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一鸾,戴晓鹂[1](2021)在《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粮食产业强国建设和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起点,通过对粮食生产、产业结构、粮食安全保障、宣传和品牌效应以及科技和人才等方面展开分析,构建了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基于这一目标体系,首先,从当前现状与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入手,分析了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供求结构失衡、仓储条件较差、宣传媒介途径少、科技人才匮乏等问题;其次,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如缺乏绿色生产理念指导、产业化发展不充分、收储制度不完善、科技人才机制不完善等;最后,从高质量生产、产业融合升级、粮食安全保障、品牌宣传构建、科技投入和人才培养等5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孙丹青[2](2021)在《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为中心的城镇化,加强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对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个案,从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等概念界定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广义小城镇学理论、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分析了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南阳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人口城镇化、城镇市政建设和综合治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流动人口过多、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度过低、小城镇建设特色不足、土地城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流入域外城镇的人口比例较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不深刻、农民进城落户的性价比过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低、镇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村人口现有状态的制约等。要推进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完善南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创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政策,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提高镇公共服务能力与水平,增强对人口的容纳度。
张诗悦[3](2021)在《我国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为例》文中认为今年我国已经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也是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契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完善配套设施。竹沟镇作为首批特色小镇,具有红色文化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农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乡村旅游发展基础,且主导产业发展活力强劲,具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链条,发展观光农业的前景广阔。在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对确山县竹沟镇观光农业案例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对其地理位置及行政规划、自然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社会概况、农业基础概况、产业资源概况、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了全面调查,得出了竹沟镇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竹沟镇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优势、前景、挑战和对策。结合竹沟镇政府对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意见,设计形成了“一心三环七区”的空间布局。但是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将当地红色资源和观光农业联系起来,两者之间没有互相带动作用;二是观光农业发展水平低,没有引入现代科技,智慧化水平低;三是仅依靠自然资源,受季节影响旅游淡季时间较长;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观光农业活动体验感下降等。进而提出深挖本地特色、借助网络优势加大宣传推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加大观光农业相关的资金投入、吸引乡土人才返乡创业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观光农业的特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尹清华[4](2021)在《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地方大学的排头兵,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是做强省域高等教育,壮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队伍的关键。加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实力和办学水平,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地方“双一流”建设陆续开展,讨论地方高水平大学“双一流”建设是一个迫切且实际的问题。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与基础,已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因此,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内涵式建设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本文重点探析了“双一流”战略背景下,拥有独特办学资源和发展优势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访谈法,以系统论、组织生态学理论和新公共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选取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典型——河南大学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历史背景与政治背景,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在遵循一流学科建设的学术导向与社会需求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探讨地方高水平大学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经验,并提出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策略。本文将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进一步探究如何做好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依据。其次,以河南大学为例,对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案及建设成效进行探究分析。建设背景围绕学校、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展开;建设方案主要以国家、省政府和学校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主;建设成效围绕两个维度:第一,一流学科生物学的建设成效分析,主要从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团队建设、学科组织构建、平台基地建设、国际化交流合作、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八个方面展开;第二,一流学科建设对其他学科及学校整体的带动作用分析,主要围绕一流学科生态系统的构建展开。最后,针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学校整体的行政层面和学科层面出发,提出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启示。
