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粉细度的合理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陈青[1](2021)在《某1000 MW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锅炉运行中存在灰渣可燃物含量、烟气CO含量偏高的问题,尤其是底层两台磨投运时,上述现象较为明显。就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通过对锅炉常态运行下进行摸底试验,了解锅炉基本运行状态,对煤粉细度和配风方式进行系列燃烧调整试验,找出锅炉的最佳运行状态,在不影响锅炉效率情况下,使得锅炉存在问题得到解决。
李建睿[2](2021)在《某330MW机组变煤粉细度制粉及燃烧过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某330MW亚临界前墙对冲燃烧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由于其存在煤质偏差、煤耗偏高和氮氧化物生成量较多等问题,面临全流程的多项综合改造。本文从煤粉细度角度,提出通过动态煤粉分离器改造来降低煤粉细度,以期改善煤粉的燃烧过程,并辅助降低NOx的生成,同时探索细度改变对制粉系统的分离过程、煤粉的热解和挥发分的燃烧反应、炉内燃烧过程等的影响。首先,通过对拟改造的动态分离器设计结构的分离性能进行气固两相流动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负荷、不同转速工况下,R90、R200变化趋势,为分离器的现场改造和投运后的变工况调节提供了参考。模拟结果表明,转子转速达到80r/min,可以使得煤粉细度R90降至15%以下,且R200降至1%以下,以应对低负荷燃烧的细度需求。改造后在现场进行了细度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其次,利用Chemkin软件,通过PFR栓塞式反应器模型,将温度和挥发份浓度这些实验中不易控制的,但与NOx生成密切相关的因素,当做可控变量进行了变工况模拟,得出了不同温度、不同过量空气系数和不同挥发份释放浓度的煤粉燃烧生成NOx的影响趋势。结果显示,当挥发分释放量在90-100%之间变动时,温度1300-1450℃条件下,挥发分释放量越多,NOx生成量越少。利用化学动力学方法的敏感性分析得到了燃料型NOx的两种气相前驱物HCN和NH3的主要反应途径以构造适合本文燃烧过程模拟的挥发分反应模型。最后,采用己构造的挥发分反应路径结合EDC模型来模拟气相燃烧反应,同时考虑焦炭表面反应,在Fluent中模拟了不同细度煤粉在单只旋流燃烧器和大炉膛中的燃烧情况以及NOx生成情况,还与该炉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单只燃烧器模拟结果认为,30μm粒径煤粉着火最快,回流区最稳定,出口 NO浓度最低,且表面异相还原反应速率最快,是60μm粒径煤粉表面反应速率的1.85倍。大炉膛模拟结果表明,煤粉较粗的工况其炉内温度峰值较高且在炉内出现的位置较高;煤粉细度R90由22%减小14.2%时,炉内NO生成质量浓度由330.94mg/Nm3降低到275.19mg/Nm3。对比现场测试结果可知,动态分离器转子频率提升8Hz,其飞灰含碳量减少了 45.55%,省煤器出口氮氧化物浓度减小了18%,即通过动态分离器的改造,实现了燃尽率的提高,同时有效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
王承亮[3](2021)在《煤粉细度和均匀性指数对锅炉燃烧影响分析》文中指出煤粉细度和均匀性指数是反映制粉系统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它们不仅反映制粉系统运行状况,还是影响锅炉燃烧状况的重要因素,合适的煤粉细度和较高的煤粉均匀性指数将有助于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某330 MW锅炉在相同工况、入炉煤质情况下飞灰含碳量升高异常,导致机组运行煤耗升高,影响机组经济运行。在现场初步原因排查的基础上,认为制粉系统运行状况异常可能是导致飞灰含碳量升高的主要原因。对制粉系统煤粉细度和煤粉均匀性指数进行现场试验分析,确定了煤粉取样代表性差是导致飞灰含碳量升高的间接原因,而煤粉细度不适应锅炉燃烧要求是导致飞灰含碳量升高的直接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运行调整和设备改进建议,取得了预期效果。
李彤[4](2020)在《火电厂煤粉制造过程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火电企业在传统能源行业里面占有较大份额,随着近年来煤炭联姻的深化改革,在能源革命和现代数字革命的深度融合形势下,看似接近夕阳产业的火力发电依旧是能源行业里面的支柱产业。煤粉制造过程作为火电厂燃料燃煤的主要工艺流程,其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锅炉整体的燃烧经济性,从而影响火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因此,深入研究煤粉制造过程、优化生产系统,设计出一套更加稳定、高效、可靠的制粉系统就有很大的必要性,对于火电企业继续在未来能源行业中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以火电厂制粉过程为课题背景,从煤粉制造过程的整个工艺流程和制粉设备概况、特性以及工作原理入手,构建以磨煤机为主体,给煤机、一次风机及辅助系统为辅的制粉系统。