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_科学论文

论科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_科学论文

略论科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本质特征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举科学的旗帜,弘扬科学的精神,发挥科学的社会功能,建设社会主义“双文明”,这是当前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但是,到底何为科学?这似乎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回答并大力宣传的问题。比如,“科学算命”、“科学卜卦”、“科学预测人生凶吉”等等,明明是巫术和迷信,却也名之以科学;而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科学工具观”,他们不仅把科学混同于其它一般学问,而且只把科学视为满足生存需要的方法和工具,前不久,我国二百名科学院士携手共同呼吁:“维护科学的尊严”,因而,弄清什么是科学,是弘扬科学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拟就科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作一探讨。

“科学”,作为一个概念,它最早产生于近代的欧洲,是从中世纪宗教神学中独立出来并从古代思辨哲学中分化出来。它的拉丁文表述是“scintia”。英文、德文、 法文的“科学”也都是从拉丁文中衍生而来的。中国古代《中庸》上用“格物致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概念,日本转译为“致知学”。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教育家福泽瑜吉鸿将“science”译成“科学”,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 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1897年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在中国悄然而行,渐渐在书报杂志上流行开来。1915年新文化运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公开举起科学的旗帜(赛先生)反对封建迷信。1919年“五四”运动更奏响科学与民主的时代强音。于是,“科学”二字在中国就不仅被人们广泛知晓,而且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对此,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胡适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曾无限感慨地讲到:“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1〕“科学”这个概念从它产生至今,大约有四百年左右的历史,在中国的流行也有了一百多年。尽管如此,但到底何为科学,却是一个至今尚无公认统一介定的名词。

以英国著名科学家J·D贝尔纳(1901—1971)为代表的西方科学家们认为,科学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有不同意义,同时由于本身是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在这种情况下,给科学下一个永恒的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说:“是否有可能对什么是科学下个定义?也许不能,因为科学是我们精神的主要活动之一,在这个意义上类似艺术、宗教和哲学。除非我们根据这些活动过去的历史来考查它们,否则就根本不能理解它们。”〔2〕因而西方学者不主张, 也没有就“科学”二字给出明确的定义。

对“科学”作出过明确介定的是前苏联的一些学者。比如,前苏联科学院院士Ъ·凯德洛夫和前苏联哲学家、心理学家、通讯院士、教授A ·斯皮尔金在其合著的《科学》一文中就曾这样写到:“科学是精神文化的最重要因素,是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它是借助相应的认识方法获得的、以精确的概念表现出的、发展着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的精神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的概念体系,它提供可能性去为了社会的利益而预见和改造现实,它是历史地形成的人类活动、‘精神生产’的形式。”〔3〕前苏联的另一位学者也提出:“科学, 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4〕

中国人对“科学”所作的最早的权威性介说,见之于任鸿隽的文章。1915年,他在《科学》杂志首期的第一篇文章中说:“科学者,智识而有系统之大命。就广义言之,凡智识之分别部居,以类相认,井然独绎一事物者,皆得谓之科学。自狭义而言,则慧识之关于某一现象,其推理重实验,其终物有条贯,而又能分别关联抽举其大例者,谓之科学。”〔5〕此后,我国学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 也都对科学作出过一些解释。最有代表性的是,我国学者韩增禄最近作出的解释,他指出:“科学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概念”,并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释,他说:“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它属于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的知识范畴”;“作为一种研究活动,它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即生活知识的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作为生产知识的必要手段,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行之有效地科学方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既是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又是维持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6〕。应该说, 所有上述这些解释,尤其是前苏联和最近我国学者对科学涵义的解释,虽然众说不一,且观点零碎,但是都从不同的角度论及了科学的内涵和特征,为我们进一步从根本上把握科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本文拟在此基础上,或从这个基础出发,对之作进一步的探讨。

