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态型河道的设计思路论文_彭昊

探究生态型河道的设计思路论文_彭昊

彭昊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300051

摘要:生态化河道是建立于原有的河道设计研究基础之上对于河道附近生态因素予以考虑所设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河道,本文首从保障生态平衡的设计目的和节约成本的设计理念出发,对于生态化河道的设计原则予以介绍,然后依据设计原则从建筑材料选择、堤线设计、断面设计等方面具体的对于设计细节进行介绍。

关键词:生态型河道;施工建设;设计思路

引言:河流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赖以依存的生命之源,伴随着现代化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日益推崇绿色生态化工程,对于水利建设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通过人改造为人类服务的思想,而是将思路扩散化,考虑工程施工对于整体环境乃至于生态协调的影响。因此提出了建设生态型河道的重要思想,在河道建设之中,将人与自然协调相处,河道生态平衡的恢复作为重要理念,以打造一个适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色优美、生态和谐的亲水型宜居城市。

1、生态型河道的设计原则河道的最初设计用意在于增加河流两岸岸坡稳定性以及防洪排涝,因此在设计中对于河道材料的选择多以抗冲击性强,耐腐蚀材料为主,一般使用浆砌块石,多数为现浇混凝土以及预制混凝土块,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增强河道耐冲击、耐腐蚀性,却很容易导致河道周边土壤硬化,土壤与周边水体关系分裂,河道周边水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引发河道内生物链遭到破坏,水生物死亡,水质败坏。因此我们在进行河道设计的同时也要将生态问题一并考虑,将维护河流生态水平与河流生态平衡修复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态化河流设计时要谨遵以以下原则。

1.1 各类因素有机结合的原则生态河道的设计观念,乍听起来似乎只涉及生物学与建筑学知识,然而实际施工中,却需要利用水文学、工程力学以及动植物学等各类知识,以确保生态河道建设的安全与稳定。生态学范畴我们首要的考虑因素是河道建设与水生生物能够协调相处,水生动物及其食物链等等,众所周知,一旦所设计的河道占用面积过大,就会造成水生动物植物生存空间减小,而过多的水生动植物聚集于狭小的空间之内,就会造成缺氧和密度过大等问题,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而河道建设中如果过多的考虑动植物密度问题,使河道占地面积过小,就会使河道失去原有的抗洪防涝功能,因此必须对于二者综合考虑,对于水质因素也进行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防止由于某方面的疏漏造成生态河道施工工程的缺憾。

1.2 河道生态平衡原则生态河道,顾名思义,必须保障河道周围生态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尽全力还原河道原有生态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障原有水生物种类的齐全,众所周知,食物链所涉及的环节错综复杂,每一类动物、植物的缺失,都可能打破整个食物链的平衡,在还原整个食物链水生生物的过程之中,我们应做到尽量引用原有生物,减少外来生物的引进,如若必须引进外来生物,则必须对于此种生物进行深入了解,防止由于外来生物在河流生长无天敌引发的外来生物泛滥,影响甚至于危害河流生态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节约设计成本原则生态河道的设计观念,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不能为了眼前的功劳而浪费过多的资金,急于一时之功,却为国家财政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与此同时,也是积极响应我党习近平主席对于节俭之风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生态型河道的设计中,不仅要选择亲近与自然生物的材料,也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合理的筛选,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进行施工,谨防浪费。

2、生态型河道具体设计思路2.1 建设材料的选择与设计护岸与护坡的建筑材料应选用孔隙率和透水性都较高的材料,以此增加河道附近土壤的含水率,加快河道附近生态环境的恢复,因此此处拟选用干砌块石作为河道岸坡和护坡的建筑材料。在采用干砌石作为建筑材料时,首先对于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的结果选用以干砌石为材料基础的绿格生态工法,首先,这种方式对于防止河道冲刷的效果很好,满足河道建设的首要要求,其次它能够有效地增加河道建筑结构的透水性,加强水土之间交换能力,进而提高水的自净能力,保障水质安全的同时还可以适应地基的变形,在河道周围可以采用扦插式的方法完成植物和动物的绿化防护工作,以确保较高而成活率。对于河岸边坡度较为和缓的河段,可采取合金网兜等单一抛石法,并且在其附近加以植物辅助;对于河岸边坡度较陡的河段,安置松木桩与毛石块相结合,既能够增加护岸的稳定性,又可以提高生态性,为水生物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2 堤线的设计以前河道堤线设计,一般采用根据河流形状截弯取直的方式,以保证河道的美观以及施工的方便。在生态化河道的设计过程中,由于要尽量还原河道原有生态环境,因此堤线设计也尽量依据原有的河流形状,所以需要对于原始河道蜿蜒程度进行考虑,保留河道原有形状滩地。对于行洪宽度不够的部分,实施退滩还河的措施;宽度达标河段,则依据河流原状“宜弯则弯”,保证河道自然曲折,提高河流含氧量,河流中水生物也可利用凹岸进行栖息与闭洪,从工程角度来讲,也能够缓解洪水直接冲击所带来的压力。

2.3 断面型式的设计常用的断面形式多采用矩形形式和梯形断面形式,为有效减少水土隔离程度,拟选用复合式断面形式,常规水位选用常规断面,常规水位以上,则使用缓坡或者护岸的形式,如此一来,则能够便于两栖动物便可以利用缓坡登岸,防止两栖动物死亡。

结论:生态结构的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生物群落多样已经成为了进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在进行生态化河道设计时,必须对于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具体建筑的可行性均予以慎重的考虑,全力打造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保障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生态化河道的建设,不仅能够净化河道水质,保护河道附近生物,更能够确保环境与生态的稳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1]张蕾,陈力.探索生态型河道的设计思路[J].技术与市场,2012,06:386.[2]孙耀明.生态型河道建设刍议[J].上海水务,2003,01:33-34.[3]卫明,王为人,刘晓涛,魏梓兴.自然生态型河道建设的理念及其应用[J].上海水务,2003,03:21-23.[4]高健.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总体控制设计研究——以上海唐镇核心区滨水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为例[J].中外建筑,2011,08:87-89.[5]高晓琴,姜姜,张金池.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103-106.

论文作者:彭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1

标签:;  ;  ;  ;  ;  ;  ;  ;  

探究生态型河道的设计思路论文_彭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