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环境中氨氮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彭琳

广州市荔湾区环境监测站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分光光度法是测定水环境中氨氮的常用方法之一,在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中氨氮的测定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实验分析,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环境中氨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为分光光度法准确测定水环境中的氨氮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氨氮;测定

0 引言

氨氮是水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可导致水富营养化,对鱼类及水生生物具有严重的毒害作用,可导致鱼类死亡,水生物出现抽搐、丧失平衡甚至死亡。同时,水环境中的氨氮可转化为亚硝酸盐,长期饮用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必须要对水环境中氨氮进行测定。而分光光度法作为水环境中氨氮测定的主要方法之一,分析其影响因素对提高氨氮测定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以游离态的氨或铵离子等形式存在的氨氮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淡红棕色络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强烈吸收。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于波长420nm处测量吸光度。

1.2 实验仪器

1.2.1 可见分光光度计

日立U-29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置20mm比色皿。

1.2.2 离心机

台式TDL80-2B低速离心机,离心管体积100mL。

1.3 实验试剂

实验试剂的配制参见HJ535-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1.4 样品预处理与分析

1.4.1 样品预处理

为了去除水样的颜色或浑浊现象,本试验统一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在100mL水样中加入1mL硫酸锌,并加大约0.2mL氢氧化钠使之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锌沉淀(视样品的酸度逐滴加入,目视有微量絮状物产生为止)。此时pH值约为9~10之间(用pH试纸测定),混匀,静置2~3min后,离心(4000r/min,5min)去除颜色和浑浊,取上清液待测。

1.4.2 工作曲线

在8个50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00mL、0.50mL、1.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氨氮标准液(10mg/L),其所对应的氨氮含量分别为0.0μg、5.0μg、10.0μg、20.0μg、40.0μg、60.0μg、80.0μg、100.0μg,加水至50mL标线。分别加入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和纳氏试剂1.5mL,摇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下,用2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斜率范围控制在7.0×10-3~8.0×10-3之间。

1.4.3 样品测定

取离心后的上清液50mL,若样品氨氮浓度较高,则取少量上清液稀释后分析测定。分别加入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和纳氏试剂1.5mL,摇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下,用20mm比色皿,以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1.5 数据处理

浓度按公式计算:ρN=(As-A0-a)/(b×V)

ρN——水样中氨氮的质量浓度,mg/L,以氮计;

As——水样的吸光度;A0——空白试验的吸光度;

b——校准曲线的斜率;a——校准曲线的截距;

V——试样体积,mL。

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其图表制作采用Excel2007。

2 结果与讨论

2.1 纳氏试剂的配制对空白值的影响

纳氏试剂配制的好坏是影响该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关键,也是决定空白值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涉及到二氯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钾(HgCl2-KI-KOH)和碘化汞-碘化钾-氢氧化钠(HgI2-KI-NaOH)两种纳氏试剂配制方法,且都可产生显色基团[HgI4]2-。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第二种方法配制的纳氏试剂空白值较高,比第一种方法高一倍,且第二种方法分析质控和考核样品的重现性、精密性远不如第一种方法。因此本试验选用第一种方法配制纳氏试剂。

选用第一种方法配制纳氏试剂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HgCl2与KI的加入时间及条件,这决定着获得显色基团含量的多少,进而影响试剂显色的灵敏度,同时标准提出试剂空白吸光度As≤0.030,操作人员经验、试剂选择均会对纳氏试剂的显色效果造成影响。本试验配制了正常与非正常状态两类纳氏试剂,其中正常状态指颜色呈棕黄透明的纳氏试剂,非正常状态指外观为淡黄乳浊液和有微红沉淀两种纳氏试剂(详见表1)。

表1 纳氏试剂的配制对空白值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棕黄色透明状纳氏试剂空白值吸光度为0.028,符合空白值吸光度不超过0.030的实验要求,而纳氏试剂呈淡黄乳浊和有微红沉淀物时,空白值吸光度值偏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种可能:一是,在纳氏试剂配制过程中,未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溶解且未冷却至室温就加入二氯化汞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二是,纳氏试剂存放时间过长或未于2℃~4℃避光冷藏导致汞析出。

2.2 水样存放时间对氨氮测定的影响

水环境中的氮主要以氨氮(NH4+)、硝态氮(NO3-、NO2-)和蛋白质、氨基酸、有机胺等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如微生物活动和氧化作用,有机氮会逐渐转变为氨氮,而在耗氧情况下,这些氨氮又会转变为硝态氮。

