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中医院 161500
摘要: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生毒,循肝胆经外发而成;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溢肌肤,感受外邪,搏结化毒而发。治疗当以通经、活络为主。针刺肝俞、太冲、血海、阿是穴等,能疏通经络,透毒外出,疏肝理气,养血止痛。中药制剂通络止痛。针药并施,络脉通早,局部营卫输布、转化、代谢气血津液的功能恢复正常;络脉得养,邪无所居,则病愈。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症;针刺疗法;辨证施药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一般需要辨证论治。最常见的证型是肝经湿热,治疗以清泻肝经实火、清热解毒为主,多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但一定要注意患者自体的体质情况,如果身体较弱,则可能是脾虚夹湿、阴虚火旺等证型,那么临床上需要进行一定的个体化治疗[1]。我院近年用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可能。
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2年9月-2016年1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带状疱疹病例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2-77岁。临床多呈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其发病急骤,皮疹呈痘疹样泛发,或伴有高烧,头痛,心烦不寐,甚至神昏谵语。
2.辨证论治:本症多因心肝风火、肺脾湿热内结,复感时令毒邪,相搏于肌肤发为红斑、疱疹,故治当清热利湿或健脾除湿。若因湿热阻遏经络,气血凝滞,疼痛不止者,则宜活血理气为主。心肝风火证:本证因心肝之火内积,故主证为红斑、水疱明显,局部感热如烧灼,其皮疹多发于胸胁部。又因心火亢盛,故觉口苦咽干,渴而烦躁,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治宜清火利湿。方药举例: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龙胆草、山栀、黄芩、生地、车前子、当归、泽泻、木通、生草等。脾湿内蕴证。本证因脾湿为重,故红斑不甚明显,水疱数目多,或有大疱、血疱、糜烂、渗液等。损害多分布于腹部及下肢,又因湿热中阻,或伴胃纳减退、大便溏泄等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苔白腻,脉沉缓。治宜健脾除湿。气滞血瘀证:红斑、水疱大多消退或干涸结痂而脱落,然因气行不畅,血流凝滞,故疼痛仍持续不止,以致夜眠不宁,精神萎靡。舌质暗紫,苔白,脉弦。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柴胡疏肝饮加减。柴胡、白芍、枳壳、当归、鸡血藤、延胡、郁金、川芎、陈皮、香附、川楝子、甘草等。
3.针刺方法:取穴:肝俞、太冲、血海、阿是穴。若发于胸胁部,加刺与皮损相应的同侧夹脊穴、支沟、阳陵泉;若发于颜面部加刺风池、太阳、合谷、外关;若发于腰腹部加刺与皮损相应的同侧夹脊穴、委中、三阴交、足三里。手法:阿是穴施局部围刺,肝俞向脊柱方向斜刺0.7寸,太冲直刺0.5寸,均施泻法;血海直刺1寸,施平补平泻法。其余诸穴均施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连续治疗15日。
4.结果:本组42例,治愈30例,占71.42%;有效(疼痛明显减轻)10例,占23.80%,总有效率95.23%。
5.讨 论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有缠腰火丹、蛇串疮、火带疮等名称。如《外科大成》云:“缠腰火丹,一名火带疮,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疱,痛如火燎”。《外科启玄》称本病为蛇窠疮。本症多发于春秋季,不受年龄限制,病程约两周左右,愈后一般不再复发。《医宗金鉴》“腰缠火丹”项下记载:“此证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2]。热盛者治宜泻肝胆实火、清热利湿解毒。方中龙胆草、黄芩清肝胆火;连翘、桅子、生甘草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活血;木通、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伴有高烧者可用生石膏一至二两,煎水煮群药,或加生玳瑁三钱;疼痛明显者加郁金、延胡索、丹参、没药、乳香;皮损潮红疼痛明显者加大黄以清热破瘀,并有釜底抽薪之妙;内有食滞、湿滞者加积壳;后期痒感明显者加白鲜皮。发于颜面者加菊花;侵犯眼、眉者加谷精草;发于下肢者加牛膝;发于腰部者加桑寄生、杜仲;发于上肢者加姜黄以弓经。湿盛者治宜清热燥湿、理气和中。方中苍白术、猪苓、赤芍健脾燥湿;陈皮、厚朴、积壳理气和中以助水湿之运化;黄柏、滑石、甘草清热利湿。水疱消退后遗留局部神经痛者,是因余毒未清、经络阻遏、气血郁滞所致,可于方中加大黄、鬼箭羽、延胡索、没药、乳香以活血化瘀、止痛。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的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生毒,循肝胆经外发而成;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外溢肌肤,感受外邪,搏结化毒而发。治疗当以通经、活络为主。针刺肝俞、太冲、血海、阿是穴等,能疏通经络,透毒外出,疏肝理气,养血止痛。中药制剂通络止痛。针药并施,络脉通早,局部营卫输布、转化、代谢气血津液的功能恢复正常;络脉得养,邪无所居,则病愈。
参考文献:
[1]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7.
[2]林芳.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56例.中国针灸,2014,21:25.
论文作者:赵连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湿热论文; 水疱论文; 太冲论文; 针刺论文; 发于论文; 血海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