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胡成洋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胡成洋

山东三一绿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700

摘要:在科技逐渐进步,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建筑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这一新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高智能建筑中的电气施工以及质量管理,成为提升智能建筑整体质量的前提条件。管理以及施工具有合理性,能够促进建筑电气水平的提高,确保电气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的进行工作。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当前我国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正处于相对复杂的情况,短期内很难做到规范化的管理。但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事关整个智能建筑电气建设过程的安全及品质保障。因此,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的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规范合理的控制及管理电气施工的整个过程,不断推动建筑行业稳步前进。

1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

1.1建筑电气技术可以保障智能建筑的设备运行及运转

现在已有的智能建筑中大多是使用的弱点系统设备,这些系统设备的施工与设计都与电气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弱点设备往往会收到一些强度比较大的信号干扰,因此我们在设计智能建筑时,往往会单独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但是这样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那么我们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来保证智能建筑的正常运行,还可以科学有效地降低在安装过程中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减少设备的能源消耗。

1.2建筑电气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防范智能建筑的安全

智能建筑在发展的最开始阶段,很多的安全防范监控系统与一些边界防越系统、电视监控等,都不是属于一个整体的,他们之间是独立运行的,这样就使得这些系统之间不能够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不能全面地对智能建筑进行监控。这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多专家的重视,把以往零散的系统整合成一个系统,可以大大地提升安全性、可靠性、严密性,使防范系统更加完美。

2智能建筑主要存在问题

2.1施工缺乏约束

如果能够在智能建筑电气的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尽快地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规范,建立严谨严密的规章制度来指导施工以及进行约束性的管理,能大概率的减少施工中的故障和问题的出现。但是目前这成为了很多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问题,由于无法形成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有些施工的步骤紊乱无序,不能够对人员行为进行约束,设备存放和使用都缺乏明确的单目。这些问题拖慢了施工进程,给施工的管理带来困扰,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2.2专业性与科技含量不足

当今世界,我国智能建筑的施工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的整体完善情况的进步令人惊喜,但是和其他国家的很多其他智能建筑相比,我国在智能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发展仍旧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建筑市场上进行选择的时候,智能建筑比之过去越发能够进入人们的选择的选项之内,对电气施工和建筑施工维护的要求也逐渐的增加。但由于在智能建筑发展的相关技术和制度发展的时间比较晚,技术水平也达不到令人足够满意的标准。跟普通的建筑电气施工相比,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方式手段都有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智能建筑施工有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着重关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努力的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以更好的符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在新的发展时期更为切合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大批的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负责人还有施工人员都没有得到过相对专业的培训,专业水平不能够与普通的建筑施工操作人员拉开,技术水平也不能突出智能建筑的特点,专业素质没有达到高科技的要求,不能够良好的匹配智能电气施工的需求。此外部分施工组织在对智能建筑进行施工的时候无法科学合理高效的组织管理,进行有力有成效的监管,使得施工的效率和水平秩序质量有所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3.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前为避免盲目开工,需要将准备工作做好,即准备好技术和材料。技术人员需要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安排好前期技术工作,针对潜在技术问题做好其他备案。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详细的了解,将各期所需的物资材料一一的准备好,并将材料的保管和防腐工作做好。

3.2施工阶段中的施工管理

一方面,进行现场监督管理。由承包方安排专员到施工现场,及时监督和管理施工队伍,以此可以在督促、约束施工方的基础上保障施工质量,并促进施工效率的显著提高。另一方面,将各个施工队伍之间的磨合工作做好。通常电气施工所需要的施工队伍涵盖多个专业,若各个队伍在施工前不进行有效的磨合,则极易在施工中诱发矛盾与分歧。因此,需要做好磨合工作,预先将各个队伍的施工范围明确下来,针对交叉领域的权责归属提前安排好,并科学的分配工程进度,督促施工方根据施工安排与进度做好配合工作。

3.3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与技术文件、国家相关规范、地方法规文件,一旦发现图纸问题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禁止对设计进行擅自更改。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标准来严格把好材料验收关、工程质量关,及时勒令退回或者整改与施工不符的材料、不达标的工程;建立监督与奖惩制度,对工程完成和质量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针对质量不达标或不能完工的工程需要采用质量规范进行科学的处理;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严格控制好电气施工质量,具体如下:第一,基础施工阶段。该阶段,需要配合土建将预埋、预留止水挡板和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工作做好。在土建之前电气专业需要做好墙体防水处理工作,防止因施工破坏防水层而造成渗透;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土建,提前做好预埋件的预埋工作,如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等,土建必须及时到位的埋入,在电气安装施工中为保证质量,需要管理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致力于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第二,主体施工阶段。首先,需要将工程重点环节分清,在质量监控中将三个设备的交接协调环节确定下来,即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在明确关系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然后按照规范实现超前监控,以此能够预控工程质量;其次,在监控重点环节的过程中,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有效的控制整个工程的质量。第三,装修阶段。隔墙在砌筑之前需要与土建工长、放线员一起,认真的核实水平线和隔墙线,在此基础上将各种灯具和管路预埋位置、插管位置、标高一一确定下来。

3.4设备安装环节

基于电气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投资少、质量要求高、作业面宽、时间紧张和工程繁杂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对轻重环节进行区分,则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实际监控中,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在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环节,致力于关键性质量问题的解决,防止系统混乱和偷工减料情况的出现。

3.5做好质量验收工作

在完成施工后,需要在交付使用前,将工程验收工作认真做好,对各个设备的性能展开基础型建材,并严格根据图纸上的要求来全面验收电气设备的具体施工情况,一旦出现质量不合格设备或者与图纸要求不符合的设计,需要及时反应并制定科学的整改方案,最终通过验收后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领域的发展,对于我国科技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创新电气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理念,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深刻认识到施工管理质量控制对于电气工程项目建设的价值和必要性,加强进行科学技术操作的培训,使我国智能建筑电气工程建设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罗杰辉.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17):51-51.

[2]覃宏武.试析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6).

[3]薛平娟.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措施[J].环球市场,2016(31):135-135.

论文作者:胡成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胡成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