从上述基础出发,或者综合上述各方面,本文认为,科学主要有着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这就是: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研究活动;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第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知识是关于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前引拉丁文“Scintia ”一词本身就是知识的意思。前述苏联学者和中国学者也都一致地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科学是一种知识是人们所公认的。本文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作为科学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它是与生活及其它一般的知识有着许多根本不同的知识。这就是前苏联学者所指出的:“科学知识不仅先要确认事实和描述事实,而且还要解释事实,还要在这门科学的全新概念体系中来理解这些事实。生活知识则是极其表面化地确认这个或那个事件是怎样进行的。科学知识不仅回答怎样进行的问题,而且还回答为什么正是这样进行的问题。科学知识的本质在于可靠地概括事实,在于在偶然的东西后面找出必然的东西、规律的东西,在个别的东西后面找出一般的东西,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对各种现象、客体和事件的预见。”〔7 〕作为科学的知识,它必须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因而要准确地把握科学就是知识这个内涵,主要是加深对“事实”和“规律”的认识。事实可以是历史事实、社会事实、自然界的事实和其他事实,科学就是发现人们未知的事实。规律则是客观事实之间的联系,对这种客观事实之间的联系作出准确的判断就是发现规律。这种人们被发现的未知的事实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或规律就是一种知识。这种知识就是科学。发现这种知识的人就是科学家。早在19世纪30年代,首创进化论说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用5年(1831—1936)时间,遍游四大洲三大洋之后, 对收集的大量事实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于1859 年发表《物种起源》巨著, 1888年,他以自己的感受给科学下了定义,在《达尔文的生活信件》中他这样写到:“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8〕事实上,达尔文就是通过网罗事实和发现规律取得科学伟绩的。

第二,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我们说科学是一种知识,这种知识不仅是一种正确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是一种知识体系。前苏联学者和我国学者都一致认为,科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系统性,也就是根据一定理论原理整理出来的知识的总和。尚未纳入一个连贯的系统中去的零散的知识的汇集还不够形成科学。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中,包含着能把相应的知识联合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当有目的搜集事实和描述事实达到了能把它们纳入概念的系统中、理论的组成中去的水平时,知识才能变成科学的知识。比如在古代,人们很早就积累了一些关于事物的量的关系的知识,而且在这些知识基础上营造了一些相当复杂的建筑物,如宫殿、金字塔等。但是,这些基础的数字知识还不够称之为科学,只能说它具有某些科学的性质。因为这些知识并没有根据一些普遍的原理、规律而联合进一个逻辑上连贯的系统中去。只是在欧几里得的著作中数学知识才第一次获得了科学的形式,因为是他给数学知识赋予了系统的和论证的性质。同时,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形式阶段,而任何科学形式的标准都是共同的,即确定研究科目,产生符合这一科目的概念、确定这一科目而所固有的基本定律,发现能解释许多事实的原理或者建立能解释许多事实的理论。例如力学,就是在确定了惯性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并产生了相应的概念才形成为一门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可追溯到重农学派,亚当·斯密、D ·李嘉图及其他人最早发现了一些规律,但是只有马克思才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门真正的科学。当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能够预见共产主义的历史过程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时候,社会学知识才变成了科学的知识。因此,科学一定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的知识体系就是用精确的概念、定律、假说等理论形式表述出来的逻辑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科学已不只是事实或规律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这些知识单元组成的学科、学科群以至一个多层次的学科体系。除上述外,科学史还表明,科学家不仅是知识的发现者,更重要的还是知识的综合者。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是在综合知识中创造,在发现知识中综合成为科学家的。这种综合就是按照内在的关系把已知知识(或定理)条理化、系统化,发现矛盾或空白,再作观察、试验论证,得出新的原理,补充和完善成知识体系。一个出色的科学家总是系统掌握某一方面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对诸多现象作出解释。也许正由于上述原因,所以大部分辞书给科学下的定义都一致强调“科学是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第三,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知识体系的研究活动。

科学是一种知识和知识体系,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然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事物固有的,不是幻想的产物,任何本质和规律都不是直接外观和被直接感知的,而是理论思维重建的结果。本文认为,这种理论思维重建,就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研究的英文表示是“research”,前缀“re”是“再度”、“反复”的意思,“search”是“探索”“寻求”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反复探索”。可见,人们最早认定的科学概念其基本成分就是“探索工作”。科学研究就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工作。创造知识即是创新、发现、发明,是探索未知的问题;整理知识是对已经产生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鉴别和运用,是知识的规范化、系统化,是知识的继承问题。所以人们通常认为科学研究有两个组成部分,即整理、继承知识的部分和创新发展知识的部分。但是,不管是哪个部分,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知识量”,都是对知识和知识体系的丰富和拓展,都是科学的自我延伸。因而科学就是研究活动,就是创造性劳动。没有这种研究活动和创造性劳动,科学是不可思议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在西方学术界,“科学经常与‘研究’几乎等同起来”,甚至认为,“科学是创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9〕。

