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成果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体系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4)02-0007-0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提出要开展有效、科学的学术评价,并借此达到推动科技管理创新、优化科技研究资源配置和构建现代科研管理制度的目标。随着条件的变化,我国科研评价的体制机制和内容已无法满足新的形势需求,因此,立足于体育社会科学的自身规律,科学、有效地评价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构建与逐步完善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既是推进体育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克服诸多学术不端行为的现实需要。笔者拟从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几方面展开,以更宽广的研究视角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价值、影响与效益的综合评价。 1 研究方法 在对国内外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理论与实践广泛调查借鉴基础上,应用频次统计法、德尔菲法(即专家咨询法)、文献资料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建立起一套准确、科学、规范、高效和定量化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 在德尔菲法的运用中,首先经过专家的多轮指导,设计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问卷。通过预调查,进一步修改完问卷,经专家的效度检测后,采用面访、电话访问、邮寄问卷、电子邮箱发送问卷等方式,将110份问卷先后发送给体育界不同领域的专家,回收有效问卷105份,回收率为95.5%。 2 研究结果 2.1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 2.1.1 价值论视野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体育社会科学属于新兴的社会科学类学科,是体育科学中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学科群的总称[1]。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所反映的是一种与评价主体相关联、以被评价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为客观基础,以评价主体的内在需要和实际利益为基本尺度的价值关系。相应地,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就成为影响价值评价的两个最基本要素。科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评价,就是要在合理和适当的价值标准基础上对其功能和效应作出恰当的评定和估价,产生出对其的正确态度。 从一般价值论的角度出发,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总是一种价值评定。当需要识别一种价值是否存在,或者当有多种价值主体需求,但其实现的成本只有一种,或者为了实现某种需求而会影响到其他需求的满足时,价值主体都需要在这些时候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在价值论上看,就是价值的评定。从价值评定最为本质的意义上说,原本没有特别深奥的道理,其仅仅是对对象能够满足本体需要的属性及程度进行判断,但体育社会科学评价活动却比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价值评定要更为复杂。 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得以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主体的参与和价值评定关联最为密切,这主要是因为价值的存在与确立是由其是否能够以及能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主体的需要所决定的[2]。然而,这一关键命题在体育社会科学的价值评价中被复杂化了,造成复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样一对矛盾:价值评价不能摆脱评价主体的需要,而体育社会科学的价值却又并不是单纯依赖于某个或某些具体的评价者的需要而存在。 价值评定是在利益的对象化关系中发生的,对象的价值是由主体的需要确立的,因此排除主体判断是不可能的。选择什么样的判断主体,对确立一个对象的价值至关重要。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价值相当大程度依赖于群体的需要而存在,这是因为体育社会科学成果作为一种认识结果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满足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需要。它的价值是针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意义和贡献而言的。 在体育社会科学成果价值确定过程中追求超过主体判断意义上的绝对客观尺度,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人们所要追求的是排除个体偏见,从而获得能够反映群体的普遍态度的价值评定。在现实生活中,某些权威和专家的态度往往能够代表着和引导着其所在群体的态度;反过来说,他们的这种“权威”地位也恰恰是由于能够经常代表群体的态度而确立的。因此获得权威和专家的态度,就成为获得其所在群体态度的操作上的简约化方法。 因此,在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所谓绝对“客观化”的标准和方法是不存在的。从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应在认清价值评定哲学本质的前提下,尽量用科学、公正的方法去控制偏离群体态度的个人化倾向,寻求“价值评定认同度”与客观指标的平衡。 2.1.2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系统结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由5个基本要素构成(图1)。这些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体包括主体系统、客体系统、标准系统、目标系统、方法与技术系统。 图1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系统结构 评价的主体系统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技术与恰当的方法。对比设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被评价的客体属性和相关外部环境的特质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合理、恰当的评价结论。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一般而言,内部评价具有信息和知识权威,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同行评价;而外部评价则具有管理、经济和舆论权威,主要包括管理者评价、服务对象评价和社会大众评价。 评价的客体系统由被评价的客体组成,是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及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价值需求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通过价值论和评价论对体育社会科学成果的基本对象性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充分体现其原本价值,达到合理的评价。 评价的目标系统指通过评价活动达到的目标和目的,其取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中的决策主体及评价主体。依据在评价过程中所希望做出判断的价值类型,评价目标系统与评价客体系统产生关联,也就是与评价客体属性、外部环境属性相结合,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的标准系统是评价活动给出价值判定的基本标准,既体现了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念,也涉及对以往评价活动结论的总结。从认识论的视野分析,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首先要分析评价对象的基本属性或特征,并与提前确定的评价标准进行相互比较和判定。在价值论的角度上看,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进行判定的整个过程,就构成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过程。 2.1.3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理想模式 通过两个基本假设,可以形成如图2所示的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理想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1)为确保最终评价结论的有效性,价值主体必须对评价主体的评价进行监督。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有时会发生失效,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价值的主体被评价主体所取代或架空而不能发挥实际作用,从而导致评价主体成为实际的价值主体。2)外在评价是获得有效评价结论的基本保障。