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游业的观察与思考_欧洲旅游论文

欧洲旅游业的观察与思考_欧洲旅游论文

欧洲旅游业观察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旅游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秋时节,我们福建省旅游考察团对奥地利、西班牙两国旅游业进行了考察,并在法兰克福转机时顺访了德国国家旅游局。

西班牙、德国、奥地利在世界的版图上都是小国,但在世界旅游业的排行榜上却是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西班牙与奥地利及德国的主要景点,我们到处可以看到人如潮涌的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西班牙王国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上,总面积为50.59万平方公里,人口3921 万,但1996年接待外国游客达4142万人次,占世界份额7%, 居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法国与美国;旅游收入284亿美元,占世界份额6.72%;旅游业增值903亿美元,占全国各行业17.85%;旅游业税收222 亿美元,占全国各行业总数的19.54%。奥地利面积8.38 万平方公里, 人口803万,也是欧洲主要旅游输入国, 旅游业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年旅游业收入约1300亿先令,接待外国游客1800多万人次。主要游客来自德国、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近年来自中国的游客也有明显增加。尽管近年来奥地利经济发展不景气,呈负增长,但政府扶持旅游业的劲头始终不减,旅游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投资、宣传促销经费均持续增加。德国1996年公民总出游人数为6480万人次,其中出国旅游人数为4290万人次,全国旅游收入为176亿马克,旅游总支出为680亿马克,德国政府用于旅游促销的经费达数亿马克。上述三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全社会旅游意识很强,许多政策措施体现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特点突出。欧洲考察加深了我们对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与新经济增长点的认识。

欧洲旅游业发达国家的主要经验

第一,重视旅游硬件设施建设。西班牙、奥地利、德国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都很重视。欧洲的旅游景点除了阳光、海水、沙滩等自然风光外,主要是皇宫、古堡、雕塑、广场,这些景点尽管历经几百、上千年,但大都保护得相当完好。据了解,奥地利政府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皇宫、城市公园建筑与绿化的管护,而维也纳的皇宫及公园的大门都是免费向游客敞开的,除了进入存有重要文物的宫殿内部参观,游客无须花一分钱。维也纳皇家园林、公园对游客不收门票好像是亏了,但由于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全社会的旅游综合经济效益提高了,国家的税收收入增加了,旅游投入就成了有源之水。

在西班牙,我们到马德里远郊参观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古堡酒店。古堡在整个欧洲十分普遍,但作为酒店来经营、开发、保护的却并不多,西班牙的做法是别出心裁,效果很好。那座古堡酒店位于一个小山包上,可远眺周边城镇的夜景,外部建筑与一般古堡毫无二致,内部则是四星级酒店的装修,布局古朴、典雅,功能齐全,把现代的建筑艺术巧妙地融进了古代的生活意境中去,把人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很适合度假。那天夜里,我们随机走进古堡酒店,只见酒店生意相当兴隆,室内餐厅与室外露天酒吧座无虚席。国家旅游局驻马德里办事处的同志告诉我们,西班牙借用古堡改建酒店这一做法相当成功,既赚了钱,又解决了文物古迹维修保护经费问题,旧瓶注入了新酒,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旅游交通十分发达。奥、西、德三国的机场设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西班牙常住人口仅4万的马约卡岛, 竟有一个年吞吐量1000多万人次的大机场,该岛的航班每10分钟起降一次,机场的换票值机口有100多个,游客进出岛旅游十分方便。在德国的法兰克福, 机场规模更大,年吞吐量达3500万人次,是世界第二大航空港,候机楼内各种各样的免税店、酒吧、餐厅、邮电所、退税处一应俱全。

