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方略初论
左其亭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450001,郑州)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新的科学判断,也为我国水利发展指引了方向。在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断和回顾新中国70年水利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目前我国水利发展的形势,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概念,诠释新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需求对应的水利发展构想;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描绘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方略:一条主线(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为主线)、两步走战略(现阶段以建设生态水利为主,实施“补短板、强监管”总基调;未来将以建设智慧水利为主,实施“水利4.0”战略)、三个基本点(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人水和谐思想、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四项重点任务(保障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水文化、推行水利改革发展)、五大支撑体系(工程体系、制度体系、监控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六方面抓手(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河湖长制、发展水市场、改革水行政机构、完善水利各项制度)。
关键词: 水利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发展方略;水利4.0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独立成篇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号召全党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水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支撑行业之一,中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水利行业的作用愈加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水利事业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有哪些特征,在水利事业发展中有什么体现?中国特色有哪些特色,对水利事业发展有什么需求?都需要对水利发展形势进行科学研判。新时代,新需求,新征程,水利事业发展肩负着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水安全保障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需要总结其历史使命的主要内涵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发展方略。
目前关于我国水利发展阶段的分析判断研究并不少见,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阶段的分析鲜有报道;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的相关分析较多,主要为政策性和宏观认识,缺乏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理论分析和深入探讨,也缺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历史使命和发展方略的系统分析和描绘。基于以上背景和现状,在系统分析新中国70年水利发展成就基础上,科学判断水利发展形势,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历史使命,描绘其发展方略。
一、对新中国70年水利发展成就的回顾
笔者曾考虑不同时代水利工作主导目标和主要治水思路,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发展分成3个阶段,分别为“工程水利”阶段(“水利 1.0”)、“资源水利”阶段(“水利 2.0”)、“生态水利”阶段(“水利 3.0”,该阶段还会延续一段时间),预计下一阶段是“智慧水利”阶段(即“水利4.0”)。从每一阶段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看出我国70年水利的发展成就。
1.第 1个阶段(1949—1999年):“工程水利”阶段(“水利1.0”)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1949—1953年,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国家大规模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江河堤防整修加固、农田水利灌排工程等。1953—1965年,国家轰轰烈烈搞建设,特别是大跃进时期,为了发展生产,修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很多中小型水库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1966—1976年,经历了十年“文革”,水利工程建设处于停滞状态甚至遭受一定程度破坏,当然有些地方也修建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1978—1987年,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有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对资源利用和保护考虑不足甚至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1988—1999年,经历了1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用水量大增,但水利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出现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不协调,带来的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1998年遭遇长江、嫩江—松花江罕见大洪水,中央作出加大水利投入、进行大江大河治理的重大战略部署。
比较文学所说的“影响”,指一个民族文学的演变中,或者一个作家、一部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外来因素,这种因素是从本民族的传统和作家本人发展的过去中无法作出解释的;这些外来的因素经过吸收、消化,已经渗透到民族文学中,参与了艺术创造和民族文学发展的过程,并成为它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简言之,影响研究就是用充分可靠的“事实关联”来证明各国或各民族之间文学间的相互影响,来探讨文学的规律,获取文学交流中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影响研究虽然主要研究那些经过吸收、消化,与自己的作品水乳交融的外来影响,但它并不排斥那些有意的模仿和借鉴,也不排斥那些痕迹比较明显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我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有一定经济体量的发展中大国,主要靠人民的力量自力更生进行经济建设。为了发展经济,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了大批水利工程,水利工作总体表现为水利工程建设。
2.第2个阶段(2000—2012年):“资源水利”阶段(“水利2.0”)