通过对煤粉制造过程控制功能要求的剖析,本着安全、可靠、高效、实用和先进的原则,把钢球磨煤机的工作原理作为重点分析。着重提出关于钢球磨煤机的六个控制量与之对应的六个被控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以此为研究基础,依次建立了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方法、磨煤机煤位控制方法、磨煤机负荷、磨煤机容量风及总风量的控制方法。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技术对制粉制造过程进行了设计,构建了DCS和工业以太网的控制系统,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对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进行了研究和选择,最终形成一套可行、先进的控制方案。一方面是由于它的优越性能,系统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强;另一方面在于它的汉化能力,更有利于平常操盘人员的操作和检修人员的维护,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过程效率、化繁为简。针对煤粉制造过程的特点和性能要求,采用DCS作为制粉过程控制器,并设计采用了远程I/O服务方式的主备系统,以提高制粉过程的可靠性。通过运行工况及趋势的分析,可以得出整个制粉过程是一个串级、多级控制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将磨煤机出口为温度、冷热风门的开度、入口压力维持在稳定范围内,可提高磨煤机的出力即磨机负荷,以降低设备的单耗,提高了制粉效率。该制粉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更加精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良好,满足了设计要求,提高了煤粉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企业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曹仲勇,成继勋,常晓瑾[5](2020)在《煤粉细度攻关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公司低挥发煤水份较高,造成炼铁厂喷吹系统输煤管道频繁堵塞和影响生产稳定性问题;以及进购无烟煤可磨指数偏低(HGI≤45),导致混合煤粉-200目占比偏低(≤60%),不利于煤粉快速燃烧和节约燃料比问题。在不增加可磨指数更好的高价格无烟煤和添加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强化源头管控和内部生产组织,以及优化操作参数等一系列综合措施,逐步降低入厂原煤水份,提高混合煤粉细度(-200目)至75%以上,煤粉燃烧效率和喷煤置换比得到提升,高炉除尘灰含碳量逐步下降,节约燃料比约3.6 kg/t。
闫永宏,陈登科,孙刘涛,彭政康,孙锐[6](2020)在《粒径对热解半焦和烟煤掺混燃烧特性的影响和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350 kW中试规模的煤粉燃烧试验台上研究了燃料粒径对热解半焦和烟煤掺混燃烧的着火、燃烧过程的影响。试验对炉膛中心轴向及主燃区径向上的烟气温度和烟气组分中O2,CO,NO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粒径的增大,射流火焰着火距离先降低后增加,整体燃烧强度也是先增强后减弱,当R90=20%时着火距离最短,为164 mm,此粒径下对应的整体燃烧强度也最大。着火初期NO的质量浓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少,主燃区出口处NO的质量浓度则随着粒径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当R90=20%时NO排放量最低,为438 mg/m3。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着火距离、燃烧强度和主燃区NO排放量,粒径在R90=20%时最有利于热解半焦和烟煤掺混燃烧。
张杰,卢凯,张朋雨,黑亚伟,陈小兵[7](2020)在《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煤粉细度管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粉细度对火力发电厂锅炉的安全经济环保运行影响较大,目前各电厂煤粉细度取样和化验装置配置齐全,分析了技术监督检查服务中发现的各电厂煤粉细度取样分析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制粉系统调整和锅炉燃烧调整。
