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的不断扩大,工程造价管理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点部分。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进而将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合理的确定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范围内,能够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非常巨大,项目的建成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收益,是每个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直至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使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施工招标、实施施工及竣工结算、结算审计的全过程。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程造价管理各环节脱节
工程造价管理是由工程立项一直到工程竣工的全部过程的管理,主要包括立项、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各环节间的脱节现象,建设单位的投资估算、设计单位的设计概算、施工单位的施工预算,在这几项工作流程中,各管理层之间严重缺少沟通和了解,造成工程造价管理在交流和控制中出现了断层,导致工程经营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工程的投标人员而言,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及时的反映到施工人员那里,造成其工作主要依靠经验完成,也是脱离实际的现状。
2、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对工程造价管理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也随之增加,但是在其工作人员中,具有国家颁发的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而综合素质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管理人员更是非常稀缺,导致我国工程管理市场中出现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但是工作素养较低的局面。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工程造价人员培训机构,为工程造价管理岗位输送人才,但是其工作内容还是十分局限的,主要就是通过套定额和单价来完成工程决算的编制和审核工作,对于投资控制、组织协调和事故索赔等方面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大缺陷的,这将造成工程施工严重超出预算,无形间增加了工程造价的成本。
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不足
第一,施工设备成本控制。施工设备在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施工设备的采购或者租赁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对实际的施工情况缺乏了解,在采购或租赁设备的时候,导致设备过剩,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另外部分施工人员在使用设备的时候,不注重节制性,不按规定操,也忽视对设备的养护工作,导致施工设备在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下发生故障,不仅增加设备维修成本,还会延长了建筑工程的工期。
第二,施工材料成本控制。施工材料是影响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核心内容,对于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不仅是强化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力度的关键措施,也是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方法。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在采购之前,没有对建材市场进行系统的调查,了解施工材料的普遍价格,在采购的过程中,没能做到货比三家,甚至部分采购人员由于职业道德的低下,往往会中饱私囊,增加了施工材料的采购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与施工的主要负责人缺乏沟通,施工材料的库存量与实际的施工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库存材料过剩,会造成材料成本的浪费;库存材料不足,影响建筑工程的正常进度,浪费时间成本。
第三,施工人工成本控制。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在对施工人员进行调配的时候,没有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结合,导致施工人员过剩。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较为松散,同时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出工不处理的不良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注重对施工材料的节约,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不利于建筑工程整体造价控制工作的进行。
二、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分析
1、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是建筑工程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不仅是优质、高速完成建设任务,能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确定造价的科学依据。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进行多次性计价,即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2、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
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数量,投标人自主报价,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称为为工程量清单计价。相对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减少了招标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了评标委员会的行为,能够反映工程的个别成本的同时,有利于业主控制造价及企业自主报价和公平竞争。工程量清单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招标投标方式,其实质是最低报价中标,而且是建立在发育完善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招投标方式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积极推行。
3、规范管理,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
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靠的是管理部门的监管和咨询单位的自律,但是监管仍存在局限性,自律难以真正自律。因此,除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可以请政府造价管理部门全方位参与管理和进行全程控制外,其余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业务可以推向咨询市场,以激活工程造价管理的市场机制。成立有形市场后,由于工程结算审核要进入该市场,政府代表的监管力度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监管机制;企业不遵守律法,政府可绳之以法,从而更充分的发挥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职能,真正起到维护造价咨询工作严肃、公平、公正性的作用,确保实现高质量的工程造价控制。有形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为所有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能有效制止国外建筑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结语总而言之,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管理而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深入的了解,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处理实际的问题时要对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工程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等,进行全程的监控。这样才能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桂兴刚.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分析[J].福建建筑,2009(5)
[2]谢燕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4)
[3]何海娇,叶海波.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4(8)
[4]晁月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1)
论文作者:刘栋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