到2000年,出现了一系列由发展带来的问题,比如,人口过快增长、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迫使人们开始思考发展方式的转变。恰逢此时,国际上流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传入中国,全国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此外,我国提出了人水和谐治水思想,200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人水和谐”。此时才真正把水资源看成是一种资源加以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然而,此时由于经济发展占据主导方面,对水利的投入仍然不足,导致2009—2010年水灾害出现集中而且形势严峻,特别是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突发特大泥石流灾难,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我国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水利问题,做出“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科学判断,并规划投入4万亿元,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该文件特别指出,要坚持人水和谐原则,合理开发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1世纪伊始,人们逐步意识到,不仅仅要发展经济,还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人水和谐。因此,这一阶段明显从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转变到“强调人水和谐发展”。
3.第 3个阶段(2013—预计2025/2030 年):“生态水利”阶段(“水利 3.0”)
通过对我国水利发展历程的回顾和目前水利发展形势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水利发展应适应新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需求,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概念和判断。
近年我国水利工作主要以保护生态、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不仅仅把水资源看成是一种宝贵资源,还要通过各项工作来支撑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笔者曾著文分析认为,生态水利阶段将会持续一段时间,预计到2025或2030年;下一阶段才是“智慧水利”阶段(“水利 4.0”)。
人与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中非常复杂的一种关系,自人类出现就与水打交道,不断改善人水关系。历史发展证明,人类不可能主宰自然,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坚持人水和谐思想是永恒的思想,走和谐发展之路具有长期性、必然性。
二、对目前我国水利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专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1月,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 号文),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
1.“新时代特征”在水利事业中的表现
(1)更加重视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水利发展
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命健康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质量。这是人民群众对发展生态水利的期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经济基础。
标准编写组详细汇报了《页岩气田钻井井控安全技术规程》《页岩气井带压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两份标准的编制背景与目的、编制过程、主要技术内容、征求意见汇总采纳情况等四方面的内容。标准审查专家组对标准送审稿的各项内容进行了充分、细致的讨论和技术审定,并提出了修改建议,形成了审查专家意见。审查组专家认为,该标准起草程序完善,符合标准的编写要求,送审材料齐全,符合审查要求。但是标准中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多以涪陵地区页岩气开发为依据,建议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充分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后,再次组织标准审查。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事业,已经形成显著的优势,并且会有巨大的潜力,为未来水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新时代会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现代化建设,建设智慧水利。这也正是未来“水利4.0”战略发展方向。
(3)社会格局变化加速,推动水利改革发展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会影响全球格局,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实施需要更高智慧和支撑条件。这些新时代变化需要新的水利增长点支撑,必然会推动水利改革发展。
2.“中国特色需求”在水利事业中的表现
(1)中国国情变化,促进水利工作重心转移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和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口多,人均值少,发展仍是主要任务。近年我国国情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在水利事业中的表现是: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水利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今后一段时间水利工作重心转移到 “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
(2)互联网广泛应用,推动智慧水利发展
(2)中国水情现实,需要严格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环境污染严重,是我国的基本水情。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对美好生态环境需求的现实不符,迫使我国采取更加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用水总量、从过程上提高用水效率、从末端上严控排污量。严格水资源管理是水利行业根据中国特色需求所做的必然选择和主要抓手。
(3)改善人水关系,走和谐之路是永恒选择
所有水利工程建设都期望改善人水关系,比如修建大坝、电站、灌排水渠、防洪除涝等。当然,有可能“事与愿违”。受人类活动影响,人水关系越来越复杂,改善人水关系,走和谐之路将是永恒选择。
1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她们的卵子在减数分裂时,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的机会比正常孕妇高,在受精后则易发生染色体数目异常。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历史使命
基于以上对我国水利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历史使命的深入分析,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发展蓝图,描述如下(如图1所示)。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传承中华水文化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节约用水是一种美德,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再富有也要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德。要把节水看成是一种传统美德进行宣传,而不仅仅是为了节约。
1.支撑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不可阻挡的事实。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就会更高、更多。水利事业自然就要肩负着支撑发展和满足人民追求的使命。
2.传承中华水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常去关注学生的“成功”,而却易忽略学生的“错误”。公式的应用不熟练会导致学生解题出错,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错误之处,有意制造错误,以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把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生在思维不全面时,会有遗漏特殊问题的情况出现,这会导致解答的不完整,教师要引导学生剖析这种“以偏概全”,分析出错的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如在求圆的两条平行弦之间的距离时,学生往往只考虑两弦在圆心同侧这种情况,而忽视了两弦在圆心异侧的情况,导致解题不严谨。
