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路径论文,现实论文,我国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续几年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性阶段。继续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矛盾与挑战,需要我们立足于国情,继往开来,选择多种高等教育发展途径,不断化解制约发展的问题与矛盾,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等教育仍有很大的发展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近些年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高学历人力资源水平和整体发展水平,仍不适应国家实施发展战略的需要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依然面临很大的发展压力。
1.人力资源构成尚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迫切要求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支撑,但受发展观念、体制及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具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人口及高级人才的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我国25-64岁劳动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比例仅为5%;1999-2000年,全国每百万人口中R&D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有459人;2001年,每十万人口中大学在校生人数仅为594人。与美国、日本、韩国相比,我国的这三项指标分别仅约为这些国的1/8-1/5、1/10-1/4和1/10-1/5。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依然处在大众化初级阶段,整体发展水平既难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未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发展战略,也难以满足国家提高综合竞争力对高层次人力资源的迫切要求。
2.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面临适龄人口增长的压力。据统计,至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为1600余万人、毛入学率达15%,已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但同欧美、日、韩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未来1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仍然面临适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巨大压力,全面推进大众化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后十年中,若要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若到2010年左右达到20%以上的目标,就意味着,从现在起高校在校生规模平均每年将净增加100万人以上,否则,将难以实现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
3.高等教育结构与质量面临的供求矛盾确需调整。首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更多需要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更进一步唤醒了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新需求。然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仍很紧缺,与日益增长的需求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供给水平仅能满足1/7-1/6适龄人口的需求,而且在其中也仅有40%左右的青年能够获得接受本科高等教育的机会。2002年全国普通与成人高校本科招生近220万人,占当年全部招生人数的比例不足40%,比扩招开始的1999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这表明本科教育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其次,高等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质量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给毕业生就业增加困难。从整体上看,我国高等学校还没有真正实现面向市场、依据人才市场需求信息自主办学。尤其是部分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育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实际需求,有的学校过分强调“专升本”的学历导向,脱离了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我国在完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适应性以及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探索和拓展空间。
二、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国际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进一步确立了教育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地位,为高等教育协调、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在科教兴国战略思想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与重大突破。初步建立了多渠道筹资的教育投资体制,教育投入逐年增加,2002年教育总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3.4%的历史最高水平;经过连续四年的扩招,我国各类高校在学生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目前已达1600万人,初步跨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重点学科、一流大学建设卓有成效,国家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等,使一批高校的学科实力显著增强、师资队伍水平得到提高、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人才培养素质不断提高,为进一步全面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2.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1993年以来,党和政府做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提出“共建、调整、合并、合作”的八字方针,并陆续对500多所高校进行管理体制调整,实行地方和中央共建;先后将700多所高校合并组建为300余所多学科或综合性高校。基本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资源投入重复的局面,形成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新体制;优化了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扩大了高校办学的自主权。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省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力度和高校办学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增强了产学研结合的能力和活力,为高等教育进一步改革、发展和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开辟了新的平台。
3.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多元化探索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政府发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些政策法规指导下,民办教育、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形式快速发展,在减小政府办学压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以及适应国家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探索适应我国国情、能够有效满足多元化需求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实践;为办学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建立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体系,有益于实现教育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有益于丰富教育的供给形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教育需求,提高国民素质和终身教育发展水平,并给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活力和动力。
三、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化路径选择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积极探索与实践符合国情的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唯一选择。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办教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多种办学形式和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多种办学模式并举、公立私立教育共存的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今后,我们要认真总结多主体投资办学,多形式、多模式办学的新鲜经验,在不断促进办学体制创新中加强规范管理,在继续增加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进一步稳步推进公办普通高校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继续大力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努力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需求
近年来,在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方针的指导和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受普通高校扩招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等因素影响,我国民办高校办学面临来自公立大学和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的双重挑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克服制约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及其困扰,加强自身建设,从而获得新的快速发展。
民办高校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特点,能在不增加国家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扩大高等教育的整体供给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不同需求,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并在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办学格局与竞争机制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综合社会效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拨款占总量的比重已达到25%左右,已处于国际上较高的水平。继续增大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比重,必将挤压基础教育投入份额,甚至影响国家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尤其作为政府主要责任的义务教育普及任务依然严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用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不可能有很大幅度的增长。鼓励和推动社会、企业及个人共同投入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应对新的挑战,实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民办教育发展面临一些确需认真研究和妥善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产权明晰、回报比例优惠政策落实等问题,加之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民办高校存有认识上的偏差,担忧民办高校冲击公办教育、以及部分民办学校在自身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失范行为,给民办高校的社会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都应通过制定鼓励和推动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度与标准,明晰产权,保障民办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框架,逐步形成政府指导性管理、行政自律性管理、社会化中介服务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依法保障民办高校享受正当的“办学权利和待遇”,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有效规范和积极发展新制独立学院,缓解优质高等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
