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和处理策略论文_严嘉豪

(广州市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260)

摘要:电网工程对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国家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电网建设,在施工过程中,10kV配电网存在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损坏,还总是出现闪络和电压事故等常见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10kV配电网实际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10kV;配网;电力工程

1 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施工技术问题

1.1施工方案和实际施工有区别导致的问题

在10kV电力系统的设计中,施工方案必须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因素,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努力减少理论设计和实际要求的误差。在实际施工现场,有许多因素是不受人控制的。例如,由于天气因素造成的一些问题会使工程的施工过程受到很大影响,施工现场因各种因素而对施工进度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保证电力工程的顺利运行,必须严格操作和调整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在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场地的实际因素,并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规划设计完成后,不允许随意变更,因为实际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密切相关的。此外,施工人员要重视整个工程的长施工线。如果施工人员没有掌握一条线路的实际情况,那就是对自己的负责,它会使线路的位置发生转移,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这种连接偏差对线路的稳定性有不良影响。

1.2外力损坏导致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这就使得既有的10kV配电网很难满足目前的供电需求。第一,我国传统建设的10kV配电网大多都选择架空方式,在接线形式的选择上大多选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方式为单端电源供电,对于新建建筑的电网架设,大多使用环网供电,附近的架空线作为供电电源。第二,有些用户对供电需要较为迫切,在电网架设工作完结之间就要求供电,这就使得工程无法按照规划全部完成,很多线路都是临时接线。第三,很多主干道上的线路都采用架空接线,面对新建筑物时很容易对线路走廊产生影响,为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很多老旧城区都没有完善的10kV配电网络,其供电能力较为低下,受地形条件限制,很多线路极为凌乱,导致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供电的可靠性。随着我国用电量的急剧增长,很多既有变电站设备以及相应的线路都不能承载所需要的负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这些线路最大的不足是10kV系统由于处于市区电网核心,使得它要承担的负荷较重,加之运行年限较长,使设备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事故发生率增加。

1.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不够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容易引起过电压。过电压的定义是,在一定条件下,电力系统的异常电压超过工作电压负载。在10kV配电网的施工过程中,该技术不达标,造成电气设备电气间隙小,爬电距离过长,容易导致过电压。如果施加过弧电压,电压达到正常值的4倍,很容易导致绝缘设备的故障,甚至系统停机。电间隙和爬升功率之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

图1电气间隙、爬电距离

1.4闪络现象对配电设备的损坏

固体绝缘子周围的气体和液体介质在电击后发生闪络现象。闪络现象容易引起设备的绝缘表面过热和碳化,导致设备绝缘表面损坏。特别是在雷暴天气下,长时间运行的配电网本来就有一定的老化现象,如果再次发生闪络,则在设备绝缘程度上更为剧烈。严重的问题将导致两相接地短路和单接地短路,这将导致配电网中的电气设备损坏,影响配电网的安全。

2解决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的有效对策

2.1施工方要严格遵守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准则

10kV配电网的分布非常大。每个城市的每条线路上都有10kV线路,电缆设备也遍布各个城市的每一条线路。在一般设计中,10kV配电网电力工程通常采用单回路网络或“H”型网络的开环形式。10kV电网应进行一定的分层处理和运行,每层应设置分段开关。使用该设置的主要方式是确保当故障发生时,故障的位置可以及时有效地定位,并且可以快速修复,并且将停电对用户的影响减至最小。

2.2降低外力破坏的影响

外力破坏会对电网工程建设产生很大影响,为了对这一影响加以控制,就需要在设计环节中对其进行考虑。在开展10kV配电网建设工程设计时,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建设现场勘查地形,此外还需要对当地地下管路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深入分析底线管路是否会对工程建设产生影响。在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后,从10kV配电线路设计要求出发,对线路的走向进行确认,同时还要明确线路之间的距离。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到当地自然因素的影响,尽量选择环境条件较为适宜的地点,减少极端天气对电网建设的影响。对于各地区线路的架空走廊的预留情况,设计人员也需要做充分了解,走访本区域内的用户,分析其用电水平与特征,在老旧城区的电力线路往往较为复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了解不同线路的功能,避免出线情况的发生,并对线路损耗加以控制,优化线路的设计方案。此外,在配电设备、电缆的选择上也需予以重视,选择质量上乘的产品,保证线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2.3加强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升工程质量

1)研究10kV配电网动力工程的施工环境,包括施工地形、地下管线等条件,特别是管道等条件,不仅要考虑管道的位置和路径。深度也应准确测量和记录,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10kV配电网施工环境完成后,应根据施工和市政规划的要求确定最终施工线。

3)配电网设计人员还应充分考虑线路与用电客户的关系,根据电力用户的生活环境,合理配置线路,以提供最佳的电能质量。在不妨碍居民出行的前提下,为居民提供服务。

4)在10kV配电网电力工程建设中,应尽量选择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输电线路,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工程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2.3增强对雷电的抵抗能力

有些地区的落雷较多,这就会对线路产生很大影响,所以需要重视抗雷击措施的运用。常用的方法有利用瓷横担代替针式瓷瓶,使用这种替代之后会明显降低雷击次数,但是由于瓷横担没有很强的机械性能,对于距离跨度较大的线路则不适合使用这种防雷措施。

2.4对配网设备的配置给予合理的控制和调整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必须很好地控制电力系统的绝缘性能,合理、有效地调节继电保护装置。多个保护电路的使用使得整个系统免受微小问题的影响。实践证明,中性点接地方式在防止短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具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为了弥补它的不足,需要接地电阻来辅助它,并帮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在实际运行中,中性点和继电器位置的设置对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浪费程度降到最低。

结语:

电力企业应从电网规划的前期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这些隐患,提高10kV配电网的质量,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减少线路出现故障,避免断电情况,提高了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徐铭.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7(21).

[2]陈剑珊.10kV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的探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4):286.

论文作者:严嘉豪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和处理策略论文_严嘉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