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的理想模式--解读生态建筑之父保罗183索莱瑞的阳光城市思想_建筑论文

城市住宅的理想模式--解读生态建筑之父保罗183索莱瑞的阳光城市思想_建筑论文

理想的城市居住地模型——解读“生态建筑之父”保罗#183;索列里的阳光之城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罗论文,之城论文,之父论文,模型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32(2006)07-0008-04

早在20世纪60年代,保罗·索列里就将生态学(Ecology)与建筑学(Architecture)相结合,建立“生态建筑学”(Arcology)的概念框架,指出任何建筑或城市设计如果强烈破坏自然都是不明智的,主张对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适宜的设计和利用,反对使用高能耗材料,提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1970年,索列里买下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以北65英里处占地860英亩的一块沙漠荒地,开始在上面建设自己的生态建筑之城——阿科桑地(Acrosanti)。阳光之城就是在阿科桑地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态城市构想。阳光之城虽然具有“技术乌托邦”的理想成分,但在地区性环境污染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的今天,其理念具备一定价值。笔者下面将从阳光之城的基本构成、主要优点及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迪等方面加以解读缕析。

一、阳光之城提出的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已经接近自然的支撑极限,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罗马俱乐部”的代表米都斯等人用系统分析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模拟描绘各种资源的消耗方式,他们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得出悲观的结论: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变,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要求,人类社会系统就会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索列里认为,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的主要载体,应该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更大责任。但他认为现在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并不是可持续的:第一,奉行超消费模式。他说,大城市追求以汽车、摩天大楼等为代表的“美国梦”,而不考虑其带来的城市问题和生态负担。大城市“汽车数量日益增多,道路远远不足,郊区的后勤网络僵化瘫痪,或者不客气地说,已经死亡”。他以美国为例,指出“汽车数量的猛增和城市化过程的加快,使反城市者纷纷迁居郊外,带来了后勤瘫痪、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诸多难题”。第二,现代城市人的物质主义倾向。索列里指出,人们热衷于入住摩天大楼,出行乘坐飞机,追求奢侈享受等等,既封闭自我,丧失与自然和人类交流的机会,又转嫁了大量资源耗费。所以他提出,应该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居住地模式,也即他提出的阳光之城,其核心思想就是:规模适度、生态协调、能源自给、交通便捷。索列里希望通过阳光之城的实践,能够使城市“朝前景更为光明的方向转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指出,中国“由于尚未完全走上西方超消费模式和汽车至上主义的老路,是进行此类重构的最佳地点”。而且,他认为中国具备久远的生态建筑渊源,从唐朝开始就具有良好的传统生态建筑——土楼,它“不仅顺应自然,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古代运输量较少的需要,达到建筑和生态的和谐共存”。索列里认为阳光之城跟土楼无论在形态还是机理上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前者“就好比是将类似‘村落’的圆形土楼展开成直线形的居住地,并在里面设置行人走道、列车通道等”。因此,索列里是在全球环境、生态危机的形势下,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他的阳光之城构想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和现实可行性。

二、阳光之城的基本构成

阳光之城是一座规模适度的生态城市,其基本构成可以概括为:标准化的组成部件、持续化的能量来源、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和集约化的管理制度。

(一)组成部件

索列里认为,阳光之城的主体包括:1.两座30层以上、平行的主体建筑,可延伸数千米至数百千米,看具体情况而定。每座主体建筑计划居住2000人,内部设有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2.两座主体建筑之间是温度可调控的地下停车场,同时可作为广场和公园绿地;3.两组风力发电机;4.两座太阳能发电站;5.一组温室“裙体”建筑;6.一组果园“裙体”建筑;7.几条供列车通行的后勤带;8.安置在适当场所的活动步行道,往返列车和“紧急出口”;9.一条供居民、游客生活和消遣的“水流”;10.两个货物、旅客运输网络;11.两个液体、固体废弃物处理网络[1]。索列里同时指出,阳光之城的方案不必拘泥于成式,它更重要的是提出一种思路,在实际操作中,“两座带居住单元的多层联体建筑,其存在和作用须重点保证”,其他构件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和相关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地方化的改造。

