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女装的变迁_旗袍论文

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近代论文,女子论文,服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近代,向被称为“古今一大变局”。急剧变动的时代,满汉民族的融合,西方文化的东渐,使中国服饰出现了大跨度的变革,其中女子服饰的变迁尤令人眼花缭乱。本文旨在寻觅中国近代女子服饰发展的轨迹,并揭示其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根源。

一 19世纪下半叶女子服饰的渐变

清初,中国出现了一次全国性的服饰大变动,奠定了有清一代服制的基础。满族贵族定鼎中原后,沿袭历代统治者“改正朔、易服制”的作法,顺治三年十二月,清廷规定了官民服饰之制,以满族长期骑射生活形成的袍服、马褂、箭袖、深鞋和薙发(男)垂辫(女)来代替汉族自古以来的上衣下裳、宽袍大袖、蓄发绾髻的传统装束。数年之后,从城市到乡村,从中原到边陲,从官吏到百姓,人们的服饰发生了重大变化,满族服饰很快在大部分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注意,这是就男子服饰而言。对女子服饰来说,在清朝统治者“男从女不从”的默许之下,出现了满汉分途的局面。可以说,满汉分途、各具特色,是有清一代女子服饰的主要特点之一。满族女子的典型装束是:梳两把头,大装戴钿子;身着蔽足旗袍;脚穿花盆底鞋;袍外常套马甲。汉族女子的典型装束是:平头圆髻,上着右襟袄衫,下着长裙,脚穿弓鞋。满族与汉族妇女的服装分属于衣裳连属制和上衣下裳制。当然,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中,满汉女子服饰既明显分途,又有局部的渗透和发展变化,但这种发展变化相当缓慢。

服饰的变化,一般表现在式样的翻新、肥瘦长短比例的变化、纽带位置的变更、衣裤鞋帽的协调、色调的搭配以及装饰物的选择等方面。

进入近代后,自道光经咸丰、同治到光绪中叶,女子袍服、袄衫的样式,没有大的变化,而衣之长短、袖之肥瘦、领之高低则一变再变。有记载云:“衣服之制,历来宽长,雅尚质朴,……咸丰以来,渐起奢侈,制尚紧短,同治年又尚宽长,……光绪年又渐尚短衣窄袖……妇女亦短衣窄袖(先行长至二尺八、九寸),胫衣口仅三寸许(先行大口至尺二、三寸)②。夏仁虎记载光绪年间北京女袄衫“衫袖腋窄而中宽,谓之鱼肚袖,行时飘曳,亦有致。后乃慕南式而易之,则又紧抱腕臂,至不能屈伸”③。袍或袄的立领也时高时低。花边使用十分盛行,流行多而宽的镶滚,从二镶二滚,到五镶五滚。“咸同间,京师妇女衣服之滚条,道数甚多,号曰十八镶”。人们形容当时的女装是“鬼子栏杆(即花边)遍体沿”④。

裙子的制式多所变化,早期风行的凤尾裙已不时兴。咸丰、同治年间有一种“鱼鳞百褶裙”,深受妇女喜爱,广为流行。该裙工艺复杂,制作精细,细密的裙褶有规律地连缀起来,展开时如鱼鳞状,非常华美。《光绪都门纪略》“时样裙”条曰:“凤尾如何久不闻,皮棉单夹费纷纭,而今无论何时节,都着鱼鳞百褶裙”⑤。光绪时还出现过一种名为“叮裆”裙,裙上十数条剑状飘带,端系金银响铃,动则发出悦耳铃声。另还有刺绣精美的“百蝶裙”、“凤凰裙”等。由于洋布的流行,以西洋印花布为料的“洋印裙”亦很流行。同治、光绪年间兴起穿上袄下裤,着裙者渐趋减少。