郭小明[5](2021)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提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分别从不同层次加大了对旅游消费的引导和旅游基础设施投资,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县域地区凭借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乡村旅游、郊区游越来越普遍,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城市周边区县旅游的发展。为县域地区发展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县域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担负着在城市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旅游分流和扩散的作用,另一方面承担着开发和组织县域自身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任务。同时乡村旅游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二者不约而同的吸引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大力引导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产业“双轮驱动”战略。因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对县域旅游和区域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既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以河南省内乡县为案例,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对策,确保旅游业拥有较强的吸引力,推动农村地区实现快速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这些对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发展乡村旅游业来说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内乡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属于河南省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之一,因此当地政府和居民对于发展经济都有着强烈的渴望。从当地的要素禀赋来看,其第一产业的经济附加值较低,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被称为“宛西洼地”,近些年虽有发展但也缺乏未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能力,因此其第一、第二产业都难以带动地区经济实现腾飞。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当地第二产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当地自然环境免遭破坏,其青山、碧水、蓝天的优美风景得以保留;此外,当地交通便利,其300公里的经济辐射圈中包含了郑州、西安等大中型城市,具备一定的旅游消费能力;河南也是传统的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当地传统文化的底蕴十分深厚,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条件。笔者在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内乡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在本文中力图将相关理论和内乡县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为内乡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拟定规划和对策。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在这些研究成果和理论的指导下,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内乡县发展旅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现阶段内乡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瓶颈,所以其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通过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相关产业资源整合三个阶段实现滚动式的发展;通过实施聚焦战略、适度多元化战略和战略整合逐步,结合相应的策略打破其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最终实现当地经济的均衡、可持续的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内乡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为内乡县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冀铭希[6](2021)在《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立国之本,在国计民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才能稳定民生发展经济。虽然目前中国农业已经开始进入到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中国农业仍面临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联系不够紧密,三产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加速流失,造成乡村空心化、城乡发展差异持续扩大等问题的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而这项国家战略的核心就是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增长,保障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要想完成这些目标,农村产业兴旺是基础,即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式,促进农业与关联产业协调发展,大力拓展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空间,提供数量充足且种类多样的优质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加,提升乡村区域发展竞争力,降低城乡发展差别。河南作为我国关键的农业强省,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河南农村产业融合工作实际状况如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如何?农村产业融合中各个途径对农村居民收入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程度如何?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本文对河南农村产业融合及农民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河南农村产业融合现状和统计年鉴数据,本文采用熵值法建立河南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指标体系。然后借助F检验及Hausman检验选择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完成河南农村产业融合和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最后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河南农村产业融合不同途径对农民收入不同组成部分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通过上述的实证分析,得出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2008-2018年明显提高,且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同时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整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中部最低的趋势。其中河南西部三个城市洛阳、三门峡、济源的整体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最高,平均值为2.359;最低的是中部四城,分别是郑州、平顶山、许昌、漯河,它们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平均值为2.069。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各途径对农民收入的各组成部分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异质性。经过分析得出,河南农村产业融合程度相对完善的西北部恰好就是河南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区域,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最低的中部地区则为河南经济发展的主导区域,经济实力最强。由此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对经济实力较差的区域产生的效用更加显着,即在地区生产总值低的区域,一般来说该区域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也较弱,农村产业融合在这些区域成长空间更大,对农村居民增收的影响程度更高,作用能力更强。而实证结果与本文做出的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预期判断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河南农村产业融合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完善,应采取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挖掘农村产业融合深度、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村产业融合配套体系的方法来继续提高河南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实现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提升方面效用最大化。