第四,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这主要是就近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科学而言的。现代科学的对象不仅是物质运动的个别形式,而且是这些形式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科学在向越来越深入的研究高水平的和复杂的物质组织系统方面发展,同时就更深地深入到较简单的运动形式的本质,从而达到更顺利地为社会的利益而实际利用这些形式。随着科学的日趋复杂化,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式就日趋社会化。如果说从前科学研究通常都是由单独的个人或者不大的一组一组人在小小的实验室里用原始的设备来进行的,那么,现在的情况就根本改变了:科学创造通常是由一些庞大的人群的集体的联合努力在贵重的物质装备的巨大实验室里实现的。科学研究经过16世纪伽利略时代个体活动到17世纪牛顿的松散群众组织皇家学会时代,又到爱迪生(1847—1931)的“实验工厂”的集体研究时代,尔后是本世纪40年代美国实施曼哈顿计划研制出原子弹的国家规模建制的时代,现在已发展到了国际间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在这个时代,没有哪一项重大的科研项目能离开集体的智慧,没有哪一项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是群体创造的产物。正如前苏联科学家所说:在这个时代,“没有数百名比较不重要的和缺乏想象力的科学家的准备工作,就没有一个具有任何程序的有效性的发现能够作出来。”〔10〕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的科学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那种把科学概念停留在本世纪初,认为科学仅仅是反映事实和规律的普遍客观真理的知识体系的认识已经不够了,开始把科学称为,“大型科学”或“大科学”,认为“科学是一种建制”,即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在这项国家事业中,企业和政府都直接参与科学事业,从而实现科学家与企业家、政治家的结合。近些年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随着国家的地域化和集团化发展趋势的出现,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之间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这种合作使科学成为一项国际事业和产业,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把科学事业列入第四产业。199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特别强调把科学事业列入第四产业,并建立我国第四产业。这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科学是一种建制”。

以上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识是知识体系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无所谓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是知识所以成为科学的前提,没有知识体系,知识也就无法成其为科学;科学研究是知识和知识体系赖以产生的途径,没有这个途径,任何知识和知识体系都无从谈起;社会建制是科研活动的组织保障,没有这个保障,在现代条件下任何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本文认为,正是以上四个方面构成了科学的基本内涵。除上述四点外,当然也还可以从其它不同的角度对科学作出一些解释,如前述已经提到的各种解释。但是本文认为,以上四个方面是科学最一般最普遍的内涵,是我们理解“什么叫科学”最基本的观点。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或综合这个基本观点,如果硬要给科学下一个简约的定义的话,那就是: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一切与内涵相背的或不符的均不能称其为科学,均不在科学之列。

三、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不仅有其最一般、最普遍、最基本的特定内涵,而且有其固有的明显的本质和特征。

应该说:前述科学的基本内涵也同时反映着科学的本质和特征。这就是:科学总是表现为某种知识、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科学总是表现为对客观事实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科学最本质的特征。除此之外,这里我们还要指出的,是由这个最本质的特征所决定,或者由它派生出来的其它一些特点。这就是科学的客观性、积累性、创造性、预见性和发展等特点。

第一,科学具有客观性特点

由于科学是对客观事实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要探索的是客观世界的真实面目,这就决定了真正的科学必定是面向客观事实、立足于客观事实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发现科学研究的问题,才可能找到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才有可能揭示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一切科学理论是否正确,也只有在实践中与客观事实相对照,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才能加以判别。在这里客观事实既是科学的起点,又是科学的判定者。科学不同于艺术,艺术容许虚构,容许艺术家本人把在过去、现在、也许还有将来的现实中都没有的那种东西带进艺术中去,而“在科学中主要则是消除、排除一切个别的、个体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并以概念、范畴的形式保持一般的东西”〔11〕。而这种一般的东西就是规律。科学认识就是对世界的规律的认识。由于科学的客观性,所以科学是可以证伪的,科学排斥一切主观主义和超客观的东西。整个科学史表明,任何主观主义都总是会被无情地从科学认识的道路上抛下来,只有超个人的东西、客观的东西才能在科学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科学的客观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在科学与非科学以及伪科学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那些企图冒充科学的伪科学,最后都会在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面前露出原形。