鸦片战争后,女子衣饰与首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清中叶前,一般中产家庭妇女“无金珠罗绮”。而咸丰“辛酉兵燹后,礼趋于简,习渐侈靡”,与过去不一样了。不仅金银饰品流行,且有以眼镜、金钱表、文明棍为饰者。眼镜传入中国较早,“光绪中叶以后,妇女之好修饰者,亦戴之以为美观”。当时有“双镜金丝半面妆”的说法。“光绪中叶,妇女有以小表佩于衣衽间以为饰者,或金或银,而皆小如制钱,故呼曰金钱表”。⑥

这一时期女子服饰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政治的变更,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与价值取向的更新,推动了承传性极强的风俗习惯发生着变化。光绪中叶刊刻的福建嘉善志在“风俗类”中指出:“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渐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男女服饰厌旧喜新”⑦。上海南汇县志记述咸丰初至光绪初年社会风习时云:“邑素崇俭朴,虽士大夫家,居只布素,有事暂服绸绫。今差役之流,居然天青缎套,其妇女亦天青缎,披红绉裙,满头金珠矣”。⑧

中国近代史上,上海开埠最早,“繁华甲于全国,一衣一服,莫不矜奇斗巧,日出新裁”。⑨北京、南京等地“妇女衣服,好时髦者,每追踪于上海式样”⑩。而上海服饰的变化,又与青楼女子大有关系。“同光之交,上海青楼中之衣饰,岁易新式,靓状倩服,悉随时尚,……而风尚所趋,良家妇女,无不尤而效之。未几,且及于内地矣。”(11)上海妓女出局,往往衣饰花样新奇,招摇过市,引人注目。当时出版的《点石斋画报》刊载一新闻图画,画的是尚仁里妓院一群狎客饮酒作乐之余,每人各召一妓,商定应召者不得衣着相同。于是二十余名青楼女子跚跚而至,有的头戴钿子、身着旗袍作旗装,有的梳东洋头着日本和服,有的穿长袍马褂戴墨镜作男装,有的袒胸露臂、长裙曳地、草帽垂花作泰西装,有的是道姑装,有的则着燕赵装,恰似一小型服装表演会。这可看作推动服饰发展的一个特殊渠道。

二 20世纪初变革服饰的新角度与女服流行趋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高涨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人们从许多新的角度,提出了变革服饰的要求。

把变革女子服饰同妇女解放联系起来,是当时一些新知识分子普遍的做法。他们把传统的女子服饰看做是妇女处于奴隶地位的重要标志,是束缚妇女的一大绳索。

秋瑾在《敬告姐妹们》一文中指出,那种“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着;绸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搽抹着”,这是一种寄生生活,也是一种被奴役的生活(12)。妇女要求解放,必须改变这种生活方式。秋瑾希望从改变服饰使自己从外观到心灵都趋向男性。她曾表示:“我对男装有兴趣。……在中国,通行着男子强女子弱的观念来压迫妇女,我实在想具有男子那样坚强意志,为此,我想首先把外形扮作男子,然后直到心灵变成男子。”(13)

康有为次女康同璧,戊戌维新时投入妇女解放运动。1909年她在香港组织了“中国复古女服会”,该会宗旨是研究改进女子服装,推进女界文明。该会要求会员每年设计新装一套,立志“损益中外古今”之服装,为全国妇女设计出一种“美善”的标准服。她们还准备自设公司,出售推广新服装(14)。

由于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人们注重服饰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的同时,开始注意服饰的科学性。《新女界杂志》介绍说:“选择衣服要从种种方面着眼。比方气候、年龄、身份、职业、用途都不可不注意的”。“冬天最好用绀黑及各种浓色的东西,因为他能吸收日光,格外暖和,夏天最好用白地、白茶、浅黄各淡色的东西,因为他能反射日光。”(15)《神州女报》等杂志上也多有类似的宣传。这些宣传在今天看来是最一般的常识,但在当时来说却是十分新鲜的。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机器纺织品的大量出现,也促使女子服饰发生变化。自洋纱洋布倾销以后,人民羡其质细而价廉,乃大量采用。不仅城市地区用之,乡区亦多用之。城市且多用丝麻质料,时髦“少年尚有服毛织洋装者”(16)。这可看作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服饰改革的推动。

