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新时期加强企业信访工作的重要性着手,深入分析了当前企业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做好企业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对牢固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体系、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众路线;企业信访;重要作用;
信访工作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企业各级党政组织联系员工群众的桥梁,是维护企业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安全阀”。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并特别指出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
一、新形式下国家信访稳定工作的要求
1.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的渠道
《意见》《办法》都要求建立健公开透明的诉求表达和办理方式,强调了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的工作方法,提倡通过建立网上信访等便民措施拓宽群众信访渠道,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秩序。
2.强调“诉访分离”,建立法制轨道下的新型信访模式
“诉访分离”,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是国家推进法治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是更好地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依法保障合法权益,是扭转信访人“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观念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新形势下信访稳定工作的发展方向。
3.规范逐级信访程序,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
新的政策规范了逐级信访程序,同时要求将信访工作下移,将基层的精力转移到为信访人解决问题上来,一方面让无理的缠访、闹访没有生存空间,一方面更好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二、当前国有企业的信访工作的特点
1、信访问题多样化
随着我国对信访工作的进一步规范,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职工都会通过信访工作来反映一些实际问题,并期望通过信访工作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内容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很大一部分年龄较大的职工信访反映的问题基本都是涉及到个人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大多都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调整所带来的问题。使得部分职工的个人利益未能得到满足,就使得他们在新的改制下的企业进行上访。这些个人利益包括诸如养老问题、住房问题等等。也有的反映作风问题,对领导的不满,对同事作风问题的反映等等。
2、信访形式多样化
在以前,很多信访都是通过匿名信、实际到访。而当前的信访有来电、来信、电子邮件、网上来访的,既有个体、又有群体乃至越级集体上访等情况。并且,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使得我们很大一部分职工都通过门户网站来进行上访。
三、新形式下做好企业信访工作的思考
1.密切企业同职工群众血肉联系为重要目标
企业通过解决职工群众诉求直接了解社情民意,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可以通过职工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方针、政策,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可以通过化解疑难信访事项、帮扶困难职工群众,赢得职工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这一系列过程就企业加强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坚持这一目标不动摇。
此外,信访接待工作者,要带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做信访工作,做到“四心”,即接待信访职工群众要热心,听取职工群众诉求要细心,解释疏导工作要耐心,为职工群众解决问题要诚心,从而使职工群众初信初访问题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减少和避免重复信访,真正起到信访部门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化解问题的通道、职工联系公司的媒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职工群众信访反映的合理诉求,要下大气力处理,切实做到“四快”,即:受理快、办理快、办结快、答复快;体现“三结合”,即转办与跟踪相结合,交办和督办相结合,首问负责与配合办理相结合;切实做到“四个到位”,即对上访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要求过高的教育到位,对无理纠缠的稳定到位,对触犯法律的处置到位。不管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有理还是无理,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有足够的热情去理解、去解决、去解释、去教育、去帮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推动企业信访工作创新,必须畅通规范五个渠道
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畅通和规范,是社会和谐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多种方式,建立健全群众诉求信息处理平台,保障职工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健全公开透明的诉求表达和办理方式。就是要推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完善民生热线、绿色邮政、网络信箱等做法,建立健全职工思想动态管理分析运行机制,引导群众更多以书信、电话、传真及电子邮件等形式表达诉求,把办理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突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重点。要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制度,与下基层调查研究、深入联系点等结合起来,提高工作实效性。完善联合接访运行方式。有效整合工会、共青团、组织人事等部门资源,建立相互协调、多方配合的联合接访调处机制;组织老干部、劳动模范、优秀党员等有威望的同志,积极参与解决和化解职工群众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
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信访条例》,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导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发挥法定诉求表达渠道作用。针对企业历史问题形成的案件、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特殊困难群体案件、征地拆迁案件、破产案件等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积极引导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信访问题,尊重政法机关依法作出的法律结论,做好教育疏导、帮扶救助和矛盾化解等工作。
3.对重大决策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杜绝新增不稳定因素
国有企业每个重大决策实施或出台前,要组织法律、人力资源、企管等相关部门按照客观、准确、公正、实效的原则,逐一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一是重大事项实施或出台的合法性,主要评估重大事项决策和制定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所涉及政策调整、利益调节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调节的政策、法律依据是否充分。
二是合理性,主要测评是否适应大多员工的利益需求,是否超越了大多数员工的承受能力,是否得到大多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存在引发员工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风险。
三是重大事项或政策出台的前提条件,主要测评是否经过严格的审查报批程序和周密的可行性论证,时机是否成熟。
四是重大事项涉及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主要测评有无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具备相关部门的环保鉴定。
五是治安方面,主要测评近期和较长一个时期内是否可能引发较大的不稳定事件,是否有相应的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预案。
六是有无可能出现其他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通过这六个方面的风险评估,从源头抓起,杜绝新增不稳定因素,逐步化解存量不稳定因素,最终确保企业正常经营。
四、结语
做好信访和维护稳定工作,是实践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会议精神的具体要求。要始终把信访维稳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才能为企业实现上水平、保增长、实现发展目标进程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伯安.浅谈做好企业维稳信访工作的几点体会[J].办公室业务,2014(01)
[2]武静炜.建立国企信访接待长效机制[J].中外企业家,2014(09):125-126.
[3]何仁忠.浅谈新时期国有企业信访工作[J].新西部(理论版),2014(06):10+8.
[4]姜英会,曹东明.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信访稳定工作的转变[J].新经济,2016(22):18-20.
论文作者:杨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信访工作论文; 职工群众论文; 企业论文; 群众论文; 工作论文; 稳定论文; 方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