王伯平[8](2020)在《磨煤方式对混煤颗粒特性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总发电量的70%由燃煤电站提供,煤炭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混煤燃烧特性的研究,但磨煤方式对混煤颗粒特性和燃烧特性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燃煤电站混煤掺烧的实际情况,选取了较为典型的阳城无烟煤和郑州烟煤,利用工业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粒径分析仪、哈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以及比表面与孔径分析仪等试验仪器,对两种单煤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合煤粉进行实验,研究了混磨和分磨两种不同磨制方式对混煤的颗粒特性及燃烧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锅炉燃用混煤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随着阳城无烟煤比例的增加,混煤的平均粒径增大,小颗粒所占比例呈现减小趋势,大颗粒所占比例呈现增大趋势。在混磨条件下两种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其粒径分布与分磨方式不同,其粒径分布特性与低比例条件下相反。单一煤种均匀性指数最高,粒径呈正态分布,而混煤呈“双峰”分布,煤粉粒度出现两极分化。而由于混煤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混煤灰分含量的不同,两种磨煤方式的均匀性变化也有所不同。分磨方式的煤,随着阳城煤比例的增加,均匀性指数也随之增大;而混磨方式的煤,随着阳城煤比例的增加,均匀性指数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可磨性实验表明,单独磨制阳城煤的HGI最小,郑州煤的HGI最大,不同比例混煤实测的HGI处于两种单煤之间。受混煤之间的搭桥屏蔽作用和粉碎介质及挤压剪切的作用的共同影响,当阳城煤在混煤中的份额较小时,混煤的HGI小于两单煤的加权平均HGI,阳城煤在混煤中的占比达到30%左右时,混煤的HGI开始大于其加权平均HGI。(2)郑州煤的比表面积最大,阳城煤比表面积最小,十种混煤样品的比表面积介于两种单煤之间。阳城煤比例为10%、30%时,分磨方式比表面积较大,阳城煤比例为50%、70%、90%时,混磨方式比表面积较大。随着阳城煤比例的增大,其分形维数D1、D2在减小,而D3基本不变,说明在烟煤中混入煤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无烟煤,混煤的微孔、小孔数量变少,结构复杂程度降低,而大孔的数量和复杂程度则变化不大。磨煤方式主要影响了混煤中的微孔结构及数量。(3)对于单一煤种,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煤粉颗粒的某些理化特性会被改变,其中的可燃组分和无机组分之间的解离程度越来越高,从而改善了煤粉颗粒的表面性质及孔结构。煤在研磨时所受到机械力促使煤中的有机物分子的某些官能团暴露在颗粒表面,使煤粉颗粒更容易燃烧,反应活性增强。因此,细颗粒煤粉的可燃性、稳燃性和燃尽性更强。而混煤的各项燃烧特性参数基本处在两种单煤之间,其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N随阳城煤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分磨方式SN与阳城煤比例基本呈线性关系,而混磨方式无明显关系,说明混磨方式对混煤的燃烧特性产生了影响。由于混煤之间的相互促进以及抑制作用的影响,当阳城煤比例为30%时,两种磨煤方式燃烧特性相似,活化能也相近。阳城煤比例<30%分磨燃烧特性较好,且活化能较低,更容易发生反应;阳城煤比例>30%混磨燃烧特性较好,且活化能较低。这主要与混煤之间的相互促进以及抑制作用有关。综上,两种煤质有一定差异的煤,在使用混磨和分磨两种磨煤方式磨制时,其颗粒特性和燃烧特性存在一个平衡点,在平衡点附近时,两种磨煤方式的颗粒特性和燃烧特性相近,在平衡点两侧则分别体现为混磨和分磨一种磨煤方式的颗粒特性和燃烧特性优于另一种方式。
李新稳[9](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建模研究》文中指出建立精确的磨煤机内部状态量和出口参数的预测模型有利于分析制粉系统动态运行特性,为出口参数的运行控制优化、煤粉细度的经济调节奠定模型基础。针对现有的制粉系统灰箱模型在建模时,忽略了磨煤机干燥出力对磨煤机内部煤量、出口煤粉质量流量的影响,没有考虑原煤水分波动或原煤水分计算需确定众多经验参数及计算不准的问题,本文建立了新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模型,该模型能够实现原煤水分动态计算,在与干燥出力高度耦合情况下能实现出口参数高精度预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建立了精确的磨煤机入口参数预测模型。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建立了磨煤机一次风温、一次风量模型。在测试数据集上,相较灰箱模型,该模型一次风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在0.5kg/s以内的比例提升23.14%;一次风温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在5℃以内的比例提升18.75%。