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过剩经济的成因、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在1996年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止住了通货膨胀的发展势头,但从此我国又出现了市场疲软状态,一方面银行居民储蓄增加,另一方面商品仓储增加,过剩购买力和过剩商品同时存在,呈现供给和需求双过剩的独特状态。
一、我国双过剩经济的成因
就我国双过剩经济的形成原因而言,需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供给方面
从供给方面来看,我国不合理的供给体制是造成双过剩经济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难以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在不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命令还在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一些党政领导为了突出政绩,在选中一个项目后不加规划便迅速聚集和调动一切生产要素进行大范围地推广,结果导致生产过剩,这在广大的农村表现的尤为明显。(2)企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投资饥渴症”,非理性地盲目扩张。由于我国现有投资机制本身的缺陷,例如投资风险责任不明确、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不严格以及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大包大揽等问题造成在排浪式的消费和需求面前,不少企业往往会不考虑自身条件,一拥而上,缺乏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决策。从而导致所形成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有效需求,造成供给过剩。(3)企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技术含量不高、低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重过高,而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重偏低。由于企业的各种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不少的企业决策人往往着眼于短期利益,大量生产具有短期效益的“短平快”产品和项目,企业的长远利益由于难以体现现任领导人的业绩而被忽略,这就造成了社会资源配置的错位和失误。加之我国现有的经济运行体制使得企业缺乏灵活的生产经营体制,而对市场需求和消费的变化,企业往往难以调整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导致生产结构与需求、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调和脱节。(4)国内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导致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目前我国生产能力和商品需求双过剩的情况普遍存在在类似纺织、煤炭、化工、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这些行业中过剩问题最严重的表现在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上。这些产品由于供过于求而引发不顾成本的恶性竞争,过度竞争的结果又使得企业资源浪费严重,结构调整乏力。(5)低水平的无效或低效供给抑制了有效需求的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潜在的最大消费市场,又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长期短缺经济基础上实行市场经济时间尚短,远没有达到会产生过剩的阶段。但由于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极不对称,制假售假猖獗,市场供需错位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的短期行为都使得低水平的无效或低效供给增多,与此同时高附加值的产品又供不应求,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有效需求的增长。
2、需求方面
据测算,我国国内实际总需求呈下降趋势,年增长率在1995年为11.6%,1996年为8.8%,1997年为6.8%。显然,市场需求的不足加快了我国双过剩经济的形成。具体表现在:(1)国内的投资趋缓。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近年来一直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强化了风险约束机制,加强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使得企业的投资风险责任逐步明确,盲目上马和盲目扩张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2)我国居民的储蓄率居高不下,国内的消费需求趋缓。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尚不健全,劳动者收入水平偏低,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过大是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我国的金融产品日益丰富,投资理财手段不断增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我国居民的消费投资欲望。(3)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变化较大,其消费行为更趋理性。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升级过程中,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1981年为56.66%,1998年则降为44.48%),以及消费倾向的下降,1997年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均倾向为0.807,较1987年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更趋于理性,持币观望和期待价格回落的心理更为普遍。
二、我国双过剩经济的影响
近几年来,为了重新启动经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措施。在货币政策方面,从1996年5月算起,已七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供应,放松信贷控制,甚至大幅度调低实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财政政策上则实行赤字预算,扩大政府支出,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增发基本建设国债,但是实际效果不佳。
在过剩经济下,企业不容易找到好的投资项目,在借钱要还的前提下,即使利率再低,也不敢轻易借贷,投资需求必然不旺;而且,银行也自然会出现惜贷的现象,以前非常有效的货币政策当然不再奏效。同时,在生产能力普遍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开工不足,对劳动力的使用有限,职工收入下降,而且,企业破产、职工失业的可能性增加,消费需求增长也趋于萎缩。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约占整个经济总需求的85%,这两方面需求增长的下降和萎缩,反过来又强化生产能力过剩、投资需求和需求疲软的状况,形成了难于走出的恶性循环。日本在1991年泡沫经济破裂以后,消费萎缩,出现生产能力全面过剩的情形,日本政府用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各种手段,至今已近9年,不仅未能走出上述恶性循环的泥沼,而且形势还每况愈下。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也是在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崩盘后,国家财富萎缩,消费急剧下降,出现生产能力的全面过剩而引起的。直到1944年,美国参加二战,全面军事动员,才使美国最终走出生产能力过剩所导致的恶性循环的漩涡。到底中国能否顺利走出目前生产能力过剩、消费不足、市场疲软的困境,并继续在较长的时期里维持比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许多人甚至担心中国经济将从此丧失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增长的能力,不再为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所困扰。
三、对策
在生产能力普遍过剩,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市场极度疲软、物价不断下降的双过剩的经济形势下,增强对供给和需求的管理对启动当前经济增长十分重要,也是目前国民经济能够走出困境的关键。具体而言,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努力。
1、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的改进
