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机关党员服务社区的途径探讨——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论文_高攀

做好机关党员服务社区的途径探讨——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论文_高攀

重庆市垫江县委党校 重庆垫江 408399

摘要:开展机关党员服务社区活动,是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提升整体效应的有力抓手,意义重大。当前机关党员服务社区总的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做好机关党员服务社区的路径做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党员;服务;社区;途径

一、机关党员服务社区现状

(一)加强领导,确保机关党员服务社区工作顺利开展

1.高度重视,强化队伍。2017年,我县选配社区干部144人,具有社工资格证的62人。全覆盖培训街道党务工作者和社区党务干部168人。

2.善于思考,探索路子。桂溪街道石岭社区,依托天圣制药集团党组织,成立石岭天圣联合党总支,探索建立机构联合、人员联姻、产业联建、工作联动“四联机制”,实现社区和企业资源共享、工作互动、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桂溪街道集体社区,统筹辖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等党组织,联合成立社区“大党委”,建立党建引领、整合联动、多方协商、共同参与“四项机制”,探索出了共驻共建共享新路子。

3.摸清情况,明确职责。首先,按照县直机关各单位所处辖区社区到相应社区报到的要求,在征求社区意见的基础上选好服务内容。其次,利用一定时间,摸清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对社区弱势群体特别是处于困境中的党员家庭进行分类和走访,并根据掌握的情况进一步核实,以配合好社区把工作做实做准。

(二)加强管理,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机制

1.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的长效机制。我县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并明确规定各单位和社区党组织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每年至少做到“四个一”,即认领1个服务项目(服务岗位)、联系1户社区群众、参加1次志愿服务、提出1条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

2.引导在职党员提高服务社区的认识。各部门从巩固党的组织基础、维护党的形象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经常性采取谈心、学习等方式教育引导在职党员充分认识新时代背景下党员服务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扩大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工作时间以外的管理权。我县出台的文件明确规定,每年各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前,先由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评优定等,党员在社区的表现和服务情况不好的,不能评优。

(三)改进方式,丰富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

1.为党员发挥作用建设阵地。2017年,我县坚持“六有”标准,新建街道公共服务中心2个,新建或改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6个。探索构建“四个一刻钟”服务模式,建立证件办理、综治平安、困难帮扶、文化服务4支专业队伍,提高了便民服务效率和质量。

2.创新方式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单位和社区共同商量,选择在重大节假日组织党员到社区座谈,听党课,送温暖,引导党员回顾个人成长历史,重温入党时的情景,畅谈个人的成绩和贡献,探讨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增强了荣誉感和自豪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3.为党员服务社区提供舞台。根据每个党员申报的服务岗位和特长,让那些协调能力较强、敢于管事的党员参与民事调解、治安防范、综合治理等工作;让有文字功底、组织能力强、本职业务精的党员参与社区组宣和小区创建工作,在社区不同的岗位上大力开展各类便民服务。

二、机关党员服务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机关党员方面,参与社区建设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目前一些机关党员对进社区发挥作用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的来说,概括为“四个字”:一是虚,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实际意义,不必太认真,在思想上没有把它作为一名党员实现价值的高度来理解;二是怕,怕到社区去参与活动有失身份,因而放不下架子;三是忙,认为现在工作竞争这么激烈,本职工作都忙不过来,实在应付不过来;四是忧,有些党员会担心社区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自然而然地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社区党组织方面,为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搭建的平台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是在双方关系的定位上,还不能准确把握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之间有机协调、合作统一的关系。二是管理还不够规范,缺乏系统完整的活动机制。三是社区党组织在提供给在职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上还不够丰富。四是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三)基层党建管理部门方面,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

虽然相关的文件要求社区党组织安排专人建立服务台账,做好服务记录,定期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在社区的表现和服务情况,党员所在单位将党员在社区的表现和服务情况纳入党员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但在实践过程中,很难量化且操作性不强。因而呼吁相应的管理部门健全完善监督、考核、激励机制。

三、做好机关党员服务社区的路径思考

机关党员服务社区是落实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抓手,需要按照中央精神、市委部署、县委要求,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一)建好工作机制

党员更好地服务社区,发挥作用,必须以党组织为主导,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制,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县、街道、社区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同时,要着力建立“三大联动机制”。一是建立双向责任机制。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责任机制和行业系统部门单位的协同配合责任机制,做到权责清晰,责任到位。二是建立双向沟通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每月分别组织召开1次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辖区内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做到纵向贯通。行业系统部门单位定人定时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沟通联系,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相互反馈意见建议,做到横向互动。三是建立双向考评机制。行业系统部门评价使用干部时,要考察其在居住社区发挥作用情况,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街道社区党组织评价使用干部时,要听取行业系统部门的意见。

(二)抓好互联融合

一要推动组织共建。采取组建区域性联合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结成共建对子等方式,促进区域内党组织和党建工作交流融合,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二要推动活动共联。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要适时组织成员单位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月开展一次联合走访问计、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主题党日、每半年开展一次联合志愿服务、每年开展一次述职评议,增进党组织之间、党员之间联系互动,激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三要推动文化共享。实现街道社区和驻区单位之间在文化上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搭建活动载体

一是集中认岗,亮明机关党员为民服务身份。社区建立机关党员档案,全面、准确地掌握本社区内在职党员的人数、特长、服务意向和联系方式,建立机关党员干部信息库。二是因事设岗,搭建在职党员为民服务平台。社区针对报到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根据在职党员所从事职业、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和服务意向等特点设立相应公益服务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三是科学定岗,公开在职党员为民服务承诺。按照“岗位所需、党员所长”的原则,根据每个岗位、每种职务申报人选情况,确定上岗党员和相应岗位、职务。四是监督履岗,激发在职党员为民服务热情。社区要充分发挥网格员、楼栋长、居民小组长的作用,组成义务联络监督员,监督反馈在职党员履行岗位职责、服务社区群众情况。五是考核评岗,建立在职党员为民服务机制。社区需根据每名党员参与岗位活动或自愿服务的次数、社会反响不同量化积分,考评结果作为表彰优秀在职党员的依据。

(四)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严格责任落实。街道党工委、有关部门、行业系统要履行主体责任,提出思路目标,加强具体指导,把城市基层党建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二是加强督查考核。县委组织部、县委党建办、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应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日常督查重要内容,以督查考核推动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通报制度、动态管理制度、跟踪问效制度,一件一件保落实,确保做一件事成一件事。

论文作者:高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做好机关党员服务社区的途径探讨——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论文_高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