建立了磨煤机动态运行灰箱模型并进行了测试和动态性能仿真。该模型实现了原煤水分的实时计算,并将磨煤机出口风温与出口煤粉质量流量、分离器返回煤量、进出口压差方程相关联。该模型与不考虑干燥出力和原煤水分波动的灰箱模型在相同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并比较预测结果,发现本研究建立的模型的进出口压差预测精度在两个测试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5.58%和0.95%,出口风温的预测误差可低至0.05%。动态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当原煤水分增加而入口一次风量和风温保持不变使得干燥出力不足时,本研究提出的模型预测磨煤机内部存煤量会增加,而不考虑干燥出力影响的灰箱模型预测的磨煤机内存煤量始终保持不变,因此本研究提出的模型更符合运行实际。提出了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全息煤粉颗粒图像识别算法。与阈值分割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在颗粒模拟图、标定图和真实颗粒图上识别直径为24个像素点的小颗粒时,识别精度有明显提高。本文建立了能精准预测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出口参数的模型和能提高小颗粒识别精度的全息煤粉颗粒图像识别算法,为制粉系统的优化运行、全息煤粉细度仪高精度大尺度获取煤粉细度数据奠定了基础。
陈晓锋[10](2020)在《颗粒场数字全息重建的算法改进及软件开发》文中提出数字全息技术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它利用图像传感器通过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物体的信息,并在重建时恢复光场强度和相位,还原物体的三维信息。数字全息技术因其光路简单、记录和再现灵活的优点,被广泛用于颗粒场、速度场等领域的检测。颗粒场全息图记录了颗粒场中各个颗粒的信息,通过对全息图进行预处理、全息重建、景深拓展、颗粒识别、颗粒定位等一系列的操作,最后可以获得颗粒的三维坐标和粒径信息。数字全息技术在工程过程的应用中有广阔的前景。由于颗粒场中的颗粒分布在不同的轴向位置,为了获得所有颗粒的聚焦图像,需要对全息图在轴向以一定间隔进行截面重建。因此,全息重建的一大问题是速度过慢,尤其是当全息图较大或颗粒场轴向范围较大需要重建多个截面时,计算量过大,耗时过长。同时,现有的颗粒场全息处理软件缺少全息系统的硬件控制功能,在重建计算时也无法发挥计算机的最大性能。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于全息图重建计算量过大的问题,对全息算法流程进行了针对性优化,改进算法流程结构及各中间变量,在算法流程层面进行了重建算法的加速。同时利用OpenMP多线程技术和CUDA技术,实现了基于二级并行架构的重建算法。该算法对不同的线程分配图像级别任务和对不同的CUDA核分配像素级别任务,从而实现计算机并行能力的最大化,大大加快了重建速度。对于5000×5000的全息图重建,该算法的计算速度相比于原有的单线程重建算法加快了48.3倍。该技术对数字全息在大范围颗粒场、实时颗粒场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大价值。(2)基于QT编写了全息重建处理软件,以模块化的软件架构开发,包括了全息图拍摄的硬件控制、拍摄后的图片重建处理等整个全息测量系统的所需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机硬件情况,选择最佳运行算法,最大化计算机的性能。同时满足了学术研究和实际生产应用两方面的要求。目前该软件已经在应用在了电厂煤粉细度仪中。在拍摄全息图后,软件可以在1.5秒内完成重建处理,实时计算出当前管道内煤粉细度的分布。实现了全息技术在工业界的实践,对及时指导电厂制粉系统运行有重要意义。
二、煤粉细度的合理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粉细度的合理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某1000 MW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锅炉设备基本概况 |
2 燃烧调整试验 |
(1)一次风速热态调平 |
(2)煤粉细度测试与调整 |
(3)锅炉运行氧量优化调整 |
(4)摸底试验工况 |
(5)燃尽风量调整 |
(6)二次风配风方式调整 |
(7)外二次风门开度调整 |
(8)底层磨煤机旁路风门开度调整 |
(9)底层磨煤机出力调整 |
(10)最佳运行工况调整 |
(11)配风组合方式推荐 |
3 结束语 |
(2)某330MW机组变煤粉细度制粉及燃烧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1 制粉系统煤粉细度的调节和控制 |
1.2.2 煤粉细度对煤粉热解影响的研究 |
1.2.3 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影响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设备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设备简介 |