人是万物之灵,任何一项活动都要靠人去实践,因此建立一支好的会计队伍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那么如何建设会计队伍呢?首先,在选用人上。在用人上除了是否具备从业资格等硬件条件外,更要注重个人的品行。在实践中对那些品行不端的人坚决不能任用。其次,在后续教育上。业务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后续的教育,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职称考试、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继续教育、自考学历等。企业要为那些想学、肯学的会计人员提供条件、搭建平台。如:对考出的人员进行奖励、给予考前复习公休、统一联系召集继续教育的培训等。通过选用人、教育人打造一支道德品行、业务素质过得硬的会计队伍。
连接诊断电脑进行快速测试,发现无法检测到ESP控制单元,同时,在N127、N10/6、N3/10、N118等多个控制单元中储存有与通信相关的故障码(图1~5)。
试验于2015年7~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人工气候室和恒温培养箱内进行,采用72孔穴盘基质育苗。试验设置6个温度处理:30/30、30/25、30/20、30/15、25/15、20/15℃。光周期为12/12 h,相对湿度为75%±10%。播种前将甜瓜种子放在恒温箱中催芽,24 h后取出播种于穴盘中,然后放在培养箱中,第一片真叶出现前用自来水灌溉,第一片真叶出现后用“花无缺”瓜类专用育苗肥稀释液(电导率为1.0~2.0 mS/cm,主要养分比例为N∶P∶K=15∶15∶15)灌溉。
3.始终坚持人水和谐思想,走和谐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仍处于生态水利阶段,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需求,我国水利发展趋势必然会有新的变化。
4.发展生态水利,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宝贵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支撑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重要基础,发展生态水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我国水利发展正处在生态水利阶段(即“水利3.0”),是对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响应和水利体现。
2017年12月,对天津职业大学烹饪专业、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无人机专业、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和审计专业的共计225名学生(均为高职院校非外语专业学生),发放了“职业院校非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水平测试调查问卷”。从知识能力、综合能力、态度、交往技巧四个方面对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进行调查研究。
图1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方略示意图
5.适应时代潮流,发展智慧水利
根据我国水利发展阶段的分析,笔者认为下一个水利阶段应该是智慧水利阶段(即“水利 4.0”),这也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形势,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为这一阶段的到来做好准备。
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方略描绘
分析判断目前我国水利发展形势,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应具有以下使命。
1.一条主线
即: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为主线。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顺应新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对水利发展的需求,肩负着支撑发展、传承中华水文化、实现人水和谐、发展生态水利、智慧水利的历史使命,建设适应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水利事业,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两步走战略
即:现阶段以建设生态水利为主,实施“补短板、强监管”总基调;未来将以建设智慧水利为主,实施“水利4.0”战略。现阶段处于生态水利阶段(水利3.0),通过水利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制度,严格水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水文化,构筑生态文明建设水治理安全保障体系。2019年水利部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 “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包括四方面补短板: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信息化工程;六方面强监管:江河湖泊、水资源、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水利资金、行政事务工作。其中,防洪工程和供水工程是水利部门的长期工作,生态修复工程是生态水利阶段突出主抓的重点工作,信息化工程是为智慧水利建设打基础。
下一阶段将是智慧水利阶段(水利4.0),肩负着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新使命。该阶段将以丰富的水利经验为基础,以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技术为主要手段,借助“立体感知体系、模块集成系统、决策与服务体系”,实现水管理精准投递,涉及水利事业各方面需求。
定义2 设[Sθ1,Sθ2],其中Sθ1,Sθ2∈S且0≤θ1≤θ2≤τ,S为语言短语集,则称为离散区间语言变量。特别地,当θ1=θ2时,退化为语言变量。
3.三个基本点
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人水和谐思想、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首先,现代水利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方面,必须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次,要始终坚持人水和谐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水利发展的主旋律。再次,要顺应自然规律,无论怎么发展,要讲究自然规律的约束,不能违背自然。同时要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既要发展又不能无限制、无规则的发展。
4.四项重点任务
即:保障水安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中华水文化、推行水利改革发展。保障水安全,是水利事业的基础要务,包括保障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安全、水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洪涝防御安全等。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是水利事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主要表现和任务。通过水利改革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传承中华水文化,是传承中华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水利事业的主要精髓。推行水利改革发展,是水利行业不断完善自我、增强服务能力、解决日益复杂的水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坚定不移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方面。
测序结果采用DNAMAN 7.0软件进行比对,并采用在线软件PlantCARE (http: //bioinformati-cs.psb.ugent.be/webtools/plantcare/html/)分析DGAT2 基因启动子序列,预测顺式作用元件。
5.五大支撑体系
