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达(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一科154002)
【摘要】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2 年7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及溶栓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呈显效的有79 例(82.29%),呈有效的有10 例(10.42%),呈好转的有5例(5.21%),死亡的有2 例(2.08%);成功溶栓者共89例,成功率为92.7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做到及时送诊的同时,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并属于冠心病的一种。其具有发病快、病死率高等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力衰竭、休克或心率失常等症状,并易导致患者发生猝死,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所以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所以,本文选取了我院近年来接收的9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进行治疗方法与疗效的探讨,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 年7 月至2013 年12 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8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47.5±6.5)岁。所有患者均经询问及检查后发现,发病原因包括饮酒、过度劳累、刺激或大便用力等;且发病时间在4 至12 小时之间;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休克等症状;其中确诊为侧壁梗死的患者有10 例,正后壁梗死的患者有35例,后下壁梗死的患者有36 例,广泛前壁梗死的患者有13例,前壁梗死的患者有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治疗对所有入院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肌酶等检查,并让其采取卧位休息,给予缓泻剂预防便秘的发生,由于患者卧床,致使其运动较少而造成肠胃蠕动比较慢,加之饮食较少,所以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若给予药物不能缓解可采取灌肠的方法帮助患者通便,避免因大便用力而产生猝死或心律失常等情况。并且给所有患者采取有氧治疗,以此来缓解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减少其心脏负担过重或心律失常的情况,并以此增加其血氧饱和度,满足心脏及其他脏器对氧的需求。在氧气供给中,其浓度应保持在2-4L,采取间歇或持续供氧的方式给予患者吸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溶栓治疗对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应注意在给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前,给予阿司匹林进行咀嚼口服,每天300g,连续口服3-5 天;并在患者溶栓后继续口服,剂量可以适当减少至每天75-100mg。同时采用抗心律失常或硝酸甘油类药物给患者辅助治疗。并应注意在通过体检或ECG等检查结果将溶栓禁忌证患者排除后,在对其溶栓的同时,采用心电监护、血压及吸氧等一切生命体征监测方法对其进行密切观察,并在患者进行尿常规、血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心肌酶、血小板等检查时,取适量的尿激酶、或链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准备好急救措施。
1.3 疗效评定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的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好转和死亡四类,显效指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能从事正常活动;有效指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可从事轻度活动;好转指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从事轻微活动时需间歇性休息;死亡指患者经治疗无效,发生心衰或猝死等情况而致的死亡,(成功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2]。
2 结果9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呈显效的患者有79 例(82.29%),呈有效的患者有10例(10.42%),呈好转的患者有5 例(5.21%),死亡的患者有2 例(2.08%);成功溶栓的患者共89 例,成功率为92.71%。
3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或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其临床主要表现症状为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出汗、便秘等。并经心电图检查其发生Q波及ST 段异常,或经心肌酶检测其活性增高。导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包括便秘、外界刺激、紧张或过度劳累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与健康。临床对它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一般监护治疗、镇痛治疗及溶栓治疗等,而通过临床经验总结,采用溶栓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且被广泛应用。有相关资料表明,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1-2 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坏死的心肌都可有效抑制,并可提高其再通率[3]。而溶栓的主要治疗机制是通过静脉给药治疗,并采用尿激酶、链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给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时,应抓住其最佳的治疗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时间拖的越久,不仅患者的生命会受到威胁,而且溶栓的再通率会越低,疗效会越低。而且在进行溶栓治疗前,应对患者采取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辅助治疗,以此来增强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从而提高溶栓的效果[4]。而且本文选取的96 例患者,在进行常规给氧、休息等治疗后,均进行了溶栓治疗,且效果较为明显,说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溶栓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易发生在中老年患者中,由于老年患者脏腑机体功能下降,病发急性心肌梗死易导致其发生心率衰竭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所以在对其治疗时应尽早救治,减少其死亡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总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治的原则,并及时对其进行溶栓治疗,不仅操作方法简便,而且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 徐之斌;陈亚想.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3):132.[2] 谭保平.急诊介入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对比分析[J].内科.2011,6(04):308-311.[3] 张辉.急性心肌梗死98 例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05):91-92.[4] 张长群.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92 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06):1138-1139.
论文作者:陈伟达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溶栓论文; 对其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发生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4年第11期(下)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