2.2 制粉与燃烧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1 制粉与燃烧系统存在问题 |
2.2.2 原因分析 |
2.3 制粉系统改造方案 |
2.3.1 拟改造措施 |
2.3.2 改造目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分离器性能模拟及煤粉细度现场测试 |
3.1 动态分离器工作原理 |
3.2 拟改造分离器物理模型及模拟条件 |
3.2.1 动态分离器构体及网格划分 |
3.2.2 计算模型与边界条件选取 |
3.2.3 分离器入口煤粉粒径分布 |
3.2.4 模拟工况设定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3.1 压力场与速度场分析 |
3.3.2 颗粒的轨迹与分离情况 |
3.3.3 转速对煤粉细度的影响 |
3.3.4 转速对出口煤粉质量流量的影响 |
3.3.5 可行性分析 |
3.4 改造后现场测试及结果对比分析 |
3.4.1 测试工况及方法 |
3.4.2 现场测试结果与所选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挥发分燃烧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程序介绍与反应器选择 |
4.1.2 煤粉热解产物设定 |
4.1.3 对比工况设置 |
4.2 NOx氧化还原路径分析 |
4.2.1 HCN和NH3的氧化还原路径 |
4.2.2 烃类物质的氧化还原路径 |
4.3 不同因素对NOx生成的影响 |
4.3.1 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对NOx生成的影响 |
4.3.2 挥发份释放量对NOx生成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细度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 |
5.1 研究方法 |
5.1.1 数学模型 |
5.1.2 颗粒表面反应 |
5.2 燃烧器及燃烧室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2.1 燃烧器及燃烧室构体尺寸及网格划分 |
5.2.2 边界条件及工况设置 |
5.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炉膛数值模拟 |
5.3.1 炉膛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 |
5.3.2 模拟工况设置 |
5.3.3 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4 测试工况设置 |
5.3.5 测试结果分析及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煤粉细度和均匀性指数对锅炉燃烧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设备概况 |
2 煤粉细度及均匀性指数影响因素分析 |
2.1 煤粉取样位置 |
2.2 煤粉取样方式 |
2.3 杂物堵塞影响 |
3 整改措施及效果 |
3.1 整改措施 |
3.2 整改效果 |
4 结语 |
(4)火电厂煤粉制造过程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火力发电现状 |
1.2.2 国内火力发电现状 |
1.3 煤粉制造过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煤粉制造过程的发展 |
1.3.2 煤粉制造过程的现状 |
1.4 制粉过程控制方面的现状及发展 |
1.4.1 磨煤机控制方法的发展趋势 |
1.4.2 磨煤机先进控制方法 |
第二章 过程工艺、设备概况、特性以及原理 |
2.1 过程工艺 |
2.2 设备概况 |
2.2.1 主要设备 |
2.2.2 磨煤机 |
2.2.3 给煤机 |
2.2.4 煤粉分离器 |
2.2.5 一次风机 |
2.2.6 皮带输送机 |
2.3 煤粉制造过程控制原理 |
第三章 磨煤机控制系统原理 |
3.1 控制原理 |
3.1.1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工作的原理 |
3.1.2 控制原理 |
3.2 数学模型建立 |
3.2.1 磨煤机出口温度的数学模型 |
3.2.2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负荷数学模型 |
3.2.3 磨煤机出力数学模型 |
3.2.4 磨煤机钢球数学模型 |
3.3 控制方法 |
3.3.1 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 |
3.3.2 磨煤机煤位控制 |
3.3.3 磨煤机负荷控制 |
3.3.4 磨煤机容量风控制 |
3.3.5 磨煤机总风量控制 |
3.3.6 料位监测方法 |
第四章 制粉过程硬件设计 |
4.1 DCS系统概述 |
4.2 DCS硬件体系结构 |
4.2.1 DCS控制结构 |
4.2.2 DCS层级结构 |
4.2.3 DCS冗余结构 |
4.2.4 DCS硬件结构组成 |
4.3 制粉系统配置 |
4.3.1 磨煤机I/O清单 |
4.3.2 其他辅助系统I/O清单 |
4.3.3 磨煤机测点及一次元件清单 |
4.4 风速监测设计 |
4.5 转速监测设计 |
4.6 压力及差压监测 |