祝洪章[7](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赵平平[8](2020)在《K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农业是立国之本,担负着粮食安全、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的重任,农业高质量不仅是经济高质量的基础,也是经济高质量的关键。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紧迫任务。K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东部,地处河南省中东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种植区,主要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及落叶乔木等,是全国着名的小麦、棉花、花生、大蒜、西瓜及泡桐生产和出口基地。本文以K市为研究对象,以公共物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调研,认真分析总结K市政府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履职情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规划导向不够明确、资金支持不够到位、服务提供不够充分、日常监管不够完备等。笔者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及先进地区政府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和经验,结合K市实际提出了完善政府职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强化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引导方面,要厘清角色定位、精准制定规划;在加强资金支持保障职能建设方面,要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农业信贷制度、优化金融保险服务、加强重点领域扶持;在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质量方面,要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服务、加大品牌培育、完善基础设施;在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监管措施方面,要明确监管部门职能、创新农业监管方式。
唐家凯[9](2021)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随着各行各业对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剧增,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可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情复杂是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制约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为新时期我国沿黄河流域保护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区域的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特征不同,导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低下因素和特征不尽相同,多维度综合评价和精准识别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变得越来越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多维度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精准识别水资源困境的前提,也是制定差别化区域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的基础。因此,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及障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对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流域水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内涵、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之上,综合考虑了沿黄河九省区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实际现状,以影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复杂多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了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组合赋权法,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2004-2018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物理学常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模型理论,对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及两两子系统承载力之间耦合协调性,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利用障碍度函数,定量研究了影响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全面揭示了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成因所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均向协调、健康方向不断推进,但整体水体仍处于发展欠佳水平。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整体朝有序良好方向发展。2004-2018年九省区四个子系统承载力水平均呈逐年提高态势,但不难看出,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增速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四倍,社会和经济子系统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中逐渐占据主导型地位,水资源、生态环境逐渐成为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提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沿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时间序列上均呈现逐年稳步提升趋势,但上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区域性波动特征,区域间表现出的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总体来看,沿黄河九省区间水资源承载力水平差异性呈现逐年变小趋势。(2)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整体水平处于高水平耦合、初步协调阶段,空间差异性明显,两两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呈现明显的分异特征。2004-2018年15年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特征为稳步降低趋势,但整体处于高耦合阶段,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明显高于下游地区;2004-2018年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性整体呈现上升态势,耦合协调性从勉强协调过渡到初步协调。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高地区分布在上游的四川和青海,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最低区域主要聚集在上游宁夏、甘肃和下游的河南和山东;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度均处于高度耦合阶段,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内部耦合指数范围在[0.8674,0.9903];2004-2018年九省区“两两”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均向有序协调方向发展,但差异性明显,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内部协同机制亟待完善。(3)通过运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分析影响因素,水资源准则层是影响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准则层。上游四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城市化率、人均GDP、森林覆盖率、当年造林面积、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有效灌溉率、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中游三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水资源开发程度、产水模数。下游两省份主要障碍因素有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化肥施用强度、当年造林面积、产水模数。(4)水资源系统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流域水资源协同治理。