欧洲不但航空交通发达,陆上交通也很现代化。从最南端的葡萄牙经中欧到北欧、东欧、西欧,都有高速公路贯通其间。许多国家首都之间只有四五百公里的路程,三四个小时便可到达。每条高速公路的开阔处,还专门设有分道隔离的停车休息处和相当卫生的公共厕所,开车旅游非常方便。但现代化的欧洲交通也并非与古老的交通工具告别绝缘。在奥地利街头,我们看到了现代豪华的大巴与古色古香的马车并驾齐驱;在许多旅游景点和城市,19世纪的有轨电车、旅游无轨小列车还在招摇过市。乘坐这些车,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观赏街景也相当舒适。欧洲交通的总体设计充分体现了旅游的功能。

第三,旅游购物商品富足,大环境好。奥、西、德三国旅游商品种类丰富,特色鲜明,购物大环境相当好。在这几国绝大部分旅游点的商店或是百货公司,购物一般不讲价,要讨价顶多也只能打些小折扣,商家不宰客,价格比较公道。几乎每个商店都可以自由兑换外币,或直接用美元结算。在欧洲购物,只要开了发票及税单,都可凭护照在离开该国的机场等口岸海关退税,或是在参加申根协定的任何一个国家海关退税。这一着也吊起了不少游客的购物欲望。在购物过程中,我们细心观察了一下,导游们也并非都不“吃荤”,但他们吃得比较文明。他们把游客带到购物点,让游客自由选购。有些购物点虽然价位偏高,但高得有分寸。导游拿的只是常规佣金,而且都是避开游客的耳目进行。导游还常常带游客到他们拿不到佣金的闹市大商场去购物,使游客感到满意、实惠,因而生意相当红火。

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必须强化全社会的旅游产业意识,切实使发展旅游业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在欧洲各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旅游业不是停留在口头的重视,而是实实在在的支持。海关对游客购物免税、航空公司对游客机票打折、政府投入巨资搞环保绿化与文物保护、游客入境时边防检查手续便捷。所有这些都启示我们要从强化全社会的大旅游意识入手营造旅游大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使各级各部门各行业从国家利益、地区利益、部门和单位利益的有机结合上寻求发展旅游业的利益共同点,主动制定配套措施扶持旅游业,带动自身产业发展。

第二,必须加强对欧洲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近年来,欧洲各国来华的游客虽然有所增长,但仍不够理想。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1996年外国人来华入境旅游为674.43万人次,其中亚洲游客占60.3%,欧洲只占24.2%。来福建的外国游客为27.5万人次,其中欧洲游客只有1 万人次。欧洲人因地理、文化、人种等方面的原因,对中国大多数地方还缺乏了解,因此来的游客很少,有必要加大对欧洲的旅游促销力度。福建省旅游部门准备与国家旅游局驻法兰克福办事处联合促销,拟于1998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举办一次有欧洲主要旅游发达国家驻德旅游机构代表和旅行商参加的福建旅游促销说明会,重点推销欧洲游客感兴趣的武夷山、厦门、永定土楼等富有特点的旅游资源,突出介绍’98福建华夏城乡游对欧洲客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活动,同时积极发展福建各主要国际旅行社与欧洲各大旅行社经常性业务联系,推出适合欧洲游客口味的旅游线路和专项旅游度假项目,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福建公民赴欧洲五国旅游业务,开展双向旅游交流,把欧洲市场的开拓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必须强化旅游商品开发与优化旅游购物环境。旅游商品生产与购物是我国旅游诸要素中的弱项,必须下决心予以改变。在欧洲各国的旅游收入中,旅游购物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西班牙物美价廉的皮具、意大利的名牌服装、德国的照相机、瑞士的手表,还有各国精美的旅游工艺品,对外国游客都很有吸引力。我们的旅游商品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名牌产品少,品种单调,特色淡化,制作粗糙,难于携带。最令人头疼的是假冒伪劣产品满天飞,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漫天要价、坑蒙宰杀游客、收取高额回扣等现象,令中外游客对旅游购物望而却步。因此,要振兴旅游购物,一要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二要狠下决心整顿旅游购物市场秩序,打击各种侵害游客购物消费权益的不法行为,精心营造公平、有序、丰富、舒适的旅游购物大环境,以一流的特色旅游商品、规范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使旅游购物比重有大的增长。

