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专业状态检修的综合应用论文_耿祥

输电专业状态检修的综合应用论文_耿祥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先进设备的不断使用以及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运行、检修模式已难以适应高可靠性电网需求,因此按电网目前的设备状况实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既是现代高可靠性电网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输电专业,状态检修

1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模式分析

输电线路在进行架设的时候在户外进行,这样就使得输电线路在使用的时候非常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输电线路检修执行的是单纯以时间为基础的周期性检修制度。这种在设备较少,科技水平较低,对供电可靠率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产物,不仅缺乏科学性,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线路长,分布区域广,任务重,生产领导安排工作顾此失彼,检修人员疲于应付,工作质量不高,违章现象不断,安全局面不稳。且计划检修日的执行以致供电可靠率长期在低水平下徘徊。该修设备不能及时检修,从而导致缺陷性质恶化,设备健康水平下降。

2 输电专业状态检修情况

2.1 状态检修的初步认识

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区别于过去开展的定期检修,其形式在于由过去的事后检修转变为事前检修,其意义在于通过科学采集状态信息、动态评价线路状态、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有效处置线路隐患等一系列环节,为准确掌握线路本质安全创造条件,“状态”目的在于“预”,“检修”目的在于“控”,也就是时时掌握设备在运状态,最大限度保证设备以最佳健康状态安全运行的目的。输电线路地处野外,途经农田、山地、高山峻岭,跨越江河水库,穿山岙峡谷,饱受风、雨、冰、雪、冰雹、雷电等大气环境的影响。另外,工农业的环境污染、采石放炮、农田改造、水利建设等人为因素也直接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随着线路结构、材质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设计标准、要求的不断更新,监测设备、诊断手段的不断升级完善,如何将以“时间为周期”的体能型运行、维护方式科学地转换到以“诊断设备状态”的智能型运行,维护方式,是输电专业运行、维护单位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2.2 状态检修的工作思路

输电专业的状态检修工作以《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为指导,以准确分析设备状态量为核心,以客观评价设备在运状态为依据,以有效开展在(离)线监测、状态巡视、状态检测为主线,以标准化作业为保障,以“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为支撑的检修模式。其具备的条件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拉线等本体设备状况良好,通道环境恶劣易受外力破坏区、雷击多发区、树木速长区等特殊危险区段,通过在(离)线监测与常规检测的相互补充与映证,开展线路单元及整体状况的评价,最终实现减少对用户停电、提高线路健康水平的目的。

2.3 状态检修的工作流程

(1)设备信息收集

设备信息收集阶段,将在线监测装置、设备周期试验、运行维护记录和带电检测数据,结合设备家族缺陷、异常缺陷和线路投运信息等信息汇入“状态检修信息收集系统”。

(2)设备状态评价

设备状态评价阶段,以设备状态信息为基础,以状态巡视和状态检测(监测)为辅助,以《架空输电线路状态导则》为依据,以单基杆塔为单位进行状态评价,以设备分类进行状态汇总,综合分析设备在运情况,科学判定线路状态的评价结论。

(3)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阶段,由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对线路运行状况进行设备风险评估。

(4)检修策略制定。

检修策略制定阶段,结合线路实际运行经验和“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编制设备状态初评报告,由专家组对初评报告进行审核和汇总形成专业报告,根据电压等级的不同,分别由相关组织完成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评价报告,并发布确定的检修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检修实施

检修实施阶段,执行标准化作业,制定的检修计划、

(6)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阶段,线路职能管理部门对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六大流程环节的有效畅通运转,改变了原有的周期检修的固定模式,经济高效地提高了输电线路的运行水平。

2.4 状态检修的技术手段

(1)“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为设备状态评价提供科学判定依据。

(2)雷电定位系统(LIS系统),为指导重雷区防雷策略、分析雷电活动规律和雷击故障点查找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3)输电标准化作业及巡检系统,为有效执行输电线路标准化作业及状态巡检提供操作平台。

(4)在线监测装置(在线盐密、灰密监测、在线覆冰监测、在线微气象监测、微风振动监测),通过对设备特性的连续监测,及时采集状态信息、及早发现潜伏故障,为设备状态量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

(5)红外线测温成像仪,及时发现线路接头温度变化,有效避免因接头过热造成接触电阻增大、机械强度下降甚至出现烧熔、断线的严重事故。

2 输电专业状态检修效能

2.1 设备效益显著

各地区在进行状态检修时,都秉承着科学修理、高效修理理念,将提升设备的健康水平作为基础工作方针之一,通过各种检修诊断技术实现预知性防护与维修,保证输电线路始终处于健康状态。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分析线路存在的隐患,对线路状态进行数据化分析,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潜伏的故障,之后对在线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参考,保证检测到信息的精确性,及时发现故障,将线路状态控制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工作人员要不断分析线路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状态巡检的工作时间,关注异常状态与超过限值等不良情况,并评价其结论,寻找共性特点与共性规律,及时解决问题,将事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2 提升经济效益

状态检修工作的开展就是要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尽量减少停电时间以及停电次数,提升供电管理质量。在进行状态检修时要高度关注状态量的变化,为后续大修技改提供数据支撑。从纵向的角度对线路单元扣分原因进行分析,明确线路的薄弱位置,之后结合横向分析的方式,对部件合计单项扣分原因进行明确,寻找薄弱要素,结合技术工具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还要关注带电作业问题,减少线路停电时间,做到带电检修。在状态检修时,要将带电作业的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通过绝缘子测零以及拆装避雷器等方式进行站内作业。要关注实践革新工作,以群策群力的思想理念,参与到状态检修中,开展群众性强、首创性强以及实效性强的创新活动,带动员工工作情绪,积极解决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技改决策方面,主要关注线路单元评价以及线路的整体评价结论问题,分层次的指导工作人员完成技改。在带电作业时,要将带电作业优势发挥出来,拓展带电领域并安装闭电器,实现不停电安装防雷设施。

2.3 提升管理效益

想要提升管理效益,首先要提升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掌握状态检修和设备诊断之间的联系,了解设备状况,并根据了解到的状况来实行检修计划。状态检修强调“应该修的位置必须修”,强调了检修的科学性和必须性,并且在检修时要根据理论判断大修还是小修,并不断的进行论证。整个过程需要参照各种科学指标和工作理念,不能平白无故根据经验办事,提升任务完成效率。其次要提升管理制度,输电设备实施状态的检修需要在精确管理基础之上,并没有原始记录是不可能管理好设备的。

2.4 提升工作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

因为状态检修工作要求所有技术工人能力必须全面,不仅要掌握常规状态监测以及故障分析方式,还要对设备的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明确设备维修规律,参与到日常检修决策中,对检修计划内容进行优化,保证检修程序和检修工艺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马超.浅析输电专业状态检修的综合应用[J].通讯世界,2015,(23):140-141.

[2]陈东.输电专业状态检修的综合应用[J].湖南水利水电,2011,(06):79-81.

[3] 黄立新 .智能电网条件下输电检修优化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 [D]. 华北电力大学,2013.

论文作者:耿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  ;  ;  ;  ;  ;  ;  ;  

输电专业状态检修的综合应用论文_耿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