第二,科学具有积累性特点。

科学的思想和原则、理论和概念、方法和方式的发展的承续性,乃是内在统一的有目的过程的对现实的全部认识的不可分离性。在科学的发展中,每一个较高的阶段都是在保留了早先积累的全部有价值的东西的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从相对真理中形成绝对真理时,较晚达到的更完全的(相对)真理与较不完全的、早先达到的真理处于内在的一致之中。在每个历史阶段,科学总把过去的成就加以综合集中。科学的这种继承性保证科学作为人类的“社会记忆”的特殊形态而发挥作用。正因为这样,所以早在1844年,恩格斯就阐述了科学加速发展的原理,他指出:科学总是与继承着以往成果的大量知识成比例地向前发展着的。科学之所以具有继承性,这是由人类生产以至整个社会实践的连续性所决定的。这就是,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的发生和发展所决定的,人类的生产以至整个社会实践活动是世世代代不间断地连续下来的,随着生产和整个人类实践活动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也就自然是有这种世代连续继承和发展的特点。尤其自然科学, 这一特点就更为明显。比如力学的发展,从伽利略确定惯性定律开始,到牛顿力学的建立,直到相对论力学,这些不同发展阶段的力学都是在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着的。尽管人类历史已经历了几个社会形态的变迁,但力学的基本规律并没有推翻。自然科学和上层建筑不同,它不随经济基础的消灭而消灭。当然,研究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社会科学也有继承性,只不过与自然科学继承性不尽相同罢了,这就是自然科学的继承性是在主要内容方面的继承、本质方面的继承,而社会科学继承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那些反映客观事实的一些思想资料和反映思维运动规律的逻辑形式。而对于反映阶级利益的主要内容,都必须经过彻底的批判和革命的改造。当然,自然科学的继承也是一种批判和革命改造基础上的继承。即对那些已被实践证明为过时的、陈旧的、错误的东西予以批判和改造,继承那些仍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所以打着“继承”、“挖掘”的旗号,把一些早已被实践证明为过时、错误的东西当着“科学”推向社会,都是对科学继承的歪曲,是与科学继承本身风马牛不相及的。

第三,科学具有创造性特点。

如前所述,科学就是研究活动,研究活动的核心是创造性的劳动,没有这种研究活动、创造性的劳动,科学是不可思议的。因此,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创造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创造是科学的生命”。真正的科学是富有创造力的,科学的创造力在于敢于突破常规,大胆想象,大胆假设,敢于走前人未曾涉足的路,敢于在所有领域中进行无止境的、无所畏惧的探索。它总是善于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总是把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重新扔回问题堆中去:它总是在简单的表象后面找出其复杂性,又总是在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其简单的规律。科学不同于技术,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同时,在科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它总是要不断地怀疑过时的旧思想、旧理论、旧观念、不断以新的、更符合事实的理论或观念更正或取代它。比如,哥白尼以日心说向被神化的地心说挑战,牛顿首先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突破经典力学的传统观念,这都是科学创造性特征的突出表现。由于科学的这一创造性因而科学便有批判、革命的功能,它不承认任何教条,不执着于任何独断,不迷信任何权威,不崇拜任何偶像,它是破除愚昧迷信的有力武器,是反对教条主义的一大法宝。