即:工程体系、制度体系、监控体系、管理体系、技术体系。保障水安全、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需要构建五大支撑体系。工程体系包括:供水工程、防洪除涝工程、水利枢纽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等。制度体系包括: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制度、水权交易制度、生态补偿制度、水资源税征收制度、取水许可制度等。监控体系包括:水文气象监测、各种水源取水监控、各种行业部门用水监控、水资源分配监控、调水和水利枢纽监控等。管理体系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江河湖库水量调度管理、水域岸线用途管制、水环境管理、监督执法管理等。技术体系包括:节水、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利用、水污染治理与回用、生态保护修复、水质净化、水资源优化配置、水量水质联合调度、人水和谐调控等相关技术。
6.六方面抓手
即: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发展水市场、改革水行政机构、完善水利各项制度。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建设,需要着实做好六方面工作。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现代水利发展的基础,是坚持“节水优先”战略的体现和落脚点,把节水美德传颂为中华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的制度保障和重要途径。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我国解决河湖管理和保护问题的有效尝试,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的行政权力和影响力,引起各级领导和群众的重视,有效管理和保护河湖水系。发展水市场,是我国市场体制改革在水治理领域的重要体现,建立科学合理的水权交易制度,以经济杠杆来促进水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的作用,实现水治理领域“两手发力”。改革水行政机构,是中央深化机构改革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部分,将伴随着水利改革发展,不断优化水行政机构,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与保护、河湖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和运行规制。完善水利各项制度,是支撑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发展的制度保障,需要不断适应变化,适时调整相关制度,支撑水利有序发展。
(1)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epochs,the fitting results of the output phase of the DLL gradually approached the real distribution.
五、结 语
基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理解,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水利发展阶段分析,研判目前我国水利发展形势,分析了“新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在水利事业中的表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历史使命,最后对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发展方略进行详细描绘,包括一条主线、两步走战略、三个基本点、四项重点任务、五大支撑体系、六方面抓手,为未来水利发展蓝图进行了规划和诠释。其主要意义在于: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水利的表征,明确了水利事业的历史使命;粗略描绘了水利事业未来发展蓝图,为水利规划和改革发展,提供了参考。
由于本文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背景下水利发展的一个战略框架分析,很多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待进一步论证和检验,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
[2] 陈晋.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N] .人民日报,2017-11-8.
[3] 鄂竟平.工程补短板 行业强监管 奋力开创新时代水利事业新局面——在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中国水利,2019(2).
[4] 陈雷.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在水利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J] .中国水利,2008(24).
[5] 王亚华,黄译萱,唐啸.中国水利发展阶段划分:理论框架与评判[J] .自然资源学报,2013(6).
[6] 左其亭.中国水利发展阶段及未来“水利4.0”战略构想[J] .水电能源科学,2015,33(4).
[7] 沈凤生.新时代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中国水利,2018(9).
[8] 左其亭,陈曦.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9] 左其亭,等.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水科学研究的启示与讨论[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
[10] 蔡旭东.新时代智慧水利建设的思考[J] .水利信息化,2019(2).
Initial studies on water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Zuo Qit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water development in China over the past 70 years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s and discusses the idea and historical mission of water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age,and then proposed the strategy,including a framework for water development,a two-phase approach of ecological-oriented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and intelligentoriented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three basic principles of insisting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water,following the laws of na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four major tasks of safeguarding water security and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ng Chinese water culture and promoting water development and reform;five supporting systems of engineering,institution,monitoring,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and six measures of 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stringen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river-lake chief systems;water market,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reform and perfection of water-related rules and regulations.
Key words: water development;the new era;Chinese characteristics;development strategy;water strategy 4.0
收稿日期: 2019-06-10
作者简介: 左其亭,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 G122+TV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1123(2019)12-0003-04
责任编辑 李建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