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学:一门新兴的学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回族论文,一门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族学的兴起,是回族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回族人民民族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因为科学的进步在于分工,科学越发展,就越需要精细的分工,所以一个新学科的出现,正是社会全面发展,科学研究朝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表现。近十几年回族研究的兴起,从历史、经济、文化、伊斯兰教研究的全面开展,使回族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
一、回族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
回族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正是学科特性的表现。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学科的研究对象。”民族是社会的基础和历史范畴,民族研究涉及诸多方面,它们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特殊性,就构成了民族研究的诸学科,如民族学、民族历史、民族经济、民族语言……等,各个民族又有其特性,需要专门研究。民族学是近代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民族,是研究民族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方法是以田野调查,以现实为主追溯过去历史。回族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形成和发展到现在仅7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56个民族中年轻的、充满朝气的民族。回族学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回族学是以研究回族为对象,研究回族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包含回族的族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地理分布、社会生活、民族关系、文化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素质等民族特点及特殊的发展规律,而且是以回族现实社会诸方面的发展为主。它的研究方法则是以田野调查与追溯回族历史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
回族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回族学与历史学、宗教学(主要是伊斯兰教)、语言学、民俗学、经济学、地理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回族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使回族学研究深入发展,一是必须具备上述学科基础知识,才能使问题深透。二是回族学是从回族历史追溯族源、回族社会生活,在回族经济、回族文化、回族社会政治制度、回族生活习俗、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殊性上综合概括其规律性,所以回族学与上述各学科关系密切,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它是专从回族的角度来考察研究,不是一般的历史、宗教、经济;就是回族史、伊斯兰教的专门研究也代替不了回族学,回族学与回族史、伊斯兰教关系极为密切,又有区别。如回族史是回族学的主干之一,但它不是回族学的全部,回族学除了涉及回族历史、族源外,更主要是从现实回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研究,历史只说明过去,而回族学是要说明现在,着眼现实,追溯历史也是为了更深刻地说明现实,所以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再如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文化,在回族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它影响回族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离开了伊斯兰教的研究,就不能更深刻地了解回族许多方面的特点、特殊性,但两者毕竟有区分,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回族是民族共同体。
二、回族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关于回族先民阿拉伯人、波斯人的记载,从唐宋一些文献中就有反映,但作为回回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和形成,应是元、明时期。在《元史》、《明史》乃至《清史》中有关回族族源、社会生活、习俗、回回先辈人物列传,都有大量回族学资料的记述,但这些记述资料还襄括在史学中。在明末清初以王岱舆、马注、刘智等回族学者,打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千年沉睡的局面,兴起“以儒诠经”活动,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用来阐述伊斯兰教哲理,作了新的探索,促进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民族化,揭开了回族文化的新高潮,提供了大量回族学的新观点、新材料,但它的主要思想脉络是从宗教学、伊斯兰教民族化的角度探讨;清末民初,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回族一些有抱负的知识分子为救国家救民族,东渡日本或在国内组织回教、伊斯兰文化团体,办报刊、兴教育,可以说是回族学兴起的时期。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从1908年至1949年40年时间,创办回族、伊斯兰教(或回教)主要中文报刊67种,从留学东京学生创办的《醒回篇》、香港穆斯林所创办的《穆士林》、到边远省份云南、青海回教促进会创办的《清真铎报》、《昆仑》,北京、南京、天津、上海、河南、山东、甘肃、宁夏等省更多,刊登文章数千篇,在《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集中刊出的近200篇,附表文章题目近500篇,内容从伊斯兰教、回族社会生活各方面,特别是大量的全国各地回族概况刊出61篇,在刊出和附表文章中仅云南回族聚居的一些村镇概况就达30多篇。这些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十分可贵。撰写人许多都是国内著名学者,如回族的王静斋、庞士谦、马松亭、金吉堂、白寿彝、纳忠、杨志玖、杨兆钧、傅统先,汉族的陈垣、陈汉章等。这一时期是在军阀国民党高压政策、否认回族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夹缝斗争中,为伊斯兰教、回族的研究开拓新路。