对于整个地区或区域的阳光之城建设,索列里也作了说明:将多座阳光之城呈线状排列,形成“细线形城市带”。他用诗意的笔调将之描绘成一条“复杂、富有生机的墙”和一串“体现各种城市效应的多面几何体状念珠”。他认为,阳光之城会成为未来人类美好的生活家园。

(二)能量来源

阳光之城最大限度地依靠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和对燃油的依赖。用索列里的话来说,它“能利用不同类型地区的风力,以及太阳、光电、温室等辐射来产生电力”。因此,这种居住模式“最适宜于通风良好和阳光充沛的地区”。两座主体建筑至少在30层以上,顶部装有风力发电机,能够利用较大的风能(50~200米高度的盛行风);墙面与太阳能电池板相结合,并将这种太阳能墙面产生的电力与现有电网相连接,解决了电力储藏及用电计量问题;温室、地下停车场采用蓄热墙和蓄热屋面,可以在冬季将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储存起来,当夜晚气温下降时再以对流方式逐渐使热量释放出来,并将其传送给室内,从而被动利用太阳能。索列里认为,阳光之城“并非一个障碍物,而更像是横穿大地、从水平建筑中给予和索取的智能过滤器”,它萃取太阳能、风能等“精华”供应居民生产、生活之用。

(三)交通方式

索列里认为,快捷、健全的交通是解决城市其他问题的根本。按照他的设计,在阳光之城内部,主要采取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交通方式;严格限制私家车数量,汽车只作为辅助使用(如远游等);重点考虑步行区域的设计,大多数功能区都在人们步行距离或短时间火车允许范围内;严格控制郊区的扩张,使其“呈宽不超过一千米的带状发展”,从而适应以上出行方式。有人统计,在运送能力上,地铁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为3万~6万人次,轻轨为2万~2.5万人次,公共电汽车为2000~5000人次,小轿车运送人次更少。在运行速度上,由于轨道交通封闭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和行人干扰,运行速度快。地铁时速可在40~50公里,轻轨时速可在20~40公里,公共电汽车的时速目前为10~20公里[2] (页57-58)。因此,各座阳光之城之间主要以多样化的区域交通系统(主要以轨道交通为主)作为其联结方式。

(四)管理制度

对于阳光之城的管理,索列里没有作过多阐释,但基于反对超消费模式和汽车至上主义,他提出:首先,必须对城市人口和规模进行控制。现代城市人口毫无节制地增长,高楼大厦和贫民窟首尾衔接,绵延无际,而且它们还在膨胀,吞噬周围的土地。例如墨西哥城的城区已扩展到1500平方公里,拥有居民220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埃及首都开罗每天都要增添几千人,老城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竟达15万人,即使在城市边缘都很少有每平方公里居民少于15000人的地方[3]。阳光之城常住居民控制在2000人左右,规模相对适度,同时对郊区的扩展和居民向郊区的转移加以严格控制和合理规划。阳光之城就是要将“大大小小的居住地联系起来,从而节省分散居住所需的土地,这也与减轻浪费、污染和社会文化贫瘠状态的可持续风尚相符”。其次,要对食品和居住地实行管制,以保证城市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以期解决贫民窟和城市犯罪问题。他指出,这点对人口密集、基数大且处于超级消费主义边缘的中国尤为重要。

三、阳光之城的主要优点

1950年,全世界只有不到1/3的人生活在城市,如今已有将近一半人口聚集居住在城市。现代城市不仅存在大量社会问题,同时众多人口也加剧对环境的威胁:垃圾、废气和水质污染正在破坏这些城市中你争我夺的生存空间。阳光之城的方案力图以积极的态度处理诸如人口、污染、能源和自然资源枯竭、食品匮乏、生活质量等城市问题。索列里认为,与传统城市相比,阳光之城具有如下优点:

