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分层与中学生学业期望:北京市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_学历论文

论学校分层与中学生的学历期望——北京市中学问卷调查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问卷调查论文,中学生论文,学历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研究视角

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全国有中学千余所,北京市现有中学754所。(注:其中包括高中和完全中学(《北京教育年鉴2000》,587页)。)这些中学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到1982年末,北京市有53所重点中学,占整个北京市中学的6.5%。(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168-169页。)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之间,由于人为的因素,形成很大差异。学校之间的这种差异,使学生认为进入什么样的学校,或多或少地就决定其将来的升学机会甚至人生。袁振国教授认为,这种差异即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注:袁振国:《论中国教育政策的转变》,广东出版社,58页。)显性差异主要表现在经费、师资、设备、校舍等方面,显而易见,本文关注的是该差异中的隐性因素。

教育具有社会化功能和选拔功能。当学校制度具有强有力的选拔功能时,人们的学历意识和教育期望均受其影响,(注:原田彰,1975,“‘教育意识’研究の动向と课题”,“人文学”,第128号,57-83页。)受教育者的教育分流意向也受其左右,也就是说,学校分层起着轨道系统的作用。日本的高中阶段学校分层与教育分流意向的研究表明,高中阶段的学校分层通过入学前和入学后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分流意向起着独特的作用。(注:苅谷刚彦,“学校格差と生徒の进路形成”,岩木秀夫·耳塚宽明编“现代のエスづリ·高校生”至文堂,69-73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主要分析学校分层对中学生教育分流意向的影响。

二、调查概要

调查对象为北京市两所中学的学生。每个学校抽取350名,共抽取700名学生。其中,女生占49.30%,男生占50.70%。各学校男女所占比率见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 表1

普通 重点 全体

 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

女生

 137

52.49 154

49.20 291

 50.70

男生

 124   47.51 159

50.80 283

 49.30

合计

 261

100.00 313

100.00 574

100.00

本次问卷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学校向学生发放问卷,题目为“关于教育分流意向的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574份,有效率为82%。调查数据使用统计软件包SPSS处理。

三、分析结果

1.学校分层与入学前(由小学升入中学前)的学历期望

为澄清学校分层与学生入学前学历期望的关系,问卷设置了中学生回顾性的问题,即“你小学毕业时的学历期望”,见表2。

小学毕业时的学历期望 表2

普通 重点 全体

 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

高中

 62

  25.8336

 11.65 98

  17.85

中专

  3

  1.25 1

  0.32 40.73

大专

  1

  0.42 1

  0.32 20.36

大学

 82

  34.1775

 24.27157

  28.60

研究生

92

  38.33196   63.43288

  52.46

合计

 240

100.00309

100.00549

 100.00

从表2分析结果看出,小学毕业时,期望将来达到研究生学历的占52.46%、达到大学学历的占28.60%。由此可以推测初中生的学历期望在进入中学前已经形成高学历取向,而且,这种高学历取向,也因入学学校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将来期望达到研究生学历的比率,重点中学的学生比普通中学的学生高出25.1个百分点。相反,将来期望达到高中学历所占的比率,普通中学的学生大于重点中学的学生。由此可见中学生的高学历取向深受学校分层影响,进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入学前的学历取向已经高于非重点学校学生。换句话来说,学校分层体系对入学前的学历期望起着分化作用。

2.学校分层与入学后的学历期望

为了解学校分层与入学后学历期望值之间的关系,问卷设置了中学生目前学历期望调查,见表3。

现在的学历期望 表3

普通 重点 全体

 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

高中

 56

  21.7921

  6.71 77

  13.51

中专

  4

  1.56 0

  0.00 40.70

大专

  3

  1.17 0

  0.00 30.53

大学

 65

  25.2945

 14.38110

  19.30

研究生  129

  50.19247   78.91376

  65.96

合计

257

  100.00313

100.00570

 100.00

从表3分析结果看出,初中生现在的学历期望是高学历取向,而且,该期望值在不同层面学校之间有很大差异。重点中学学生的学历期望值达到研究生学历的比率比普通中学的学生高出28.72个百分点。反之,学历期望值达到高中和大学的比率,普通中学比重点中学的学生高出15.08个百分点和10.9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推测,学校分层对在读学生的学历期望也起着分化作用。

3.学历期望的升温与降温

下面分析小学毕业时与现在的学历期望的变化,学校分层在学生理想社会化当中的效果。

从表4分析结果看出,小学毕业时与现在的学历期望成正比关系,小学毕业时的学历期望愈高,现在的学历期望也愈高。而且,两个时点学历期望值相关系数的大小在不同学校之间有明显差异。普通中学的相关程度大于重点中学的相关程度。说明现有学历期望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基于以前设立重点小学的结果。这种历史性的过程使学生的学历期望值受到学校分层的影响。

两个时点的学历期望的相关系数 表4

注:变量的数量化是利用教育年数进行的,高中=12,中专=14,大专=15,大学=16,研究生=18

接下来我们分析两个时点最终学历期望的关联结构。根据两个变项的关系,将两个时点的变化关系分出三个类型,见表5。

两个时点的学历期望的关系结构 表5

现在的学历期望

 高

 低

小学毕业时高 一致

降温

的学历期望低 升温

一致

升温:现在的学历期望值>小学毕业时的学历期望值

一致:现在的学历期望值=小学毕业时的学历期望值

降温:现在的学历期望值<小学毕业时的学历期望值

从表5分析结果看出,大部分中学生的学历期望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少部分学生有上下变动的倾向。调查对象中66.24%的学生小学毕业时学历期望值一成不变,23.72%的学生到中学以后学历期望提升,10.04%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学历期望降低。这种变化虽然在不同学校之间的差异有所不同,但却是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的事实。普通中学比重点中学在“一致”上的比率高出6.44个百分点,升温与降温的比率则降低了3.48个百分点和2.96个百分点。

小学毕业时与现在的学历期望 表6

普通 重点 全体

 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人数

百分比

升温

 52

  21.7678

 25.24130

  23.72

一致

167    69.87

  196    63.43363

  66.24

降温

 20

  8.3735

 11.33 55

  10.04

合计

239

 100.00

  309

100.00548

 100.00

总之,学校分层与学历期望的关系,不仅是简单的相关正比的线形关系。这些关联性还受到学校分层的分化影响。

四、结论

1.中学阶段的学校分层对学历期望值起分化作用,通过入学前和入学后的影响,分化学历期望值。

2.学历期望值,不是简单地随学生年级的提高而提高,而是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而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升温或降温。

结果表明,在当代中学生的潜意识里,他们深信进了重点中学就能考上大学、读研究生。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的实施,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间的差异却不会消失,人们深层心理中形成的学校间升学率的差异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历期望值降温的现象。学历期望值的降温表示学校社会化功能的失败,这种失败会引起很多教育问题,如学生辍学、漠视社会规范等越轨行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其降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这些降温学生在学校亚文化里所扮演的角色。

(因调查数据有限,本文没有涉及高中阶段学校分层对学历期望值影响的分析)

标签:;  ;  ;  ;  

学校分层与中学生学业期望:北京市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_学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