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的原因及特点,阐述了常用的机电一体化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了机电一体化维修管理的具体措施。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促进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运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特点与故障诊断
通常所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将电子方面的技术应用于系统信息处理、机构动力功能、控制功能及主功能等方面,实现系统电子化设计与软件装置等的有效结合。机电一体化系统遵从系统的观点,采用现代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眼干技术、机械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等进行系统功能设置,科学、合理布局系统中各个单元,保证了系统整体的高质量及可靠性,实现了多功能、低耗能系统的配置。
一、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原因及特点
(一)机械磨损
机械磨损会造成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机械系统在配置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误差。当出现零部件的制造误差及设备的装配误差时,系统中零部件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磨损,特别是系统中的受力部件会出现直接的磨损。同时系统荷载超过规定的荷载时,部分部件受力不均匀,就易出现机械性磨损情况,出现以上机械磨损时,系统中设备的性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机械磨损具有不可恢复性。
(二)电气线路老化
电力系统是机电设备的基础,在机电一体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的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电子元件在电压及电流等长期的冲击下,会出现一定的氧化或老化现象,而电力系统中电气线路的老化会造成整个线路绝缘性能的降低,当系统中电流或电压过大时,会出现线路被击穿、断路及短路等情况,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三)存在液压元件密封问题
多数液压元件密封性能的下降不是由于液压密封件本身的质量或材料使用问题造成的,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运行带来的高压力及交变载荷对液压元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长时间的运行中,最终出现液压元件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引发泄露造成液压管被堵塞,造成一定的系统故障。
(四)部分人为因素
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采用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因此,其对技术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部分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对设备构造及操作技能不够熟练,容易引发机电系统装备故障,影响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运行。
(五)工况环境差
机电一体化系统装备的正常运作,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作为保障。但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设备周围的湿度、温度、酸碱度及灰尘度等都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工作人员在设备保养方面缺乏必要的经验,造成设备故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年限。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措施
(一)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
1.传统故障诊断方法
在传统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过程中,主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完成设备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采用注水及敲打等方式完成设备故障的检测,故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机电系统故障的检测缺乏科学检测仪器的支持。但次方法检测最大的优点为故障诊断的成本较低,诊断过程简便易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现代故障诊断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机电一体化设备检测中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及仪器仪表等完成设备故障的诊断,目前,电力系统普遍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类:
2.1专家系统技术
在机电一体化故障诊断中,通过将专家的知识集成于一个数据系统中,技术人员通过分析机电设备状态的监测及故障特征显示的数据等,结合数据库中专家的知识确定出机械设备的故障类型,完成设备故障的检测与诊断的过程,称为专家系统技术。应用该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故障的诊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专家知识库,通过分析机电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故障的数据,确定出设备故障的主要类型。该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广泛的一种技术,诊断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2.2模糊技术
依据故障的特征数据完成设备故障的诊断,是专家系统技术最典型的特征。在多种因素或原因综合作用下的故障诊断中,专家系统技术无法完成设备故障的有效检测。此时将用到模糊技术,该技术可完成多种因素下的故障诊断,依据不同故障因素权重的大小,通过合理的模糊规则判断逻辑完成故障的诊断。该会技术有效的完成了未知因素及不确定因素下的故障诊断。
2.3网络神经技术
该技术的起步较晚,其主要利用神经元的感知特性通过不同特征数据的交叉处理,保证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在应用神经元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遗传算法、蚂蚁算法等多种算法的融合,有效的保证了故障诊断的制造新效率及准确性。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维修管理的措施
1.采用状态维修策略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构较为复杂,系统自动化控制的水平较高。电力企业应采取状态维修的策略,从机电装备的待机状态、运转状态及过载状态的出发,结合传感器监测状态及工作人员的上机操作日志,制定合理的维修措施,对机电设备定期展开检查维修,避免因维修不足造成的设备整体性能下降问题的出现。
2.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
在机电设备操作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造成机装备故障,引发停机设备设备报废的现象。因此,电力系统应提高设备操作的规范性,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规范操作人员机电一体化系统装备的工作,降低系统故障发生的几率。
3.培养专业的维护管理人才
传统机电一体化故障诊断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高。随着现代化检测手段的应用,电力系统机电维修人员在先进设备的维修及检测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为有效的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装备的使用寿命,应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技术人员设备故障诊断的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不断应用,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不断的提高,其发生故障的几率也不断的提高。应通过机电设备定期的维修保养措施,提高设备实时监测的水平,保证机电一体化系统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1]刘雅平.机电一体化设备故障特点及诊断[J].山西冶金,2015,06:97+99.
[2]王龙.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故障特点与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70.
[3]王伟梁.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169.
[4]沙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管理[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13-14.
论文作者:夏张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机电一体化论文; 系统论文; 故障诊断论文; 故障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