(一)能源、食物自给

在经过40多年对城市现状的观察和研究之后,索列里发现依据“能源廉价”这一陈腐概念设计的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很低,消耗巨大。据联合国统计资料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一座拥有100万人口的城市平均每天就要消耗2000吨食品,625000吨水和9500吨燃料[4]。与乡村相比,城市消耗更多的能源、生产更多的垃圾,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更大。阳光之城充分考虑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大大减少了对常规能源的依赖。两座主体建筑顶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可以利用至少30%的太阳能;周围环绕的温室建筑,屋顶倾斜朝向南方,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内收集太阳的热量,担负冬季保暖和夏季制冷的能源供应。同时由于规模适度,阳光之城还能最大限度实现食物自给,“家庭窗台可用于种植花草和西红柿,南面高地的温室裙体建筑和北面高地的阶梯状果园也是很好的辅助种植地”。因此,“每个模块自身不仅能获取所需的部分能量,还能收获大量的水果和蔬菜”,以满足城市食品的生产供应。

(二)生态协调

现代城市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工业废水泛滥成灾,臭氧废气无孔不入,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及生命。例如墨西哥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300万辆汽车,每天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使城市上空被黄色烟雾笼罩。据环境专家推算,人类每天呼吸这种空气就等于吸两包雪茄烟。在墨西哥城中,呼吸道传染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为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墨西哥政府在城内设立了许多类似电话亭的氧气亭,居民投进2美元的硬币,便可进入亭内呼吸1分钟的纯氧。20世纪80年代末,墨西哥城设立了25个氧气亭,平均每个亭为80万人提供氧气服务,但仍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在巴西,每年冬天,圣保罗市的不少老人和儿童因空气污染致死。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可列为产生有毒废物的工厂就有482家,严重威胁着800万居民的生存。索列里认为,阳光之城整体是生态协调的,地下轴向中央停车场“可以和巴黎著名的林荫大道相媲美”,它本身就是公园和绿地,是“城市环境的真正组成部分和制造者”。“规模更大的阳光之城更为郁郁葱葱,而且距离开阔的空间不过数千米”,居住单元面朝外部,大尺度的阳台提供了人与自然交流的空间。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能及时得到清理,并通过遍布阳光之城的列车运出,同时,由于“从根本上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巨大依赖”,各种废弃物被严格控制在环境允许的承载力以内,从而使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避免对城市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坚固防灾

索列里从2004年那场令世界震惊的印度洋海啸出发,认为目前的建筑物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灾后重建是在不断进行重复劳动。他说:“人类还需真正认真、冷静地尝试避免建造那种脆弱的居住地。从最贫穷的非洲或亚洲的棚户区,到美国大肆蔓延的郊外住宅区,每次我们对地球大大小小次灾害的反应都是重建,但居住地最后仍被‘自然母亲’随意摧毁。人类居住地的重建成为那些被普遍采用、质量低劣的建筑的舞台,这种‘西西弗斯式’重复建设的做法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他认为在灾害发生时,阳光之城提供的可能性包括:1.在紧急情况下能依靠自身的食品和能源维持和恢复城市秩序;2.各座阳光之城通过区域后勤系统(从列车道到步行道)相连接,短时间内就能实现人员的大量转移;3.具备事先半小时进行预警的条件,绝大部分人能在细线形、后勤完备的城市里找到庇护所;4.见证居住地人员的生命和物质文化财产遭受破坏的程度大幅降低;5.保证即使在紧急情况下,基础设施也能运送重要物资和抢救人员生命财产;6.灾后“恢复”所需的时间和紧迫性比如今大为降低[1]。他认为只有通过阳光之城的建造,以及政府有计划的城市人口转移,海啸的受害者才能获得一个合适的“人性居住地”。中国虽然遭遇海啸的机会较少,但主要大中城市多依山傍水而建,20世纪90年代连续发生的几次大水,使这些城市受到江河洪水的威胁。而且中国城市的防洪标准相当低,在472座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80%防洪标准低于50年一遇,一些城市还达不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有的甚至根本不设防,一旦发生大的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对社会的影响都将是惨重的[4] (页337-338)。因此,坚固防灾的阳光之城模式可供我国城市建设借鉴。