第四,必须高度重视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这一点在欧洲各国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欧洲的海滨浴场沙滩,既看不到游客乱丢的垃圾、废弃物,也看不到附近排出污染海滩的生活或工业废水,尽管如此,浴场管理部门每月还用沙滩翻晒机器清理几次。欧洲的许多皇宫、广场、古堡,就单个建筑来看,未必都很美,但绿化一搞好,就美得令人击节称赞。所以旅游资源保护非常重要,而我们这方面工作还抓得不够有力,必须大大强化。一要树立全民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制定必要的政府条例规章,严格管理,逐步控制、杜绝各种破坏、污染旅游资源环境的现象。二要加大旅游资源保护投资力度,尤其是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景点的绿化,一定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形成规模,讲求艺术性、观赏性与空间、色彩的组合,绿化、美化、香化一齐上,提高旅游景区的档次水平。同时根据旅游资源适度有偿使用的原则,开征旅游资源保护费或旅游税,对已形成的景点景区进行深度开发,把还无力开发的资源先保护起来。要变消耗性消极保护为开发性积极保护。如福建永定的土楼,应根据欧美、日本等游客想体验中国农村特色民居生活的浓厚兴趣,进行必要的水卫设施改造,使之成为集客家民俗风情表演、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为一体的、类似欧洲古堡酒店的土楼宾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楼这一世界独有的民居建筑的经济效益,用赚来的资金对土楼进行保护与发展配套旅游设施,使保护与开发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五,必须加强旅游窗口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旅游饭店不论从单体还是总体比较,其硬件设施水平决不输于同一档次欧洲乃至其他国家饭店的水平,但服务管理与国外相比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客源流失。旅游业是窗口行业,其服务水平不但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而且代表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因此必须把提高旅游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作为一个重要的形象工程来抓。这方面一要抓好职工队伍的培训,用一系列服务标准严格规范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使优质服务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二要抓好饭店、旅行社总经理、部门经理的培训,以国家旅游局推行的总经理资格认证制度为契机,对饭店、旅行社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用严格的管理来保证旅游服务质量;三要抓好旅游质量执法监督,充分发挥各级旅游质量监督所和各主要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质检机构的职能作用,层层设立举报监督电话,及时查处各种投诉,对违法乱纪者严管重罚。

第六,必须大力发展旅游交通。欧洲发展旅游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交通是发展大旅游的先决条件。没有安全、顺畅、高速、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就没有高度发达的旅游业。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交通虽然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总体上还是相对滞后。今后应优先发展旅游航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增加并改善旅游列车软硬件设施,分类发展江、海旅游船业务,提高旅游交通整体水平。鉴于福建省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不少特色景点位于交通比较闭塞而沿海航空交通发展还不够充分的具体情况,应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交通。在沿海应充分运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和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及泉州晋江三个口岸机场,拓展以日本、东南亚为重点的国际直飞航线和以省内主要景区及国内重要景区为目的地的国内旅游点联网航线,争取启动闽西的连城机场,发展直升机旅游线,形成基本覆盖全省的旅游航空交通网络。在内陆山区,主要抓好贴近福、厦、漳高速公路或国道、省道的重点景区联线道路交通建设,打通卡口,拓宽路面,提高等级,并着力利用铁路运力,增设靠近主要景区的火车停靠客运站,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铁路交通的运能作用。同时还要借鉴欧洲航海国家西班牙等国的经验,充分利用全省3000多公里海岸线的作用,有计划地发展沿海与周边省份联网的旅游游船业务与中短距离旅游飞翔船业务,使海岸旅游交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标签:;  ;  ;  

欧洲旅游业的观察与思考_欧洲旅游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