第五章 制粉过程软件设计 |
5.1 DCS软件体系结构 |
5.2 监控环境 |
5.3 制粉过程设备流程 |
5.3.1 磨煤机启动流程 |
5.3.2 磨煤机停止流程 |
5.3.3 给煤机启动、停止流程 |
5.3.4 其他辅助系统流程 |
5.4 制粉过程逻辑建立 |
5.5 运行状况及分析 |
5.5.1 热风量对出力的影响 |
5.5.2 冷风量对出力的影响 |
5.5.3 磨煤机出口温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磨煤机启停流程图 |
附录B 给煤机启停流程图 |
附录C 其他辅助系统流程图 |
附录D 磨煤机控制逻辑图 |
附录E 磨煤机条件跳闸逻辑图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煤粉细度攻关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问题分析 |
1.1 原煤水份高 |
1.2 煤渣较多和煤粉细度偏低 |
2 煤粉细度攻关措施 |
2.1 降低原煤水份的措施 |
2.2 提高煤粉细度的措施 |
3 实施效果 |
4 结论 |
(6)粒径对热解半焦和烟煤掺混燃烧特性的影响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1.1 试验装置 |
1.2 试验原料和工况安排 |
1.3 试验测量 |
1.3.1 温度测量 |
1.3.2 烟气测量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主燃区轴向温度分布和着火距离 |
2.1.1 主燃区中心轴向温度和烟气分布 |
2.1.2 射流着火距离 |
2.1.3 燃尽区中心轴向温度、烟气分布 |
2.2 主燃区径向温度分布 |
2.3 主燃区径向烟气分布 |
3 结论 |
(7)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煤粉细度管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煤粉细度对锅炉的影响 |
2 煤粉细度取样和分析 |
2.1 煤粉细度取样方式 |
(1)采用手动伸缩式固定煤粉取样装置。 |
(2)采用手动悬臂式固定煤粉取样装置。 |
(3)藏臂式旋转式全自动煤粉取样装置。 |
2.2 煤粉细度分析 |
3 煤粉细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
4 结束语 |
(8)磨煤方式对混煤颗粒特性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煤热重研究 |
1.2.2 试验台模拟实验 |
1.2.3 混煤燃烧数值模拟 |
1.2.4 混煤颗粒特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不同磨煤方式混煤的均匀性与可磨性研究 |
2.1 样品制备 |
2.2 激光粒度分析 |
2.3 煤粉颗粒的粒径分析 |
2.3.1 掺混比例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
2.3.2 磨煤方式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
2.3.3 煤粉颗粒的平均粒径分析 |
2.4 煤粉颗粒的均匀性分析及细度系数分析 |
2.4.1 均匀性分析 |
2.4.2 细度系数分析 |
2.5 煤粉颗粒的可磨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磨煤方式混煤的孔隙率研究 |
3.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3.2 比表面积分析 |
3.2.1 比表面积计算方法 |
3.2.2 吸附等温线分析 |
3.2.3 孔形结构对吸附曲线贡献分析 |
3.3 煤粉颗粒孔隙率分析 |
3.4 分形维数分析 |
3.4.1 掺混比例的影响 |
3.4.2 磨煤方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磨煤方式混煤的燃烧特性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
4.1 热重实验条件及实验方法 |
4.2 燃烧特征参数 |
4.3 燃烧特性分析 |
4.3.1 掺混比例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4.3.2 磨煤方式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4.3.3 煤粉细度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4.4 动力学分析 |
4.4.1 掺混比例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 |
4.4.2 磨煤方式对表观活化能的影响 |
4.5 颗粒特性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灰箱建模研究 |
1.2.2 黑箱建模研究 |
1.3 建模思路 |
1.4 本文主要结构 |
2 一次风温与一次风量建模 |
2.1 引言 |
2.2 神经网络模型 |
2.2.1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原理 |
2.2.2 模型建立和训练 |
2.3 灰箱建模 |
2.4 模型比较 |