真正承认回族是一个民族,尊重和给予民族平等的权利、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是中国共产党,特别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安后,党中央毛主席高度重视回回民族问题,发布了许多对回回民族的政策、指示、布告,在中共西北工委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系统地对回族的历史,特别是现状的调查研究,李维汉(罗迈)、刘晓、李一氓等写出了《抗战建国中的回回民族问题》、《长期被压迫与长期奋斗的回回民族》、《回回民族问题研究》,发表在《解放日报》和《解放》杂志,以及金浪白的《回族概述》,还有《回回民族工作简要手册》、《严格遵守回民风俗习惯守则》以及刘格平同志的《山东五省回民工作总结》等,都对回族地区的工作作了调查研究和认真规定,为回族地区的解放、回民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回族学的重要论著。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这个提纲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作为解决回回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件。1941年4月15日以延安民族问题研究会出版了《回回民族问题》专著。这是我国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以现实问题为主追溯历史的、系统的回族学著作。它科学地论证了回回民族是一个民族,并以历史和现实资料叙述了回族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回回民族的特征和民族心理素质,党对回回民族的政策,指出了回回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随着解放战争推向全国,党十分重视回族工作,分别对东北、华北、华东回族工作指示。
回族学空前兴旺、最富成效时期,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纠正了左的思想错误路线,恢复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宪法肯定了要发扬和整理各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文物,国家民委报请党中央批准组织编辑出版少数民族五套丛书后兴起的。当然解放初、50年代为贯彻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识别和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及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民委组织领导下,进行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我国一些著名的学者白寿彝、马坚、潘光旦、方国瑜、马长寿、田汝康等,也开展了有关回族问题的研究,在回族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版了一批专著和学术论文。当时在云南回族聚居区进行调查的吴乾就教授等,写了11篇调查报告,其后吴乾就教授还写了《云南回族的历史和现状》一书,这些都为回族学的兴起和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1980年至1996年这17年是回族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研究最多、最富有成效时期,仅全国性回族史讨论会从1983年银川会到现在就召开过9次,其他西北五省区伊斯兰教学术讨论会5次,西北、陕西、云南回民起义讨论会,回族医药、郑和研究会等学术会议30余次,发表论文、专著、辞典近2000篇(本),仅省、自治区和州、县、村的回族史就有二三十本出版,其他反映回族历史、现实的文学作品等若干本。省区州回族研究会纷纷成立,回族与伊斯兰教、回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回族研究》、《新疆回族文学》刊物的出版,使回族研究拥有自己的阵地。较大地调动了回族知识分子和爱好回族研究的其他民族同志的积极性,使回族历史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回族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必然要转向以回族现实经济文化教育问题为主的回族学研究。例如,云南抓住了1985年第2次全国回族简史座谈会在昆明召开的东风,组织较大规模的调查,出版了《云南回族社会历史调查》1~4集,内容包括历史和现状,编写出版了云南有史以来的第一本通史性质的《云南回族史》,其后继续充实、修订第2次出版。并在此基础上转入了对回族现实问题的研究,1990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对全省10个回族聚居乡的现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系统地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迅速发展回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对策,为云南省委和省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出版了《云南回族乡情调查》,这是一本回族学专著,此书与《云南回族史》分别获云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三等奖。配合全省和各地州县民族志的编写,先后出版了红河州、玉溪地区等地州民族志、10多个县民族志,民族志中包括了各地系统的回族志,回族志本身就是回族学的研究成果。云南还完成了《赛典赤·瞻思丁在云南》和《红土高原上的穆斯林》等反映回族历史和现状的电视连续剧的拍摄,利用现代化手段保存了回族学史料。国际上也有许多国家学者研究回族学,并在中国和国外召开过国际会议(如中国昆明首届郑和国际会议),许多外国学者多次到我国宁夏、甘肃、陕西、云南访问,我国回族学者也多次到国外进行回族研究的学术交流,说明了回族学不仅是国内民族研究的热门,而且已获得了许多国外学者的关注、重视、研究。回族学在现实学术研究中,已经形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三、抓住时机,建立全国机构,开拓前进
回族学的研究现已有了较好的基础,但由于起步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高到较高的水平,与蒙古学、藏学相比,尚任重道远。当前要抓住时机,迅速建立全国性回族学研究机构,组织队伍,规划研究方案,建立研究基金,以保证和推动回族学健康而又迅速的发展,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为中央和有关省区领导机关回族工作决策服务作出贡献。