中国传统的女子服饰,在20世纪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有人回忆:“庚子以后,风气弥开,男女皆尚高领窄袖,往时袖宽至尺三四寸,或至尺有六寸,至是裁及数寸。凡西洋服饰若花边细钮绒毛衣之属皆为常御之品,而往时之阑干挽袖均捐废矣”(17)。这时期,衣服以窄瘦为时髦。京华百二竹枝词注曰:“近今新式衣服,窄几缠身,长能覆足,袖仅容臂,偶然一蹲,动至绽裂,或谓是慕西服而为此者”(18)。由于衣袖变短,兴起了手套、手笼。满身镶滚、遍体栏杆的多重花边渐少,时兴的是不镶边或仅镶若韮菜叶宽的一窄条。旗袍上的大挽袖,变成了平袖。

如果说上述变化尚属女子服饰在原有基础上的演变,那么20世纪初女子服饰几个新的趋向,则更加引人注目。

其一,女尚男装。一批妇女解放的追求者,为一扫女性柔弱之气,纷纷着男装。1903年秋瑾旅居北京时,曾登门拜访了日本女教育家下田歌子的弟妻繁子。繁子这样描述秋瑾:“修长的身材有点向前弯,头上是浓厚的密发。穿着西式男装,横戴着的黑色鸭舌帽掩盖了半个耳朵。蓝色的中世纪西装,背心显得很不合体。因为西装袖子太长,纤细的手只露出一点在袖口外。手中带着一根细手杖。从又肥又大的西服裤下面,可以瞧见茶色的靴子。胸部的领带松松地往下垂”,俨然一“男装的美人”(19)。实际上,后来秋瑾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一直是男装打扮,常穿月白色竹布衫,梳辫着革履,有时穿长袍马褂,直到1907年牺牲前一直未变。当时一些妇女活动家如张竹君等,常西装革履,着男服,为世人瞩目。其意在装束方面扬弃女性服饰打扮,认同男性,以达男女平权。

不仅一些女权主义者如此,社会上各色妇女亦有人效尤。据载,“光宣之间,沪上中人竞效男装,且有翻穿干尖皮袍者”。大街上常有妇女披西式男大衣,戴西式猎帽,“徒步而行,杂稠人中,几不辨其为女矣”(20)。北京闻名一时的肃亲王善耆的大格格保书航,“常越闺范”,女扮男装,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一些青楼女子炫异矜奇,有的也“喜作男儿装束”。沪妓赛月,“冬则狐裘风帽,秋则团扇轻衫”,居然“空心大老官模样”,引得逐臭之夫,趋之若鹜(21)。女扮男装乘坐马车出入于酒楼戏院的记载亦不少见。女尚男装的出发点大不一致,但当时确实成为一种时尚。

其二,西式服饰越来越多地受到一些女子的青睐。西方的服饰文化,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被中国人认同。林则徐十分欣赏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制造技术,但对其服饰大不以为然,曾谓“夷服太觉不类”(22)。对于西方女子服饰,一般人更是大惊小怪,嗤之以鼻。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旧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20世纪初,赴日留学的女性,几乎全式东洋服饰。1903年梁启超游历北美搜集到三位中国女留学生照片,照片上三个人一律西式连衣裙妆扮。中国大地上也渐渐兴起一股崇洋风,从洋油、洋车、洋楼,到洋布、洋绉、洋帽、洋装,一时成了时髦的东西,真是“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23)男式西服做为文明装流行的较早,也较快。而西式女装尚未被人接受,即便是青楼女子中也是着者寥寥。妇女中流行的西式服装主要是男式西装、男式大衣和礼帽。流行更广的则是西式皮鞋和东洋发式。此外,眼镜、怀表、洋伞、文明棍、手提包等,亦做为装饰品为时髦女子所钟爱。西式花边,西式钮扣等也流传很快。在公共场合穿流行服装者,一种是着男西装,当时报刊、小说里描写的那些登台演讲的女子,多为此类装束;另一种则是头梳东洋髻,身穿高领窄袖长袄素长裙,足登皮鞋的中西合璧式。李伯元小说《文明小史》中有一位学堂出身的少奶奶,就是这种打扮:“穿双外国皮靴,套件外国呢子的对襟褂子,一条油松的辫子拖在背后,男不男,女不女的。”(24)实际上说是中不中、洋不洋的更合适。当时社会上时髦女子的服饰上,多多少少要有点洋玩意。

