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措施在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中疼痛中的影响研究论文_魏敏,邹明玥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 妇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中疼痛中的影响。方法: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海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强行为、情绪、认知等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与术中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为(520.03±20.25)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8.56±35.26)s,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Ⅱ级、Ⅲ级患者构成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行海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疼痛度,可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措施;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术中疼痛;影响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100-02

海扶治疗属于一种非侵入性消融治疗方法,主要是将体外发射的高强度超声在患者体内的病变组织上聚焦,以此来促使局部组织温度在短时间内上升到60℃以上,靶区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现象,最终发挥出有效治疗的效果[1-2]。采用该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为浅睡眠或者清醒状态,因为靶区内组织温度瞬间上升,而患者具有清楚的意识,对疼痛刺激具有较高敏感度,会导致手术进度受到严重影响[3]。为此,为了减轻患者的术中疼痛度,本研究对患者加强了护理干预,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7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海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72例,均于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1.56±3.65)岁,平均体积(52.36±3.65)cm3,共36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1.05±3.98)岁,平均体积(52.98±3.08)cm3,共36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差异具有对比价值,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严格遵照医嘱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完善,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将患者的镇静深度与程度作为依据,每隔25min-45min给予其马来酸咪达唑仑与低剂量枸橼酸芬太尼静脉注射,以此来降低疼痛敏感性。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加强行为、情绪、认知等护理干预,手术开始前严格遵照医嘱将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完善,并向患者详细讲解海扶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原理、目的、意义以及安全性,帮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中疼痛出现的时间,提前做好充分心理准备,以轻松、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告知患者有疼痛感出现时,保持平静的心情,避免出现害怕、紧张等不良心理,将其心理耐受度提高,进而提高治疗与护理配合度;手术开始前,患者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播放,以此来减轻疼痛,促使其注意力分散;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局部疼痛现象出现,则可轻轻抚摸腰骶、臀部等疼痛部位,以此来促使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采用 FAS[4-5](直观性疼痛量表)评定,将不同面部表情的脸谱在纸板上绘出,0级:愉快笑脸,表示无痛;Ⅰ级:稍有不适感的脸以及微微笑的脸,表示轻度疼痛;Ⅱ级:不适感更加明显的脸,表示中度疼痛;Ⅲ级:痛到想流眼泪大哭的脸以及想哭的脸,表示剧烈与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20.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表示为率,P<0.05时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治疗时间为(520.03±20.25)s,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98.56±35.26)s,差异显著,P<0.05。

2.2疼痛度对比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Ⅱ级、Ⅲ级患者构成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n(%)]

 

3.讨论

临床上,子宫肌瘤属于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良性肿瘤,临床上通常会采用内分泌治疗方式或者手术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内分泌治疗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疗法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海扶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可重复、不良反应少、无辐射、无疤痕、创伤小、非侵入性、有效、安全等诸多优点。基于该治疗方式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仅对患者行浅度镇痛镇静处理,随着靶器官热量高度积聚,患者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疼痛感。对于患者而言,疼痛属于一种具有高度复杂性的心理、生理活动,不仅是伤害刺激对机体进行作用之后引发的痛觉,同时也是个体对伤害性刺激产生的疼痛反应,情绪色彩强烈,主要表现为植物内脏性反应以及身体运动反应,疼痛阈值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患者情绪的影响。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Ⅱ级、Ⅲ级患者构成比更低,可知通过对患者加强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能促使其疼痛感得到显著缓解,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感应力与交感神经活动,促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保持放松的心理状态,显著缓解术中疼痛感。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行海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术中疼痛度,存在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丹. 子宫肌瘤海扶超声刀治疗中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影响分析[J]. 心理医生, 2016, 22(6):166-167.

[2]李琼, 汪钰清, 石晓燕. 海扶刀治疗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心理医生, 2016, 22(7):50-51.

[3]刘颖. 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7(19):260-260.

[4]史春燕. 探究心理干预运用在海扶刀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 2017, 27(11).

[5]曾雪梅, 刘群. 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子宫肌瘤海扶刀治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5(4):84-86.

论文作者:魏敏,邹明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措施在海扶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中疼痛中的影响研究论文_魏敏,邹明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