具体建议包括:(1)建立健全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治理体制机制,总体上形成文化引领、以水定需的协同治理原则以及“生态、经济、资源、民生、文化”的“五大要素”、“多元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协同治理体系(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民等)。(2)建立健全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3)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教育,强化全民节水意识。社会经济系统需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包括:(1)改进农业用水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2)调整产业结构,缩小上中下游经济社会水平差距;(3)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生态环境系统需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体建议包括:(1)构建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河长制”,激励“民间河长制”在黄河流域治理中的独立作用,形成政府主导、环境社会组织引领公众深度参与的公众参与新机制;(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制定跨省补偿、跨流域补偿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补偿等精准补偿机制;(3)创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以水污染、水土流失治理为核心目标,监测评估沿黄九省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程度,探索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及税收激励等综合治理机制,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樊香香[10](2020)在《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五位一体”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自国家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以来,河南省于2002年开始启动实施多项重大项目建设活动,从不同层面推动了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同时河南省在农业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得不引起重视。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依次介绍了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模型,分别从省域、地域以及三大区域三个层面依次阐述了河南省的农业绿色生产率水平,并对其农业绿色生产率损失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其次,建立T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揭示影响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所在。通过系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整体水平有所上升,但仍处于相对低效率状态;第二,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存在明显冗余;第三,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林水事务支出、产业结构、城乡收入比、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指标与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呈正相关关系,对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负向相关,抑制了农业绿色生产率的提升。最后,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1)牢固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2)全方位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3)健全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4)加强绿色生产力区域规划与建设;(5)完善政策支持与科技服务体系。
二、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
1.1 粮食产业的基本内涵 |
1.2 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
1.3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 |
2 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关系理论机理 |
2.1 提高粮食产量质量是基本保障 |
2.2 优化粮食产业结构是战略选择 |
2.3 保障粮食安全是必然要求 |
2.4 扩大宣传和打造品牌是有效途径 |
2.5 重视科技和人才是核心关键 |
3 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体系 |
4 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 粮食生产方面的问题 |
4.1.1 粮食供求结构性失衡 |
4.1.2 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缺口 |
4.2 粮食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 |
4.3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 |
4.3.1 仓储能力较弱 |
4.3.2 粮食产业市场发展滞后 |
4.4 宣传和品牌效应方面的问题 |
4.4.1 宣传媒介和途径少 |
4.4.2 知名品牌数量少 |
4.5 科技和人才方面的问题 |
4.5.1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
4.5.2 粮食产业专业型人才匮乏 |
4.5.3 科技创新园区数量偏少 |
5 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高效优质农田建设方面 |
5.2 粮食产业化发展方面 |
5.3 科技创新投入方面 |
5.4 粮食企业品牌宣传方面 |
6 推动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利用多途径,保障粮食高质量生产 |
6.1.1 以优化种植结构布局,推进供需结构均衡 |
6.1.2 以优质高效农田建设,推进粮食质量提高 |
6.2 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优化升级粮食产业结构 |
6.3 构建长效安全体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6.3.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仓储运输能力 |
6.3.2 结合互联网技术等,创新粮食市场机制 |
6.4 扩大宣传媒介途径,构建知名品牌 |
6.5 通过战略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
(2)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 |
2.城市化与城镇化 |
3.新型城镇化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 |
2.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
3.习近平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二、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 |
(一)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
(二)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2.城镇流动人口过多过大 |
3.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度过低 |
4.小城镇建设特色不足 |
5.土地城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 |
6.流入域外城镇的人口比例较高 |
三、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不深刻 |
(二)农民进城落户的性价比过低 |
(三)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低 |
(四)镇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 |
(五)农村人口现有状态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 |
四、推进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
(一)正确理解和执行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政策 |
1.正确理解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 |
2.科学处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关系 |
(二)完善南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
1.南阳市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政策 |
2.严格执行和落实南阳市新型城镇化的措施 |
(三)创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政策 |
1.建立各种优惠政策,提高农民进城镇落户的性价比 |
