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长学校建设论文_冯丽侠 胡风斌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长学校建设论文_冯丽侠 胡风斌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十五小学校 154000

我们佳木斯市第二十五小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居多。据学校调查:单亲孩子占学校总数的30%,贫困生占48%,家长文盲的占20%。地域的复杂性,家庭环境的差距悬殊性为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一个难题。几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家长学校的新思路、新举措,多途径、全方位地增进家校沟通合作,构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模式。

一、创新队伍建设,促进家长学校的多元化发展

1.以在职教工为师之中坚。我校在职教师30多人,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有着绵绵的爱生之情,他们有着浓浓的社会责任。党团骨干、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大队辅导员更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他们是教师,也是家长。他们教书,也教做人。家长学校开办后,学校全体老师共同撑起了二十五小学家长学校这块天,使学校工作勃勃有生机。

2.以优秀学生为师之后备。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教会了学生换位思考,我们开展了师生互动,“假如我是老师”“今天我当爸爸、妈妈”“怎样教育问题子女”系列活动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家长学校开班我们让这些学生客串了老师,让他们走上家教讲台,说心里话,抒真实情,在家长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引起了家长的深思:“我了解孩子多少”“我是个合格的家长吗”等。

3.以成功家长为师之臂膀。我们不仅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还从中聘请了觉悟高、能力强、影响力大、经验丰富的家长做家长学校教师,他们一方面结合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现实中存在的家教问题,旁征博引对其他家长极富说服力。

4.以老干部、退休老教师为师之高参。老同志是我们家长学校宝贵的智力资源,是一支具有“政治、威望、经验、时空”四大优势的特殊队伍,在教育下一代,树立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良好风尚方面,他们有着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为了将丰富的师源充分利用和展示,使他们真正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甘泉,我们不惜物力、财力,大力培训,全面提高内部“装修”。学校建立了固定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名单,构建成家庭教育的网络。由每班选出一个家长代表组建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都举行“家长会”,商量、讨论学校有关事宜,由专人负责记录。家长学校由分管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教务处负责教学业务,负责建档、归档工作。

二、建立互动平台,架起家校建设的信息化桥梁

1.家长教育平台。在微信平台、优教信使等,设立包括新闻中心、父母学堂、家教百花园、德育法制、民族团结、家教案例、助学超市、书香家园和健康导航九大版块,又细分为几十个栏目,近千万字的家教内容并且不断滚动更新,向家长介绍教育时事动态、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营养保健常识,分析经典家教案例,提供教子建议,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加强自身修养,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家长手机课堂。利用优教通平台,按照教学计划和家长认知规律,从周一到周五发送的家教知识包括:父母学堂、家教百花、品德礼仪、德育法制、书香家园、健康导航等。

3.家校沟通群。在QQ群、微信群进行在线交流和观察记录,在群里及时发布校内通知、教育动态信息、教学安排、公告、精彩视频、背景留言等。另外,以观察记录的形式反馈学生情况,也是我校进行家校沟通的一大特色,深受家长欢迎。教师每天细心观察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各环节中的表现,然后每月以观察记录的形式反馈两至三次。通过这种形式,使家长对我校的教育工作更加充满信心,对教师更加信服,使家长学校日渐规范,让家长学校更具魅力。

三、抓好四个支柱,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形式

1.家长开放周。让每一个家长体验孩子生活。每学期两次家长开放活动,家长走进校园,观摩孩子活动,观察教育教学,参与亲子游戏,体验孩子生活,了解一日生活各个环节,让家长理解、信任和支持学校工作。

2.家长助教。让每一个家长特长得到展示。根据家长的职业,邀请医生、警察、农民等有特长、有能力、有兴趣的家长为孩子上课,带去不一样的生活常识,彰显出别样的教育效果。

3.家长志愿者。让每一个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让家长担任大型活动的纪律维持、看护孩子的任务,体验并理解、支持学校工作。如暑期圆梦微心愿的全程跟进、六一校园艺术节暨慈善活动的组织、家长护卫队、送温暖陪伴等,让家长成为孩子们的同盟军。

4.专家讲座。提升每一位家长的育儿水平。依托《家长学校教材》,挖掘省市知名教育专家力量,发挥三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作用,每双月开办一次家长讲座,平时有作业,期末有测试,真正落到实处。

四、打造特色品牌,放大家长学校的服务功能

利用微信平台,学校举办“和谐校园我的家”以及“书香家庭”赠书和读书征文活动,与区红十字会合办“幸福快车——留守儿童亲子同乐夏令营”活动,推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移动爱心书屋、好书漂流乐读”活动,组织“爱心小天使网上结对互助”和“家教送父母”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组织学生参加“童声唱祖国”“童手绘祖国”“童心颂祖国”系列活动,在校园平台上发布优秀儿童歌曲再回首亲子大传唱和“我为祖国妈妈过生日”活动,利用暑期精心策划组织了“红色之旅”网上夏令营。

我们佳木斯市第二十五小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长学校建设方面收到了明显的实效。学校被上级有关部门授予市文明单位标兵、“三育人”先进集体、市德育实验校、市科研科普先进单位、市先进家长学校、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读书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论文作者:冯丽侠 胡风斌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家长学校建设论文_冯丽侠 胡风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