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生产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将导致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在人员培训和强化安全管理中加以消除,在充分发挥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下,在各项工作中按照行业标准,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在培训方式和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积极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最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发生率。 在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标下,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风险,真正实现工程的安全进行。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引言: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为同行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施工从业人员、监理单位、政府部门等各参与方的角度,论述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各参与单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这样可以起到了降低安全事故的作用,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参建单位,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需改进。 同时,安全监督机构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也不容忽视。下面对建设、施工、监理以及安全监督机构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分析。
1.1建设单位不能认真履行法定的安全责任一些建设单位不严格履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资金拨付不及时,违规压价,不合理赶工期,没有对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 安全资金投入情况、安全设施设置情况进行监督,不能及时督促参建单位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不能真正起到安全施工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
1.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一些施工企业、 项目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项目经理、安全员不认真到岗履职,安全管理不到位。 工人安全教育缺失,关键岗位的工人未进行岗前培训,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无证上岗。 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不严格履行编审批及专家论证程序,针对性差,无法指导安全施工。企业、项目安全检查落实不到位,安全事故防范、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措施不得力、不及时,导致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支撑、临时用电、起重机械、高处作业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
1.3监理单位不能真正履行安全监理职责部分监理人员不熟悉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监理实施细则流于形式,不能认真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安全监理,不严格履行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对脚手架、模板支撑搭设,起重机械进场、安装、使用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等关键环节把关不严,不能及时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发隐患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整改,或下了整改通知书不跟踪检查隐患整改情况。
1.4安全监督部门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某些安全监督机构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力量还比较薄弱, 监督人员专业知识及业务能力不高,与住建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规定》对安全监督人员的要求还有差距。 监管手段有限,监控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降低了违法违规成本,助长了一些企业的侥幸心理。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科学对策
2.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追责人员素质是施工质量的保障也是安全生产之本,有效提高人员素质的办法就是培训。通过大规模常规化的安全培训才能让员工树立安全意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成效。施工人员是工程建造的核心,根据相关的数据研究分析,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和施工质量问题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出于个人安全意识和技能薄弱造成的,而相关安全规定和安全装置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加强施工工作人员的技能与安全培训十分必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内容
2.1.1加强岗位培训,针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与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岗位技能和岗位安全意识。
2.1.2加强应对突发状况的演练,把忧患意识充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2.1.3加强危险源的识别,在发现危险的情况下及时上报处理。
2.1.4特种作业要持证上岗。公司法人及项目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没有安国家安全规范进行管理和实施,必须严格追责;同时安全监督注册时必须进行安全承诺。
2.2加强监管监督工作主要内容
2.2.1加强相应监管法律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明确监管目标与监管要求,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2.2.2加强监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就监理工作内容来看,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造价、施工安全等方面都与安全管理存在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制定安全监理制度,可以对施工安全问题进行动态化的全面监管,保证各个部门的各项活动安全落实,从而规避安全风险。因此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做好其本职工作,才能确切保障施工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2.3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意义
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各级的安全管理及施工人员均需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必要性,指导施工人员积极树立起科学的安全生产观念。另外,安全管理人员在项目规划及施工许可手续办理中,需制定好与安全措施保证金相关的制度,为安全执法提供助力。在明确建设项目时,只有积极建立好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对其相关管理机制予以完善化处理,促使安全管理工作内容逐渐转变为系统化监管工作,明确各方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2.4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我国为了应对目前复杂的建筑形势,虽然出台了配套的法律法规措施,也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在执行力上不足,成为了安全管理中的一块短板,政府正处于职能的转型期,建筑行业相关的安全监管薄弱,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管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监督,安全检查往往是提前通知,施工企业紧急应付,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与建筑市场和招投标管理中心之间缺乏有效的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即使政府部门对施工企业进行了有效地监督,但没有及时的反馈到建筑市场和招投标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承揽工程等重大事件不能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整改,直接影响了建筑安全质量。政府监管过程中,首先要加大对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的执行力度,对于政府内部人员配备来讲,应建立一套施工监督机制,明确施工过程的监督任务以及各级监督区域,使各个工程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其次,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构建政府部门与建设单位、招投标管理中心以及施工单位等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安全监管的反馈,使得施工各方能够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3.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其安全性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关联,与此同时,也是帮助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工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工程项目建设各参建方,因此,立足于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各方的角度对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广华. 我国建筑业劳动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4.
[2]杨致远. 我国建筑企业的安全风险及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4.
[3]苗立群. 政府治理视阈下陕西省建筑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4.
[4]孙茂鹏. 基于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建筑安全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亓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