2.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进入城镇落户农民的现有利益 |
3.建立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
(四)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提升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 |
1.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
2.积极发展镇域经济 |
(五)提高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对人口的容纳度 |
1.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
2.加快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
3.加强居住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座谈会调研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我国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实际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满足城镇居民的观光旅游需求 |
1.3.2 优化升级农村产业结构 |
1.3.3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
2.1.1 观光农业的概念 |
2.1.2 观光农业发展阶段 |
2.1.3 观光农业的类型 |
2.1.4 观光农业的特征 |
2.1.5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驱动力 |
2.2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
2.2.1 国外观光农业发展内容及特色 |
2.2.2 国外观光农业的经验 |
第三章 确山县竹沟镇观光农业发展调查 |
3.1 调查方法及内容 |
3.2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3.2.1 地理位置及交通优势 |
3.2.2 行政区划 |
3.3 自然资源 |
3.3.1 气候条件 |
3.3.2 地形地貌 |
3.3.3 水资源 |
3.3.4 土地资源 |
3.4 红色文化资源 |
3.5 社会发展 |
3.5.1 全镇建设情况及经济状况 |
3.5.2 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 |
3.6 农业基础概况 |
3.6.1 农业概况及资源优势 |
3.6.2 农业生产现状 |
3.7 特色产业及发展现状 |
3.7.1 特色产业 |
3.7.2 产业发展现状 |
3.8 观光农业现状 |
第四章 竹沟镇观光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
4.1 SWOT分析 |
4.1.1 优势(Strengths) |
4.1.2 劣势(Weaknesses) |
4.1.3 机遇(Opportunities) |
4.1.4 威胁(Threats) |
4.2 问卷设计 |
4.2.1 游客基本情况 |
4.2.2 观光农业行为信息 |
4.2.3 观光农业与农村发展关联点 |
4.3 调查过程 |
4.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4.1 游客基本情况分析 |
4.4.2 观光农业行为信息分析 |
4.4.3 观光农业与农村发展关联点分析 |
4.4.4 调查结论 |
第五章 竹沟镇观光农业总体规划 |
5.1 建设目标及规划原则 |
5.1.1 建设目标 |
5.1.2 规划原则 |
5.2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
5.2.1 一心 |
5.2.2 三环 |
5.2.3 七区 |
第六章 竹沟镇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发展具有竹沟特色的观光农业 |
6.1.1 结合红色旅游,使观光农业提质增效 |
6.1.2 科学合理分区,实现功能效益最大化 |
6.1.3 借助特色小镇优势,丰富观光农业产品结构 |
6.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6.2.1 加强全镇基础设施建设 |
6.2.2 加强景区服务设施建设 |
6.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
6.4 多产业融合发展 |
6.5 借助网络资源,加强宣传推广 |
6.6 培养乡土人才,做强观光农业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4)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
1.1.3 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水平大学争创“双一流”的核心 |
1.1.4 河南大学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的典型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地方高水平大学发展建设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地方高水平大学 |
1.4.2 学科与重点学科 |
1.4.3 学科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 |
1.5 理论基础 |
1.5.1 系统论 |
1.5.2 新公共治理理论 |
1.5.3 组织生态学理论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分析法 |
1.7.2 案例研究法 |
1.7.3 访谈法 |
1.8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8.1 创新点 |
1.8.2 难点 |
第二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 |
2.1.1 系统性 |
2.1.2 长期性 |
2.2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 |
2.2.1 正确的理念与科学的战略规划 |
2.2.2 一流的人才培养 |
2.2.3 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 |
2.2.4 深厚的学术科研实力 |
2.2.5 突出的发展优势特色 |
2.2.6 开放的国际交流与协作 |
第三章 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探究——河南大学的案例分析 |
3.1 样本案例选取 |
3.2 案例分析思路 |
3.3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历史背景分析 |
3.3.1 河南大学整体学科发展历程梳理 |
3.3.2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生物学科发展历程 |
3.3.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河南大学学科发展的契机 |
3.4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政策方案背景分析 |
3.4.1 从总体“工作思路”确定上将学科建设划为重点 |
3.4.2 在整体“办学定位”确立上重新定义一流 |
3.4.3 于“综合改革”长远规划中提出学科建设三大战略 |
3.5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及成效分析 |
3.5.1 教学与人才培养 |
3.5.2 科研实力 |
3.5.3 学科团队建设 |
3.5.4 学科组织构建 |
3.5.5 平台基地建设 |
3.5.6 国际化交流合作推进 |
3.5.7 社会服务 |
3.5.8 文化传承与创新 |
第四章 基于组织生态学理论的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分析 |
4.1 构建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生态系统 |
4.2 形成相对均衡发展的学科生态布局 |
4.2.1 非均衡的学科布局 |
4.2.2 调整学科生态布局 |
4.3 建立长期有效的学科良性竞争机制 |
4.3.1 学科竞争的产生 |
4.3.2 学科竞争的带动 |
4.4 构建开放互融的学科协同共生体系 |
4.4.1 学科协同共生的必然性 |
4.4.2 学科协同共生的路径 |
4.5 推动建立符合发展建设需要的现代大学制度 |
4.5.1 组织制度建设 |
4.5.2 考核评价 |
4.6 探索与社会生态环境间互动协调的新模式 |
4.6.1 国内社会生态环境 |
4.6.2 国际社会生态环境 |
第五章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验对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启示 |
5.1 行政层面 |
5.1.1 坚定不移的发展目标 |
5.1.2 坚实的学科建设基础 |
5.1.3 外部支持与内部建设相伴相依 |
5.2 学科层面 |
5.2.1 转变发展理念,凝练学科发展特色和方向 |
5.2.2 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平台基地建设 |
5.2.3 调整学科评价体系,适应学科不同发展阶段 |
5.2.4 全力促进地方化与国际化相融合,加强交流合作 |
5.2.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吸才育才聚才体系 |
5.2.6 遵循逻辑转向,加强一流学科制度、文化建设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构安排 |
五、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一)旅游发展战略 |
(二)竞争优势 |
(三)旅游产业集群 |
(四)区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
二、理论基础 |
(一)竞争优势理论 |
(二)旅游产业集群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及SWOT分析 |
一、内乡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一)总体概况 |
