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施宁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论文_赵志军

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 157400

摘要:目的 观察迪施宁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80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迪施宁联合芬太尼;对照组40例单纯以迪施宁行无痛人流麻醉。比较两组起效时间、维持量、总用药量及镇痛效果、并发症、术后生命体征情况。结果 观察组诱导量、维持量、总用药量、恢复时间、镇痛效果、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迪施宁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确切,镇痛效果明显,副反应是,苏醒迅速,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迪施宁;芬太尼;麻醉效果

人工流产术(人流)是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或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1)。临床中常由于人工流产引起疼痛而导致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增多,因此,近年来无痛人工流产更易为早孕妇女所接受,现已广泛应用于早孕妇女,它不仅可消除孕妇对人工流产的恐惧,也可减轻流产时对孕妇造成的疼痛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笔者对迪施宁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4年7月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80例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标准:停经39—75天,均经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为早孕,且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无麻醉药物过敏及镇痛药、镇静药成瘾史。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癫痫病等。根据入院顺序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初产妇6例,经产妇34例;平均年龄28.5岁,孕龄6—10周;体质量(53.5±6.2)Kg,ASAⅠ—Ⅱ级.对照组40例,初产妇8例,经产妇32例;平均年龄27.7岁,孕龄6—10周,体质量(53.7±5.9)Kg,ASAⅠ—Ⅱ级。两周的孕周、年龄、体质量、麻醉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进行各种实验室常规化验检查,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入室后常规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AP),呼吸频率(R),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取膀胱截石位,消毒和铺巾,选手背部静脉穿刺,按2L/min流量常规鼻导管吸氧。

观察组:给予迪施宁(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30929–01)1.5m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130625)0.1—0.2ug/mg静脉注射,注药时间约30s,待患者意识消失无眼球活动,置窥镜无反应适合麻醉深度。术中据情况维持麻醉,根据镇静程度调节给药速度,迪施宁为3—10mg·kg﹣1·h﹣1,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

对照组:给予迪施宁(生产厂家及批号、剂量同观察组),术中根据麻醉深度适当追加迪施宁。

1.3镇痛效果评价标准

参照文献(3)拟定镇痛效果评价标准:优,术中无肢体活动,术后患者无腰痛;良,术中有皱眉,握拳轻度肢体活动,但不影响手术,术后有轻微腹痛;差,臀部扭动,肢体活动,无法手术,术后且腹痛明显或伴呻吟。

1.4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见下表观察组的优良率10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0%,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流产的病痛主要来自扩宫和刮宫刺激,适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方法有宫旁神经阻滞麻醉,宫腔及宫颈表面麻醉,依托咪酯静脉滴注法和氧化亚氮吸入麻醉等(4)。因宫旁神经阻滞、宫腔及宫颈表面麻醉的镇痛效果不全,而氧化亚氮麻醉作用弱,因此无痛人工流产术多采用静脉麻醉药物复合麻醉性镇痛药物进行镇痛。

迪施宁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可被组织和血浆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为非活性代谢产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效果确切,恢复迅速平稳,苏醒迅速完全等优点,但其镇痛作用较为微弱,迪施宁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直接抑制心肌,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对精神紧张、疼痛耐受性差的患者,单独使用时麻醉效果不够完善,可因疼痛引起肢体扭动甚至人流综合症的发生,故常需增加迪施宁用量,单独应用用量大,副作用也随之增加。

芬太尼是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其可阻断手术操作引起的疼痛和盆腔交感神经兴奋向中枢的传导,其镇痛作用强,单纯使用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不能满足镇痛要求。芬太尼和迪施宁合用可减少迪施宁剂量,可使患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并且使宫颈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以至机体在吸宫时对宫壁的刺激和对扩张宫口时的牵拉刺激均无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迪施宁诱导量、维持量、总用药量、恢复时间、镇痛效果及并发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门诊手术室应常规备用给氧复苏设备,手术中应讲究妇科手术医生与麻醉医生之间的艺术配合,有利于手术的操作,对充分利用麻醉效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药品成本均有很大的好处,本研究表明在妇科门诊无痛人工流产中迪施宁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是安全的,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无痛人流术的质量,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3—525

[2]周建军.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134—135

[3]邓洁.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观察〔J〕.成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4):332—333

[4]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9

论文作者:赵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迪施宁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论文_赵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