从宏观层面来看,一般的经验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增加有效需求。从日本经济在1991年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灭,形成消费不足、生产能力过剩至今未能走出困境,以及美国经济在1929年出现危机,直到1944年参加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军事动员才走出生产能力过剩的恶性循环的经验来看,象我国这样在全社会的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普遍出现30%甚至更多的过剩时,一般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出口刺激政策和收入增长政策都会失去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作用,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就目前而言,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当前的困境,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取决于我国经济中是否存在有因为结构原因而未能实现的大的社会需求的存在,以及我国政府政策是否能够给这种蓄势待发的需求创造实现需求的条件;另一方面则在于我国能否尽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为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否则,我国的经济只能靠各个产业淘汰大批效率较低的企业来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这将会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因此,除了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外,政府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首先,政府应致力于“鼓励竞争,限制垄断”,尽力营造一个统一、竞争和开放的市场环境。合理的市场结构也就是维持一种有效的“竞争和垄断”关系,这样不仅能使产品价格接近企业的平均成本,也有利于生产企业获得经济利润,而且这种结构可以扩大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并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目标产品或服务,进而增加“消费者剩余”。为此,政府应抓紧制定《反垄断法》,强化《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贯彻执行,及时处理任何旨在破坏竞争秩序、涉嫌垄断的行为。与此同时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其次,政府应该动用财政力量以实现农村的自来水化、电气化以及道路网的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从1979年开始的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20年后的今天,走出当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内需不足,市场疲软,通货紧缩困境的突破口,仍然在广大的农村。早在80年代末即有一些人把眼光转向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但是开发农村大市场的努力已经有好几年了,效果却十分不佳。究其原因不在于农民的收入太低,而在于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到位,制约了广大农村市场的有效需求。倒如电网老旧,电价高昂;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有49.7%的农户没有自来水等诸多因素大大限制了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如果改善农村电网,把农村电价降低到城镇的同等水平,发射一颗可以把电视信号覆盖全国农村的电视转播卫星,在各个自然村修建自来水水塔,提供农民生活用水。可以预见到那时,农村地区将会出现一个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品的消费高潮,我国的家电产业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形将因而有所缓解。
第三、改进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管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促进企业决策的自主性和理性化。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取代行政作为主要的调节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大势所趋。但我国目前不少地方政府还在过多地对当地经济进行行政干预,干扰企业根据市场信息自主决策。另外,我国政策一直致力于刺激内需,而对供给的管理似乎过于宽松,使得我国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过剩的生产能力也因此产生。
2、微观市场供给主体战略的调整
我们在看到国内生产能力严重闲置过剩的同时,还应同时看到国内尚有一大块的需求还没得到满足,其表现是许多产品的进口势头有增无减。据统计,自1995年起,中国每年进口的工业制成品超过1000亿美元。1995年化学成品进口173亿美元,出口和进口相抵逆差83亿美元;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526亿美元,进口和出口相抵逆差212亿美元。外贸逆差较大的一些产品,一方面进口数额较大,另一方面国内的生产能力闲置情况也较为严重。因此,当前中国供求关系一方面确实出现了部分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闲置的情况,另一方面,从进口强劲这一情况中,也看到了国内供不应求、必须依靠进口的一方面,就此分析,中国所面临的市场形势,是如何在抑制供大于求类产品生产的同时,促进供不应求产品的生产。因此,对供给结构进行以升级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调整已成当务之急。
首先,企业的供给战略要向市场需求导向型转变,以满足现有或潜在需求为其战略目标,不断完善其营销策略。根据国际经验,在过剩经济时代,企业无不把顾客的需要作为企业活动的轴心和企业计划的出发点,企业营销的目标和重点定位于消费者所需要又能发挥自己优势的产品。随着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高科技企业、高技术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营销观念、方式也不断丰富与发展,形成所谓的“4V”营销组合观。所谓“4V"是指“差异化(Variation)。”、“功能化(Versatility)”、“附加价值(Value)”、“共鸣(Vibration)”的营销组合理论。纵观国际市场竞争,在现代产品价格构成中,由“价值提供”所构成的价格愈来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价值提供”从更深层次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偏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购买行为日趋理性,其需求偏好也日趋个性化。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考察,明确其市场定位,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和生产产品,力求实现消费者的“价值最大化”,通过强调“尊重顾客”的建立“顾客导向”,为目标市场上的消费者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效用组合,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其次,企业的竞争战略也要由低层次、低水平的价格战转向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战,实行技术领先战略。创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已日渐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支配地位的经济活动,创新是企业活力之源,是企业持久竞争之源。目前我国不少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的同质性较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进入的技术壁垒少,因而只能进行低水平的价格战,价格战使得企业的经济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反过来又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企业就只有关门大吉了。所以企业必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重新组合现有生产能力,加强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创新——发展——再创新——再发展的良性循环周期。
第三,强化行业协会的协调功能,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我国的行业协会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不能灵活地组织和协调行业的一些活动。例如,我国已有彩电行业协会,但却又出现了“峰会”,这难免会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峰会”现象也体现了我国行业协会并未真正发挥其“行业自律”和协调行业发展的作用。为此,要根据市场规则建立行业协会并强化其作用。
第四,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国际化战略。用发展的眼光看,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入WTO后,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深度,但也会使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使国内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加之我国的国内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逐渐由原来的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一方面要学会如何提高自身在国内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必须学会如何利用国际市场,如何在国际分工中找到自身的优势和立足之地。我国的企业不仅要积极研究国内市场,开发一些新的产品,创造和引导需求,同时还很有必要把眼睛转向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和发现自身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