(二)旅游资源调查及评价 |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内乡县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生产要素分析 |
(二)市场现状分析 |
(三)辅助产业分析 |
(四)产业分析 |
(五)政府分析 |
(六)机遇分析 |
(七)相关总结 |
三、内乡县发展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
(一)S—优势 |
(二)W—劣势 |
(三)O—机遇 |
(四)T—威胁 |
(五)SWOT分析结论 |
第4章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 |
一、发展原则 |
二、规划布局 |
三、规划定位 |
四、实施步骤 |
第5章 基于内乡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应对策略 |
一、规划重点 |
(一)聚焦自然 |
(二)聚焦特色 |
(三)聚焦大中型城市 |
二、聚焦战略 |
(一)实施聚焦战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二)应对策略 |
三、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 |
(一)实施适度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二)应对策略 |
四、战略整合 |
(一)实施战略整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二)应对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 |
2.1.1 六次产业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规模经济理论 |
2.3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收入的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及农民收入现状 |
3.1 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
3.1.1 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1.2 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2 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程度 |
3.2.1 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程度指标体系建立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 |
3.2.4 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结果分析 |
3.3 河南省农民收入情况2008-2018 |
3.3.1 河南省农民收入结构现状 |
3.3.2 河南省各地级市农民收入现状 |
3.3.3 河南省城乡收入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4.2.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4.2.2 数据处理 |
4.3 计量模型构建 |
4.4 样本检验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4.6 系统广义矩估计 |
4.6.1 模型构建 |
4.6.2 数据处理 |
4.6.3 实证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对策建议 |
5.1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5.1.1 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成长 |
5.1.2 壮大和发挥农业生产龙头企业带领产业发展功能 |
5.2 挖掘农村产业融合的深度 |
5.2.1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
5.2.2 充分利用河南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及努力将生态产业化 |
5.3 加强农业科技进步 |
5.3.1 突出科学技术的目标性 |
5.3.2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建设 |
5.4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配套体系 |
5.4.1 建立专门的政府机构 |
5.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流转激励机制 |
二、流转约束机制 |
三、流转稳定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方面 |
二、流转主体方面 |
三、流转方式方面 |
四、流转合约方面 |
五、流转价格方面 |
六、流转效力方面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LMDI法模型设计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二、变量与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附录 |
图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K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农业高质量发展 |
(二)地方政府职能 |
二、理论基础 |
(一)公共物品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K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政府职能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K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政府职能现状 |
(一)政府组织架构及职能分工情况 |
(二)政府职能相关的政策文件梳理 |
二、K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一)规划导向不够明确 |
(二)资金支持不够到位 |
(三)服务提供不够充分 |
(四)日常监管不够完备 |
第三章 K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
一、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资金保障活力不足 |
三、“软环境”营造不足 |
四、监管合力融合不够 |
第四章 完善K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建议 |
一、强化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引导 |
(一)厘清角色定位,树立正确认识 |
(二)精准制定规划,强化支持引导 |
二、加强资金支持保障职能建设 |
(一)完善财政投入机制 |
(二)健全农业信贷制度 |
(三)优化金融保险服务 |
(四)加强重点领域扶持 |
三、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质量 |
(一)加强队伍建设,保障人才支撑 |
(二)强化科技服务,增强发展活力 |
(三)加大品牌培育,提升品牌质量 |
(四)完善基础设施,筑牢发展之基 |
四、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监管措施 |
(一)明确监管部门职能,形成监管合力 |
(二)创新农业监管方式,增强监督实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9)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 |
1.2.2 水资源承载力地域研究进展 |
1.2.3 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内涵界定 |
2.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界定 |
2.2.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状况 |
3.2 地形地貌状况 |
3.3 气候水文状况 |
3.3.1 气候条件 |
3.3.2 水文条件 |
3.4 水资源状况 |
3.5 社会经济状况 |
3.5.1 人口数量 |
3.5.2 城市化进程 |
3.5.3 经济发展水平 |
3.5.4 科学技术水平 |
3.6 生态环境状况 |
3.6.1 生态环境质量 |
3.6.2 污染排放 |
3.6.3 环境保护治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4.1 模型构建 |
4.1.1 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关系 |
4.1.1.1 水资源子系统分析 |
4.1.1.2 社会子系统分析 |
4.1.1.3 经济子系统分析 |
4.1.1.4 生态环境子系统分析 |
4.1.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3.1 水资源子系统指标选取 |
4.1.3.2 社会系子统指标选取 |
4.1.3.3 经济子系统选取 |
4.1.3.4 生态环境子系统选取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筛选 |
4.1.4.1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4.1.4.2 KMO与 Bartlett球形检验 |
4.1.4.3 主成分结果分析 |
4.1.5 评价指标体系二次优化 |
4.1.6 评价指标体系可信度分析 |
4.1.7 指标数据标准化及权重确定 |
4.1.7.1 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4.1.7.3 指标综合权重 |
4.1.8 综合评价模型及分级标准 |
4.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评价 |
4.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分析 |