1.建立全国回族学研究机构 建立回族学研究机构是回族人民和回族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多年的愿望,而且也是改革开放时代赋予的要求。通过回族研究,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回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启迪回族人民迈向21世纪。其次,回族素有商业、商品经济传统,在现代化市场商品经济发展中,有一个全国性学术机构指导系统调查,总结回族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前进中的问题,找到规律性,不仅推动回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对其他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也有现实意义。此外,全国回族人口近900万,但大分散在全国各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相对集中也仅160多万,所以需要一个全国性回族研究机构,来组织协调推动回族学研究。
回族学全国研究机构的建立是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过程,从1983年宁夏银川第1次全国回族简史座谈会上提出来了,以后的7次全国回族史讨论会上都有酝酿,1995年新疆乌鲁木齐第8次全国回族史会议上,经过酝酿成立了筹备领导小组,经过一系列工作,现在成立全国回族学研究会,已是水到渠成,势在必行。建议全国回族学研究会设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内为好,北京是以白寿彝教授为首的回族学和回族领导干部集中地,学术信息灵,以便各省区回族研究会联系上下配合,指导全国的回族学术研究。
2.进行回族学发展规划 回族学要全面展开,需要有一个通盘计划。白寿彝教授在济南全国第6次回族史讨论会上,曾提出了一个回族研究的总体设想,分为四大部分,十二个专题。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总述,介绍回族史40多年研究成果;第二部分综述,对回族形成和发展历史,作总的详细论述;第三部分是典志,关于回族历史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专题论著;第四部分是关于人物传记,包括元、明、清、民国各个时期回族在各方面有影响、有贡献的人物。十二个专题即:地理考、生计考、工艺考、社会考、寺院考、教育文学艺术考、天文历法考、医药体育考、礼俗考、经籍考、金石考、语文考,全部数百万字。这是一个全面统筹、宏大的研究工程。白老提出的总体设想中既包括历史,又包括回族的全部社会生活,但偏重在建国前。如能迅速定下方案,在白老领导下,高水平地完成这个规划,不但使回族人民从历史借鉴、优秀文化传统中激励自己,勇往前进,而且使回回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相适应,立足于先进民族行列。在全国研究的共同性下,还可以根据各省区回族历史和现实发展中许多特色开展专题研究。如云南地处西南边疆与邻国接壤的地理环境,少数民族众多,云南回族发展中有许多独特东西:在长期历史中回族以商业和商品经济深入边疆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与各民族经济交往,促进边疆、山区各民族经济发展;长期与东南亚、缅、泰、老、越邻国的长途马帮运输和对外贸易,促进与邻国的友好交往,经济文化的交流,在东南亚华侨和省内侨乡的形成和发展中回族作用极大;元、明、清、民国时期,特别是明末清初、中期回族在冶矿业的发展,对促进云南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贡献;在教育上,特别是经堂教育上形成除陕西、北京以外的云南一派;近代回族起义领袖杜文秀在团结各民族反清斗争中,卓有成效的民族政策特色等等的研究。今天改革开放给我们回回民族发展带来了机遇,回族政治、经济、卫化各方面处在大发展中,回族研究除了白老提出的总体规划,组织专业队伍完成外,还需要有现实发展的研究,如回族在商品市场、现代化经济发展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遇到了许多突出的问题,诸如回族小商业思想行为,已成为制约许多回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桎梏,阻碍着向现代化商业集团化、集约化发展;许多回族地区教育,轻正规学校教育,重经堂教育,经堂教育面临改革,宜朝中阿并授、学经和学农村实用技术并重方面发展,以促进回族农村经济发展;伊斯兰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等等,都应该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解决回族地区现实发展中的问题,推动经济文化更大的发展。云南回族研究会在过去10个回族乡的调查基础上,准备开展“百个回族村调查”,着眼于百村回族建国后45年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找准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回族工作提供决策。在百村调查基础上写出《云南回族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的四十五年》一书。
3.团结各方有志之士,充分发挥其才能,形成一支宏大的研究队伍 在这个队伍中既包括有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又有回族和其他民族有志人士。从各地情况来看,回族知识分子和回族干部现在普遍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热爱关心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进步,特别是中老年层都想在有生之年为自己的民族做些好事,都想把本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物写下来,给后代留下历史文化遗产。这几年回族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研究蓬勃兴起,在研究队伍构成上,既有专业人员,也有业余爱好者;既有回族,也有其他民族,既有知识分子,也有干部,既有在职工作的,也有离退休的同志,还有许多回族企业家也参加进来,从年龄结构上形成了老、中、青梯队,这堪称十分可喜的现象。希望全国和各省区的回族研究机构,要团结各方人士,根据各自特长,在研究计划课题上,在组织领导上,在经费筹集中,充分发挥大家积极性,给他们以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为回族研究事业,做出各自的贡献。这里要把一批长期从事回族研究,造诣较深和身体都较好的离退休同志很好组织起来。他们为回族研究的壮心仍旺,因此要发挥他们在研究中和传帮带的作用,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今后一旦建立回族基金会,也要注意适当资助他们研究和参加各种会议旅差费,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4.建立全国和地区回族学基金会,使研究计划和成果出版得以保证 回族研究会是群众性的学术团体,要使其发展兴旺,需要组织领导的正确、各方面人才智慧的充分发挥和相应的资金保障。群众性学术团体与国家行政企事业单位研究所不同,后者每年有行政事业财政拨款,保证机制运转。而群众性学术团体经费,主要靠自身筹集各方赞助,一些全国的学术讨论会在那里往往难于定下来,就是难在经费上。所以全国回族学研究会成立的同时,必须建立回族研究基金会,争取各方赞助,特别是争取各地回族企业家、海外回族华侨、华人经费上的赞助。要建立基金的监督使用机制,使资金真正用在回族研究和出成果上。以上是一些浅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同探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