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目标与我国供求趋势分析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小康社会目标与我国供求走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社会论文,走势分析论文,目标论文,我国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85(2003)07-0052-0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又决定了我国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和社会供求走势。

一、小康社会目标对我国社会总需求走势的影响

对我国需求走势进行预测,主要取决于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变动,而这又取决于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

(一)政策变量对总需求的影响及结果

1、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利率降低并改善贷款条件,从而增加投资和耐用品的消费数量;同样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使利率升高并使贷款条件恶化,从而减少投资和耐用品的消费数量。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只有实施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近两年来,我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通过七次降息,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增加了投资和耐用品的消费量,扩大了社会总需求。

2、财政政策:政府在商品和劳务的开支增加, 会直接增加支出总量;减税或增加转移支付会提高可支配收入数量,并导致消费量的增加;税收刺激政策,比如投资税减免可以导致在某个领域增加支出。

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必要的投资拉动力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通过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强化税收征管;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才能有效扩大内需。

(二)外生变量对总需求的影响及结果

1、外生变量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可支配收入:当个人名义收入一定时, 减税会提高可支配收入数量,并导致消费量的增加。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连续两次加薪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不仅有效地增加了即期消费,也增强了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信心。

(2 )收入的长期趋势: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需要有居民个人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基础。实践表明,费改税确实起到了减轻农民负担并相应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线可以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城市居民收入,主要体现在增加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调整个人所得税设置(如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额)等方面,因此,这两个群体的个人收入增长对保持和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尤为关键。

(3)消费需求增长点:一是住房消费及相关商品消费;二是汽车、摩托车、三轮车、农用两用车方面的消费;三是信息产品消费,包括电话、电脑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四是旅游产品的消费。事实证明,这四大消费在近两年来呈现出较高的增长率,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领域,另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六大报告指出,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要通过培育更多的消费需求增长点来扩大内需。

(4)消费政策:调整过去适应卖方市场的消费政策, 加紧制定新的消费政策,加强包括消费者行为、消费对象、消费领域、消费方式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新的消费政策的重点:首先是扩大信贷消费政策,扩大汽车分期付款范围,进行日用消费品和大型农机具分期付款的试点;其次是制定租赁消费的有关法规,优先发展方便生产生活的实物性租赁,同时探索银商合作的融资性租赁;再次是拓展拍卖领域,搞好拍卖业的宏观管理和合理布局。

2、外生变量对投资的影响从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

(1 )投资支出:包括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私人购买以及库存品的增加。当私人购买增加时,投资支出增加,则社会总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是2003年宏观经济实现较高增长的最重要的拉动因素。十六大报告指出,第一要建设一大批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从而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第二外商直接投资将对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有力的支持。可以相信明年外商直接投资仍然会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第四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加速,也会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增加。

(2)资本成本:取决于税收政策,利率和其他金融条件。 国家为了促进投资,在税收政策上给予生产者以优惠条件,鼓励生产者进行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银行利率下调,进一步降低了生产者的投资成本。在资本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又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投资。另外,股票价格或住宅价格的上升导致较低的资本成本,并使企业投资增加。

(3)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可以为商业投资提供新的机会。 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

3、 外生变量对出口需求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对外政策和全球经济状况两方面。

(1)对外政策:十六大报告要求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坚持以质取胜,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推进外贸主体多元化,完善有关税收制度和贸易融资机制。所有的这些政策都会促进出口需求的扩大,增加社会总需求。

(2 )全球经济状况:出口需求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尤其是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今年8月末,我国的进口和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4.5%和17.5%,而且增速逐月有所加快。这一现象都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长带来有利影响,不仅活跃了国内生产,而且由于较多贸易顺差的实现,将使得对外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变为正值。

总之,在出口需求不足的压力下,明年的宏观政策环境可能会相当宽松。从政府政策的基本取向可以看出,十六大要求以扩大内需来扩大带动社会经济增长,通过消费需求的增长弥补出口需求的不足。因此,预计明年消费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二、小康社会目标对我国社会总供给走势的影响

(一)影响总供给的因素及总供给走势分析

1.总供给的基本决定因素是经济的生产能力,即潜在产出。潜在产出代表在劳动、资本和土地数量以及其他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经济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可持续的产出。

(1)投入品:资本、劳动、 土地的供给决定了进入生产过程的投入品的数量。劳工的失业率和其他资源的闲置率处于最低可持续水平。投入品的增长会带来潜在产出和总供给的上升。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投资环境的改善,可以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所有这些都为社会总供给的增加准备了必要的投入品。

(2)技术和效率:潜在产出受效率和企业使用技术水平的影响。创新和技术进步都会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十六大报告中,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总供给曲线不仅受潜在产出影响,也受生产成本变动影响。生产成本上升时,只有在较高的价格水平上,企业才愿意提供一定数量的产出。

(1)工资:较低的工资导致较低的生产成本(其他条件不变时)。特定的潜在产出下的较低成本,意味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供给的数量都会增加。

(2 )进口品价格:国外价格的降低或汇率的下降会引起进口品价格的下降,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和总供给的增加。

(3 )其他投入品成本:较低的石油价格或较少的环境管理负担会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总供给。

(二)小康社会目标对总供给的影响结果

总供给曲线体现的是总支出数量与价格水平的联系。下图中显示的是那些会增加总供给的因素将使总供给(AS)曲线发生的变化。

(a)潜在产出增加

在(a)中,当潜在产出增加而生产成本不变时,总供给曲线由AS右移到AS′。

(b)成本增加

在(b)中,当生产成本增加(比如工资提高)而潜在产出不变时,总供给曲线垂直上移,由AS右移到AS″。

展望未来,随着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社会总供求将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国经济将进一步朝全方位、现代化方向发展,这些都将在十六大报告的正确指引下得以实现。

标签:;  ;  ;  ;  ;  ;  

小康社会目标与我国供求趋势分析_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