第四,科学具有预见性特点。

由于科学是对客观事实和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规律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对规律的反映就是对这种必然趋势的反映。正是对这种趋势的反映,从而使科学具有预见性特点。正如前苏联学者乌莫夫所说的:“……科学工作的灵光是预言。它给我们揭开遥远的未来现象和历史事件,它是表明科学思想服从于人类和自然力的目标的标志,它是推动社会生活的力量。”〔12〕科学知识的整个进步是与科学预见的力量的增长和范围的扩大联系着的。预见使人有可能去参校过程和控制过程,科学知识不仅开阔了预见未来的可能性,而且还开辟有意识地形成未来的可能性。任何科学的根本意义可以表述为:为了预见而知,为了行动而预见。科学从来就是分层次的,其中一些层次满足最近的和直接的实践需要(即解决当前的今日的策略任务),而另一些层次则是指望于较为遥远的前景。这恰恰是科学研究的上乘。它们的使命是要解决战略任务,揭示未来的实践的巨大而广泛的可能性,在现有的实践中引起根本的变化。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共产主义制度的科学预见就是这种科学战略的光辉范例。除上述外,我们说科学具有预见性特点,还在于科学不只是跟在实践的后面,而且还赶在实践的前面,科学往往成为预先决定实践的力量。大量事实表明,许多科学发现都不是依赖于实践的直接需求而来的,只是在后来它们才成为新的实践的源泉的,如X 射线等等的发现就是如此。由于科学具有预见性,所以那种狭隘的实践主义,对于科学,特别是对科学的理论部分就有害处,即“它以狭窄的运动轨道限制了科学思想,它用那些只对于实践暂时有意义的方面来束缚科学思想”,从而使理论的内容变得贫乏,甚至使理论脱离实践,脱离生活,进而把科学引向经院哲学的迷宫。

第五,科学具有发展的特点。

科学是人类历史上不断发展着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对于这一点,科学发展的全部历史都是证明。正如美国科学史家G ·萨顿所说:“如果把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或者看作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系统化的这样一种知识,那么科学史就是这种知识发展的描述和说明。”〔13〕他还以天文学为例说:“就我们今天在天文学方面全部所知来说,我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呢?这里有一段长长的史话。它使我们回到了人类开始观察太阳、月亮、星星并为之惊奇的史前年代。只是经过了艰辛的探究和发现的历程,经过了许许多多的谬误, 我们才达到了今天的知识水平。”〔14〕科学之所以是发展的,是因为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人类的社会实践范围是在深度和广度这两个方面不断扩大的,在过去的实践范围内是正确的知识在更大的实践范围内可能成为错误。在过去的实践范围内是科学的东西,在现在更大的实践范围内可能就是谬误。当我们顺着科学的脚印从大的实践范围向小的实践范围追溯,我们便可以看到波普尔的“证伪”过程;从小的实践范围向大的实践范围跟踪,我们会看到科学的积累效应。库恩的“范式”说和拉普拉斯的“硬核”论等等,都可以在“发展”二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历史还表明,科学永远是少数人的事业,科学所产生的知识最初总是只能为少数人所承认,一旦这种知识为许多人甚至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它就成了常识。这时,就会有更新的知识出来,把人类的认识推向前进。由于科学是发展的,我们应该承认在遥远的古代也有科学,正如前苏联学者N·C 阿列克谢耶夫所说:“神话也可以认为是科学遥远的前提,它是建立关于人们周围世界的包罗万象的认识体系的首次尝试。”〔15〕但是,我们必须同时看到,由于科学是发展的,过去曾经容身于科学家族的知识,今天许多甚或是全部变成了谬论,今天的科学已经不再承认它们的地位了。如果有人把古代虽曾侧身科学家族而今天已经过时的知识、甚至把古代就已被批评、已被认为是错误的知识装饰以当代的词汇,冒充今天的科学,那只能是纯粹的欺骗。这类“科学”是伪科学。

除上述特点外,科学也还有着其它方面的一些特点,但本文认为,以上五个方面是科学最基本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与前述基本内涵一脉相承的。不具备这些特点的也不在科学之列。

注释:

〔1〕《胡适文学》二集,卷二,第2—3页。

〔2〕[英]C·辛格《科学》,《大英百科全书》第20卷,第14页。

〔3〕〔7〕[苏]Ъ·凯德洛夫、A·斯皮尔金《科学》, 苏联《哲学百科全书》1964年,T,3。

〔4〕〔15〕N.C阿列克谢耶夫《科学》、 《苏联大百科全书》1974年第17卷。

〔5〕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科学》一卷一期。

〔6〕《光明日报》1997、4、12。

〔8〕转自宋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第2页。

〔9〕〔10〕〔11〕〔13〕〔14 〕转自金吾论选编《自然观与科学观》,知识出版社P376、P307、P289,P396、P396。

〔12〕《乌莫夫全集》第3卷,莫斯科,1961年第251页。

标签:;  ;  ;  ;  ;  ;  

论科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