4.2.1.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1.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3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3.1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3.2 沿黄河流域社会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4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4.1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4.2 沿黄河流域经济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2.5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 |
4.2.5.1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时序演化分析 |
4.2.5.2 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空间演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度模型 |
5.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5.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 |
5.2.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2.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演化分析 |
5.3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3.1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时序变化 |
5.3.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性空间演化分析 |
5.4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度时空分异格局 |
5.4.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时序变化 |
5.4.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度空间分异特征 |
5.5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间耦合协调性时空分异格局 |
5.5.1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 |
5.5.2 沿黄河流域子系统水资源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及政策建议 |
6.1 模型构建 |
6.2 沿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障碍度诊断 |
6.2.1 准则层障碍因子分析 |
6.2.2 沿黄河流域上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3 沿黄河流域中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2.4 沿黄河流域下游省份障碍因子分析 |
6.3 提升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6.3.1 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2 四川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3 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4 宁夏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5 内蒙古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6 陕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7 山西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8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3.9 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界定及内容 |
第二节 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 |
一、自然农业理论 |
二、有机农业理论 |
三、循环农业理论 |
四、生态农业理论 |
五、绿色农业理论 |
第三节 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农业传统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弊端 |
二、农业绿色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与原则 |
三、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基本理论 |
第三章 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
一、河南省区域状况 |
二、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三、河南省农业生产与农产品 |
第二节 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成效 |
一、绿色化生产方式广为采纳 |
二、绿色经营体系基本形成 |
三、生态综合服务业蓬勃发展 |
第三节 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问题分析 |
一、绿色生产体系单薄 |
二、河南省绿色经营体系不健全 |
三、绿色产业体系不完备 |
第四章 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 |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
一、研究方法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二节 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评价 |
一、农业绿色生产率趋势分析 |
二、农业绿色生产率效率损失情况分析 |
第五章 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一、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 |
第二节 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一、指标检验 |
二、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六章 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牢固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 |
一、树立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以理念助行动 |
二、加快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提升绿色农业价值创造能力 |
第二节 全方位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
一、减少非绿色农业资源投入,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二、进一步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养护工作 |
第三节 健全农业绿色发展产业体系 |
一、创新农业资源资本化经营模式 |
二、大力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
三、加快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供应链零污染 |
第四节 加强绿色生产力区域规划与建设 |
一、加强绿色产业主体功能区建设,优化农村绿色生产力资源布局 |
二、构建绿色发展支持方式,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活力 |
第五节 完善政策支持与科技服务体系 |
一、加快农业绿色科技创新 |
二、制定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
三、严格执行农业绿色保护制度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和研究[J]. 李一鸾,戴晓鹂.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河南省南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 孙丹青. 渤海大学, 2021(02)
- [3]我国观光农业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为例[D]. 张诗悦.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4]地方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以河南大学为例[D]. 尹清华. 河北大学, 2021(02)
- [5]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郭小明.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6]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冀铭希.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7]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K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D]. 赵平平. 河南大学, 2020(06)
- [9]沿黄河九省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障碍因素研究[D]. 唐家凯. 兰州大学, 2021(09)
- [10]河南省农业绿色生产率研究[D]. 樊香香.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