其三,女学生装出现了。20世纪初,一些有见识的女性提出,衣服应与职业、身份相称,并批评道:“近年来大家都不肯往这点上讲究,也有女扮男装的,也有仿妓女戏子的装饰的,也有学生仿流氓打扮的,闹得糊里糊涂。”(25)她们主张学习文明国家,先生、学生、医生、看护妇各有职业服装。当时,职业妇女人数极少,而女学生的数字却相当可观。据不完全统计,1909年全国有各式女学堂308所,女学生14,054人,其中还不包括为数不少的教会女校学生(26)。当时的新式学堂,其章程多模仿日本或欧美,大都明确提出不缠足和衣饰整洁的要求。而且有的学校设置体操课,要求学生穿统一的“操衣”。曾国藩的孙女曾宝荪回忆她1904年在长沙读书时,“每日有体操,并定制操衣,每日四点钟放学后,便操瑞典柔软操十分钟,我们因有操衣穿,,也很发生兴趣。”(27)1898年9月出版的《女学报》上,刊有“女学堂图”,画面上20余名学生及老师,发式为平头圆髻式或两边分梳。衣饰均为民间一般样式,袄长过膝一大截,下着裙或裤,衣裤均有很宽的一条镶边。周锡保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史》中,选择了三幅宣统年间着女学生装的图像,则是无任何镶饰的窄袖袄,长裤,脑垂辫,其中五人中有三人戴着鸭舌帽或有帽沿的分瓣帽。这大约是20世纪初一般女学生的装束。

以上所述,旨在说明20世纪初女子服饰流行的趋势和时尚。实际上,当时绝大多数妇女还习惯于传统的服饰。

三 辛亥革命后的服饰变革

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带来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绵亘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随之结束。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场服饰上的变革,其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取消了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废弃了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份、辨等威”的典章制度与传统习惯,皇帝皇后的龙袍凤冠、达官贵人及其夫人的补服,统统成为历史的陈迹。

民国元年七月,临时参议院公布了男女礼服制式。男式礼服分大礼服与常礼服,大礼服均用西装,常礼服或西装或中式长袍马褂。女式礼服规定上衣下裙,上身用有领、对襟、左右及后下端开衩、长与膝齐的上衣,周身得加以锦锈。下身着裙,前后中幅平(即裙门平),左右打裥,上缘两端用带。礼服制式公布后,反响强烈,拥护者有之,持异议者亦有之。江、浙工商界认为西服用呢料,必多依赖进口,不利于民族纺织业,要求改用国产丝葛。参议院根据商会建议修改了男礼服制式。而女礼服制式因众说纷纭迟迟未能议决。女界部分知名人士认为“女子服式迄今未定夺,殊欠大雅”,“遇有庆吊大事,无礼服可用实大不便”。于是由伍廷芳、王介安等特邀女界代表集会研究,决定女礼服“照公布图样,长过膝一寸,袖宽六寸,出手齐手腕,衣带已出阁者用紫红色,未出阁者不拘颜色。便服齐膝,袖长手腕,袖宽四寸,腰身稍宽,领高不过二寸”。并决定请成衣匠照式制就,俟大会时再请公决。民初的服饰条例没有也不可能照章执行,但有一点是事实:在礼仪场合,男子普遍或西装或长袍马褂,女士则上袄下裙。

