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类型选择_企业文化理论论文

民企构建企业文化的类型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企论文,企业文化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文化决定了民营企业的业绩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民营企业得到高速增长,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民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内聚力,从而导致企业的自然淘汰率相当高,真正具备竞争实力的大企业数量有限。要从根本上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首要解决的便是企业文化问题。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世界知名的管理行为和领导科学权威,两度获得麦肯齐基金“哈佛商学院最佳文章”奖的约翰·科特在11年间对美国几十家企业的研究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具有重视所有关键管理要素(消费者要素、股东要素、企业员工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仅达166%;企业员工增长前者为282%,后者为36%;公司股票价格增长前者为901%,后者为74%;公司净收入增长前者为756%,而后者为1%。

我国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管理现状一般来说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与自主性,但民营企业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对企业文化管理的认识模糊肤浅,大多数还处于自发的企业文化管理阶段。家庭文化色彩浓厚,不少企业的文化具有管理者鲜明的惟意志色彩,文化特征不明显,缺乏长远意识,带有浓郁的功利色彩和狭隘色彩,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盲目崇拜,照搬照抄国外和国内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

我国的民营企业文化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市场经济起步阶段曾经是适应经济发展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面临更为强大的挑战,这些企业文化已不再适应发

展的需要,所以作为市场经济的民营企业,应尽快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应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类型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几种类型及与经营业绩的关系

国内外理论界对企业文化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方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著名教授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所提出的企业文化的三种类型:强力型企业文化、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以及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下面分别就这几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

(一)强力型企业文化其特点:1.每一个经理都具有一系列基本一致的共同价值观念和经营方法。

2.企业新成员也会很快接受这种观念、方法。

3.新任高级经理如果背弃了公司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不仅他的老板会纠正他的失误,他的下级同事也会纠正他。

4.公司常将一些主要价值观念通过规则或职责规范公之于众。

5.即使新的责任总经理到任,强力型的企业文化也不会随之改变———它已

扎根于公司企业了。

强力型企业文化与企业业绩相联系的理论逻辑:

1.目标一致:员工方向明确、步调一致。

2.营造出不同寻常的积极性。

3.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避免了企业对那些常见的、窒息企业活力和改革思想的官僚们的信赖。

(二)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

企业中不存在抽象的好的企业文化内涵,也不存在任何四海皆准,适应所有企业的“克敌制胜”的企业文化,只有当企业文化适应于企业环境(可指这一行业的客观状况,或企业经营策略所认定的特殊行业部门、企业经营策略自身),这种文化才是好的、有效的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相关联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与企业环境、企业经营策略相适应的文化。企业文化适应性愈强,企业经营业绩成效越大,反之则反。

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的产生及影响:公司存在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公司企业经营业绩良好→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公司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新型企业经营策略没有制定,或无法成功贯彻执行,企业文化策略的不适应日渐突出→公司企业经营业绩状况恶化。

单一的企业文化对多种经营企业无能为力,对于不同特性的公司业务,企业文化必须相应变化方能适应某一特定业务的文化要求。

(三)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

其基本观点为:只有那些能够使企业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并在这一适应过程中领先于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才会在较长时期与企业经营业绩相互联系。企业文化适应程度高的公司中,文化的理想目标在于一个企业中各级管理不仅能够随时以满足公司股东的需求、满足公司顾客的需求、满足公司员工的需求为宗旨,而且要以满足这三位一体的需求为宗旨,发挥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倡导公司经营策略或战术上的转变。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强力型企业文化模式阐述了企业文化中价值观念和企业规范在调整、激励、管理一个企业部门员工中的某种作用;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模式指出了一个企业采取与企业文化运作的市场

环境相适应的经营方式的重要意义;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模式揭示了企业文化中某些特定具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可以推动一个企业和它的企业文化进行变革。

民营企业如何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进入期(创业期)、成长发展期与全面竞争期。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应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

1.进入期:在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即进入期,这一期间企业产品试制成功投放到市场进行试销阶段。这一阶段员工数量少,工作量小,内部协调容易,企业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可以说企业前途未卜,这就需要所有企业员工都具有基本一致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大家的思想意识高度一致,这样才能营造出不同寻常的积极性,目标的高度一致才能使所有员工方向明确、步调一致,这样才能真正创好业。所以,这时企业所需要的是强力型企业文化,只有这种企业文化才能满足企业在创业期间所特别需要的明确的思想。事实证明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在它们的创业期间就是依赖核心人物的强势领导下的强力型的企业文化顺利走过创业期而进入成长发展期。

2.成长发展期:一旦企业进入成长发展期,企业的产品试销成功后转入成批生产,产品销售会呈现出高达两位数的强劲增长态势,这时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大,员工人数也剧增,此时原来的强力型企业文化已不再适应。强力型企业文化与生俱有的局限性突现出来,表现如下:(1)会出现“骄娇”二气,产生内部纷争,形成官僚作风,在目前市场竞争加剧、变革迅速的世界中,会损害企业的经营业绩。(2)会制约企业高级管理成员,使他们无视企业对新的经营策略的需求,即使企业做出巨大努力,其经营策略的转变也十分艰难,甚至根本不能实现。

所以这时企业需要一种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文化———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的确现实中不存在适应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相关联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与企业环境、企业经营策略相适应的文化。企业文化适应性愈强,企业经营业绩成效就越大,反之则反。研究表明,有才能的公司创建者在形成内部协调一致、对外部客观环境有益(即适应外部环境)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这些企业文化通过简化决策程序、保持决策一致、协调外部环境等,帮助

经理人员处理公司必需的、日趋复杂的决策问题。同时当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变化微小时,企业仅对企业文化进行微调就可以持续经营达十年之久。但当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企业变化迟缓,必导致企业经营业绩大幅度下降。

3.全面竞争阶段:企业进入全面竞争阶段,是指企业产品销售额增长逐渐减缓乃至出现停滞甚至下降的阶段。此时市场需求渐趋饱和,同类产品企业为了保护各自的市场占有率往往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刻。此时,旧有的企业文化会导致人们对这一企业文化存在条件不相符的客观现实了解的盲目性,即便那些经验丰富、卓有成效、思维敏捷的经理人员也是如此,固有的企业文化会产生极大阻力,使公司实施新的、不同的经营策略难度加大。而且单一的企业文化对多种经营企业无能为力,对于不同特性的公司业务,企业文化必须相应变化才能适应某一特定业务的文化要求。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市场急剧多变的环境,企业必须相应采用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只有具备了这种类型的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使企业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并领先于其他企业,才能在残酷竞争之下生存与发展。

从下表对市场环境适应度不同的企业文化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采用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的企业之所以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原因。

市场环境适应程度高的企业文化与适应程度低的企业文化比较:

适应程度高的企业文化适应程度低的企业文化

在现实中,许多民营企业所推行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其企业文化还停留在依赖一两位强势领导推行的强势文化,根本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也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有的民营企业根本没有很明显的企业文化。而且许多民营企业在取得了初步成功后,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而没有采取对其企业文化进行变革,从而在竞争中被淘汰,这也是为什么民营企业“命”不长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意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的优劣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其次要有变革企业文化的意识。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使其与企业发展的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  ;  ;  ;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类型选择_企业文化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