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10kV线路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的改造应用论文_吕娟,伏玉梅

长庆油田公司水电厂 甘肃庆阳 745100

摘要: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接地装置,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当雷击杆塔且杆塔型式和绝缘子配置一定时,影响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主要因素则是杆塔接地电阻的阻值。而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受施工、环境、土地改造和运行维护等原因的影响,因此需要强化改造接地装置,加强对杆塔接地装置的检测维护,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是线路运行维护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输电线路;长效防雷;接地装置

引言

陇东及陕北区块部分35-110kV线路接地装置老化、防雷水平较低,近年来在汛期雷雨天气下故障多发,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因此,计划对陇东及陕北区块部分35-110kV线路的接地装置进行改造,通过安装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提升线路的防雷水平,减少雷击造成的线路故障跳闸及事故停电损失。

1 目前运行线路接地装置存在的问题

1.1接地网设计不合理

土壤电阻率高,地址复杂,多是盐碱地区、岩石地区、山区等,由于土壤电阻率的测量不到位,对雷电活动情况不了解,设计采用的接地装置不合理,造成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体面积过小,接地电阻过大。

1.2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易腐蚀

接地装置的运行环境恶劣,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接地体材料起层、松散,有效直径变小,甚至出现多出断裂,其导电性能大大降低。

1.3接地体敷设未达到规范要求

由于塔基地质复杂,施工难度高,接地装置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控制不严格,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监督力度不大的情况下,接地体的预埋深度和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致使接地装置留下先天性隐患。

1.4接地装置锈蚀

线路巡视人员巡视不到位,汛期雷雨天气长期冲刷,导致接地装置锈蚀严重。

1.5外力破坏

近几年地方农田改造、平田整地及基建项目的实施,造成接地装置的外力破坏。

2 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的基本情况

2.1性能特点

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分为I型、II型两种,I型产品采用镍铬不锈众口铄金棒做基体,外表面采用导电无纺石墨布做防腐蚀、泄电流、降低接地电阻层,主要应用在弱碱、中性、酸性土地;II型产品采用镍铬钛不锈合金棒做基体,表面层采用导电无纺石墨布做防腐蚀、泄电流、降低接地电阻层,主要应用在氯离子富集、盐碱重的地区。主要解决锌包钢、铜包钢不耐腐蚀、使用寿命短和铜包钢连接困难、易产生电偶腐蚀、危害电气设备等问题。

2.2相比传统接地装置的优势

2.2.1 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采用高碳石墨线和碳纤维制造,耐酸碱腐蚀、不生锈、大电流冲击不反击、接地电阻稳定。

2.2.2耐水、耐高低温(高温性能100℃,低温性能-40℃)、强度大、使用不受环境气候条件限制,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

2.2.3连接无需电气焊,无需防腐蚀措施,使用方便,免更新,免维护,省工,省时,环保,节省材料,能源,经费。

3 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的安装要求

根据大队往年线路巡视情况及对线路周边地理环境的了解,大队确定使用SXA型长效防雷II型接地体。

3.1材料方面

接地引下线采用-40*4镀锌扁钢,接地装置采用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对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应镀锌良好,并有出厂合格证。

3.2接地引下线安装要求

3.2.1采用-40*4镀锌扁钢从杆顶引下,直线杆引下扁铁上端固定在地线吊架穿心螺杆处,耐张杆引下扁铁上端固定在地线横担或地线抱箍穿心处,采用打孔机进行打眼,眼孔直径为20mm。

3.2.2引下线采用镀锌扁钢从杆顶引下时,采取焊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其宽度的2倍,将焊渣等杂物清除干净,涂防锈漆与银粉漆。

3.2.3扁钢引下线引至地面经过焊口时,扁钢要求离开焊口,在焊口处需折弯处理,折成“”形状,折弯60°角斜边,长5厘米,竖直长度以焊口长度边线为准。

3.2.4引下线引至地面高度0.8米处,需进行断开,扁铁下端用冲孔机打眼,采用M16*35螺栓和石墨接地体进行连接,连接应可靠、贴合紧密。

3.2.5引下线采用抱箍进行固定,等径杆采用DN300抱箍,拔梢杆采用DN200抱箍,每3.5米安装1个,抱箍需按同一方向安装牢固。

3.2.6从杆顶引至地面镀锌扁钢应调直,表面不得有明显弯曲现象。

3.2.7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应将焊渣等处理干净,涂防锈漆和银粉漆。

3.3 SXA长效防雷接地体安装要求

3.3.1接地沟开挖宽40厘米以上,深120厘米以上,在干旱杆段挖至湿土,回填时采用细土、湿土分层回填夯实。

3.3.2在埋土之前先将接地体的连接头固定在杆塔接柱上,然后再将接地体“闭环”,在其闭环处用碳纤维石墨线扎紧连接搭接,扎紧部位长度不小于180mm。具体安装如下图所示:

图3 铁塔安装平面图

4 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的施工情况

对110kV西马线、阜马线、马华线、靖海线、坡马线、梁姬线、35kV彭马线、南紫线、乔西线、新武线、王姚线、姚武线、新王线、大牛I回线、牛西线共15条线路的38基杆塔的旧接地线装置进行拆除,其中35kV线路9条12基电杆,110kV线路6条12基电杆、14基铁塔,所有电杆接地引下线采用镀锌扁钢从杆顶引下,铁塔直接在塔角处连接,接地敷设装置均采用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

图5 接地沟开挖

图6 接地线的摆放

经过3个月的专项接地装置改造,目前线路均已正常运行,根据改造后2个月的巡视检查,均未发现因接地故障引起的线路跳闸事故。

5 线路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

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运行环境恶劣,极易出现一些缺陷,因而对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应定期巡视和维护。

(1)定期巡视检查杆塔的接地引下线是否完好,接地装置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完好,连接螺栓是否松动,如发现有松动或者损坏,应及时进行修复,生锈螺栓应及时更换,保证接地装置各部件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削除接触电阻的影响。

(2)定期进行杆塔接地电阻的测量,按照《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一般线路每5年测量一次,变电所进出线段1-2km每2年测量一次,以便及时掌握杆塔接地电阻的变化。

(3)检查接地体是否遭到破坏、偷盗等,汛期是否被雨水冲刷露出地面。

(4)完善接地装置巡视检查和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分析掌握接地装置的运行情况。

6 结束语

目前,陇东及陕北区块部分35-110kV线路接地装置经过改造,通过安装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有效提升了线路的防雷水平,今后应加强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及时消除接地隐患,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确保线路有合格的接地装置,才能保证线路安全平稳运行。

论文作者:吕娟,伏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35-110kV线路SXA型长效防雷接地体的改造应用论文_吕娟,伏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