2.5 动态性能测试 |
2.6 小结 |
3 磨煤机动态运行灰箱建模 |
3.1 引言 |
3.2 灰箱模型构建 |
3.2.1 磨煤机工作过程 |
3.2.2 数学建模 |
3.2.3 参数辨识 |
3.3 与现有灰箱模型比较 |
3.3.1 模型方程比较 |
3.3.2 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
3.4 模型通用性验证 |
3.5 动态仿真测试 |
3.5.1 变一次风温 |
3.5.2 变给煤量 |
3.5.3 变一次风量 |
3.5.4 变原煤水分 |
3.6 小结 |
4 制粉系统运行模拟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集测试 |
4.3 稳态运行模拟 |
4.3.1 单参数变化模拟 |
4.3.2 固定风煤比模拟 |
4.4 小结 |
5 煤粉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全卷积神经网络原理 |
5.3 基于神经网络的煤粉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
5.3.1 模型架构 |
5.3.2 模型训练 |
5.4 与阈值分割算法比较 |
5.4.1 传统阈值分割算法 |
5.4.2 数据集测试与结果比较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颗粒场数字全息重建的算法改进及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数字全息重建 |
1.2.2 全息重建加速现状 |
1.2.3 全息软件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于二级并行架构的重建算法实现 |
2.1 引言 |
2.2 重建算法的改进分析 |
2.3 基于CUDA技术的像素级并行 |
2.3.1 CUDA并行架构 |
2.3.2 CUDA实验环境 |
2.3.3 基于CUDA的并行实现 |
2.4 基于OpenMP技术的图片级并行 |
2.4.1 OpenMP并行技术 |
2.4.2 OpenMP实验环境 |
2.4.3 基于OpenMP的并行实现 |
2.5 实验结果 |
2.5.1 准确性 |
2.5.2 快速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QT/C++的重建软件开发 |
3.1 引言 |
3.2 QT图形开发框架 |
3.2.1 QT的开发优势 |
3.2.2 QT的编程模块 |
3.3 软件的界面及功能 |
3.4 软件的组织架构 |
3.4.1 全息处理组件 |
3.4.2 软件显示组件 |
3.4.3 硬件控制组件 |
3.5 软件在煤粉细度仪中的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GPU并行的Mie散射平面计算 |
4.1 引言 |
4.2 基于Mie理论的散射计算 |
4.3 颗粒近远场散射计算原理 |
4.3.1 Mie理论的系数计算 |
4.3.2 近场散射强度计算 |
4.3.3 远场散射强度计算 |
4.3.4 散射平面的定义 |
4.4 多GPU并行的计算架构 |
4.4.1 GPU中的多线程 |
4.4.2 多GPU的管理 |
4.4.3 程序架构 |
4.5 实验结果 |
4.5.1 准确性 |
4.5.2 快速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煤粉细度的合理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某1000 MW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J]. 陈青. 应用能源技术, 2021(08)
- [2]某330MW机组变煤粉细度制粉及燃烧过程研究[D]. 李建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煤粉细度和均匀性指数对锅炉燃烧影响分析[J]. 王承亮. 山东电力技术, 2021(01)
- [4]火电厂煤粉制造过程的设计与研究[D]. 李彤.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5]煤粉细度攻关实践[J]. 曹仲勇,成继勋,常晓瑾.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20(05)
- [6]粒径对热解半焦和烟煤掺混燃烧特性的影响和试验研究[J]. 闫永宏,陈登科,孙刘涛,彭政康,孙锐. 华电技术, 2020(07)
- [7]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煤粉细度管理与研究[J]. 张杰,卢凯,张朋雨,黑亚伟,陈小兵.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8]磨煤方式对混煤颗粒特性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D]. 王伯平.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建模研究[D]. 李新稳. 浙江大学, 2020(08)
- [10]颗粒场数字全息重建的算法改进及软件开发[D]. 陈晓锋. 浙江大学, 2020(08)
标签:磨煤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