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公共道德,为梦想护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论文,梦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时期,在对“中国梦”这个话题开笔之前,有必要先来讲述两个历史典故,它们是让我感触最深的典故中的两则。
第一则是《公羊传》中的《宋人及楚人平》。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楚宋两国交兵,楚军围困宋国都城,宋国已快要支撑不住,而楚军也只剩下只够7天吃的粮食,粮尽就必须撤军回国。但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底细。而宋国大夫华元与楚国大夫司马子反会面时,华元首先告知对方,城中已经穷困到极点,乃至“易子而食,析骸而炊”。子反问华元,为何要把实情透露出来,华元回答“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相信子反是君子,不会乘人之危。子反随即也告诉华元,7天之后楚兵粮食将尽,如果还没攻下城池,就将撤兵。子反回营后,将对话告诉楚王,楚王大怒,责备他为何要透露实情,子反回答道:“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后来楚王与子反一起撤围归国。
第二则是《吕氏春秋》中的记载。齐国和晋国交战,一位齐国士兵在战斗中失了自己的戟,但获得对方的长矛,在离开战场的路上心不自安。问一位路人,对方说,失兵器得兵器,没有遗憾,可以堂堂正正地走了。后来又遇到高唐的大夫叔无孙。叔无孙说,两种兵器不同,岂能相抵?于是士兵回到沙场战死。叔无孙说,“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也纵马追随士兵进入战场,“死而不反”。
无论在何时读这两则故事,都让我觉得非常震撼。它们显然经过了一定的艺术化的加工处理,但无论如何,它们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对高尚道德的认知。第一个故事的关键词是“诚信”,第二个的关键词是“责任”。诚信很简单,就是无论何时都要告知真实的情况,“不欺人”、不隐瞒或者编造事实来牟取利益。责任意味着对自己应负责的事要恪尽职守,也意味着当别人因自己的原因而处于某种不利境地时,要分担其损失,甚至一起牺牲。两个故事所蕴含的更高意义是对道德准则的遵守。
这些故事在今天也许看起来有点“迂腐”和“傻”,但只要看看我们身边的社会,“世风日下”的种种表现一览无余。公共伦理与社会风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甚至陷入某种危机:欺诈盛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知识产权和创新缺乏保护;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充满戒备,陌生人之间很容易因小事发生冲突,人际关系冷漠,人们普遍不愿帮助他人;严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基本的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在很多地方,对生态和环境的漠视令人触目惊心,污染已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家庭变得脆弱不堪,离婚率上升,许多老人和儿童得不到抚养;人们对政府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信任度降到最低点,民众对公共问题的讨论常常变得只有嘲讽而无建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达到极致,金钱与地位变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精神生活被彻底遗忘……凡此种种,其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心中道德律的坍塌,传统的那些对上天、对习俗、对舆论的敬畏丧失,人心中归信仰力量统摄的那块领域,始终处于空白。
许多人都会说,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市场和法治,但法律是明确的,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外来的强制,而道德是模糊的,只能依靠人们内心的自律。也有一种趋势是大家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体制”。但是人性造就了体制还是体制造就了人性,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把责任归给“体制”是一种推卸和偷懒。如果我们人人都不改变,“体制”即使有所改变,也会走向劣化。
没有什么比公共道德问题更刺眼,但也没有什么比这个问题更难找到解决的答案。正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改变,我才选择将改变作为我的梦想:在未来,希望国人少一些精明,多一些“傻”;少一些诡诈,多一些忠厚;少一些心计,多一些热情。希望“老实”不再成为贬义词,希望“厚黑学”不再流行,希望民风变得淳朴。我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些,但我们可以从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中汲取一些力量。
原文标题:拯救信仰迷失和公共道德危机