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贺晓梅

(青海省互助县人民医院产科 青海 海东 810500)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感染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内容;研究组80例,加用预防感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感染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加用预防感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后,仅发生2例感染,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5%(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8,P<0.05)。研究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8例、一般满意17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9例、25例及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感染相关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感染发生,有利于临床疗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75-02

由于女性生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恢复时间长,大部分妇产科手术患者极易合并情绪波动、院感等并发症,不利于围手术期感染控制,严重影响治疗进程及康复质量。因此,进一步控制及管理细菌感染给妇产科手术患者的伤害,提升预防感染护理工作质量,已成为临床重点关心课题之一。笔者旨在通过将护理预防手段应用于临床护理中,以提升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80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1.25±10.37)岁,手术类型:剖宫产43例、子宫疾病27例、其他10例;对照组80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0.59±11.12)岁,手术类型:剖宫产45例、子宫疾病26例、其他9例。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病例纳入标准[1]:(1)均符合手术指征;(2)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3)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手术禁忌症者;(2)精神障碍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定期访视、遵医嘱用药及注意事项告知等内容。

1.2.2研究组:加用预防感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用药护理:遵循医嘱要求下,预防性给予患者适当剂量抗感染药物,用药时间持续5天左右,部分症状较重患者可采取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用药过程中告知患者药物使用的意义及价值,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2)术前护理干预:在全面了解患者疾病类型及性格特征前提下,术前积极给予患者正性心理鼓励,包括手术方式及难度讲解、术中与术后注意事项等,提升治疗信心;保证住院环境干净、整洁,防止交叉感染。(3)术后护理干预:术后以正性、鼓励方式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及注意事项,注意体温变化,及时拔除引流管等,引导患者下床锻炼,避免创口感染、肺部感染及尿道感染等发生。

1.3 判断标准[2]

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理论水平、操作水平、护理态度、护理细腻度及细心度等五个方面,每项20分,总计100分,其中,8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分~79分为一般满意,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加用预防感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后,仅发生2例感染,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5%(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8,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8例、一般满意17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9例、25例及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n(%)]

3.讨论

女性由于机体免疫能力较弱,加之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一些病原微生物常会趁女性围手术期入侵机体,感染机率大大提升[3-4]。因此,除临床常规预防感染药物治疗外,还应实施预防感染相关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避免感染发生。

在本组研究中,通过药物护理,以确保患者正确、安全用药,打下预防感染基础;加强术前沟通及环境护理,一方面减少患者心理波动,提升治疗依从性,而提高干净就医环境,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等发生;术后通过观察体温变化、正性鼓励等,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感染概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加用预防感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后,仅发生2例感染,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75%(1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58,P<0.05)。说明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另一组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8例、一般满意17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9例、25例及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干预可更好满足患者需求,临床应用价值高。

综上所述,预防感染相关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手术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感染发生,有利于临床疗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红.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28-29.

[2]张晓霞.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4):340-341.

[3]刘立梅,黄海燕.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4,15(8):1211-1213.

[4]杨萍,李晓华,江潇菊,等.浅谈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2,21(18):764-765.

论文作者:贺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贺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