本试验以3种水样为研究对象,采集生活废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样探讨水样存放时间对氨氮测定的影响(生活废水采自为当地城市污水处理厂,地表水采自市郊河道,地下水为当地农户井水)。从表2中可看出,井水随放置时间增加而氨氮含量降低,而地表水和废水水样随存放时间增加而增加。同时,随存放时间增加,水样中氨氮的含量的变化幅度表现为废水>地表水>地下水。造成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地下水常年深埋在地下,所含的氧含量原本就很少,水中微生物含量也较少,采样时水体与环境中的空气有一定的接触导致水体中氧浓度增加,大量微生物生长,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铵态氮大量转化为硝态氮,且随微生物大量繁殖,其转化速率也不断增加。相反,地表水和生活废水采样前与空气接触面积广,水中溶解氧较多,水样采集于聚乙烯瓶内后阻断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水样中大量的微生物耗氧速率大于富养速率促成厌氧环境的形成,反硝化细菌大量生长,使得水中硝态氮转化为铵态氮,其转化的速率随水样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表2 不同保存时间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

从表3分析可知,不同水样稀释方式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不同。比色前无氨水稀释不同浓度标样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相对误差最低值可达0.26%。选用不同稀释水对样品进行比色后稀释,测定结果也有所差异。比色后无氨水稀释氨氮测定结果相对误差值偏高,最高值可达74.25%,远远超出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要求。而比色后空白液稀释氨氮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值均小于5%,相对误差最低值可达0.15%。同时,对于5.00mg/L低浓度样品,比色后空白液稀释氨氮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值低于比色前无氨水稀释的测定结果。可见,比色前无氨水稀释与比色后空白液稀释,氨氮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均能满足小于5%的分析要求。因此,针对大批量的氨氮分析时,若未知样品氨氮的浓度超过矫正曲线的最高浓度时,可采用空白液对比色后的溶液进行稀释再测定,不仅可以节约显色时间和分析时间,而且能避免重新取样水样不够的问题。

2.4 显色条件对氨氮测定的影响

2.4.1 显色温度

显色温度主要通过影响氨氮和纳氏试剂的反应速度来影响氨氮的测定结果。为了进一步研究显色温度对氨氮测定的影响,本试验分别配制了浓度为5.00、10.0、30.0、50.0、80.0、100mg/L的标准样品,再移取一定量的标样于50mL显色管,使其浓度控制在1.00mg/L,最后分别在5℃~35℃共计6个梯度温度进行显色。从表4可看出,显色温度增加,相同标样浓度下氨氮测定值呈单峰曲线变化。5℃~25℃下,同一标样浓度(5.00mg/L除外)下氨氮测定值逐渐增加,当温度增至30℃~35℃呈递减趋势。同时,从表中还可看出,显色温度在5℃~15℃时,不同标样浓度下氨氮测定值均小于1.00mg/L,20℃~25℃时,氨氮测定值均接近于1.00mg/L,当温度控制在30℃~35℃时不同标样浓度下氨氮测定值均小于1.00mg/L。由此可见,温度5℃~15℃之间,显色不完全,20℃~25℃显色效果最好,温度高于30℃时,显色液逐渐褪色,吸光度降低。因此,在氨氮测定的过程中可控制显色温度在20℃~25℃之间,以提高氨氮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表4 不同显色温度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

显色温

2.4.2 显色时间

标准规定加入显色剂后放置10min后进行比色,然而实际分析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比色时间延后,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显色时间范围尤为重要。本试验显色温度为20℃,分别观察显色5、10、20、30、60、90、120min后,不同浓度(5.00、10.0、30.0、50.0、80.0、100mg/L)标准样品的显色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显色时间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

从图1可看出,0~10min,不同浓度标准样品吸光度值较低,且随显色时间增加而增大,溶液显色不完全;10~30min,不同浓度标准样品吸光度值较大,且相对稳定;30~120min,各浓度标准样品吸光度值逐渐下降,且有红色沉淀析出。由此可见,0~10min时,溶液显色不完全,10~30min显色较为稳定,30min后显色效果逐渐下降。因此,在氨氮测定过程中,将显色时间控制在10~20min,且不超过30min,显色均能达到实验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氨氮的测定是环境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评估水体营养化程度、保护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测定水环境中的氨氮时,要充分考虑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文章结合实验,从显色剂的配制、水样存放时间、稀释方式和显色条件4个方面分析其对氨氮测定的影响,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环境中的氨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水质氨氮不确定度影响因素分析[J].李娜.科技展望.2016(36)

[2]影响纳氏试剂法测定水中氨氮实验条件的因素分析[J].贺金明,毛彩绵.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03)

论文作者:彭琳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环境中氨氮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彭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