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教学手段将感恩教育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恩感恩并学会报恩。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感恩教育素材,所体现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对父母感恩,对师长感恩,对朋友感恩,对祖国感恩等,这些都是学生应该理解的内容。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渗透感恩教育挖掘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感恩教育的洗礼,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十分有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许多人衍生出利益之上的错误价值观,在利益的驱使下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出现错误价值观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感恩教育,进而产生极端的心理问题。其次,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许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条件十分优越,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都能轻松的得到,因此对父母对朋友的付出漠不关心,对父母的爱没有存感恩之心,对教师的教导看作理所应当。面对这些社会现状,如果在小学教育中不注重感恩教育,很容易助长学生自私自利的思想,进而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学生对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感恩素材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是离不开的核心内容,小学人教版教材中每一篇课文的选取都有其独特的意义,通过挖掘能够轻松的寻找到感恩教育的素材,实施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从人的成长社会经历上来看,感恩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通过教师的引导的学生形成感恩意识,在挖掘教材中感恩素材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
第一,挖掘教材中感恩父母的素材,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怀念母亲》一文,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中关于母亲的描写,文中作者怀念自己的生母,同时也将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母亲,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同时也对祖国母亲心怀感恩,这是每位学生都行理解的感恩内涵。
第二,挖掘教材中感恩师长的素材,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我最好的老师》一文,课文首先开门见山提到怀特森先生是作者最好的老师,在文中作者提到他的成长之路是从科学课老师讲授的道理开始的,是老师教会了他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文中作者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语言间也体现了作者对教师的尊重与感恩。无论文中所提到的道理之外,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明白教师在传授知识,传授道理中为学生的付出,让学生懂得感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挖掘教材中感恩自然的素材,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文章首先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让学生能够产生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向往,同时在学习景色描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渗透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美景都是自然的馈赠,让学生懂得感恩自然,从而养成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开展多样化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除了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素材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感恩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感恩意识。在感恩教育活动的设计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自身的意识感知。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感恩教学活动能够在学生快乐参与的过程中提高感恩意识,在实践动手中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通过作文比赛,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学生的写作能力代表着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低,所以写作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作文比赛的事非常适合学生的一种实践活动,在课文学习之后,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能够很好的展开训练,无论是行文思路,情感体验或是作文情境都是学生写作的学习目标,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只要适合学生感恩教育推广都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在作文比赛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奖励,对学生的参与热情能起到很好的激励。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一课讲解之后,可以为学生设置写作比赛,以景色描写为主题,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对几次描写手法有一定了解,再加上自身的实践运用这样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在描写景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身边的美,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在比赛之后,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奖励的同时,对于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的用心良苦。
第二,通过布置孝心作业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但是所有的布置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不能受到过多的物质干扰。在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以及教师节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可以通过感恩教育为学生布置相应的相声作业,比如为父母洗脚,做家务等等。虽然是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但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父母在生活中的艰辛,同时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会感激,学会报答,这是贴合实际的可行做法,对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很有帮助。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是素质教育推行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意识到感恩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通过挖掘素材中的感受,才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懂得感恩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应珏丽.教育触摸学生的心灵--谈小学生的感恩教育[J].华夏教师.2018(13)
[2]王玉海.浅析农村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17)
[3]吴丹丹.试论语文课堂中感恩教育的渗透[J].成才之路.2017(01)
论文作者:赖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都是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素材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