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麻醉科 湖南长沙 410005)
摘要:目的 精确辨识麻醉复苏室病人的护理隐患,从而编制并推行有效防范措施,优化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麻醉复苏室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参照麻醉复苏室常规护理程度对患者进行干预,对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各类护理隐患识别的基础上,应用有效防范措施,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护理隐患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各类护理隐患事件发生率为6.6%,与对照组23.3%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复苏室内所存在的护理隐患类型是多样的,例如环境管理不善、交接不彻底、患者意外摔伤、护患分歧、病情监护不全面以及院内感染等。对上述各类护理隐患成因进行分析,推行有效护理干预计划,能够明显降低麻醉复苏室护理过程中各种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与临床治疗效率,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麻醉复苏室;护理隐患;相关因素;防范措施
麻醉复苏室(PACU)中多数是经手术麻醉后的患者,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严格监测并进行继续治疗指导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状态的场合[1]。我国医疗领域PACU建设与应用时间相对短暂,但是实践已经充分证实了PACU能够为术后麻醉患者创造安全、优质的监测治疗环境。在术后一段时间力,麻醉药物没有失效,个体生理功能没有完全恢复,这就加大了各类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护理隐患的滞留也会对患者恢复效果产生影响[2]。故此,全面辨识麻醉复苏室病人的护理隐患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这是相关防范措施应用的基础,本文现进行详细解析。
1.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麻醉复苏室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8~75岁;麻醉类型:管插管麻醉9例;患者为喉罩麻醉7例;静脉麻醉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3岁;麻醉类型:管插管麻醉10例;患者为喉罩麻醉8例;静脉麻醉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麻醉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 依照麻醉复苏室常规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干预。例如定期对复苏室内环境进行消毒,监测病人呼吸、心率、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待患者苏醒且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以后,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使病人对疾病防治、康复等知识有所认识,并树立护理与自我保健意识。
干预组 在对复苏室的护理隐患有所掌握的基础上,编制有效护理干预计划对病人进行护理。复苏室内护理隐患主要有环境管理不善、交接不彻底、患者意外摔伤、护患分歧、病情监护不全面以及院内感染等。结合上述因素,编制防范计划:(1)优化复苏室内环境。是以每一病床为单位配备全套监护急救设备,具体包括呼吸机、吸痰装置、吸氧装置、除颤器、监护仪、氧气面罩等。为麻醉复苏室安设专用抢救车、保暖设备等,并指派专人管理,定期对设备性能进行检查、维修与养护,同时确保室内温度与湿度的适宜性;(2)全面贯彻落实交接机制。麻醉复苏室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认真落实转入规程,在患者床边完成交接工作,双方均要在交接单上签字,确保责任追究的明确化:(3)顺沿病人经常通行的路线设置护栏或他类保护设施。在病人出入病房或电梯之时,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手足体表维护工作,以免出现碰撞或摔伤;(4)防治院内感染。具体是指麻醉复苏室护士每天定时对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每天上下午均要对病房进行自然通风。同时也要认真贯彻落实无菌操作技术流程,以防院内交叉感染。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内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照分析。采用本院自编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当患者苏醒与病情趋于平稳以后发放,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表示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卡方(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P<0.05,则认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隐患事件出现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各类护理隐患事件发生率为6.6%,与对照组23.3%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2.2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从麻醉状态下清醒以后,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对本组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干预组中非常满意21例,满意8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率为96.7%;组中非常满意9例,满意13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率为73.3%,组间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麻醉复苏室内停留的患者都需要经过麻醉注射→手术治疗→麻醉恢复这一程序,并且麻醉流程、麻醉方法与麻醉药物用量均会在手术治疗结束以后短期中对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产生影响[3]。为了推动术后患者恢复进程,优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麻醉复苏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严格监测,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继而推行有效的干预措施。在上述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重视对患者进行安全隐患防护,规避碰撞、交叉感染等恶性事件,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扎实掌握麻醉护理常规要点与程序、机体生理特征、麻醉药物药效,从而不断提升麻醉复苏室护理技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各类护理隐患事件发生率为6.6%,与对照组23.3%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麻醉复苏室内所存在的护理隐患类型是多样的,例如环境管理不善、交接不彻底、患者意外摔伤、护患分歧、病情监护不全面以及院内感染等。对上述各类护理隐患成因进行分析,推行有效护理干预计划,能够明显降低麻醉复苏室护理过程中各种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与临床治疗效率,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洪艳,陈松兰.麻醉科护士工作现状及其对麻醉前访视的认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11):805-808.
[2]李娟,王玉玲,王素婵,边祥博.耳穴埋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麻醉复苏时间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08):1023-1024.
[3]夏仲玲,杨美玲,陈海兵,蒋益芬.专访专护对全喉切除术病人麻醉恢复期护理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4):1742-1745.
论文作者:韩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患者论文; 隐患论文; 满意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人论文; 体征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