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胶州市人民医院北院 266300
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同方法下特殊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成像,选择最优成像方法以提高诊断鉴别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近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资料,对比分析CT、MRI和DSA下的临床影像。结果:CT:无明显钙化,骨质破坏边缘清楚,有完整或不完整硬化边,无明显骨膜反应;MRI: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或稍高为主的混杂信号,信号不均匀;DSA:可见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肿瘤供血丰富且供血动脉增粗扭曲。结论:充分认识骨巨细胞瘤的CT、MRI及DSA常见表现及各自特点,在诊断时运用合适方法对病历分析及合理利用资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骨骼;骨巨细胞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原发骨肿瘤。一般多见于长管状骨,其中多发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随着各种影像成像技术发展,临床影像已不再拘泥于单一设备,CT、MRI、DSA、超声等已有广泛应用,且在显示肿瘤范围、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等各有自己的优势[1]。本文通过比较分析CT等临床表现,而选择合适方法提高诊断水平,合理安排临床资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至2014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资料。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39.8岁。病史3个月~4年,平均约20个月。其中肿瘤发生部位依次为股骨远端10 例,胫骨近端8例,股骨近端、腓骨近端各 3 例,颈椎及胸椎各 2例,尺、桡骨远端、肩胛骨、坐骨及骶椎各1 例,胫骨中段、远端、尺骨近端、肱骨远端、指骨、跟骨、腰椎各1 例。39例患者中,37位患者接受CT检查,26位患者进行MR扫描,21位术前DSA造影。
1.2方法:(1)选取同时接受CT\MRI\DSA成像的患者影像资料19例,对图像进行评分,得到骨巨瘤病理级数,进行对比。肿瘤分级方法:针对图像数据,可对肿瘤进行评分。方法如下:根据肿瘤病灶的膨胀程度与恶性程度比评分:无膨胀为0分,轻微膨胀1分,根据肿瘤膨胀程度分数依次递增,最高3分;对骨包壳完整性进行评分:骨质完整基本无破坏评3分,有较小的缺损评1分,基本完全损坏评0分;根据骨细胞瘤周围软组织块评分:基本无肿块评3分,有小肿块则评1分,肿块直径大于本身1/2评0分。将以上三者分数相加,总分4分以上为良性可视为病理I级骨巨细胞瘤或者I-II级,总分0分或以下的为恶性细胞瘤,相当于病理II-III级或III级骨巨细胞瘤。分数中间的处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相当于病理II级或者是少数的I-II级。(2)针对不同成像方法,分别对39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2.结果
2.1评分结果
本资料中针对19例骨巨细胞瘤病例的资料,按本文提出的评分方法分级,结果见表1。将CT、MRI、DSA的分级结果进行对比数据分析。
2.2 对比分析
(1)CT 表现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骨破坏区中心呈等或稍低密度,骨质破坏边缘清楚,无明显钙化,有完整或不完整硬化边,无明显骨膜反应。(2)MR 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少数为中等信号,T2WI多为中等、高混杂信号,有伪影且易受干扰,信号不均匀。并且还可观察到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有5例GCT内显影可见亮斑征(斑片状更高信号),9例显示骨包壳影,13例呈条状低信号影。(3)DSA 有21例接受DSA检查。可见肿瘤血管,血管显示清晰。肿瘤染色显示清晰,肿瘤供血丰富且供血动脉会产生增粗扭曲。
3.讨论
3.1 一般情况
骨巨瘤细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肿瘤。据数学统计,骨巨瘤约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的4.0%~9.5%,占良性骨肿瘤的18%~23%。发病年龄高峰在30~40之间,女性相对多见。最常见的症状是疼痛。
3.2影像学表现
3.2.1 CT
CT是根据患者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检测,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患者的病变图像,从而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当前多数典型的骨巨细胞瘤可通过CT扫描诊断。它可以基本精确地表示出骨质破坏的情况,使对骨壳的完整性以及软组织肿瘤诊断作出正确的判断。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区中心与周围组织比较呈略低密度;无明显钙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对骨包壳具有很高的显示率,而骨包壳是骨细胞瘤的重要表征之一。但也有部分特殊部位的骨巨细胞瘤CT检查很容易漏诊或者因为骨瘤细胞因缺乏特征表现而误诊[2-3]。
3.2.2 MRI
MRI是通过向人体病变部位摄入射频脉冲,让体内氢原子发生共振,氢原子在恢复过程中产生MR信号,仪器对信号接收后数据重建得到病变图像。CT会因结构特征而漏判,但MRI却可以清晰的显示病变的存在。此外,MRI对于骨巨瘤细胞周围软组织肿块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的成像手段,准确率高且显示清晰。但易受外界信号干扰,信号不均匀。
3.2.3 DSA
所查资料中关于DSA的使用最少。DSA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供血血管,及骨巨瘤发生时血管的形变特征,为手术准确提供良好的可凭借依据。肿瘤的形成与供血密不可分,肿瘤血管破裂有时甚至会对生命带来威胁。对肿瘤的研究分析,深入研究供血特征必不可少[4]。
参考文献:
[1]施万印,殷信道,王丽萍,等.特殊部位骨巨细胞瘤的CT、MR及DSA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1):74-76.
[2]董立平,谢谦宇,夏宇.颅底骨巨细胞瘤的CT、MRI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11(1):552-553.
[3]黄耀渠,房惠琼,樊长姝.骨巨细胞瘤的CT和MRI常见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1):552-554.
[4]孙伟杰,苏永彬,王玲,等.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5):412-413.
论文作者:孙善见,孙乔,孙凤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肿瘤论文; 巨细胞论文; 信号论文; 患者论文; 方法论文; 部位论文; 病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