(四)拥有快捷、完备的交通

现代城市汽车拥有量太大,超过了道路系统所能承受的能力。如纽约市曼哈顿从东河至哈得逊河只有12个街区,但这短短的3公里左右路程,在车流高峰期驾车需半个小时才能通过。1907年纽约街头马车代步时速为6公里,现在纽约几乎人均1辆车,平均时速也只有6公里[5] (页356)。索列里认为:“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使我们无法达到类似于有机体的完美后勤。此外,越来越多的人驾着汽车四处漫游,导致了居住地的分散和人们的相互隔离。”阳光之城主要采用轻轨等公共交通,交通工具主要是火车或磁悬浮列车。在阳光之城内部,只需5分钟的步行加上5分钟的轻轨就能到达想去的任何地方;在阳光之城之间,人们数小时内就能穿越不同的居住区,体验不同的城市风情和文化特色。

四、阳光之城对中国的启示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过,有两件大事将影响世界: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20%提高到2005年的41%,且处于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10年,中国设市城市数量将达到1000个以上,建制镇将超过20000个,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0%[2] (页210)。但是,在城市的发展中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城市问题。笔者认为,阳光之城构想对中国的城市建设具备一定的启迪作用。

(一)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实现城市能源的自给

阳光之城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符合我国未来城市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城市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日趋紧张,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快速城市化的“瓶颈”。有关专家估计,传统能源中的煤还可用300多年,其余如石油、天然气、核裂变原料铀等,从2020年到2050年间都将开始趋向枯竭[6] (页25)。与之相比,可持续能源的基本特征是洁净、安全、永久性。例如太阳能可持续50亿年以上,风能(间接太阳能)也与地球大气同寿命。我国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如太阳能的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同时,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了太阳能的实际应用,如安装太阳能路灯、交通指示牌,越来越多的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甚至太阳能发电机或风力发电机等。因此,城市应大力加快太阳能的应用和开发。此外,风能、水动力能、核聚变能也应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

(二)城市不应简单着眼于环形、平面的扩张,同时应注意向带状、立体发展

改革开放后,环环外延无休止扩建的发展模式已经使国内很多大城市遭遇发展速度减缓、人口密度偏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难题。今天,大连市已经在城市发展中提出这样的口号:“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城市如何更好地发展?索列里博士的细线形城市构想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城市规划和改造中,能否将这种“摊大饼”的城市格局展开成为“特色鲜明”、“生态协调”、“可移动、充满活力、排成列的城市模块”。另外,阳光之城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用于建造停车场、公园绿地、水循环系统等。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城市总体上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城市地下空间零散,不成系统,城市上部空间也利用不足。因此,以空间垂直利用代替平面利用,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将是城市规模扩张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加强城市的休闲、旅游功能

城市旅游的兴起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索列里敏锐地觉察到未来的城市将是旅行者的城市,他说:“从定居到流动似乎预示了文明的发展方向,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人类甚至已经将目光转向了浩渺的太空。”阳光之城充分考虑到与旅行的双赢:一方面,每座阳光之城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地方特产、便利设施、民族风情、医疗健康、工艺技术、流行时尚、烹饪美食等,旅行者数小时内就能穿越不同的居住区,体验不同的城市风情和文化特色,也可以在某个特色城市里居住一段时间。这正与目前被普遍认同的“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理念以及旅游的度假、休闲趋向相符。另一方面,各座阳光之城之间通过火车或磁悬浮列车相连接,为旅行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时间和过程,能让人们重新发现旅行的乐趣。

[栏目策划:李玉恒]

标签:;  ;  ;  ;  ;  ;  

城市住宅的理想模式--解读生态建筑之父保罗183索莱瑞的阳光城市思想_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