由于价值主体的自我评价并不可靠,所以价值主体应该尊重评价主体的自主权,只能通过监督而不能通过其他行为干预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否则就可能会影响评价的结论。 图2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模式理论结构 2.1.4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的选择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指标体系需要选择合适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对各个组成要素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衡量,确定统一标准,以达到进行科学、有效评价的初衷。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指标体系是指在特定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活动中,旨在对成果做出科学评价所依据的评价指标的集合体。根据评价的内容和目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须遵循外在指标与内在指标相结合、理论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全面性与简练性相结合等基本原则。 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础和依据。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包含静态结构和动态流程两个方面。所谓静态结构,主要指的是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的形式上的特征。一般而言,应该包含评价对象、指标、指标标准值、指标权重等要素。另一方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流程。如图3所示,其循环反复、不断改进,主要包括目标分析、信息资料搜集、体系结构的确定、指标分析与筛选、指标定义与标度设计、指标权重分析、指标体系确定等步骤[3]。 图3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2.2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实证考量 2.2.1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综合评价等。 定性评价方法是通过由从事某领域或接近该领域的专家对某项工作的价值或者重要性进行评价,以专家群体的知识和智慧对其进行评价形成正确的判断[4]。其主要是同行评议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是用科学计量法借助一些能表征文献科研贡献的指标通过统计计量进行评价[5]。其应用过程是将体育社会科学评价中的重要标志性内容进行指标化,如期刊的级别、项目的等级、成果的字数、科研人员的职称等,然后根据权重计算出数值,以此比较来衡量研究成果的价值。这种方法可以为同行评议法提供客观公正的统计分析数据,具备可比性,操作性比较强。 综合评价法主要是将定性与定量的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以避免偏颇,得出更加客观真实的评价结论。 2.2.2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基本流程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全过程是一个综合评价过程,具体来说,包括一些步骤和环节: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标值(量化和归一化)和指标权重、选择原则并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综合排序或分类,以得出系统分析和最终结论等过程(图4)。 2.2.3 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2.2.3.1 指标的筛选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为应用性成果、理论性成果和综合性成果3种类型,虽特点有所不同,但本研究暂不考虑其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因素,只是假定其在权重和标度设计方面有所区别。为此,在前期研究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确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指标体系(表1)。 图4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基本流程 2.2.3.2 对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综合分析(如前面所述的文献资料法、专家问卷法),比较全面地显示出了各指标对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各评估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以上述15项指标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因子分析。抽取前5个特征值均大于l的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值高达71.9%。在具有15个原始指标的因子提取中,这种抽取和提出结果是非常理想的。这也表明前5个提出因子可以有效代表15个原始指标,能全面综合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对15个原始指标进行因子抽取,略去绝对值小于0.3的小载荷后得到表3排序因子载荷(表2)。 在表3载荷矩阵中,1、2、3、4、5代表5个因子,左边第一列为15个原始变量,每个因子与原始变量交叉点的数值是相关的变量载矩,载矩越大,该变量在相应的因子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根据各抽取因子函数中,各指标的载矩,将上述5个因子进行性质分析与命名: 因子1:可界定为检索因子。在因子1中,成果转引率、成果影响广度、资料收集处理难度等指标载矩数值较大。这3项指标的共性是可反映出对研究成果的客观评价。通过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从而客观全面地验证科研成果的重要程度。 因子2:可界定为社会认同因子。在因子2中,研究成果获奖等级、项目研究的社会价值、研究成果发表等级、项目来源等指标载矩数值较大。这3项指标的共同特征是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研究成果的社会认知度。 因子3:可界定为文献参考因子。该因子中,文献引证规范性、资料收集处理难度、项目研究的唯一性等3项指标载矩数值较大。 因子4:可界定为社会价值因子。该因子中,项目社会价值等指标载矩数值较大。 因子5:可界定为学术价值因子。该因子中,项目学术价值等指标载矩数值较大。 2.2.3.3 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的应用价值 笔者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将较为复杂的指标体系抽取为5个具有实际内涵与含义的综合因子,以此来评价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并选择有效因子进行了必要的优劣势分析。根据这一方法必须结合评价实践,其主要应用于辅助、调整和管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过程,相信其应用必然会推动评价过程的科学实施和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科研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加工、研究与体育社会科学有关的信息而生产出的具有新的价值的认识结果。 2)从一般价值论的角度出发,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种价值评定和价值判断。体育社会科学是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定性价值与定量价值的统一。 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的系统性活动。其涉及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等等。 4)应用德尔菲法建立了包含15个指标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将繁复的指标体系凝练为社会价值、学术价值、检索、社会认同、文献参考等综合因子。 3.2 建议 1)在更深入进行专家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流程、指标体系,确定更加细致的具体参数,在实践中推广应用,能够更加深化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 2)政府管理部门应更加重视体育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制度建设,在充分尊重和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特点、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评价方法、标准,细化不同类型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真正使评价活动有利于繁荣和发展体育社会科学,有利于完善体育学科体系,有利于解决体育界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利于调动广大体育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收稿日期:2013-12-15;修回日期:2014-02-18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_因子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