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定益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8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成本控制水平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效益,对施工成本进行高效控制,使成本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主要是在项目运行和支出成本的过程中加强管理,最终将已经发生或潜在发生的项目成本偏差及时地扳回原来的方向,从而达到将生产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的目标,其最终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加强对建筑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应做好施工成本预测,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的控制,对方案变更现象应进行严格的规范,以得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成本,同时加强对施工阶段的审计与监督,以
1.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1.1对施工成本控制认识不足
施工成本控制意识有所欠缺,是当前施工成本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制约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问题。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认为对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是财务部门或会计人员的职责,与施工没有关系,其在成本的控制理念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对工程质量和监督的跟进,忽视了施工成本的关注,进而导致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水平不高。
1.2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
成本的控制必须具备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予以支撑,共同为施工建设环节的成本控制工作保驾护航。但是,就目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现状来看,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施工人员、成本控制人员的行为、技术和设计等控制不够严格和规范,缺乏对相关人员权责的明确,当出现相关问题时,无法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影响施工阶段对成本的控制。
1.3材料成本控制不当
在工程施工阶段,材料是必备元素,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关键,对材料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施工单位为了从中获取利益,偷梁换柱,利用质量差的材料来代替合格的材料,并以高价报出,导致材料成本不断增加,超出了原有的材料预算,施工单位的职业道德缺失,在材料方面的成本增加。例如,建筑工程中所用的沙子,施工人员为了从中谋利,会购买相对便宜的沙子来代替标准的沙子,并肆意哄抬沙子的价格,施工阶段的整体成本大大提高。
1.4成本控制手段滞后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成本依然依靠手工的方式逐月、逐条去归类统计,信息化、便捷化的项目管理系统,在施工类企业未得到普及,使得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很难进行及时有效的传输和反应,无法迅速的了解项目成本费用情况,也无法根据费用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成本优化与控制措施。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2.1树立现代成本控制理念
现代成本理念是对传统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经营观念和成本经营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代成本控制理念强调:第一,摆脱仅通过提高工程造价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着眼于对企业内部的挖掘与改造来降低成本;第二,在成本的结算时间上有时候核算改为事前预算和控制;第三,在管理上全面贯彻“节俭收益,超支受罚”的原则;第四,在考核方式上,首先明确职责,然后采取既考核人员又考核与成本密切相关的工作成效的双重考核机制。通过以上现代成本控制理念的贯彻和使用,定会使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产生良好的效果。
2.2构建全岗责任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工作必须要求企业能够从上至下的全体员工都发挥出其所具有的任务和职责。所以这就必须要将成本的意识深刻的贯彻到整个企业当中,从而有效的创造出一种非常浓厚的成本管理控制氛围,以此来促使企业方面的全体员工能够真正形成一种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围绕着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来创建出相应的岗位责任机制,并以此来覆盖整个企业中的成本管理机制。另外在企业当中的各个部门,都必须要严格的根据其自身的工作性质和内容等多个方面来直接设定经费方面的限制额度,以此来有效的控制好各个部门当中的财务支出情况,设定好各个岗位当中的成本责任,最终保障企业当中全体人员都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工作中。
2.3加强材料成本控制
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应从材料控制着手,从材料的采购到使用都应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监督,保证材料采购价格的真实性与质量的可靠性,严谨偷梁换柱现象的出现。财务人员应与采购人员随同采购,对材料的价格和质量进行监督,以控制材料的成本。同时,也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杜绝材料的乱丢乱放以防影响材料的使用价值,致使材料成本增加。在设备成本控制方面,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避免设备被风吹日晒、雨淋,防治设备表面生锈,而影响设备质量,造成额外成本的增加。在人工费用控制方面,应将施工人员的职责分开,实施计件工资分配方法,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在施工阶段还会受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飓风、雷暴天气等自然灾害,会对建筑施工产生致命的影响,导致经济损失惨重,在施工阶段应加强对天气变化情况的关注,做好预防措施。
2.4建立成本动态控制制度
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可能产生某些意外情况,所以施工阶段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机制,对工程成本进行动态控制。在项目的实际施工中,要定期对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收集,并与成本预算进行比较,检测二者之前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要及时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认清责任,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于成本和质量,而成本对项目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要维持项目成本的动态管理,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2.5加强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管理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控制。通过事前的计划、组织,有效的避免了一些质量通病的发生。事前在项目开工前需要有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一些重点部位、重点工序以及一些新工艺、新措施做详细的交底,指出在操作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的环节;事中严把质量关,做到定岗、定责、定点,加强各工序的检查管理,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方案,最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工程质量成本。不盲目为提高企业信誉使工程出现质量过剩现象,导致施工产值高,经济效益低。事后控制是质量的事后检验,避免由于处理不及时发生更大的质量事故。
2.6加强工期成本控制
工期成本不是越短越好,也非越长越好,而是通过综合预测、合理调整寻求最佳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工期成本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正常工期而采取的所有措施费用,另一方面因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可能是由于各种施工环境及自然条件等引起的,也可能是内部因素造成的,如停工、窝工、返工等,工期成本最低的理想点是工期最短并且成本最低的,最优点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要求下,尽最大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盲目抢工期赶进度,造成项目成本增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对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行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这部分成本达到高效利用。要想科学有效管理工程成本,使得工程项目效益达到最佳,就必须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生产活动和现场状况来适当调整,科学规范管理工程施工成本,使工程获得质量和成本的双赢和最优平衡。
参考文献:
[1]李念,王先翥,牟珊.浅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J].科技展望,2014(24).
[2]周乐.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城市建筑,2013(08).
[3]陈启林.论房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论文作者:金海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成本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工期论文; 材料论文; 项目论文; 质量论文; 阶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