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临床医学系 云南曲靖 655000;
2.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系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可以从专业课程学习、校园文化熏陶、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医德素质教育。
关键词:医学生;医德教育
随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14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提高,其中对于医疗行业来说从原来的“看病”逐渐转变为“接受医疗服务”,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从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现状来看,人们对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望并未完全实现,事实上,在很多地方,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些现象:医院乱收费,医生开大处方、重复检查、不合理用药、对病人态度冷漠、不尊重病人、不告知治疗方案等,病人在医生眼里只是一个“活着的标本”和“赚钱的工具”。诸如上述的因素,医生总是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针对此问题,本文从“源头”医学生医德培养方面进行分析。
众所周知,医德是职业道德在医疗领域的表现形式,它主要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内部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对此医德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扩充。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 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概念,即未来医生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卫生保健提供者;二是医疗决策者;三是健康教育者;四是社区领导者;五是服务管理者。“五星级医生”代表着五个不同的角色,要演绎这五个角色,仅从医学的技术层面上显然是无法做到的,更需要具备多种良好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医学教育应注重培养以人为中心的医生而不是技术专家。
各级各类医学院校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既有初步医学专业理论素质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各层次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医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医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应该抛弃传统的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等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理性思考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自我的道德水准。医学生医德素质的提高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亦密切相关,因此,在医德教育中,首先应认识到医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应符合受教育对象医学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其次在医德教育的实施中应建立医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式,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目前我国在校医学生医德教育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
作为对医学生进行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开设《医学伦理学》这一门课程在提高广大医学生的医德水平,促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质量管理的提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有利于医学生以我完善及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有利于医学生实现技术和伦理的统一;③有利于医学生及义务工作者解决医德难题及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四、有利于弘扬社会道德风尚。课堂教学主要通过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情景再现、临床医生现身说法、深入临床科室体验工作等形式,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师生良性互动共同受益的氛围.紧密联系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道德品质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有效的《医学伦理学》教学,能够使同学们认识到“欲为良医,先为好人”的道理。
2 专业课与医德教育相结合
医学院校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将医学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但如果将医德教育融入日常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接受道德教育和医学人文精神熏陶,这样一来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比如在进行解剖实验课时,要求学生尊重每一具人体标本,怀着一颗感恩与敬畏的心参加试验,在实验结束时,要求学生将人体标本摆放整齐并鞠躬以示敬意。又如在进行诊断学体格检查时,要求学生有爱伤意识,耐心向病人解释检查目的并消除患者对检查的疑虑、取得患者配合。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和提升道德素养。主要通过以下几项举措:①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如医学生誓词、宣传牌、历代医学家塑像、各种主题雕塑等。②组织好各种学生社团,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丰富学生生活。③组织开展各种与医德教育有关的比赛及文艺演出等,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④开设道德讲堂,定期从校内或校外邀请道德模范,好人好事代表作优秀事迹报告和主题演讲。
4 建立完善的医德校内考评体系
学校进行医德教育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医德素质水平,而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套包括目标任务、考评方法、评价标准等在内的完善的考评体系用来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以目标管理促进医德养成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是一个将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要求通过理论教育、行为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内化为学生的医德行为和习惯的过程,因此必须针对性的对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程度的教学以提高医德教育的普及性及有效性。与此同时,从新生入学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开始到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为止建立起一套适应不同年级特点、可操作性强、逐步提升要求层次的道德评价与考核体系,以考核为手段、以标准要求为目标,突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勤于思索和反省,激励医学生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通过不断加强考核机制与评估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医德教育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地、持续地发展,帮助医学生最终提高自身医德素养。
医疗行业是一个服务型行业,良好的医德是一名合格医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它关系到医生、医院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在校医学生来说,良好的医德素养的养成,是其在学校除学好专业课之外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医德教育必须不断探索新方式、新途径,才能巩固医德教育成果和提高我国医疗行业医德医风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明.临床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3,4(1):84-86.
[2]沈云佳.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途径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125-126.
[3]冷明祥,孟国祥,陈亚新,王兴东,徐长江,陈良,唐晓东,莫宝庆.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7):58-59.
论文作者:徐涛1,孙晨嘉2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医德论文; 医学生论文; 医学论文; 学生论文; 医生论文; 曲靖论文; 素养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