辛亥革命后有一前所未有的现象,即满族妇女的服饰急剧衰落。由于着满装梳旗头穿旗鞋不再是强行规定,因而那种无实用价值又妨碍行动自由的高大的钿子及花盆底鞋,自然被淘汰。社会上出现了“大半旗妆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的现象(28)。《蕉庵随笔》中亦记曰:“满洲妇女,今乃改汉装,后此满汉种族不分,亦犹昔时汉、胡、羌、戎、契丹、女真之不能别敢也”。但是,满族贵族家庭穿旗装的习俗却保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庆亲王载振家,当社会上满族妇女装束已逐渐改为汉人装束后,其眷属“不论平时或外出,全是纯粹的满族装束。”(29)

民国初年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旧的东西死而不僵,新生的方兴未艾。服饰方面的多样性,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就女子服装来讲,有的承袭前清的大襟衣裤,有的效仿西式装,最为流行者还是上衣下裙,衣服较清末为短。一些追逐时髦的女子则往往打扮得不满不汉、不中不洋,可谓“不伦不类”。《百本张抄本大鼓书》中有一段“劝妻”,把这种装扮集中地描绘了一番,可谓维妙维肖:

“一时高兴把四轮车套上,你这才打扮巧梳妆,拉翅头不爱梳,你说不时样,如今晚前清打扮不吃香。你爱梳万字头、蝴蝶头,你不是革命党,一高兴梳一个日本头要学东洋。不擦宫粉把朱唇点上。前清的衣服改瘦去长,穿一件大坎肩好象个秃和尚。钮扣上戴鲜花你又没进过女学堂。手绢掖在底襟上,赤金的镯子又重又黄。戴一副金丝眼镜儿楞说把目养。马镫的镏子,凿的是如意吉祥。旗妆打扮穿裙子,实在不合样。汗巾搭拉有多长,散着裤腿不把腿带儿绑,穿一双上海坤鞋你楞说改良。皮包以里把洋钱装上……”(30)

进入近代社会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中的妇女追求穿戴有其正常的一面,但与之并存的奢靡之风,也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少人提倡改良社会风气,有的在女子报刊上发表文章,忠告女学生“装束为人之外观,以端雅朴素为尚”。一些地方“整顿”女校,江宁县各女校为避免女学生沾染骄侈浮靡之风,纷纷制定新规章,要求“学生在校一律均用布服,不得侈用绸缎,发髻求整洁不得为各种矜奇炫异之式样。各校长教员尤宜本身作则,力持劳苦主义,服饰务求俭素,以为各生模范”。县当局要求校方“遇有风纪未能严肃,服饰徒事华美者,立加干涉,勒令改良”,力求校风朴实(31)。为了抵制奢靡之风,出现了“女子崇俭会”之类的妇女团体。湖南长沙影珠女校校长朱德裳宣布:“现在女校发达,所有社会上恶习力求改良,以促进个人之自治。”“女子于衣服首饰等饬项,消耗尤巨,况现已提倡剪发,更无需用首饰之必要,特集合同志数人,发起女子崇俭会。”(32)据载,入会者甚为踊跃。

进入民国后,新式学堂中流行“文明新装”。女学生上穿朴素衣衫,下着不带绣文的黑色长裙。到了“五四”前后,白衣黑裙已成为女学生的典型装束。这里,不仅反映着去奢华尚简仆的趋向,还反映着在着服色彩方面旧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因为,白色在中国历史的长时期内曾为丧服颜色,而黑裙在清代则为寡妇特有装束。

此外,女子发式也几经变化。民初,曾经流行短发,但转瞬又都蓄起发髻和长辫来。“五四”运动之后,才再次兴起了剪发头。

四 旗袍的盛行与女子服饰的多样化

我们有时说,伴随辛亥革命中国发生了一场服饰革命,主要是着眼于政治,强调辛亥革命后服饰做为社会等级标志的功能消失了。如果从服装的造型、款式等方面着眼,服饰出现较大变革则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变革的重要标志是旗袍的盛行。

