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科技已成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和主流;信息产业被称作现代社会先驱产业;信息资源与能源、材料并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必然要求商品流通的形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传统的购物进商场、钱货交易、批零分开、仓库存货等方式已不再是商业企业的通行模式,信息产业的发展给商品流通带来了五大方面的变化:
一是购销方式的变化。信息产业发展后,传统的柜台营销将部分地为网络营销所取代。商品购销的方式主要不再是客户和商家面对面的交易,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交易。商业企业不必分为采购、批发、零售,也未必要确定什么经营范围,只要网络上客户有需求,就可以组织货源,保证供货。顾客购物不必进商场,只要将自己的要求按一定格式输入网络。网络便会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多种选择,一旦用户确认,网络就会自动完成买卖合同签订、分类、传递和款项收付等业务,有关商家就会送货上门。商品购销将打破地域的界限,远程购销更为发达。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一天24小时均可开展业务。有的商业企业并不一定要设置大规模的门市部和仓库,而只要当好消费者和商品供应者之间的中介。此类营销公司的发展,将会大大改变商业企业的结构和经营模式。
二是结算方式的变化。传统的购销结算方式,大宗商品通过银行转帐,零星物品都是现金交易。信息产业发展后,上网的客户和商家都在银行开有专户,与金融网络相连,采取网上信用卡结帐。一笔交易成功后,银行将自动进行款项划拨,并通知购销双方。
三是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目前,商业企业发布信息的方式主要是直接展示、户外广告或通过大众媒体宣传;收集信息的方式主要是直接调查和资料交换。这种方式耗资大、速度慢、信息量小、传递效果欠佳。而国际互联网商业(Internet Business)是一个资源丰富的信息库,它能及时将各种商品的供应量、需求量,买卖双方的意愿和要求及联系方式清楚地展示出来,既可以让消费者了解商家所能提供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和服务范围,从自家的电脑上看到商品的出样,又能为商家了解消费者需要,研究分析市场提供大量的世界范围的准确资料。此外,商业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消费者调查,实施消费引导,直接与消费者沟通。这种信息传递方式传播面广、费用最低,可以收到最佳的直接效果。
四是管理方式的变化。信息产业发展后,商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体现了以下的新特点:(1)企业标准化成为科学管理的一条主线。为了适应国际互联网的统一要求和远距离、快节奏的营销方式,企业必须用标准体系实行整体管理。标准化赋予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以标准的工作内容、标准的工作程序、标准的质量要求,任何人都要遵守各种标准,不得违反,要将各类标准贯串于管理的全过程。(2)信息处理部门成为企业的重要部门。国际互联网每天要提供数以亿万计的信息,企业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市场、与消费者沟通、寻找客户、制订经营策略,舍此则寸步难行。于是,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便是企业的重要工作,信息处理部门成为企业领导人不可或缺的参谋和助手。(3)企业成本管理必须加强。网络营销每天有千万笔交易,对象各异,远近不同,数量不等,成本项目亦有差异。尽管有标准可资对照,但未必精细到一一对应的程度,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经济效益。故需每日进行成本核算,防止企业亏损。(4)服务质量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网络营销是更大范围内的竞争,尽管客户千万个,但商家也有千万个,竞争将更加激烈与残酷。由于商品的标准化和价格的相对一致,故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服务。谁能最方便、最快捷地提供商品,谁就能赢得顾客。
五是企业组织机构的变化。商业企业的内部机构一向分为业务机构、管理机构和附属机构,且相互独立、分工明确。实行网络营销后,除了直接从事商品的运输、保管和送货外,业务工作与管理工作已难以区分。根据网上信息寻觅客户、征询意见、配对成交,既是业务工作,也是管理工作。这样,机构设置将出现新的特点。目前,在衡量商业企业规模时,往往采用营业面积、职工人数、销售额等指标。对于网络营销来说,规模大的企业并不一定有很大的营业面积和众多员工,而在于其网上的客户多、信息多、传播快,因而销售额也大。为了适应远程销售的特点,企业连锁化也成为必然趋势。甲地企业在网上成交后,可以从本企业设在乙地的连锁店送货,也可以委托乙地的其他企业送货,彼此再进行结算。每一个企业并非都要设立采购、批发、零售、运输等部门,而由若干企业联合组建商品配送中心,实施社会化服务,其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网络商业在全球发展迅猛,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入国际互联网,其中Internet网上的用户数正以每月15%的速度递增。据估计,到本世纪末网上用户将超过5亿户,网络商业的营业额将超过600亿美元。这是许多企业极为关注的一大商机,无论大公司或小企业,都视互联网为其发展、壮大和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在我国,信息网络发展也很快。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Internet网用户已近2万户;上海社区服务网自去年9月开通以来,连接全市3000多家居委会的网络已经建立,到今年6月底,用户上网人次已突破百万“足不出户、网上购物”已成为现实。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已于今年5月正式成立,各省的分中心也相继建立,一大批企业陆续入网。尽管目前已经入网的企业和用户为数尚不太多,但其发展速度却不可低估。网络商业的冲击波向商业企业发出了挑战,有头脑的企业家们要审时度势,尽快搭上网络商业的快车。
