目问题和技术支持论文_周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