旗袍,原系满族妇女的主要服装。满族吸收了辽、金服饰及蒙古族服饰中的袍服制,形成了本民族特色的服装。清王朝灭亡后,旗袍逐渐为汉族妇女所接受。民国初年汉族妇女着旗袍者尚为数不多。20年代初,旗袍开始流行。到了30年代,旗袍则极为盛行,某种意义上成为具有象征中华民族女性意味的服装。这是推陈出新的结果,是民族文化、中西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历史的选择。

清末民初,以袍身宽大线条平直为特点的旗袍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受服装流行窄身窄袖的影响,身、袖有渐窄的趋向。到了20年代,则逐渐吸收了欧美服装讲求曲线适体的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20年代中期的旗袍,长度缩短,腰身收紧,曲线明显,袖口也渐短渐宽。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旗袍在领、袖及身长等方面,不断地发生变化。时而领高及耳,时而领低若无。衣袖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至露肘。袍长时而短仅至膝,时而长至扫地。旗袍赢得了广大女子的普遍喜爱。究其原因,一是经济便利。前此一套服装需以袄、裙、裤搭配,而旗袍衣、裳连属,一件即可替代。且旗袍结构简单,裁剪方便,省工省料。另一方面,旗袍上下一体,采用适体的曲线腰身,容易衬托出人体体形的自然美,配上高跟皮鞋,更能显示女性秀美身姿。此外,作为主装,旗袍很容易与西装上衣、毛线衣或大氅等配套,各种季节均可穿着,利用率很高。旗袍的适应性亦很强,不加任何修饰,可使人显得朴实无华;加上绣文、绦子花边、缀上珠宝,又可显出高雅华贵的气派。因而这种服装受到各阶层女性的普遍青睐。在世界女子服装舞台上,旗袍也以其结构简单、造型舒展优美、最易表现人体曲线等而独具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服饰文化的重大贡献。

20年代,除了旗袍外,上衣下裙仍很流行。只是衣衫渐短至腰,衣袖渐短至肘,下摆由直变成弧形甚或圆形。裙子也渐短,但仍达于小腿部位。到了30年代,裙子逐渐短至膝盖。这一时期,不论是旗袍还是其它服装,女装的设计和剪裁上,改变了单纯采用直线使胸、肩、腰、臀部呈平直状态的传统办法,而开始使用弧线、曲线,使衣服更加合身适体。这标志着中国的女性服装已开始迈向近代化的进程。

20年代初,欧美女式服装成批进口的现象开始出现。“衣则短不遮臂,袖大盈尺,腰细如竿,且无领,至头长如鹤”,种种形制的进口女装出现在中国市场上。这种舶来女装在上海等大城市,“一箱甫启,经人道知,遂争相购制。”(33)比起20世纪初,文明妇女只敢着男式西装,当又是一番景象了。

20年代起,妇女的服饰,名目愈来愈多,大衣、西装、马甲、围巾、手套,胸花、别针、手镯、戒指等等,在女性中逐渐流行。至于发式,20年代后期重又流行剪发。到了30年代,女子烫发业也传到中国。女子服式呈现中西交融、古今交融的多样化景象。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服饰史上重要发展阶段,女子服饰的变迁,显示了如下几个特点:

1.与社会近代化的潮流相适应,女子服饰发展变化的总趋向是适体、方便。在民族文化交融、中西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出现了以旗袍为主装,传统服装与西式服饰并行的女子服饰新格局。

2.服饰变化节奏加快。传统的官服,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从皇后服饰到品官夫人的补服一经定制,几十年上百年没有什么变化。民间服饰虽是动态的,但变化的节奏缓慢、幅度较小、周期甚长,这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联系的。进入近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明显加快,女子服饰变化节奏也加快,尤其是到了20年代后,女子服饰年年有变,甚或一年数变,当然有大变亦有小变,总之近代服饰文化显示出更大的流动性。