近年来,由优质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发展较快,在保证高等教育规模增长,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这种新的办学模式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这类办学形式统称为“独立学院”,并提出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目的是通过对其进行认真清理规范,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独立学院做为普通高校同实力企业共同举办的运用民办机制的运作的二级办学机构,与一般民办高校相比,新制独立学院充分利用了优质大学的办学优势、教学传统、师资队伍与管理模式以及社会资金、资源和办学热情,采用灵活的民营机制,体现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强大社会资源的“双重叠加”优势。独立学院能够实现高起点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为社会提供高质量本科层次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服务,缓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长期存在的高等教育供需矛盾。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大量积聚,为一部分社会资金、资源投资教育提供了可能。事实证明,教育消费已成为很多地区共同的消费热点,作为投资风险系数小、投资综合收益愈益凸显的投资领域,投资高等教育将成为社会资金、资源的重要流向之一。同时,《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了关于民办学校产权、合理回报等方面的规定,也为独立学院这一新型按民办机制办学的教育机构的发展,铸就了重要的基础性保障。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力促进新制独立学院的快速、规范化发展,是适应高层次高等教育需求和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选择。
同时,独立学院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投资—体制—机制三位一体的创新,依靠社会力量增加高等教育资源,通过民办机制引、逼一批优质高等学校拓展新的办学领域、客观上对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一种现实的创新举措。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现有的“民办二级学院”普遍存在着公共治理结构缺失或不合理、校园不独立、产权不明晰、运行机制尚未成型以及办学依然缺乏自身特色管理不规范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着这一新型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健康发展。新制独立学院管理体系不健全、民办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规范管理、促进发展、制度创新来加以解决。如对目前校园不独立的独立学院,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规范治理,或者把其相应的资产置换融入老大学,或由老大学出资收购,或由出资方在校外另建新校园的办法妥善解决。通过产权的清晰界定,明确各方的权益、责任和利益。使目前的“民办二级学院”成为符合教育部8号文件要求的真正意义上的新制独立学院。
3.贴近社会实际,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造就大批高素质实用性建设人才
我国高职教育在国家资金支持非常有限的状况下探索发展,目前的规模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推进“大众化”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发挥高职教育在建设制造业强国中的基础地位,着力体现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必须通过进一步调整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高等职业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无不都是依赖发达的职业教育,保持着从业人员的较高素质、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强大优势和发展活力。美国、日本、韩国等都通过完善立法、政府投入以及实施优惠政策等不同手段,有效推进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符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适应对大批技能、技术型人才长时期内持续增长的发展需求。在此新形势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需要在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培养方式、教师配备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办出新的特色,形成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学校要转变观念,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水平。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面向社会办学,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但整体发展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大部分高职院校依然依赖地方政府、学费和学校自筹资金维持学校运转;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战略思路、人才培养目标上依然存在模糊认识,尚未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重视知识的系统性、人才的“学术型”,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培养,难以体现高职教育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和技能培养的质量、特色要求,给毕业生就业增加困难。高职教育发展需要面向“三农”、面向市场和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克服传统办学模式,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运作规律办学,探索产学研结合、集成化的良性发展道路,推进与行业、企业的结合,吸纳行业、企业的资金、技术与管理人员等教育资源参与办学,接受企业的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订单”,集中精力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和行业特点的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
4.真正引进境外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步伐
伴随进一步的开放和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将逐步走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成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大捷径。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的产物,正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近年来,各层次教育的中外合资办学均呈现了加速发展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712个,覆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1995年初相比,增加了9倍多。其中,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已多达225个。为进一步促进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国家已经制定颁发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体现了国家对扩大中外合作办学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引进国外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实践,既引入具有国外权威认证资格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与品牌,又借鉴和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路、战略举措和成功经验,使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既适应现在的国情,又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为逐步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林,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外合作办学具有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宏观背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人可以在国内接受其它国家的教育服务,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通过合作办学,引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教材、资金、教师、管理等,有力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促进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创新,提高学校的办学、服务水平和程度。
当前,我们必须加快中外合作办学的步伐,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层次。尽管中外合作办学整体上正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合作办学的层次普遍不高,技能性培训多于实施普通教育,更鲜有国际知名大学来华合作,国外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不足。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办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如任意招生、滥发文凭、个别机构收费过高、信息披露不及时或者不准确、承诺事项不能兑现等问题,直接损害了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为了形成良好的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必须在政府部门的宏观引导下,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及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相关规定,尽快建立国内统一、与国际接轨的中外合作办学认证和仲裁机构及其服务网络,采用通用的标准鉴定中外合作办学颁发的文凭、学分、学位证书的国外机构的合法性和证书的真伪,规范中外合作办学行为,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升学、就业及学校业务扩展等提供权威性依据。
5.推进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发展,实现开放的弹性化教学,构建学习型社会平台
近年来的远程高等教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迅速扩大了规模和范围,扩充了我国高校一些学科的教学资源,增强了高等教育的服务供给水平。当前,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及其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水平依然不高,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促进地区和高校间的信息化均衡发展,提高专业知识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程度,以满足远程教育发展和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已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2年,全国70%左右的高校建立了校园网,450所高校实现了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英特网的互联。目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通达全国160多个城市,联网的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达900多个,联网主机120万台,网络用户800多万,成为国内仅次于中国电信的第二大互联网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存在着国家投入不足、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低、地区与学校间发展不均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依然缺少更广泛的资源合作。为了推动我国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政府需要制定加速发展高校远程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开发的目标、思路和步骤,确定建设标准和要求。依托专门机构,灵活运作,合作共享,重点抓好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建设和开发尤其是教学内容信息和教学课件的开发,真正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网上共享。为了促进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选择使用,可以采用项目招标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保证制作和选用一批内容新、形式生动、界面友好、易于更新和使用的网络多媒体课件,推动我国教育软件行业的市场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