商业企业要迎接信息产业发展的挑战,必须实行四个方面的转变:
首先是观念的转变。要破除“网络遥远论”和“小企业无关论”,充分认识网络营销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高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已指日可待。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居民投资首选电脑的占52%。到本世纪末,全国的大中城市将要实现信息网络化、网络社区化,国际互联网将会象电话一样进入千家万户,此日离我们已越来越近。如果我们反应迟钝、错过时机,大量客户被别的企业占去,将来就很难在网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小企业虽无走向世界的非份之想,但应有了解世界的迫切需要。上网不仅可以进行网络营销,了解市场信息,借鉴国内外大企业的先进经验,更可以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宣传本企业和产品形象。这种活动投入少、费用省、收效大,又何乐而不为之。因此,迅速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潮流,乃是大小商家们的当务之急。
其次是投资方向的转变。近年来,商家们的投资方向集中在抢位子、铺摊子、换褂子上。即抢占好的地段盖营业大楼,在原有基础上扩大营业面积,耗费大量资金进行装璜改造。实践证明,这种投入大、产出小的做法并不足取,已令许多商家倍尝苦果。笔者并非一概排斥硬件投入,但现时最迫切的当是网络建设的投资。一要进网,设立“网上公司”。二要租用磁盘空间,将本企业的信息制作好,或委托信息发布站制作,放进网内。三要与营销网络相匹配,建立一整套微机管理系统,购置必要的设备。这种投资,与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相比,耗资并不算大。这种理性的投资,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是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往往是围绕利润来进行的,把创造更多的利润作为管理的唯一的、或主要的目的,由此而展开的生产、销售、联系客户等活动无一不与创造利润有关。管理方式则大多将各部门的职责分解、落实,考核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和“物”,用各种奖惩办法保证其目标的实现。信息产业发展后,企业与社会的联系不仅体现在企业内的某些窗口部门,而体现在企业的所有部门。由于企业的活动融为一个整体,部门的独立性相对减弱,单个的考核指标也较难制订和实施。这样,企业的管理思想就必须强调“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以调动员工内在积极性为动力,以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为中心”,实施新型的管理。在管理方法上,要以系统论为指导,把企业看做是一个若干要素组成的开放式的系统,它既和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内部各要素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新的管理方法就是将内、外部的各种信息组成传输、反馈、循环的网络,并且不断地由中枢进行调节。这样,任何信息的变动都会对各部门工作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要求中枢迅速作出反应并果断决策。这种管理更强调整体性、适时性和连续性。商业企业要逐步采用新的管理方式,以适应这一变化的需要。
第四是员工队伍的转变。队伍的转变包括人员结构和素质的变化。在人员结构上,目前以业务人员为主、管理人员比重偏小的状况是不适应网络营销的。信息产业发展后,大量需要的是信息的制作、发布、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的人员,利用信息资料进行不同层次决策的人员,与各类客户进行联系沟通的人员。纯粹的营业人员将由送货员所取代,而送货员却可以大量使用钟点工。因此,必须对现有员进行结构上的调整,逐步适应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在员工素质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懂电脑的营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是难以胜任网络营销的。因此,要根据人员结构调整以后不同岗位对员工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培训,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训练;同时,要从大中专毕业生中吸收一批具有新的思维和新的知识,懂电脑、会操作的新生力量,充实到各个部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标签:商业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商业管理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客户信息论文; 商品管理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