3.服饰流行趋向呈多元化。不同阶层的妇女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各异,加之其它客观条件的制约,追求的时尚呈多元化。一般文明妇女受新思潮影响较多,多追求服饰的朴素典雅、端庄大方,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更喜欢西式服装。女学生在新式学堂受教育,一般穿着简朴素淡。青楼女子和一些官宦巨商大贾的妻妾,则刻意追求新奇华贵。特别是青楼女子,经常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炫耀于人,他们往往不自觉地开穿戴某种新式服饰风气之先,某种意义上起了服饰模特的作用。而在这些人身上,更多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社会的印记,以洋为荣便是她们普遍的心态。

4.服饰文化上的地区差别加大。在服饰保持相对稳定或变化节奏缓慢的情况下,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的差异相对较小。而进入近代社会后,地区差异则日益明显加大。由于受经济发展和交通、传播媒介等多方面的限制,乡村比城市、内地比沿海、小城镇比大中城市新式服装的流行往往要迟一、二年甚或数年、十数年。

5.“时装”的出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所谓“时世妆”,但这种时髦、流行的服饰,与近代意义上的“时装”有质的不同。“时装”是一个近代社会中的概念,其最大特点是流动性和随意性,即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可以不受某种人为的限制,随意选择。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衣冠等级限制消失,服式、纹样、色调等方面的种种禁忌被冲破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大批量生产某种服饰成为可能,又为时装的流行创造了物质条件。上海开埠以后,逐渐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到了二、三十年代,也便成了全国服饰中心,新式服装由此向四周辐射、推广。据说,巴黎的时新服饰,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到上海来(34)。上海的一衣一扣、一鞋一袜,又都足以影响全国。近代以来报刊杂志渐趋发达,20世纪初仅女子报刊即有40余种,这些报刊在传播服装信息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女子服饰的自发流行,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传播,时装时代悄然来到古老的中国大地。

注释:

①本文主要指当时变化突出的有代表性的城镇女子服饰。

②金山县《重辑张堰志》,卷一,区域、风俗。

③《旧京琐记》,卷一,俗尚,第39-40页。

④《清稗类钞》卷91,第91页。

⑤《北平风俗类征》,第240页。

⑥《清稗类钞》卷91,第124页。

⑦引自《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台北版第577页。

⑧光绪《南汇县志》卷二十,风俗志,风俗。

⑨《清稗类钞》卷91,第32页。

⑩《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3,第2页。

(11)《清稗类钞》卷91,第53-54页。

(12)《秋瑾集》,第14页。

(13)小野和子著,高大伦编译:《中国女性史——从太平天国到现在》,第63页。

(14)张玉法、李又宁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台北版),第960页。

(15)《新女界杂志》,第六期,第62页。

(16)见《德平县续志》、《临清县志》,引自《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山东省,台北版,第805页。

(17)《崇德老人自订年谱》,第57页。

(18)《北平风俗类征》,第234页。

(19)《中国女性史——从太平天国到现在》,第63页。

(20)《清稗类钞》,卷91,第61页、54页。

(21)《点石斋画报》,5函乐集,第95页。

(22)《林则徐日记》,第351页。

(23)陈作霖:《炳烛里谈》,卷上。

(24)《文明小史》,第258页。

(25)《新女界杂志》,第六期,第62-64页。

(26)陈翊林:《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第100页。

(27)《曾宝荪回忆录》,第18页。

(28)《北平风俗类征》,第242页。

(29)《记庆亲王载振的家庭生活》,《文史资料精选》第一辑,第148页。

(30)《北平风俗类征》,第241页。

(31)《神州女报》第3号,第81页。

(32)《神州女报》第4号,第60号。

(33)《海上风俗大观》,第306页。

(34)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534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近代中国女装的变迁_旗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