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_刘丽平 梅吉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_刘丽平 梅吉

刘丽平 梅吉(宜春市上高县人民医院 江西上高 336400 )

【摘要】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66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对其分组,其中,34 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32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干预;康复;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132-01

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发病主要受到多种致病因素影响导致支气管黏膜、气管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疾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患者主要伴有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易反复性发作,给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本组研究对34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护理效果,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2014 年2 月收治的66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6 例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中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35 例,女性31 例,年龄42~80 岁,平均年龄(49.5±5.2)岁,病程3~20 年,平均病程(5.6±3.4)年,所有患者均伴有胸闷、气促、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 例)和对照组(32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应用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吸氧、对症、营养支持、卧床休息以及抗炎等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2 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舒适、食用高热量食物、大量饮水以及观察咳痰、咳嗽症状等护理法;观察组34 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护理措施:1.2.1 减少烟雾刺激烟雾、花粉、粉尘、化学气体、吸烟以及污浊空气等均会给患者的呼吸道粘膜防御功能带来损害,并给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导致其出现充血、水肿、腺体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等情况,进而大大降低呼吸道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因此,要求女性患者要充分做好家庭防护工作,安装换气扇、抽油烟机,男性患者要戒烟。另外,要注意保持室内有效通风,尽可能防止呼吸道受到有害气体侵袭。

1.2.2 体育运动锻炼护理指导患者加强体育运动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可选择进行慢跑、步行、打太极拳、骑车以及爬楼梯等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健肺操和呼吸锻炼,能够牵拉、挤压胸部,增强肺功能,促进气体交换,且能够促进肺气肿、慢性肺部疾病的快速恢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 心理干预慢性支气管炎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性发作的特点,会使患者产生悲观、消极、烦躁等情绪,进而不利于疾病的快速恢复。因此,医护人员首先要了解患者文化层次与心理特点,运用恰当、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者加强沟通,认真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耐心的对患者及家属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等知识,也可应用现身说教法,有效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更加积极配合治疗。

1.2.4 排痰护理排痰训练可应用有效咳痰法、体位引流以及叩击拍背咳痰法等,其中,有效咳痰法:取患者舒适坐位,指导其进行5 次深呼吸,深吸气末屏气后指导其连续性咳嗽,直到完全排出痰液;体位引流:在重力作用下,将支气管和肺部的分泌物排到体外,一般情况下,在饭前进行,并辅助患者进行拍背。

1.2.5 呼吸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可采取缩唇式呼吸、缩唇腹式呼吸、加压腹式呼吸以及控制性深呼吸等,其中,缩唇式呼吸:指导患者用鼻呼吸,缩唇缓慢将气体呼出,与此同时,控制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例为1:3~1:2;缩唇腹式呼吸:取患者舒适体位,一只手放置到腹部位置,另一只手放置到前胸,首先缩唇,然后收腹,胸微朝前倾,用口呼出气体,之后用鼻吸气,胸部不动,挺起腹部,呼吸和吸气时间比例为3:1~2:1;加压腹式呼吸:患者经鼻吸气时,鼓起腹部,用口呼气,腹部朝下陷,10~15min/次,2 次/d;控制性深呼吸:进行呼吸训练过程中,逐渐加大呼气训练和平稳呼吸深度。

1.3 观察指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评分。

均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定[2],其中,日常生活能力共包括13 个条目,社会活动能力包括7 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1~4 分,最好:1分,好:2 分,差:3 分;最差:4 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运用(x±s)表示,以P<0.05 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为(24.62±3.41)分,社会活动能力为(15.24±2.12)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为(43.25±3.21)分,社会活动能力为(26.95±3.12)分;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与社会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临床研究指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受到感染、吸烟以及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等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如仅仅应用药物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疗效。本组研究中,在对34 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实施减少烟雾刺激、体育运动锻炼护理、心理干预、排痰护理以及呼吸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显著提高。其中,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主要为老年人群,且其病情反复易发作,需要长期持续、不间断治疗,进而易使其产生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本组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大大提高其积极配合治疗积极性,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黄英.护理管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干预[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120-121[2] 袁超平.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4):71-71

论文作者:刘丽平 梅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7月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康复的影响论文_刘丽平 梅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